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069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四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9]
必修四专题一检测
  必修四专题一检测
2006.5
一、(18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肤(fū)浅     抹(mā)杀     诅(zú)咒     深切悼(dào)念
    B.诬蔑(miè)     磐(pán)石     赎(shú)     坚毅不挠(ráo)
    C.巴社稷(jì)     饿莩(fú)     孝悌(tì)     贼氛方炽(chè)
  D.虎兕(sì)     勖(xù)勉     鸡豚(tún)     荒烟蔓(màn)草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璀璨  弃甲曳兵 温馨 祸起箫墙    B.庠序 分崩离析 湮没 至理名言
    C.编纂 语焉不祥 萎缩 买椟还珠    D.枷锁 怒涛排壑 拯救 安知若素 
3、选出依次填人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_____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____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_____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____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A.也许  毕竟  甚至  然而      B.即使  毕竟  还有  然而
    C.也许  但是  还有  而且      D.甚至  但是  甚至  而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粟于河东。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杀有功之人。 
5、下面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一句是 
    A.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现在那颛臾,(城郭)坚固而且跟费接近,现在(如果)不攻取,后世一定       会成为子孙的忧患。
    B.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因为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上下和好共处,就无所谓人口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无倾覆的危险。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七十岁的老人穿上丝衣吃上肉食,老百姓不饥饿挨冻,这样还不能称王的人,从来还没有。
    D.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那么这次战斗的价值,简直可以让人对天地惊恐,对鬼神哭泣,和武昌起义那次战斗一同永垂不朽。
6、下面是对本专题文章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        为核心,提倡“礼治”。《季氏将伐颛臾》记述孔子坚守大义,说明季氏不可伐颛臾的道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礼治”的主张。
    B.《寡人之于国也》在说理中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孟子使用“五十步      笑百步”的比喻来使梁惠王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引他上套,从而向他说明了他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打消了梁惠王的矜傲情绪,为下面孟子提出的治国之策能够为梁惠王所接受作了铺垫。


浏览完整试题    C.《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由于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一生的友谊为基础,所以文中对马克思的称谓使用了“思想家”“巨人”“科学巨匠”“革命家”等,表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超越客观评价的敬仰与悼念。
    D.《我有一个梦想》中作者将《宪法》、《独立宣言》和《解放黑奴宣言》作为自己的依据,抨击了美国社会对待黑人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号召大家行动起来,投入到争取平等权利和自由的斗争中去,为黑人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二、(12分,每小题3分)
我的世界观(节选)
爱因斯坦
    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是多么奇特呀!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做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所知,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的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们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的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叔本华说:“人能够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这句话从我青年时代,就对我是一个非常真实的铭言:在我自己和别
人面临困难的时候,它总是使我们得到安慰,并且永远是宽容的源泉。这种体会可以宽大为怀地减轻那种容易使人气馁的责任感,也可以防止我们过于严肃的对待自己和别人;它导致一种特别给幽默以应有地位的人生观。
    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行为的意义和目的,从客观的观点来看,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方向,就在这种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的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的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德、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会是空虚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可鄙。 
7、文中加点的三个它依次指代
A.这句话、铭言、伦理基础        
B.这句话、这种体会、伦理基础
    C.叔本华的话、责任感、一定的理想
    D.叔本华的话、这种体会、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的目的 
8、对“宽大为怀地减轻那种容易使人气馁的责任感”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适当消减因为不能达到目标而消沉懈怠的心理负担。 
    B.主动放弃脱离实际或超越个人能力的难以实现的目标。
    C.坦然改变决定自己努力和判断方向的德、美、真的理想。
    D.毅然摒除贪图个人享乐、追求名利虚荣的俗念。  
9、作者说“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下列作为理由的一项是    
A.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做一个短暂的逗留。 
B.人生目的无人知晓,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  
C.每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 
D.追究一个人行为的意义和目的,从客观的观点来看,是愚蠢可笑的。 
1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因为别人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的幸福,我们的精神、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
    B.生活中必须学会宽容,过于严肃的对待自己和别人是错误的,应树立给幽默以应有地位的人生观。
    C.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崇高的理想能给人新的勇气去愉快的正视生活,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
    D.鄙弃“猪栏”理想,重视志同道合者之间的感情,潜心于自己的研究,生活才不会空虚。
三、(12分,每小题3分)
曾子①耘瓜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②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闻之,知其体康也。
        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日:“参来,勿内。”曾皙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
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③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④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注】①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②曾皙:曾参的父亲,孔子的弟子。
      ③瞍: 瞎子。             ④殪:杀。
  1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也参得罪于大人       向:向着,朝向。
   B.参来,勿内   内:通“纳”,使进入。
     C.援琴而歌   歌:唱歌。
     D.委身以待暴怒   委身:放弃身体
12、与“欣然而起”的“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两项是   
    A.徐而察之    B.垂拱而治     C.索而杀之    D.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展开余下试题    E.太后盛气而揖之    F.父老迎而劳之
13、与“知其体康也”中的“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吾其还也
    C.于乱石间则其一二扣之           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E.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F.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曾参由于误伤瓜根而遭到父亲毒打,但他毫无怨言,援琴而歌,希望父亲听见歌声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
    B.本文主要记叙曾参误伤瓜根而遭到父亲毒打的故事,说明作为父亲不应该对儿子下毒手。
    C.本文引用孔子的故事,意在谴责曾参作为儿子,不应该陷父亲于不义,在父亲暴怒之下危及生命时,要赶快逃开。
    D.孔子所认为的孝是作为儿子在父亲暴怒之下危及生命时,要赶快逃开,以免陷父亲于不义。
四、(18分) 
15、阅读下列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8分)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
    ①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黄兴为纪念黄花岗起义烈士写的《蝶恋花》,回答问题。(6分)
  转眼黄花看发处,为嘱西风,暂把香笼住。待酿满枝清艳露,和风吹上无情墓。
  回首羊城三月暮,血肉纷飞,气直吞狂虏。事败垂成原鼠子,英雄地下长无语。
    ⑴摘出表现黄花岗起义的词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黄兴认为黄花岗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词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课文默写填空。(4分)
   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氏将伐颛臾》
    ②吾恐季孙之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上)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
五、(18分)
悼念乔治•桑
(法)雨  果
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爱慕过她,钦佩过她,崇敬过她,而今,在死神带来的庄严肃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视着她。
我祝贺她,因为她所做的是伟大的;我感激她,因为她所做的是美好的。我记得曾经有一天,我给她写过这样的话:“感谢您,您的灵魂是如此伟大。”
难道说我们真的失去她了吗?  
不。
那些高大的身影虽然与世长辞,然而他们并未真正消失。远非如此,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们已经自我完成。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可见。这真是崇高的变容。
人类的躯体乃是一种遮掩。它能将神化的真正面貌——思想——遮掩起来。乔治•桑就是一种思想,她从肉体中超脱出来,自由自在,虽死犹生,永垂不朽。啊,自由的女神!
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惟独她是伟大的女性。
在本世纪,法国革命的结束与人类革命的开始都是顺乎天理的,男女平等作为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一部分,一个伟大的女性是必不可少的。妇女应该显示出,她们不仅保持天使般的禀性,而且还具有我们男子的才华。她们不仅应有强韧的力量,也要不失其温柔的禀性。乔治•桑就是这类女性的典范。
当法兰西遭到人们的凌辱时,完全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为她争光载誉。乔治•桑永远是本世纪的光荣,永远是我们法兰西的骄傲。这位荣誉等身的女性是完美无缺的。他像巴贝斯①一样有着一颗伟大的心;她像巴尔扎克一样有着伟大的精神;她像拉马丁一样有着伟大的灵魂。在她身上不乏诗才。在加里波第②曾创造过奇迹的时代里,乔治•桑留下了无数杰作佳品。
列举她的杰作显然是毫无必要的,重复大众的记忆又有何益?她的那些杰作的伟力概括起来就是“善良”二字。乔治•桑确实是善良的,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崇敬总是有它的对立面的,这就是仇恨。有人狂热崇拜,也有人恶意辱骂。仇恨与辱骂正好表现人们的反对,或者不妨说它表明了人们的赞同——反对者的叫骂往往会被后人视为一种赞美之辞。谁戴桂冠谁就招打,这是一条规律,咒骂的低劣正衬出欢呼的高尚。
像乔治•桑这样的人物,可谓公开的行善者,他们离别了我们,而几乎是在离逝的同时,人们在他们留下的似乎空荡荡的位子上发现新的进步已经出现。
每当人间的伟人逝世之时,我们都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
大地与苍穹都有阴晴圆缺。但是,这人间与那天上一样,消失之后就是再现。一个像火炬那样的男人或女子,在这种形式下熄灭了,在思想的形式下又复燃了。于是人们发现,曾经被认为是熄灭了的,其实是永远不会熄灭。这火炬燃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光彩夺目,从此它组成文明的一部分,从而屹立在人类无限的光明之列,并将增添文明的光芒。健康的革命之风吹动着这支火炬,并使它成为燎原之势,越烧越旺,那神秘的吹拂熄灭了虚假的光亮,却增添了真正的光明。
劳动者离去了,但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
埃德加•基内③逝世了,但是他的高深的哲学却越出了他的坟墓,居高临下劝告着人们。米谢莱④去世了,可在他的身后,记载着未来的史册却在高高耸起。乔治•桑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她留给我们以女权,充分显示出妇女有着不可抹煞的天才。正由于这样,革命才得以完成。让我们为死者哭泣吧,但是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业绩。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业,得益于颇可引以为豪的先驱者的荚灵精神,必定会随之而来。一切真理、一切正义正在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我们听到的振翅搏击的响声。
让我们接受这些卓绝的死者在离别我们时所遗赠的一切!让我们去迎接未来!让我们在静静的沉思中,向那些伟大的离别者为我们预言将要到来的伟大女性致敬!
(姚远  译)
    (选自漓江出版社《洋文观止》)
   【注】①巴贝斯(1809~1870),法国著名政治家。
         ②加里波第(1807~1882),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
         ③埃德加•基内(1803~1875),法国哲学家。


展开余下试题         ④米谢莱(1798~1874),法国著名历史学家。 
18、理解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6分)
⑴他们在某种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种形式中犹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乔治•桑就是一种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十自然段,作者将乔治·桑和其他伟大作家放在—起比较,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何理解“当然她也招来某些人的仇视”一句话的内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对这篇悼文的赏析,不够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是一篇悼文,更是对“伟大”和“善良”的颂歌;这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体演说辞,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说理的辩证性和语言的哲理性是这篇演说稿的两大特色。
B.面对乔治•桑的逝世,作者用低沉的语调,哀伤的言辞,去述说死者的生平和病逝;用高亢的语调,诗化的语言,讲述了乔治•桑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悼念之情,言之切切,令人感动。
C.作者在文中指出,伟人虽然离我们而去,但在离逝的同时“新的进步已经出现”。启示人们,对伟人的逝世不应持悲观态度,在看到伟人逝去的同时,还须看到他的贡献和力量。
D.“劳动者离去了,但他的劳动成果留了下来。”这是包含辩证思想的一句话。意思是乔治•桑的形体己逝去,但她留下了无数杰作佳品。
E.这篇演说辞不同于一般悼念文章,它不仅评说死者,而且阐述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作者的生死观。整篇演说稿,给读者留下的不是压抑,不是眼泪,不是哀伤,而是悲壮、沉痛化成的巨大力量。这正是作者人生观、世界观的一种体现。
F.这篇文章文采华丽,饱含哲理,语言高度浓缩,既诗化又哲理化,充分显示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
六、(12分)
22、请为下面的这则新闻拟出正、副标题来。要求;正标题不超过10字,副标题不超过15个字。(4分)
4月3日,日本政府文部省正式宣布,由日本右翼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持编写的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该教科书将于2002年投入使用。
成立于1997年的“编撰会”以现行日本初中历史教科书带有“民族自虚”性质为借口,编写了否认侵略战争、美化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并于2000年4月送交文部省审定。在日本国内舆论的压力下,文部省要求“编撰会”对书稿中137处明显篡改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记述进行修改。可是,“编撰会”只做了一些文字修改,没有改变书稿中歪曲历史事实、美化侵略战争的实质内容。
    正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提炼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名片”下定义。(4分)
    ①名片是一种比较小的硬纸片。
    ②名片主要起自我介绍作用。
    ③名片一般在与人交往的场合使用。
④名片上印有姓名、单位、身份、地址和电话号码等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仿照例句,任选一事物,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有意蕴的句子。(4分)
    例:彩虹
    正面:为让别人赏心悦目献出了自己的人生。
    反面:只务虚而不务实,决定了它只能昙花一现。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树上有一只很诱人的苹果熟了。因为太高,踮起脚都够不着,只好搬来木梯,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突然脱枝而落,摔在地上,“啪——”成了一团果泥。
这便是生活中所谓的无奈——眼看到手,却又失去。但不算白费力,至少,我知道了这只苹果不属于我。如果这时从木梯下来,再去摘其他树上的也不算晚。
生命中任何一次探索,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的。
请以“探索与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有关即为符合题意;②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像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必修四专题一检测答案
一~三题(4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 B D B D C D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四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必修四专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