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040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0]
2007年七年级上学期期考试卷/人教版
2007年上学期期考试卷
七 年 级 语 文
时量:120分钟 分数:120分
湖南岳阳县教研室 易 均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一) (二)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其中似乎确凿( )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②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 )痛的热爱。
③于是我唱了五年的li( )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④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bi( )谷。
2、请根据前后所给词语的提示,写出每个成语中所缺的字。(2分)
人声( )沸 扑( )迷离 鞠躬尽( ) ( )而不舍
3、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多一些和谐与温暖, ,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4、请根据有关课文填空。(12分)
①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②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⑦《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诗句是: , 。
⑧《论诗》中表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人才辈出”的名句是 , 。
浏览完整试题
⑨古诗词中有许多与“酒”有关的句子,或充满豪情,或借酒消愁。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连续两句: , 。
5、根据语境回答问题(2分)
刘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刘军同学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刘军听了,怪不好意思。
①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
②如果你是刘军,你应该怎么说: (不超过15字)
6、阅读下面两段资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1)藏羚羊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西藏等高原地带,喜群居,性怯懦机警,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2)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卫战……如今,在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沿线,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成群结队,不时向过路车辆鸣叫相迎,挥蹄致意。
你的探究结果是:
(写三点)
7、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然后回答问题。(3分)
我弄了一大块木头(大得我勉强搬得动),先用大小斧头把它砍得圆圆的,砍得粗具外形,然后靠了火力和无限的劳力,在它上面做了一个槽,好像巴西的印第安人做独木舟那样。做好之后,我又用铁树做了一只又大又重的杵。我把这些东西做好之后,把它们放在一边,准备等下次收到粮食时,把粮食捣成面粉,来做面包。
上述材料中的“我”出自文学名著《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具有 的优秀品质。(3分)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爸爸的花儿落了 (9分)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象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个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
9、划线句是景物描写,请分析这处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 __
10、“爸爸的花儿落了 ”与“我已长大了”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 ___
11、小说主人公英子在经历了许多人生世事之后,在她父亲去世时,她体会到自己长大了。对于“长大”你是害怕还是欢喜?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 _____ _______
(二)金色花(15分)
⑴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美,激起我养花地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子……开始还是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⑵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⑶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吸食着阳光和空气。
⑷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妖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展开余下试题
⑸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的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⑹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⑺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⑻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⑼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⑽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⑾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⑿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⒀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竣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⒁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⒂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4、第⑶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里用上这种手法有什么效果?(3分)
15、阅读文章第⑶至第⑹段,在这些段落中,作者将仙人掌同海棠、月季、文竹等进行了比较,作者认为它们有什么不同?(3分)
16、认真阅读第⑷至第⒂段,说说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17、作者在第⑿段中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作者为什么“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4分)
18、文中作者写出了对仙人掌的独特的认识,除仙人掌外,在生活中你最欣赏哪一种花,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一)两小儿辩日(12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3分)
去( ) 及( ) 决( )
20、试列出文中两小儿争辩时各自的观点:(2分)
2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孰为汝多知乎?
22、本文主要通过对人物的( )描写来展开故事情节。(2分)
23、文中“孔子不能决也”,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二)破缸救友(8分)
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一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展开余下试题
[注]①凛然:严肃的样子。②指:同“旨”,意思、意图。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3分)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去( ) 持( ) 即了其大指:了( )
2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26、这篇短文赞扬了儿时的司马光的哪些优秀品质?(2分)
四、文采展示(50分)
27、从以下所给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题目:1、我与 的故事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只可填表示人的词语,如“同桌”、“老师”、“爸爸”等词语;②抒写真情实感。
2、一个让我深深感动的人
2020000
2007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考答案
一、1、zao chi 骊 秕 2、鼎、朔、瘁、锲 3、B
4、略。(第①—⑥小题每小题1分,第⑦—⑨小题每小2分,共12分)
5、(2分,各1分)①不应该在借阅的图书上勾画。 ②对不起,我下次一定不在书上勾画。或对不起,我下次一定注意,我赔一本新的吧。(言之成理即可) &n
上一篇:
2007年上学期八年级期考试卷
下一篇:
2007年上学期期考试卷高二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2007年七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