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35  
标签:浙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5]
浙江桐乡市高级中学2007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测试
  浙江桐乡市高级中学2007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测试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王朝晖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数说   数目   数落   数见不鲜   B、游说   学说   说服   著书立说
C、假说   假借   假如   假公济私   D、朝气   朝夕   朝拜   得胜回朝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委屈  委曲求全  考查  考察报告  B、反复  翻来覆去  学力  大学学历C、防范  防范未然  义气  意气用事  D、步伐  不伐其功  不堪  不刊之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从前神话中的一些幻想都可能成为现实。
(2)这工作        都是大家一起干的,这回只有我们三个人了,得加油才行。
(3)李猛思路很敏捷,刘阔的思路        敏捷。
A、以至  往常  更加          B、以至  常常  更加
C、以致  常常  越发          D、以致  往常  越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次能顺利地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我反躬自省,依靠集体的力量是最关
键的一条。
B、当今社会环保概念深得民心,新型的环保产品洋洋大观,层出不穷。
C、某厅长前不久因违纪受到处分,最近又因腐败丑行而被停职,真是雪上加
霜。
D、某领导任命的这位学科带头人,既不懂外文,又看不懂电路图,而对着浩
如烟海的国外科技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记叙的顺序可分为许多种,其中把事件的结局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
顺序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的经过叫倒叙。
B、 据贵州省文化厅官员介绍,少数民族占到该省人口三成以上,民族文化资
源丰富多彩,其中尤以苗、布依、侗族特色鲜明。
C、出现这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所造成的。
D、顺着笛声看去,只见一个青年坐在湖边吹笛,那笛声是那么哀怨、凄楚。


浏览完整试题6、将下面三组短语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还是那只白鹭,守着那一方寒塘, ① ,想是 ② ,故而徘徊不已,把一双钢
翅 ③ 。
A、①不忍离去,也不肯离去          ②见过复兴,也见过劫难  
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
B、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          ②见过复兴,也见过劫难  
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
C、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          ②见过复兴,也见过劫难  
③张了又合,合了又张
D、①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          ②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  
③合了又张,张了又合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②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勇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7、与“虽殒身不恤”的“虽”相呼应的一个连词是                        (    )
A、隐含在“不恤”前的“而”      B、“则更足为……”的“则”
C、“而终于没有……”的“而”      D、在“压抑”前省略的“而”
8、对画横线的一句话,下面列了四种语法分析,试将分析正确的项都选出来
       (    )
A、“终于没有消亡”的主语是“勇毅”。
B、“在弹雨中”、“为中国女子”都是介宾短语。
C、这一句话是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没有”,宾语是“消亡的明证”。
D、“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是充当“明证”的定语。 
9、“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这句话的含义是  (     )
A、苟且活着的人,觉得希望非常渺茫,无法实现。
B、即使苟且活着的人,也有所觉醒,从烈士身上看到了一些希望。
C、苟且活着的人,浑浑噩噩,觉得没有什么希望。
D、苟且活着的人也觉醒了,他们看到了希望。
10、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加点的三个“竟”都是副词,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B、第①段文字表明:鲁迅既对反动派的本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又因未能准确评价中国女性而内疚。
C、第③段文字的含义是:她们的牺牲使革命者看到了希望,将更加坚定地进行斗争。
D、①②③段文字的整体含义是:揭露反动派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希望人们认清反动派的凶残本质。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叶适,字正刚,温州永嘉人。为文藻思英发,擢淳熙五年进士第二人。授平江节度推官,丁母忧①改武昌军节度判官。少保史浩荐于朝,召之不至,改浙西提刑司干办公事,士多从之游。参知政事龚茂良复荐之,召为大学正。
迁博士。因轮对②,奏曰:“人臣之义,当为陛下建明者,一大事而已。二陵③之仇未报,故疆之半未复。而言者以为当乘其机,当待其时。然机自我发,何彼之乘?时自我为,何彼之待?非真难真不可也,正以自我为难,自为不可耳。于是力屈气索,甘为退伏者于此二十六年,积今之所谓难者阴沮之,所谓不可者默制之也。盖其难有四,其不可有五。置不共戴天之仇而广兼爱之义,自为虚弱,此国是之难,一也。国之所是既然,上大夫之论亦然,为奇谋秘画者止于乘机待时,忠义决策者止于亲征迁都,深沉虑远者止于固本自治。此议论之难,二也。环视诸臣,迭进迭退,其知此事本而可以反覆议论者谁乎?抱此志者而可以策励期望者谁乎?此人才之难,三也。论者徒鉴五代之致乱,而不思靖康之得祸。今循守旧模,而欲驱一世之人以报君仇,则形势乖阻,诚无展足之地,若顺时增损,则其所更张动摇,关系至重,此法度之难,四也。又有甚不可者:兵以多而至于弱,财以多而至于乏,不信官而信吏,不任人而任法,不用贤能而用资格。此五者,举天下以为不可动,岂非今之实患欤!沿习牵制,非一时矣。讲利害,明虚实,断是非,决废置,在陛下所为耳。”读未竟,帝④蹙额曰:“联比苦目疾,此志已泯,谁克任此,惟与卿言之耳。”及再读,帝惨然久之。
[注]①丁母忧:母亲亡故,居丧。②轮对:宋代制度。每隔五天,皇帝在内殿办公,朝臣中轮派一人上殿申论政事得失。③二陵:指北宋徽、钦二宗被金人俘虏受辱而死之事,即靖康之耻。④帝:系南宋孝宗皇帝。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居                 (    )
A、于是力屈气索                      索:尽
B、积今之所谓难者阴沮之              沮:通“阻”
C、置不共戴天之仇而广兼爱之义        广:包容
D、朕比苦目疾                        比:近来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展开余下试题A、士多从之游              B、因轮对奏曰……
真州逐之城门外            (单于)欲因此时降(苏)武
C、诚无展足之地            D、论者徒鉴五代之致乱而不思靖康之得祸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少保史浩荐于朝,(叶适)召之不至
B、而不思靖康之得祸(缘由)
C、自为(敌国)虚弱,此国是之难
D、若顺时增损(形势),则其所更张动摇,关系至重
14、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叶适积极主张的一组是           (    )
①不任人而任法   ②顺时增损   ③乘机待时   ④机自我发   ⑤时自我为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5、下列叙述或评议,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叶适向皇帝陈述了克服困难的四点建议,他认为造成这些困难的根本原因
是用兵理财不当。皇帝很反感,只允许他说说而已。
B、 南宋偏安一隅,因循苟且之风日甚。叶适针对时弊强调“机自我发”、“时
自我为”,反映他对慢复失地是有信心的。
C、 叶适在轮对时,对国家形势做了透彻的分析,指出沿袭原有的法度、观念
只能误国害民,恳请皇帝进行全面改革。
D、 叶适环视诸臣,慨叹“人才之难”;宋孝宗认为无人能担当得起除旧布新的
重任,他承认自己也没有这样的志向了。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然机自我发,何彼之乘?
译文:                                                                
(2)忠义决策者止于亲征迁都。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汪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1)“深居”指诗人在桂林的寓所,着一“深”字,意在表现                  
                                                 。(2分)
(2)品味一下“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含义。(4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剑阁峥嵘而崔嵬,                 ,                。            (李白《蜀道难》)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杜甫《旅夜书怀》)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李煜《虞美人》)
(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                                       (柳永《雨霖铃》)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宁静的樱花
                                                      胡昕
再见樱花,又是在雨中。
那日,雨蕴春意,飘飘洒洒,珞珈山也就显得格外的空灵。
在樱园,在樱花大道上,满是撑着伞赏花的人儿。
而我却瘦瘦地站在热闹的人群之外,心境如同这雨中的樱花,出奇的宁静与平和。
不太久远的梦想,总能在这样的时刻,随着一片片雨,滑过樱花的边际,款步在我灵魂的阡陌。
樱花,在纷纷的雨中。
雨中的樱花,却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宁静成一种深刻的纪念。
是的,在珞珈山的日子,当是我们最幸运的时光。心怀最纯洁的愿望,在数千年文明孕育的常绿中,我们觅取心灵的养料;那环绕我们的,是我们准备用一生的时光好好侍弄的精神的田园。我们将因此寻找一盏灯,寻找一朵正待开放的花朵。
在纷纷的雨中,有樱花的花瓣偶然零落。
是在即将告别珞珈山的那一年,才想到应该在樱花树下留个影,才发现有些信念是极容易被人背叛的,不如让这樱花守住我们的诺言。
那些照片一直保存在我的影集里,湿漉漉的人,整个一幅湿漉漉的画面。每每玩赏这些照片,记忆里便雨意弥漫,使人精神为之一爽。
一位友人问我,我一直不明白,我们为什么如此看重樱花,它匆匆来匆匆去,不过辉煌那几天?
我说,它匆匆来匆匆去,又常常是在雨中走完它的辉煌,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是有点像人生?
如是想来,那雨中的樱花,的确有值得品味的万千意蕴。


展开余下试题毕业以后,有许许多多可供选择的职业,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校园,选择了清苦而又不乏神圣的事业。我总以为,在物欲之外,不会只有冻土与荒漠,失去了葱笼的精神田园,还有什么“坚实的东西可以作为心灵的依托”呢?
我在雨中,樱花在雨中。
我和樱花在雨中独自销魂。
19、文中说“那雨中的樱花,的确有值得品味的万千意蕴”。请你说出樱花的两方面
意蕴。(4分)
答:①樱花                                                              
②樱花                                                              
20、本文第八段中说“我们将因此寻找一盏灯,寻找一只正待开放的花朵”,请说出
其中的“此”、“灯”、“花朵”分别指什么。(4分)
此:                               
灯:                               
花朵:                             
21、本文最后两段说“我在雨中,樱花在雨中”,“我和樱花在雨中独自销魂”,请说明这两段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
①                                                                  
                              
②                                                                      
                              
22、本文多次提到“雨”的原因是什么?下面理解合乎文章主旨的两项是(4分)(    )
A、雨增添了早春时节的凄清美,衬托出了樱花旺盛的生命力。
B、“雨”是本文的线索:“我”几次见到樱花均在雨中,围绕雨展开叙事,使
得文章顺畅自然。
标签:浙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浙江桐乡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