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474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74]
苏教版必修五第二专题检测
  必修五第二专题检测
基础知识和运用(18分)
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B.对朝廷的征招,李密打算“辞不赴命”,但是要让晋武帝接受,十分困难。
  C.我的慷慨像海一样浩淼,我的爱情也像海一样深沉。
  D.学习和揣摩名篇佳构,会让我们在如何表达真情实感方面获益良多。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
  A.冒昧   怂恿    斜晖    金榜题名    B.通谍   烦琐    宣泄    金碧辉煌
  C.萌蘖   纹身    镌刻    茕茕独立    D.栏楯   须臾    憔悴    淡烟暮蔼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①而刘夙婴(绕)疾病      ②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大概)有神护者
   B. ①一春鱼雁(代指书信)无消息      ②门衰祚薄,晚有儿息(休息)
   C. ①久已后书儿,信儿,索(须)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②煞(表示极度)强如状元及第
   D. ①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当心,留意)   ②逮(及,至)奉圣朝,沐浴清化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王刚考取了北京大学,李阳被上海交大录取,从上幼儿园起就一直没有分开过的一对要好的同学就这样劳燕分飞。
   B.文理科知识不仅应该互相补充,还应该互相渗透,实际上,自然与社会决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D.张之才一见自己的父亲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忍俊不禁,拿起菜刀追出门去,要和渔霸算帐。
5.诗人常用“月”为意象来渲染环境气氛,表达感情色彩。下面四句中的“月”的情感思想的指向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杨柳岸,晓风残月
   C.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D.绕船月明江水寒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B.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        《西厢记》、《梧桐雨》和《倩女离魂》。 
   C.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麦克白》。 
   D.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而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旧体诗,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也应是现代诗歌。


浏览完整试题二、补写出下列空缺名句和文化知识。(8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2)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_。
(3) 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不虑夕。
(4) 元杂剧中,旦为女角色,____________为男角色。
(5) 莎士比亚,___________国剧作家,诗人。
三、阅读题。
(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22分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官][端正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科)
[脱布衫] 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 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 虽然久后成侍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1、给划线处补充完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端正好]一曲中创设了哪些意象?这些景物具有什么季节特征?这些景物组成的风景画是什么情调?对表现莺莺的离情别绪起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端正好]一曲中哪一个字沟通了情与景的联系,使景与情化而为一无法分开?3分
                                        
4、“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下面作出的四种分析,最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的意图和表达方法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用设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暮秋霜晨的自然景色。
B、作者用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泪眼看世界的情态。
C、作者用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暮秋霜晨的自然景色。
D、作者用设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莺莺送别时泪眼看世界的情态。
5、曲中“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里长亭,减了玉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4分
特点是                                    ,
作用是                          。(总共不超过20字)
6、[叨叨令]一曲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至少写出两点)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28分
1、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2、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  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3、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候,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鹏鸟赋》(贾谊作品),同生死,轻去就(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把去和就一视同仁),又爽然自失矣(感到茫茫然失去了依据)!
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    4分
(1)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___________________
(2)而文采不表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及见贾生吊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生死,轻去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8分
(1)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圣人不凝滞于物 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8分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司马迁“隐忍苟活”、屈原“宁赴湘流”的原因是什么?从文段(一)、(二)中找出原句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文段(三)看,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请仿照示例,对“诱”“冢”二字进行“巧解别释”,每个字只写一种理解。(4分)
【示例】功:要想出人头地,须下大“工”夫,出大“力”气。
    值:人,只有挺直腰杆,才有自己的价值。
    富:一半是灾,一半是福。
【答】  诱:                                                                        
        冢: (220.189.228.50)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苏教版必修”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7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