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886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6]
溧阳初三模拟测试
溧 阳 初 三 模 拟 测 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徐建峰 审核:姚春华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一)积累(共1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选择4个)(2分)
只有站在家乡的桥上,才能领略家乡有形的(qiàn)影和无形的(juàn)恋。如果还要听有声的家乡:流水的汩汩,石濑的淙淙,细流汇于空谷的(kēng)锵,浸泉漫过草滩的柔(màn),石缝间滴泉的清脆,潭底回流的(yè)咽。
2.默写。(6分)
(1) ,愁云惨淡万里凝。(2)角声满天秋色里, 。
(3)蓬山此去无多路, 。(4)萧关逢候骑, 。
(5)怀旧空吟闻笛赋, 。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 。”
3.名著阅读。(2分)
《水浒传》中发生在黄泥冈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得 分 评卷人 (二)运用(共10分)
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2分)
新华网北京3月27日电 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设计方案27日下午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发布,奖牌正面采用国际奥委会规定的图案,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答:
5. 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共3分)
(1) 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1分)
浏览完整试题
(2)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从多角度思考,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2分)
6.综合性学习。(共5分)
(1)下面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组图,请根据例句任选其它三个中的一个吉祥物写一段解说词。(2分)(友情提醒:晶晶是黑色,来自森林;迎迎是黄色,来自大地;妮妮是绿色,来自天空。)
例句1:我是福娃——贝贝。我是“鱼” 和 “水” 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 “鱼”还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是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环的象征。
例句2:我是福娃——欢欢。我有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我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我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性格外向奔放,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答:
(2)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读书。“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无一不强调勤奋、多读。请阅读下面相关链接材料,结合自己的思考谈谈你的看法。(不超出50字)(3分)
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南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写宋书时却一字写不出,人称“二脚书橱”;李邕之父李善博古通今,也是一点文章写不出,人称“书簏”。
材料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教学和成功赏识教育的普及与开展,这话就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华罗庚也说“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材料三: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千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他认为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 阅读下面短诗《 春水 》,完成7~8题。(共4分)
一道小河 一道小河 我的朋友!
平平荡荡地流将下去, 曲曲折折地流将下去, 感谢你解答了
只经过平沙万里—— 只经过高山深谷—— 我久闷的问题,
自由的, 险阻的, 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
沉寂的, 挫折的, 青年的快乐
它没有快乐的声音。 它也没有快乐的声音。 在其中荡漾着了。
展开余下试题
7.诗人用“平平荡荡”的河流和“曲曲折折”的河流比喻两种生活现象,一种是:
,另一种是: 。(2分)
8.快乐是一种感觉,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惬意的感受和状态;快乐是一种美德,是对生活的坦然和热爱。请你结合诗歌谈谈你对快乐的理解: 。(2分)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沉重的漂流》一文,完成9~13题。(共12分)
①在离虎跳峡不远的地方,我意外看见了一个朴素的纪念馆——-长江漂流纪念馆。
②我屏着气踏进门,又屏着气看完所有的展品。
③人们熟悉那种一般意义上的漂流:青山倒映,绿水长流,渔歌欢唱,竹排扁舟……这种漂流,很多人都经历过,很多人都喜欢;这种漂流,是轻松的漂流,闲适的漂流,女性化的漂流。
④而我此刻看到的漂流,却是险恶的漂流,沉重的漂流,完全属于男子汉的漂流。这种漂流的分量,你只有到虎跳峡旁边去才能掂量出来。那落差几十米的长江之水,挟着一股寒气,奔腾而来;它含着天的威势,山的力度,以冲决一切的勇气,滚滚东去,激流飞溅,白浪滔天,雾满峡谷,声震九霄……在这个地方漂流,轰轰烈烈,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有人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漂流。
⑤然而,这又是必须付出代价的漂流。男人们高起坚硬的头颅,向着急流和险滩挺进。有人在天与地的缝隙中,重新呼吸到了生命的空气;也有人在水和石的冲击下,永远沉入了另一个世界。生还的是英雄,而人们更愿意记取的,是那些死去的硬汉姓名:尧茂书、孔志毅、杨洪林……
⑥我用凝滞的目光抚摩漂流者的照片。关于他们的漂流,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种声音说,这是盲目的冲撞,是无谓的牺牲,是狭隘的英雄主义;另一种声音说,任何时代都需要冒险精神,没有冒险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在这两种声音面前,我忘却了思索。我不知道哪一种声音是对的。我只觉得有关于此的全部呐喊,都是带血的。
⑦不论世界怎样评判,此刻面对尧茂书他们的眼睛,我内心决不敢轻薄。我扪心自度,我哪里有他们那样的勇气!不要说长江漂流、黄河漂流,就是在家乡的黄浦江上,我也未见得敢划一只小船,去与风浪搏斗。也许白天敢,黑夜就不敢;人多敢,独身就不敢。我想,世界上的人,本来就分英雄与敬仰英雄的两类,而我,虽然身为男人,却只能属于敬仰英雄的那一类。
⑧长江与黄河的漂流,在殉难者的名字刻下一排后,终于悲壮地沉寂下来。这些年,在浙江,在福建,在江西,在云南……我看到的漂流,都只是那种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清波荡舟。男的女的,穿的花花绿绿的,赤着脚,玩着水,还唱着情歌,喀嚓喀嚓按着照相机,坐在小竹椅上,催船工把竹排划得快些再快些。稍微有点浪涌过来,打湿了裙子和裤子,他们就尖声叫起来,把笑声洒得一江都是。
⑨然而,要论诗,只有尧茂书他们的漂流,才称得上是一首诗。那是一首英雄的诗,悲壮的诗,生与死搏斗的诗,人与天争锋的诗。在那首诗里,男人嘶哑的喉咙,呼喊的诗征服自然的雄心;他们的一腔热血,染红了太过平淡的历史。纪念碑不会为轻歌曼舞红男绿女而立,纪念碑只属于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战士。
⑩长江水呼啸东去,纪念馆默默肃立。没有四波的轻,掂不出大山的重。在这里,打漂流的牺牲者口眼不闭。因而,只要站在江边侧耳谛听,你就会听到有一首无字的歌,震响天际,缭绕不息……
9.第①段中“朴素”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0.从第④段看,长江漂流的“险恶”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11.第⑧段描绘清波荡舟图景的目的是什么?(2分)
12.你对本文的标题“沉重的漂流”是如何理解的?(3分)
13.文中第⑥段提到了对长江漂流的两种不同的看法,你同意其中哪一种看法?说出你的理由。
展开余下试题
(3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习惯成自然》一文,完成14~17题。(共13分)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
上一篇:
2007年北京市高考冲刺预测语文试卷
下一篇:
2007届高三模拟考试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溧阳初三模”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