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1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3]
厦门双十中学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厦门双十中学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21分)
一、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6分)
我国古代建筑群中,常常发现庙宇里或者寺院中留存石碑,其中有的是建筑图碑,这是很重要的资料。古人把珍贵的图翻刻到平面石头上或者石碑上,用线刻成。这样,可以留存后世。例如汉时唐代的图碑就保存到了今天。本人见到的图碑计有:
秦始皇陵图碑  立于陵园前部,当进园时便可按图示参观。图中把秦始皇陵的概貌全部刻出,陵园之围墙、门座、土丘、建筑等等非常清晰,此图是十分宝贵的。
唐兴庆宫图碑  刻有花萼相辉楼及当年兴庆宫的平面图,也是非常成功的。
西安唐大雁塔门楣石刻建筑图  砌于大雁塔的西门门楣之位置,图中把一个大佛殿全部雕刻,这座大佛殿建筑十分清晰,从台基到柱子,从斗拱到梁枋、屋瓦、脊梁应有尽有,从中完全可以看到唐代佛殿的状况,建筑内容甚为丰富,这是一块难得的宝贵的资料。
古青莲寺石碑石刻图  在山西晋城青莲寺内,这份图亦是佛教寺院之大佛殿。也是同样效果,从中可以看到唐代佛殿的状况,也是非常难得的资料。
大金承安刻中岳庙图  这座碑现存于河南嵩山中岳庙大雄宝殿之后部墙下。这是金代的原物,非常宝贵,它不仅仅时代早,而且把金代的中岳庙平面图全部刻出。
运城盐池池神庙建筑图碑  这是山西“河东盐池图碑”。图碑为2×1米,是盐池及池神庙的建筑全图,目前池神庙已残破,惟有通过这幅大图可以看出当年庙宇的全貌。特别是其中的三殿制度,从中反映出三殿并列的布局特点,十分难得。其他如华岳庙图、恒山岳庙图、河北曲阳北岳庙图等等都刻出碑,而且制作精致,从中可以看出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建筑。
1. 下列对“建筑图碑”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建筑群常常有建筑图碑
B建筑图碑是很重要的建筑资料。
C为了让建筑的结构、式样留传到后代,古人把珍贵的图翻刻在平面石头上或者石碑上。
D建筑石碑是庙宇和寺院的建筑特色。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筑图碑有平面图、建筑图等多种图式,都是很重要的资料。
B建筑图碑是很重要的建筑资料,由于刻在石头上甚至比建筑本身还要流传久远。
C建筑图碑的功能是使游人能够按图方便的参观建筑。
D有些建筑已经完全毁坏,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建筑图碑里看到建筑全貌。
二、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6分)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并非只有人类能够计划未来,一些鸟类同样会为未来作打算。
在英国科学家所进行的一项试验中,8只灌丛鸦会在前一天晚上贮存松子,预备次日的早食,因为它们前几天早晨在这里没有获得食物。与此相反,在前一周研究人员隔一天放一次食的第二个地点,这些鸟储存的食物仅为第一个地点的1/3。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与动物学教授萨拉•沙特尔沃思在《自然》周刊上撰文指出,这些鸟在储存食物,就像预先在为它们的早餐作准备。他说,要真正显示为未来着想的能力,这些乌鸦需要符合两个标准。
它们必须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其根深蒂固的习惯性行为的新行为,还要能预知一种“动机状态”,例如在尚未饥饿时估计到未来的饥饿。而这些灌丛鸦开始在“食品库”预存食物之后,就再没有了断食之虞。


浏览完整试题为了进一步检验他们的假设,科学家又做了第二项试验,他们在两个地点放上不同的食物——松子或狗饼干碎渣。
试验结果表明,当一个晚上同时放这两种食物时,这些灌丛鸦会往每一个鸟舍里储存通常没有的那种食物,似乎是为了保证第二天的早餐能丰盛一点。
这项研究结果显示灌丛鸦能够自动地为明天作准备,这对认为只有人能够为未来打算的观点是一种挑战。
3. 下列证明鸟类有“为未来着想的能力”的证据中不是事实证据的一项是
A如果连续几天没有在觅食点找到食物,鸟类就会为第二天贮存早食。
B如果隔天在觅食点没有找到食物,鸟类就会减少食物贮存。
C鸟类有预知动机状态的能力。
D鸟类会储存通常没有的那种食物。
4.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计划未来的能力将不再成为人类的专利,鸟类也将拥有这项能力。
B灌丛鸦在还没有挨饿的时候就开始为这种担心存储食物的行为是它们的习惯性行为。
C关于松子或狗饼干碎渣的实验是为了证明灌丛鸦的存储行为不同于它们的习惯性行为。
D灌丛鸦只往每一个鸟舍里储存通常没有的那种食物
三、文言文阅读(9分)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之难见也甚于日   见:看到            B转而相之   相:看
C或莫之见而意之     意:臆断            D昔者以声律取士   取;选择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日之状如铜盘∥北收要害之郡
 B扪烛而得其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道可致而不可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以其言试之河∥策之不以其道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盲人问日为喻,是为了说明“道可致而不可求”的道理。
B南方没人和水的关系与士与道的关系是一致的,只有和水经常接触的人才可以浮没水中,只有志于学的人才可以见“道”。
C本文的借“盲人问日”和“北人问没”的故事讽刺了当代“杂学而不志于道”和“求道而不务学”的人。
D东坡“盲人问日”的寓意和印度“盲人摸象”的寓意相同。
四、8.文化经典著作阅读(10分)
    公孙丑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元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①于心,则馁矣。”……“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公孙丑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3分)
②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元害,则塞于天地之间。(3分)
(2)请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明孟子说的浩然正气的意思(4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6分)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琱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天无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 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1)本诗开篇第一句“金甲琱戈,记当日辕门初立”是倒装句,请将它还原,并说说你对作者为什么倒装的理解。
   (2)刘克庄诗喜欢用典故,请从诗歌中选择一个,说明出处并结合主题说说你的理解。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2)孔子曰:(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岂独伶人也哉?
(5)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


展开余下试题(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11.简答。(每小题用100字左右作答,四题任选两题。10分)
(1)简述刘关张共同参加的战斗情节。
(2)简述《围城》赵辛楣和方鸿渐在苏文纨家初次见面的故事。
(3)简述《老人与海》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节
(4)简述《巴黎圣母院》艾思梅拉达和枷西莫多初次见面的情节。
五、现代文学作品阅读(17分)
                            端午的鸭蛋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12.作者文章的标题叫《端午的鸭蛋》,但文章更多的笔墨在高邮鸭蛋及相关事物的描写上,说说你的理解。
13.请谈谈对“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这句话的理解。
14.文章的末段与高邮鸭蛋已经没有关系,似乎是闲笔,你觉得可以删掉吗?请说明理由。
15.有人以为本文写高邮鸭蛋,只是向人介绍家乡风物;有人以为“此中有真意”你支持什么观点,请具体说明。
六、(10分)
    16.春节家宴上你们一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你一起吃年夜饭,家里人共同推举你做祝酒辞,请写一段50字左右的祝酒辞。(3分)
17.成语接龙:请以自选一个成语,用它的最后一个字做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接龙六个成语。(3分)
如:石破天惊——惊天动地……
18.一部电视剧讲述了一个汉代的故事,画面里汉武帝站在柳体楷书的巨大屏风前,对出使西域的官员说:“你一定能够舌战群儒,不辱使命。”大臣回答:“武帝神武,万方臣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请指出这个场景中的常识性错误:(4分)
七、作文(70分)
    19.作为科学家,波特尔与罗勒尔曾提出一种激励模式(如图)。
                   方向
                    ↓
激励→努力→绩效→公开评价→满足→自觉努力
                    ↑
                   技能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激励,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取上图所示一个环节,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篇9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厦门双十中学语文高考模拟试卷答案
1D   2C    3C    4C    5B(相:用相似的东西比喻。) 6B   7D寓意相同
8.(1)①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②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  (2)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指的是符合道德和正义的精神,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起来的正大刚直的精神。
9.(1)正常语序应还原为“记当日金甲琱戈,初立辕门”。作者倒装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金甲琱戈”的雄姿,使诗歌一开头就鲜明突兀地展现出初参军幕时的兴奋神情,以引出下文种种激动人心的场面。  (2)“猿臂故将军”,用汉将军李广事。“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用春秋烛之武事。激愤壮志难酬。
10.(1)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2)三人行,则必有我师。(3)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而智勇多困于所溺。(5)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6)天下可运于掌。
11.略
12.文章的标题叫《端午的鸭蛋》是因为本文主要描写家乡的鸭蛋以及端午相关的习俗,“鸭蛋”与家乡相关,“端午”与童年的生活相关。
13.首先作者的不大高兴是因为,家乡在他的眼里还有很多的美的地方,不只是鸭蛋,其次是作者在具体表现自己家乡的咸鸭蛋的好处时,先延宕一笔,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14.表面上看末段与高邮鸭蛋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作者通过对童年的一个想法的描述表现了对过去的时光追忆,最后一句通过古今不同表现了自己的怀念。
15.本文不能够理解为只是向人介绍家乡的风物,作者是有所寄托的,高邮的鸭蛋不过是一个引子真正的目的是要表现对寄托其上的乡思。
16.要求:称呼要注意顺序;内容吉祥喜庆;结尾应该有提议干杯等用语。
17.略
18.(1)柳体是唐代柳公权的字体不可能出现在汉代;(2)“舌战群儒”发生在三国,汉武帝不可能知道;(3)武帝是谥号,活时不会使用;(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发生在三国,汉武帝不知道。
19.作文略。 (222.77.152.4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厦门双十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