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864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4]
江苏省徐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5月3日)
徐州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单项选择题(第l题--10题,共10题)、非选择题(第11题~第21题,共11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盥(guàn)洗 泥淖(nào) 呱呱(gū)坠地 唯唯(wěi)诺诺
B.瘦削(xuē) 讥诮(qiào) 神情毕肖(xiāo) 宵(xiāo)衣旰食
C.脑髓(suǐ) 包庇(pì) 不蔓(màn)不枝 爱憎(zēng)分明
D.落(1ào)枕 下载(zǎi) 装模(mú)作样 抛头露(1ù)面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陆游与唐婉数年后相遇沈园,面对着自己曾衷情的爱人,彼此却只能默默相对,无法互诉钟情,那是一种怎样的心痛啊!
B.领导的批评是失之偏差,但也必须得承认,你的不慎也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偏颇。
C.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晏殊独坐在晃动昏黄灯光的书房,双目微闭,口中缓缓吟出:“晚雨微微,待得空梁宿燕归。”一副身处太平世道的闲适自足神态。
D.戏曲是我的最爱,我常欣赏梅兰芳的京剧《贵妃醉酒》,梅大师那珠圆玉润的唱腔,高贵华丽,总是能给我带来一种艺术的享受。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医改方案是否公正,是否公平,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到国人的生活质量,这就需要制定方案时要尽可能地集思广益,要尽可能从不同的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
B.发生在南京市北京东路的抢劫案,5天之后,两名犯罪嫌疑人在山东落网。破案如此神速,让百姓对江苏警方的能力刮目相看。
C.瞿秋白与鲁迅、茅盾、郑振铎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是齐肩至顶的,他应该知道自己身躯内所含的文化价值,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才是对的。
D.个别驾驶员不道德的交通行为会扰乱交通安全,危及交通秩序,恶化人际关系,污染社会环境,应该受到批评和抵制。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 --- 7题。
浏览完整试题
说滥了的“封建”
“封建”一词,出于西周。周朝建立后,为了稳定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大规模的“封建”。所谓“封建”。就是“封邦建国”、“封建亲戚”。当时一共“封建”了71个诸侯国,其中多数是周王室的同姓诸侯。
“封邦建国”既是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手段,又是贵族内部权力和财产再分配的方式。在太庙举行的策命礼仪,首先由天子(周王)向诸侯授予“册封”文书,然后由主管国土和人民的大臣向诸侯“授土”、“授民”,意味着把一方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封”给了诸侯,周天子通过诸侯对那些地区实行间接的统治。
在诸侯国内部,还要进一步“封建”。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建”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再把土地和人民“封建”给卿、大夫,叫做“立家”。经过层层的“封建”,形成了金字塔形状的“封建”体制:处在底层的是庶民,在庶民之上是“士”,“士”的上面是“卿、大夫”,位于金字塔顶层的就是周天子。
欧洲中世纪也有类似的情况,英文叫做Feudar system”或“Feudalism”。近代日本学者在翻译时,借用周朝的“封建”一词,把它译作“封建制度”、“封建主义”。
如果认真加以比较,与欧洲的Feudalism时代相似的,是周朝建立以后的四、五个世纪。秦始皇废除“封建”制度,建立“郡县”制度以后,很难说仍然是“封建”时代。因为已经没有了诸侯国,代之以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这是一种先秦时代没有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与欧洲的FeudaliSIN时代截然不同。但是,以往许多学者竟然把从秦朝到清朝的这种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叫做“封建社会”。
现代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论述“国体”时,区分为三个时代:(一)部落时代,(二)封建时代,(三)郡县时代。他认为,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是项羽的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结果自取灭亡。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结果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叛乱平定以后,那些王国的“封建”色彩大为削弱。第三次是西晋的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导致八王之乱,随之而来的是西晋的瓦解。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的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朱棣上台后也不能容忍“封建”,继续“削藩”。所以吕思勉说:“封建之反动,实至第四次而终”。
现代历史学家把秦朝至清朝的两千年笼统的叫做“封建社会”,看来,此说是沿用了欧洲的Feudalism概念,却把这个概念的内涵抛弃了,好在现在历史学界已经对此提出了异议。如果秦朝以后不叫“封建”时代,那么叫什么呢?历史学界正在探讨,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把这一时期叫做“中古”时期。黄仁宇则把这一时期叫做帝 国时期。也有人把这一时期叫做“传统社会”。尽管这些叫法可能还不够理想,但是总比把秦以前的“封建”与秦以后的所谓“封建”混为一谈,要好得多。
(选自2006年2月《经济观察报》,有删节)
4.下列关于“封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封建”一词最早产生于西周,为“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之意,是周天子实行的一种分级管 理制度。
B.西周的“封建”既是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手段,又是贵族内部将原有权力和财产重新分 配的方式。
C.周天子“封建”诸侯时需举行一套严格的礼仪形式,这种行为意味着把一方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封”给了诸侯。
D.“封建”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指周天子对诸侯的分封,一种是诸侯国内部各诸侯对卿、大夫等下一级贵族的分封。
5.下列表述不符合吕思勉关于“封建”的说法的一项是
A.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封建之反动”是指后世逆潮流而动,企图恢复封建制。
B.吕思勉的立论,显然是从“封建”的本意出发的,即“封邦建国”。
C.“封建”的回潮,历史上总共有四次,造成“封建之反动”的根本原因是被分封的诸侯王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影响而掀起对抗中央的争斗。
D.四次的“反动”都是以失败告终,因为“封建”已经不适应历史的进步了,这从吕思勉使用“反动”一词也能看出。
6.下列的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把从秦朝到清朝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叫做“封建社会”,而现在历史学界许多人提出了异议。
B.秦朝至清朝的两千年政治体制,是与欧洲的Feudalism时代相同的,故而,我们才会有把秦朝至清朝的两千年笼统的叫做“封建社会”现象。
c.西周当时一共“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多数是周王室的同姓,受分封的诸侯在封地上的统治,代表了周天子对天下疆土和臣民的统治。
D.秦朝以后的时期如何称呼,专家学者们给出了不少建议,如吕思勉称之为郡县时代,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称之为“中古”时期,黄仁宇称之为帝国时期,还有人称之为“传统社会”。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天子的大臣中有专门负责管理国土和人口的,但未必拥有统治国土和人口的权力。
B.秦朝建立的郡县制,意味着对地方的统治权收归中央政府,权力更加集中。秦朝采用的是优于周王朝分封制的中央集权制。
c.依照吕思勉的历史观,清王朝的八旗制度不能称得上真正的“封建”制度。
D.经历史学界研究,秦以后称作“封建时代”的说法将不复存在。
三、(9分,每小题3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江革,字休映,济阳人也。六岁便解属文。九岁革父艰,孤贫,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补国子生。吏部谢胱雅相钦重。胱尝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
展开余下试题
以革才堪经国,除广陵太守。时革镇彭城。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马,乃泛舟而还,为魏人所执。魏刺史元延明闻革才名,厚加接待。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延明逼之逾苦,革厉色而言日:“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值魏主讨中山王元略反北,乃放革还朝。诏日:“广陵太守江革,临危不挠,可太尉。”
时武陵王①在东州,颇自骄纵,上②召革面敕日:“武陵王年少,臧盾③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辞。”革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闻革至,并缘道迎候至郡。革不受饷,惟资公俸,食不兼味。郡境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属城震恐。上日:“江革果能称职。”乃除都官尚书。将还,民皆恋惜之。赠遗无所受,惟乘一舸。舸艚偏欹,不得安卧。或谓革日:“船既不平,济江甚险,当移徙重物,以迮④轻艚。”革既无物,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实之。其清贫如此。
寻监吴郡。于时境内荒俭,劫盗公行。革至郡,百姓皆惧不能静寇。革乃广施恩抚,明行制令,盗贼息,民吏安之。
时尚书令何敬容掌选,所用多非其人。革性强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乃谢病还家,以文酒自娱。大同元年二月,卒。傍无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
(《南史•梁•江革传》有删节)
[注]:①武陵王:即梁武帝的儿子萧纪。后称帝。②上:梁武帝。③臧盾:人名。④迮:狭窄。迮轻艚,
意为让船舱增加重量。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耽学不倦 耽:努力 B.以革才堪经国 经:治理
c.济江甚险 济:渡水 D.世以此高之 高:敬重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革厉色而言日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延明将加害焉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C.当移徙重物,以迮轻艚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实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革自幼聪明敏捷,六岁便通作文。九岁时父亲去世,他孤苦贫穷,但读书孜孜不倦。吏部郎谢眺曾专门去拜访问候江革。
B.江革镇守彭城。彭城失守后,江革被魏人俘获。他在魏人面前临危不惧,梁武帝大为赞赏,认为江革可以做太尉。
c.皇上派江革到东州辅佐武陵王。江革的弟子属吏多在东州,听说江革要来,都沿道迎候。江革不接受别人的东西。只靠官俸过日子,饭食也很简单。
D.因为吴郡当时荒年歉收,盗贼纷起,所以皇上专门派江革监管吴郡。江革到吴郡上任后广施恩惠,明令行为,制定律令,最终平息了盗贼。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3分)
译文: ▲ ▲ ▲
(2)郡境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3分)
译文: ▲ ▲ ▲
(3)革性强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3分)
译文: ▲ ▲ ▲
12.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湖上寓居杂咏(其二)
宋•姜夔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湖上早秋偶兴
宋•汪莘
坐卧芙蓉花上头,青香长绕饮中浮。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1)两首诗中,都有一个“青”字,比较而言,第二个“青”用得好,请你说说为什么?(2分)
答: ▲ ▲ ▲
(2)姜夔这首诗是怎样突出一个“静”境的?请你作简要赏析。(4分)
答: ▲ ▲ ▲
(3)《湖上早秋偶兴》一诗意在末句,请结合前三句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 ▲ ▲
展开余下试题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既见复关, ▲ ▲ (《诗经氓》)
(2)尔来四万八千岁, ▲ ▲ 。西当太白有鸟道, ▲ ▲ 。(李白《蜀道难》)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 (《荀子•劝学》)
(4) ▲ ▲ ,不成器。人不学, ▲ ▲ 。 (《礼记》)
五、(22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不需注释的生命
祝勇
①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红尘素居,碌碌诸事中,有的时候,我们是那么地需要一些注释,不论是注释自己,还是注释周围的人,注释整个世界。
②孩提时我们总是缠着妈妈问十万个为什么,就是在寻求着世界的注解。而当妈妈坐在我们的睡榻旁,安详地为我们一一作了解答,我们才能心满意足地带着一丝微笑睡去。
③诗人以“离人心上秋”来注释“愁”,以“黄鸡紫蟹堪携酒,红树青山好放船”来注释“乐”,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注释“思”,以“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来注释“痛”,而我们在一个春天芳香的夜晚开始伏案写下的日记,亦是对自己生命的注释啊!
④我们已经习惯于给自己的生命一个解释。我们汲取知识,是因为我们需要聪慧的大脑;我们锻炼身体,是因为世界等着我们去创造;我们种花莳草,是因为它们的枝脉可以染绿我们的心灵;我们夜夜做梦,是因为我们瑰丽的幻想在夜晚也要接力奔跑……
⑤而每当做错一件事情,我们又总是百般地想给对方一个解释,通过对自己行为的注解,来赢得一点点的谅解,以及内心的安宁。
⑥可是啊,我亲爱的朋友,有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注释的,不论是我们的思想,还是我们的行为。沉默中,心有灵犀的人自能心领神会,而心律不同者即便你费尽口舌他仍会恍然不知。
⑦相传世尊一日在灵山会上,拈一枝金婆罗花示众。时众皆默然,不得其要领,只有迦叶尊者破颜而笑,于是佛祖便将其“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传给了迦叶。禅宗《无门关》第六则记载的这段“拈花一笑”的著名公案,是那么地令人心动。而目不识丁的六祖慧能一听无尽藏比丘尼诵念《大磐经》便知其中妙义的故事,亦是那样传神。
⑧禅宗讲求“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需彼此注释而“心有灵犀一点通”,该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境界啊!
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没必要诠释自己;管宁割席与友断交,亦毋须多言一句。最钦佩古时话本里那些特立独行,从不多言的英雄。大漠孤烟,夜黑风高,他们或杀身取义,或拔刀助友,绝不多说一句,从来不为自己的所做所为加上一段长长的注解。待血迹擦干,宝剑入鞘,是朋友,自会相视一笑。好汉武松本可不上景阳岗的,可他偏向虎山行;刺配二千里外的孟州,一路上本有机会逃跑,可他宁肯将松下的木枷
上一篇: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语文试题(语文版)
下一篇:
盐城市2006/2007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徐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