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1402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2]
《庄子》练习十六则及答案
《庄子》选段阅读题
阅读《庄子》选段,回答竺娴奈侍狻?一
昔者有鸟止于鲁郊,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此之谓以己养养鸟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则平陆而已矣。(《外篇 达生》)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飨之
⑵ 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
2、“以己养养鸟”和“以鸟养养鸟”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二
昔者舜问于尧曰:“大王之用心何如?”尧曰:“吾不敖无告,不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此吾所以用心已。”舜曰:“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尧曰:“然则何如?”舜曰:“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矣。”尧曰:“胶胶扰扰乎!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外篇•天道》)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
⑵ 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
2、为何舜认为尧治理国家的做法“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呢?
三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1)者承蜩(2),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3)株拘(4);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外篇 达生》)
【注释】(1)痀偻:驼背。(2)蜩:蝉。(3)厥:竖。(4)株拘:树根盘错处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
⑵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2、庄子借“痀偻承蜩”的故事,来说明养生的什么基本方法,而这个方法实际上对于我们学习和工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四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至乐》)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⑵ 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
2、为何庄子妻子死了,他还鼓盆而歌呢?
五
肩吾问于孙叔敖曰:“子三为令尹而不荣华,三去之而无忧色。吾始也疑子,今视子之鼻间栩栩然,子之用心独奈何?”
孙叔敖曰:“吾何以过人哉!吾以其来不可却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我何以过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其在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方将踌躇,方将四顾,何暇至乎人贵人贱哉!”
仲尼闻之曰:“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劫,伏戏、黄帝不得友。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己,况爵禄乎!若然者,其神经乎大山而无介,入乎渊泉而不濡,处卑细而不惫,充满天地,既以与人,己愈有。” (《外篇 田子方》)
浏览完整试题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方将踌躇,方将四顾,何暇至乎人贵人贱哉
⑵ 其神经乎大山而无介,入乎渊泉而不濡
2、这个故事中孙叔敖为什么会“三为令尹而不荣华,三去之而无忧色”?试用自己语言加以分析。
六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外篇 达生》)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
⑵ 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2、这个故事体现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七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①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②,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
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湣。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 (《外篇 达生》)
【注释】①觞深:渊名。 ②没人:会潜水的人。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
⑵ 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
2、庄子借操舟的故事来说明什么?
八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①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②,无伤吾行!吾行郤③曲,无伤吾足。”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 内篇 人间世》)
【注释】①楚狂接舆:楚国的隐士,相传姓陆名通,接舆为字。 ②迷阳:指荆棘。 ③郤曲:屈曲,指道路曲折难行。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⑵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2、请结合你的理解,简单评价庄子的“无用”之用观点。
《庄子》选段阅读题二
阅读《庄子》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九
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内篇 大宗师》)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
⑵ 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
2、上述文字的思想,与《庄子》中另一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十分相似,请简述那个故事?
十
跂支离无脤①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②。瓮大瘿③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内篇 德充符》)
【注释】①(yín):屈曲。跂(qǐ):通作“企”。“跂”指腿脚屈曲常踮起脚尖走路。支离:伛偻病残的样子。脤(shèn):唇。这里用跛脚,伛腰,无唇来形容一个人的形残貌丑,并以此特征作为这个丑陋之人的名字。 ②脰(dòu):颈项。肩肩:细小的样子。 ③瓮(wèng):腹大口小的陶制盛器。“瓮”字亦作“盎”。 瘿(yǐng):瘤。颈下的瘤子大如瓮盎,这里也是用畸形特征作为人名。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
⑵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
2、庄子借助这个寓言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
十一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内篇 德充符》)
【注释】坚白:“坚白”论是古代名家的著名言论,它以石为喻,指石之白色与石之坚质都独立于“石”。庄子对于这一类辩论极不赞赏,斥之为无稽之谈。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不益生,何以有其身?
⑵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
2、庄子所说的“无情”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无情”有什么区别?
十二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①,是之谓两行②。(《内篇 齐物论》)
【注释】①钧:通作“均”;“天钧”即自然而又均衡。 ②两行:物与我,即自然界与自我的精神世界都能各得其所,自行发展。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
⑵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
2、朝三暮四指的是感情不专一,但庄子借助这个寓言来说明什么?
十三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内篇•齐物论》)
展开余下试题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⑵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2、这个著名的庄周梦蝶表现了庄子的齐物论,请结合上文简要说明。
十四
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生!夫子其行可矣!(《内篇•人间世》)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⑵ 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生
2、本段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请问庄子认为怎样才能应付艰难的世事呢?
十五
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内篇•人间世》)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
⑵ 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
2、庄子借助这个养虎的寓言来说明什么道理?
十六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義台路寝①,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鉤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外篇•马蹄》)
【注释】義台路寝:①義(é):通“峨”,“義台”即高台。路:大,正;寝:居室。
1、翻译划线句子。
⑴ 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
⑵ 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2、庄子以“伯乐善治马”和“陶、匠善治埴、木”为喻,表达了他什么思想?
练习一参考答案
一
1、鲁国国君很喜欢它,用‘太牢’来宴请它。
假若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就应当让它栖息于幽深的树林。
2、是否顺乎自然规律,是否符合事物的本性。
【译文】
从前有只海鸟飞到鲁国都城郊外,鲁国国君很喜欢它,用‘太牢’来宴请它,奏‘九韶’乐来让它快乐,海鸟竟忧愁悲伤,眼花缭乱,不敢吃喝。这叫做按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养鸟。假若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就应当让它栖息于幽深的树林,浮游于大江大湖,让它吃泥鳅和小鱼,这本是极为普通的道理而已。
二
1、为死者苦苦焦虑,很好地对待留下的幼子并悲悯那些妇人。
所以,古时候统治天下的人,做些什么呢?仿效天地罢了。
2、没有像黄帝尧舜那样仿效天地,也就是没有顺乎天地之道。
【译文】
过去舜曾向尧问道:“你作为天子用心怎么样?”尧说:“我从不侮慢庶民百姓,也不抛弃生活无计走投无路的穷苦人民,为死者苦苦焦虑,很好地对待留下的幼子并悲悯那些妇人。这些就是我用心的方式。”舜说:“这样做好当然是很好了,不过还说不上伟大。”尧说:“如此那么将怎么办呢?”舜说:“自然而成形迹安宁,象日月照耀,四季运行,象昼夜交替,形成常规,象云彩随风飘动,雨点布施万物。”尧说:“整日里纷纷扰扰啊!你,跟自然相合;我,跟人事相合。”天和地,自古以来是最为伟大的,黄帝、尧、舜都共同赞美它。所以,古时候统治天下的人,做些什么呢?仿效天地罢了。
三
1、 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
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2、用志不分,凝于神。(神思高度凝聚,思想专一)
【译文】
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
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门道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四
1、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
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
2、 因为庄子认为人之生死,犹如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是一种自然规律。
【译文】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对哩。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五
1、我正心安理得优闲自在,我正踌躇满志四处张望,哪里有闲暇去顾及人的尊贵与卑贱啊!
他精神穿越大山不会有阻碍,潜入深渊不会沾湿
2、 因为孙叔敖能够顺应变化,安乎天命。
【译文】
肩吾向孙叔敖问道:“你三次出任令尹却不显出荣耀,你三次被罢官也没有露出忧愁的神色,起初我对你确实不敢相信,如今看见你容颜是那么欢畅自适,你的心里竟是怎样的呢?”
孙叔敖说:“我哪里有什么过人之处啊!我认为官职爵禄的到来不必去推却,它们的离去也不可以去阻止。我认为得与失都不是出自我自身,因而没有忧愁的神色罢了。我那里有什么过人之处啊!况且我不知道这官爵是落在他人身上呢,还是落在我身上呢?落在他人身上吗?那就与我无关;落在我的身上吗?那就与他人无关。我正心安理得优闲自在,我正踌躇满志四处张望,哪里有闲暇去顾及人的尊贵与卑贱啊!”
孔子听到这件事,说:“古时候的真人,最有智慧的人不能说服他,最美的女人不能使他淫乱,强盗不能够抢劫他,就是伏羲和黄帝也无法跟他结为朋友。死与生也算得上是大事情了,却不能使他有什么改变,更何况是爵位与俸禄呢?像这样的人,他精神穿越大山不会有阻碍,潜入深渊不会沾湿,处身卑微不会感到困乏,他的精神充满于天地,将全部奉献给他人,自己却越发感觉到充实富有。
展开余下试题
六
1、还以为是有痛苦而想寻死的,派弟子顺着水流去拯救他。
我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
2. 安乎天命,顺乎自然。
【译文】
孔子在吕梁观赏,瀑布高悬二三十丈,冲刷而起的激流和水花远达四十里,鼋、鼍、鱼、鳖都不敢在这一带游水。只见一个壮年男子游在水中,还以为是有痛苦而想寻死的,派弟子顺着水流去拯救他。忽见那壮年男子游出数百步远而后露出水面,还披着头发边唱边游在堤岸下。孔子紧跟在他身后而问他,说:“我还以为你是鬼,仔细观察你却是个人。请问,游水也有什么特别的门道吗?”那人回答:“没有,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我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我跟水里的漩涡一块儿下到水底,又跟向上的涌流一道游出水面,顺着水势而不作任何违拗。这就是我游水的方法。”孔子说:“什么叫做‘起初是故常,长大是习性,有所成就在于自然’呢?”那人又回答:“我出生于山地就安于山地的生活,这就叫做故常;长大了又生活在水边就安于水边的生活,这就叫做习性;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这样生活着,这就叫做自然。”
七
1、我曾经在觞深过渡,摆渡人驾船的技巧像神人一般灵巧。
是因为他们眼里的深渊就像是陆地上的小丘,看待船翻犹如车子倒退一样。
2、 应该要忘却外物,只有忘却外物才能真正凝神。
【译文】
颜渊问孔子说:“我曾经在觞深过渡,摆渡人驾船的技巧实在神妙。我问他:‘驾船可以学习吗?’摆渡人说:‘可以的。善于游泳的人很快就能驾船。假如是善于潜水的人,那他不曾见到船也会熟练地驾驶船。’我进而问他怎样学习驾船而他却不再回答我。请问他的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回答说:“善于游泳的人很快就能学会驾船,这是因为他们习以成性适应于水而处之自然。至于那善于潜水的人不曾见到过船就能熟练地驾驶船,是因为他们眼里的深渊就像是陆地上的小丘,看待船翻犹如车子倒退一样。船的覆没和车的倒退以及各种景象展现在他们眼前却都不能扰乱他们的内心,他们到哪里不从容自得!用瓦器作为赌注的人心地坦然而格外技高,用金属带钩作为赌注的人而心存疑惧,用黄金作为赌注的人则头脑发昏内心迷乱。各种赌注的赌博技巧本是一样的,而有所顾惜,那就是以身外之物为重了。大凡对外物看得过重的人其内心世界一定笨拙。”
八
1、幸福比羽毛还轻,而不知道怎么取得;
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自身招致砍伐,油脂燃起烛火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
2. 庄子的“无用”之用观点决定了庄子“虚无”的人生态度,但也充满了辩证法,有用和无用是客观的,但也是相对的,而且在特定环境里还会出现转化。
【译文】
孔子去到楚国,楚国隐士接舆有意来到孔子门前,说“凤鸟啊,凤鸟啊!你怎么怀有大德却来到这衰败的国家!未来的世界不可期待,过去的时日无法追回。天下得到了治理,圣人便成就了事业;国君昏暗天下混乱,圣人也只得顺应潮流苟全生存。当今这个时代,怕就只能免遭刑辱。幸福比羽毛还轻,而不知道怎么取得;祸患比大地还重,而不知道怎么回避。算了吧,算了吧!不要在人前宣扬你的德行!危险啊,危险啊!人为地划出一条道路让人们去遵循!遍地的荆棘啊,不要妨碍我的行走!曲曲弯弯的道路啊,不要伤害我的双脚!”
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自身招致砍伐,油脂燃起烛火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练习二参考答案
九
1、而且你梦中变成鸟便振翅直飞蓝天,你梦中变成鱼便摇尾潜入深渊。
不知道今天我们说话的人,算是醒悟的人呢,还是做梦的人呢?
2、“庄生梦蝶”。
【译文】
况且人们交往总借助形骸而称述自我,又怎么知道我所称述的躯体一定就是我呢?而且你梦中变成鸟便振翅直飞蓝天,你梦中变成鱼便摇尾潜入深渊。不知道今天我们说话的人,算是醒悟的人呢,还是做梦的人呢?
十
1、一个跛脚、伛背、缺嘴的人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十分喜欢他;再看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他们的脖颈实在是太细太细了。
在德行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地方而在形体方面的缺陷别人就会有所遗忘
2、道德的重要性。有品德的人会使他人忘却他身体上的缺陷。
【译文】
一个跛脚、伛背、缺嘴的人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十分喜欢他;再看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他们的脖颈实在是太细太细了。一个颈瘤大如瓮盎的人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十分喜欢他;再看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他们的脖颈实在是太细太细的了。所以,在德行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地方而在形体方面的缺陷别人就会有所遗忘,人们不会忘记所应当忘记的东西,而忘记了所不应当忘记的东西,这就叫做真正的遗忘。
十一
1、不添加什么,靠什么来保有自己的身体呢?
道赋予人容貌,天赋予人形体,可不要因外在的好恶而致伤害了自己的本性。
2、我们现在说的无情是指没有感情,而庄子所说的无情是指说人不因好恶,而致伤害自身的本性,常常顺任自然而不随意增添些什么。
【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人原本就是没有情的吗?”庄子说:“是的”。惠子说:“一个人假若没有情,为什么还能称作人呢?”庄子说:“道赋予人容貌,天赋予人形体,怎么能不称作人呢?”惠子说:“既然已经称作了人,又怎么能够没有情?”庄子回答说:“这并不是我所说的情呀。我所说的无情,是说人不因好恶,而致伤害自身的本性,常常顺任自然而不随意增添些什么。”惠子说:“不添加什么,靠什么来保有自己的身体呢?”庄子回答说:“道赋予人容貌,天赋予人形体,可不要因外在的好恶而致伤害了自己的本性。如今你外露你的心神,耗费你的精力,靠着树干吟咏,凭依几案闭目假寐。自然授予了你的形体,你却以‘坚’、‘白’的诡辩而自鸣得意!”
十二
1、名义和实际都没有亏损,喜与怒却各为所用而有了变化
因此,古代圣人把是与非混同起来,优游自得地生活在自然而又均衡的境界里
2、名虽不一,实却无损
【译文】
养猴人给猴子分橡子,说:“早上分给三升,晚上分给四升”
上一篇:
语文版八年级期中试题
下一篇:
常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庄子》练习”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