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46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6]
福建省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福建省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21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每小题3分)
现代西方美学,一反过去传统的哲学方法,而走向心理学美学与科学美学。心理学美学用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审美心理,偏重于主体;科学美学则用科学方法分析审美对象的结构与功能,偏重于客体。但不管哪种方法,他们都认为对美的本质(美的定义)问题作无穷无尽的哲学上的思辨性探讨,没有什么意义。
现代西方美学这一股否定美的浪潮,无疑有其时代的背景和世界性的影响。它使本来属于哲学范围的美学,向着科学靠近了一步。对于这一发展的倾向。哈•奥斯本曾经这样加以评价:它那审慎、实证、分析的作风标志着一种更为严密的研究趋势; 它不愿作总的概括,却更为重视各门艺术如音乐、绘画、诗、戏剧等等的独特个性。它把兴趣集中在对各门艺术批评所用的概念结构上,分别从逻辑上加以澄清;并把所用的不同的评价标准弄清楚。与此相对照,建立一致性的东西,不是被视为不成熟的,就是被视为是危险的蒙昧主义。这种深入的研究,对于阐明一些特殊的问题,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在分辨真假的争论中,也取得了某些进展。但是,从整个领域来看,它除了分解的方法外,在结论上并没有取得与之相称的结果。
美学问题不仅是一个细节的分析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感情价值的问题。对于感情价值,单靠语义和结构的分析,单靠信息和符号,单靠解剖刀,是无济于事的。它归根到底,要在科学的心理学方法之上,诉之于哲学的玄想和沉思,诉之于人类的心灵。人类的心灵,包括已知和未知、局部和整体、现在和未来。科学所面对的,是已知、局部和现在的部分; 哲学所面对的,则主要是未知、整体和未来的部分。人类的感情世界,其中主要是美和艺术的世界,是人类心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抛弃对于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探讨,这是不可能的。
1. 对第二段加线词语“否定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否定玄妙高雅的美,崇尚通俗自然的美
B。否定用哲学方法研究美,主张用科学方法研究美
C。否定传统美学提倡的美,崇尚富于科学精神的美
D。否定思辨性的哲学美,主张艺术个性的形象美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现代西方美学认为,传统美学的哲学思考没有意义,方法也不科学。
B. 科学美学侧重研究审美客体,即对审美对象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科学分析。
C. 哈•奥斯本认为,现代西方美学重视审美对象的个性,并对各门类艺术批评分别加以澄清。
D. 文章认为,美学不可能抛弃对于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探讨,因为美学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感情价值的问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每小题3分)
动物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一些小型哺乳动物差不多都有这样的现象:它们的数量有周期性年变化,如挪威旅鼠每3~4年就出现一个高峰,棕背鼠每隔4~5年也出现一次高峰,新疆小家鼠每隔10年有一次“大爆发”,如果没有动物数量的自然调节,高峰年后,不就是“鼠灾”了吗?但是自然界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数量高峰之后,紧接着来一个下降期,数量降低到一个低限,维持一定时间后再来一个数量上升时期。动物的数量为什么会有这种周期性的变动呢?是什么因素调节着动物的数量变动?
浏览完整试题
我们可以把某个动物种群数量看作一个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好像一个暗室,这个暗室有入口和出口。动物的出生就是入口,动物的死亡就是出口。根据控制论的观点,一个控制系统(上述的暗室)要长期有效地起作用的话,应该在出口和入口之间存在某种负反馈(逆向联系)。所以,当一些动物(如毒死的老鼠)被毒杀时,会发出某种信号,传给幸存下来的动物,这些“漏网分子”接受他们同伴临死时发出的“紧张刺激”,通过感觉通路,作用于性腺、垂体,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使性激素分泌增加,排卵增多,胚胎着床率也增大,这样一来,繁殖的数量就增加,种群密度就上升了。所以杀虫、灭鼠之后会出现暂时的数量上升。但动物种群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又可通过负反馈作用,使社群压力上升,动物性激素分泌减少,排卵少,存活率下降,死亡率增加,动物的种群数量也就下降了。就是通过这种负反馈的作用,调节着动物种群的数量。
3.下列对动物种群数量的调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动物在数量高峰之后,紧接着来一个下降期,数量降低到一个低限,维持一定时间后再来一个数量上升时期。
B.动物种群数量可以看作一个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好像一个暗室,这个暗室有入口和出口。动物的出生就是入口,动物的死亡就是出口。
C.当一些动物受到危险的威胁或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就会使性腺激素分泌增加或减少等来调节动物种群的数量。
D.当一些动物受到危险的威胁或达到一定数量时,人们就可以通过负反馈的作用,增加或减少动物种群的数量,从而有效的控制保持该物种在自然界的平衡。
4.下列事例不符合以负反馈理论来造福人类的一项是( )
A.在畜牧场,当着羊群杀掉几只羊。
B.养蜂时,在蜂群中故意弄死一些蜜蜂。
C.提起捕获一定数量鱼的鱼网时,先通电杀死一部分鱼,然后放走网中其他的鱼。
D.让几十只小白鼠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一只伙伴服了过量的毒鼠药以后死了。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溽*,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怜其无归也,许之。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皇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盘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希*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前身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
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时,治先人之敝户,为环堵之室而居之,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注]①作者受苏轼的“乌台诗案”牵连。②克支:支撑起。 ③本:株。④寻尺:喻细小之物;自效:愿为别人贡献自己的力量。⑤《论语.雍也》记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⑥抱关击柝:守门打更小吏。 ⑦劫:约束、阻碍。⑧区区:奔走尽力。⑨晞:仰望、向往。⑩环堵:四面为墙,内室皆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旦则复出营职 营职:谋求职业
B.人不堪其忧 堪:忍受
C.而欲庶几颜氏之福 庶几:差不多
D.独幸岁月之久 幸:庆幸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不知夜之既旦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B.①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①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②木欣欣以向荣
D.①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
②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7.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来的心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描绘了作者一天的“筋力疲废”的生活:昼坐、鬻沽、争寻尺、暮疲、昏
睡、旦复出、不能安于东轩,表现出了作者的无奈心情。
B.作者联想到颜回的苦学生活,批评了颜回的“箪食瓢饮”之乐,表达了自己即
使“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的旷达心情。
C.“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可是每做一事,不
免遭“劫”,又滞留任上,写出了作者贬谪后的愁苦。
D.“使得归休田时,治先人之敝户,为环堵之室而居之”。作者袒露出追求解放,想走一条陶渊明桃花源式的超然旷达的人生道路的愿望。
展开余下试题
第二卷(共129分)
四、(32分)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0分)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1)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浑沌待之甚善。(3分)
②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4分)
(2) 这一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答题。(6分)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释]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1) 简析“衣上征尘杂酒痕”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 “细雨骑驴入剑门”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10.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2)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3)身死人手,( ),何也?( )(贾谊《过秦论》)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0分,任选二题作答,每小题5分)
(1)我国民间喜欢用“志在春秋功在汉,忠同日月义同天”来赞赏关云长。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中能体现关云长的“忠义”的一个情节。
(2)“黛玉焚稿”是《红楼梦》中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请简要叙述这个情节。
(3)《子夜》中,吴老太爷是怎么死的?请简要叙述。
(4)《巴黎圣母院》中,副主教弗罗洛是怎么死的?因为什么事?请根据原著作简要叙述。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17分)
云冈之魂
聂还贵
云冈石窟是一部神圣的书。
作为国家意志的物质体现,云冈不仅“暗示”着公元5世纪,北魏王朝信仰佛教的满腔热忱和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而且由于皇家主创,整体布局统一合理,各个洞窟有机连贯,像如合璧。
作为帝王的直接行为,云冈完整地把一个王朝的百年大业、精神风貌、意识形态、社情民俗,形象化艺术化地缩影、镌刻在一壁岩石之上。历史学家黄仁宇论说云冈“既供美术展览,也是通俗的博物馆”,因为它保存了北魏“社会史和经济史上的真迹。……要不是这石窟在荒野中替中国中世纪保存这一份文物,而将金碧辉煌的佛像置之通都大邑的话,恐怕也就像中国古代的建筑一样,早经早经兵燹而荡然无存了”。考古学家阎文儒对此也深有感触:云冈石窟造像艺术今天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是因为人们可以从这大批造像艺术中,见出当时社会各阶层的风俗习尚,为研究北魏阶级社会提供文献上所见不到的实证。
云冈,拓跋氏遗存于人类的一册全石化百科全书。
面对兀然如“横空出世”一般的云冈石窟,和窟中一尊尊一件件“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的佛与物造像,你就仿佛沉浸在天方夜谭那样不可思议的神话仙界,仿佛步入“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的羽化胜境。
而这一切,却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境中完成实现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云冈石窟把一个王朝无限的思想、无尽的语言和一个民族永远的灵魂雕进了一壁岩石,雕成了与人间相对应的丰富生动的世界。
兴安春日,北魏平城惠风浩荡,飞霞铺彩。流金泻银的永安殿吱呀一声,宫门开启,昂然走出早春二月那样风华正茂的文成帝拓跋。早已候在圣殿之外的僧人工匠海浪般跪拜:吾皇万岁万万岁。文成帝目光炯炯,亲谕圣旨:凿石造佛,如我帝身……
依照帝王之身而雕造佛像,就是为云冈石窟灌注生气的“那种原则”。这一“原则”,使得云冈吸附了鲜活无比的灵魂。——拓跋氏的领袖、鲜卑族的民族英雄,慨然与佛平起平坐,共享秋色。帝即佛,佛即帝,造佛为表,塑帝是本。庄严神圣的佛,传达、显示的是帝王精神。意志。风范。气概。力量。博大。
拓跋氏帝王站在与佛比肩的高度,召唤芸芸众生:听从我的统治吧,我就是佛,我会广种福田,带你们走向无边的福乐……
当然,开凿云冈的意义不全部在于表达和发抒北魏王朝意志上,其与一宗“灭佛”事件、一场“兴佛”风潮密切关联。
太平真君七年,为镇压“盖吴起义”,拓跋焘御驾西征,途径长安一座寺院,触目惊心地发现暗藏的弓箭矛盾等武器、聚敛的财物和淫乱窟室。拓跋焘几乎是本能地意识到,鲜卑人茹毛饮血、筚路蓝缕打拼得来的胜利果实,正遭遇巢覆卵尽的险情。
拓跋焘不愧是从刀丛剑林中突围冲杀出来的王者,他目光如鹰,断若迅雷,剑锋直指佛教,一切做得干净利落。在一片灭佛的黑色恐怖中,国中多少塔寺纷纷坍塌,佛像经卷焚烧一炬,“莫不毕毁矣”。
佛家不幸道家幸。太武帝灭佛兴道,成为道教生涯的一次重大转折,从此中国道教由微而盛,由弱而强,旗鼓相当地与儒、释抗衡,终成三教鼎足之势。
“万物皆有两端,当心错的那一端”。“灭佛”是一柄双刃剑,灭佛风暴卷过,朝野上下谈“佛”色变,噤若寒蝉,生龙活虎的北魏王朝被一片铅灰色的沉闷和寂寥所笼罩,这不符合鲜卑人性格,不利于鲜卑大业向前推进。加之,灭佛之后的数年,北魏陷入多事之秋:三朝重臣崔浩被诛,太子拓跋晃不白之死,太武帝拓跋焘无端变疯……人们议论纷纷,疑是灭佛招致的报应。北魏王族深受刺激,不寒而栗。于是,七年后出现强劲反弹,一经即位的文成帝拓跋,第一件大事就是矫枉过正地来一个大肆复法兴佛,且一呼百应,势如春潮带雨,迅捷营造出“天下承风,朝不及夕,往时所毁图寺,仍还修矣,佛像经论,皆复得显”的盛况。——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站起。欲使从月亮上带回的石头重现清辉,最好是把它再放回到原处。
还是把我们飘远的视线收回来。殊不知,文成帝此番“兴佛”,却是十分的用心良苦。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责令实施者按照皇帝形象在云冈凿窟造像,实质上“兴佛”即是“兴帝”。这样一来,就极为巧妙地消弥了佛与帝的对立,成功化解了二者之间的芥蒂。那尊“兴安石像”,甚至将文成帝拓跋脸部和脚上数枚黑痣,按比例再现出来。后沙门统昙曜主持在武州山云冈“开窟五所”(即今第16、17、18、19、20窟)时,就秉承文成帝旨意,对应拓跋鲜卑五个帝王——道武帝拓跋、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景穆帝拓跋晃、文成帝拓跋,逐一而雕造了五座主像。
展开余下试题
没有过人胆略的皇帝是平庸的,杰出君主的思维总是超常的。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文成帝“帝佛合一”的理念,虽接轨于华夏“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传统思维,然而却更为响亮,更为旗帜鲜明。萧何曾向刘邦进言:“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文成帝拓跋在武州山为五个帝王开窟造像,把“天人合一”的思想推向了极致,也使天子之威飚升到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高度。
崇高、雄浑、庄严的云冈美中,充溢着蓊蔚洇润的亲和力与人情味。
(节选自《雕刻在石头上的王朝》,有删改)
12.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双刃剑:
(3) 芥蒂:
13.云冈石窟在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文学家眼里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请分别加以概括。(4分)
历史学家:
考古学家;
14.文中说,“杰出君主的思维总是超常的”。文成帝“超常”的思维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
15.试从过渡、描写或遣词造字中任选一个方面,对本文作简要赏析。(4分)
六、(10分)
16.下面是《小康》杂志与新浪网联合,从去年年底在网上发起的“你心中的小康生活”大型评选活动中的一则材料。读后请根据问题作答。(3分)
在对民主的认同中,《小康》读者调查表里设计了三道题目:
(1) 大家的意见若不一致,社会会混乱。(2)一个群体若有很多意见,会影响安定团结。(3)意见可否在社会上流传,应该由政府决定。
对于三道题目的这三种说法,网民的态度,新浪网按百分比有如下统计:
不太赞成或很不赞成人 很赞成或比较赞成人数 没有发表意见人数
数∕参与活动的网民总数 ∕参与活动的网民总数 ∕参与活动的网民总数
(1) 80% 15% 5%
(2) 60% 25% 15%
(3) 85% 15% 0%
上面的数据统计,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中国人的民主观念。请你用一句话把它概括出来。
17.下面的这二则广告标语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不实用语,请找出其中不实的内容并加以修改。要求保持原句的广告特点。(4分)
(1)某商品房销售处:买套房,送家具
(2)某电脑销售处:买一送一
修改
(1)
(2)
18.将下列5句话按照合理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惯的一段话。(3分)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
上一篇:
华中师大一附中2007届高三年级五月检测题(三)
下一篇:
简阳市2007级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福建省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