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10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0]
2007年上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安化一中2007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第Ⅰ卷(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均无误的一项是(    )
A、搭讪(shàn)    舢板(shàn)    莳秧(shì)    自惭形秽(huì)    
B、赍发(jī)    赏赉(lài)    央浼(miān)    疏不间亲(jiàn)
C、敕造(shè)    赦免(shè)    巉岩(chán)    垓下之围(gāi)
D、打烊(yàng)    徜徉(yáng)    睇眄(miǎn)   便宜从事(b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寒伧        寒暄            自惭形秽              前怕狼后怕虎
B、尴尬        坟莹            恬退隐忍              敬酒不吃吃伐酒
C、裨益        嗜好            义愤填赝              陪了夫人又折兵
D、呕气        妍媸            雷铤万钧              刀子嘴豆腐心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1)从白天         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
(2)杜十娘      得焕然一新。 
(3)天地也!只合把清浊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4)难道我连在自己家里说话的        都没有了吗?
A、  以致      妆扮   分辩         权力              B、以至  装扮  分辩  权利
C、  以至      妆扮   分辨         权利              D、以致   装扮  分辨  权力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与高精尖的科技产品一起登上了大雅之堂。
B、恐怕还是由于参赛辩手广见博识,才高八斗,才会有赛场上的侃侃而谈、妙语如珠。
C、第四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于2007年6月在长沙隆重召开,报纸上对此作出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D、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浏览完整试题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何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书法创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关系到书法艺术发展的方向。
B、氦氧饱和潜水,与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仅在于:宇航员是在真空、低压状态下生存,而潜水员要在水下、高压环境中作业。
C、南开大学日前撤消了一个已颁发的博士学位。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归还学位证书。
D、一条环城林带,挡住了进城的风沙,改善了农村的环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12分,每小题3分)
湖湘文化是湖南人才辈出的原动力。近百年来,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表演出色,湖湘文化因而备受世人瞩目。
湖湘文化的主要精神是什么?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淳朴”,即敦厚雄浑、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二者融贯,构成了湖湘文化的强力特色,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经世致用”,即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它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一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自强不息”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态,而在湖湘文化中,则将它列为“人极”范畴,视为文化的“极则”。湖湘文化以此为哲学依据,因而具有了“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由此可见,“湖湘文化主要精神”是“湖湘人物性格”形成的内在原因,是一个比“湖湘人物性格”更高一层的概念。
湖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一块马蹄形的地域,后有重山,前有大泽,在古代相对于中原来说,环境较艰苦,信息较闭塞。然而,环境的艰苦,锻炼了湘人坚强勇毅的性格;环境闭塞,培育了湘人独立思考、不随人俯仰的精神。古人所谓“深山大泽,实产龙蛇”,即此之谓。而从时间看,楚人本含古蛮族血统,后与炎黄文化融合,虽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但仍保有蛮族文化生猛雄健的遗绪。地域的封闭性,更使这种独特基因得以绵延不绝。文化的核心是人,人是环境的产物,于是,湖湘文化和具有此文化性格的湘人就在这特殊土壤中应运而生。
时间与空间毕竟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湖湘文化形成的内因则是在这一地域上的人的系统活动,其合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土著文化,即群苗文化,也就是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文化;一是中原文化,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湖湘文化就是二者冲突与融会的结果。中原文化的“文雅”与群苗文化的“蛮野”两大基因的结合,构成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倔强”、“刚坚”、“峻激”的风格。“人杰地灵,大儒迭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即此之谓。这就是湖湘文化“深湛古学而能自辟蹊径,不为古学所囿”和“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自立”的重要原因。
湖湘文化的形成,正是以上诸多因素系统运动的必然结果。湖湘地区高山大湖的地理环境,发达的农业经济,各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
6、下列有关“湖湘文化的主要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具有生猛活脱之性,又富于正义感和向群性,从而使湖湘文化具有了“淳朴重义”的独特文化精神。
B、“二者融贯”,说的是“临难不惧”和“视死如归”的湖湘文化所独有的精神特色,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
C、由于具有“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湖湘文化拥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D、湖湘文化的“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的形成,与它崇尚“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哲学理念密切相关。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最后一段中所说的“诸多因素”的一项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与英雄主义相结合。
B、“前有大泽,后有重山”的相对艰苦、闭塞的独特的生存环境。
C、古蛮族的血统使湘人保有独立思考、不随人俯仰的精神。
D、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文化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融合。
8、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文化的核心是人”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表演出色,湖湘文化因而备受世人瞩目。
B、“湖湘文化的主要精神”是“湖湘人物性格”形成的内在原因。
C、楚人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但仍保有蛮族文化生猛雄健的遗绪。
D、湖湘文化形成的内因,是在这一地域上的人的系统活动。
9、下列对“湖湘文化”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备受关注,与湖湘人物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巨大作用、深远影响密切相关。
B、“独立自由之思想,坚强不磨之志节”是湖湘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也是湖湘文化独特的风格和湘人的代表性人格。
C、湖湘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保有与融会,既“深湛古学”,又“不为古学所囿”;既“接受中原文化”,又“风气自创”。
D、以“人极”为哲学依据的湖湘文化,培育了湘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之具有了“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  辙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述,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乡,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展开余下试题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升斗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前,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貌          溢:表露
B、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见:看见  
C、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乡党:同乡
D、将归益治其文                    治:研习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②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B、①入则周公、召公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①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②示赵弱且窃也
D. ①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②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12、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一段中作者提出了“养气为文”的观点,认为文章是气的自然表现;只有通过“养气”,内在充实,发为文辞,才可以达到文章的最高境界。 
B、第二段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之间,作者更重视内在修养的作用,不太强调山川形胜、奇闻壮观的激发和人物交游的影响对作文的意义。
C、后两段点明了自己求见韩琦的目的:与他出仕一样,是想丰富自己的阅历,“益治为文,且学为政”。 这本是一篇干谒的文章,但作者既巧妙地说明了自己干谒的目的,又不致于落人俗套。
D、全文从论文开始,又在论文中结束,一以贯之,纡徐曲折。在提出了“养气为文”的观点后,作者顺势而下,点明“养气”的方法,这样,后文的求见自然也成为了“养气”的一个目的所在了,避免了直接求官的尴尬。 
第Ⅱ卷(114分)
四、(21分)
13、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9分)
(1)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3分)
答:                                                                                           
(2)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3分)
答:                                                                                            
(3)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3分) 
答: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②,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③。
【注】①玉露:白露。②他日泪:往年之泪。③暮砧:黄昏时分的捣衣声。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前人曾说这首诗是情景“和谐统一的典范”,你是否同意此说?请结合诗中的某一句来鉴赏。 
答:                                                                                         
                                                                                             
                                                                                                                
15、默写(6分)
①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③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五、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
缺憾的长度
钟成才
缺憾,有长度吗?
缺憾的长度是多长呢?一杆秤,秤锤与重物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如果秤锤移动五毫米,那么矛盾便立即激化,不可调和。平衡是一种美,缺憾便是短短的五毫米,那么一点点而已。
一点点,接近于忽略不计,用来表示少之又少。五毫米微不足道,但足以造成莫大的悲剧。缺憾似乎是一种意外,不,应当属于必然。小时候,看电影《桥》,工程师伸手去拉从绳子爬上来快到桥面的勇士,但就差那一点儿,五毫米吧,桥上的与桥下爬升的都付出了最后的努力,可恨手臂太短了,就五毫米,幽明两分的距离有时就那么短,成了无法克服的障碍。也许删除缺憾,也就死了震撼。


展开余下试题或许人世间越大的缺憾长度越短。在夜晚,漫步于原野花径,皓月悬空,云丝飘拂,离得很远,很美丽,如果靠得近探看冷宫,遂发现它不过是清寂寒虚之境而已;日间的太阳更远,更美丽,但是,除了夸父逐日,没有谁渴望舍命造访,好让自己靠近它,立刻化作灰烬。极致,有时更接近于虚无缥缈,算不得缺憾,充其量是多情的幻想。能被人感知动人心魄的大凡是寻常的事物。在艺术方面,缺憾便是常客。长度便是一毫,看得见,摸不着,即所谓添一毫嫌多,减一毫嫌少。一毫,成了美丑的分界,表面上薄如蝉翼,实质上厚似泥墙。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看似透明的长度,可以促使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呕心沥血为之奋斗终生,也可以引诱科学家废寝忘食迷茫不醒。
我早年去垂钓,钓具不良,钓技不精,经常发生线断钩折的事,只能望鱼兴叹。后来,钓具良好,钓具精进,可是时过境迁,旧梦难圆,河流湖泊或污染或干涸,没有鱼可钓了,不快之意如鲠在喉。这种缺憾,在外界是一派浅浅的迷蒙,在内心是一层郁郁的失落。人类有可能借助科技在星际间旅行,却一定难以利用科技来描述和纠正感觉上存在的似有若无的长度。这是缺憾萦怀不化的魅力所在。
缺憾使荆轲赌命功亏一篑,使楚霸王在乌江边留下千古叹息,使孔明六出祁山落魄丢魂。如此才有英雄气短,泪流满襟的遗恨。
缺憾使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年而无切肤之亲,使宝玉与黛玉生死相许而姻缘不致,使牛郎与织女遥空相对,遗恨终天。如此才有情人咫尺成为天涯,永不聚头的感伤。
这便是缺憾。
大概,宇宙诞生之时,缺憾也随之降临。没有缺憾,就不存在比较,也无所谓完美。缺憾不讲情面,不可抗拒地存在。面对缺憾,哭不顶用,笑一笑或许能感受缺憾之凄美。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一生中体味到的缺憾越多,就越接近于领悟到完美,心性也就越澄明,慧根就越稳固。
历史上,孔子不为诸侯所用而授徒三千,孙膑中奸计而有兵书,司马迁受酷刑而作巨著,李白命途多舛而溢诗情万丈,苏轼仕途不进而开一代宗风,叹惋唏嘘披盖百代,不能说与缺憾毫无关系。
这么说来,缺憾并不可怕,她本来就是断臂维纳斯,是未竟的艺术品,是完美的前兆。要相信天无绝人之境,叶吐而燕子归来,花尽而硕果满枝,阴尽预示阳生之必然性。怎见得?南朝的吴均《赠王桂阳》:“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此即滴水映汪洋之态,星火具燎原之势。一种感叹,一种豪气,前景光明。缺憾是探路者,莫非是庄周化蝶的敲门砖?
(选自2006年第5期《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6、“缺憾”原本只是一种感觉上的存在,但作者却说缺憾是有“长度”的。这样写能收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3分)
答:                                                                       
17、作者说,缺憾“应当属于必然”,理由有哪些?(6分)
答:                                                                       
18、作者擅长运用比喻表情达意。请结合语境,谈一谈下面两个比喻句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1)表面上薄如蝉翼,实质上厚似泥墙
答:                 &nb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07年上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