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491
标签:
语文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91]
八年级下册半期测试题(1267单元,附答案)
绵阳市富乐实验中学2007年春季08级半期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说明: 本试题应另附答卷; 命题范围:1267单元; 本试题附答案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音形在语言环境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在万籁(lài)俱寂的冬夜,他捧着期末通知书,看着可怜巴巴的分数,不禁簌(sù)簌地掉下了眼泪。
B.满院狼藉(jí)的景象,让他触目伤怀,但看到书籍(jí)还完好无损,他心中总算有一丝慰籍(jiè)。
C.懵懵(měng)懂懂的他最反感妈妈的喋喋(dié)不休,“幸福不会唾(tuò)手可得”他已经听了一千遍了。
D.他忸怩(niǔ ní)不安地跨进经理的办公室,扑面而来的是一阵讪(shàn)笑和鄙(bǐ)视的目光。
2.下列句子中成语被正确使用的一项是
A.这本书文质彬彬,很值得一读。
B.因为家太远,他每周都留在学校,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已经完全习惯了。
C.他整天都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简直不把学习当作一回事儿。
D.同桌考了满分,他情不能自已,悄悄投去赞许的目光。
3.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用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不知怎么一来, 寻上了媳妇,她就是我的母亲。(2)虽然举人死了,但家境 很好。
(3)她开始的斗争是艰难的, 反对她的人会毫不犹豫地向她和她的追随者们说各种各样的脏话和不实之词。(4)星星脱离轨道,就会陨落,八路军掉队了, 能主动打游击。
A.依然 竟然 因为 却 B 猛然 竟然 因为 也 C.竟然 居然 虽然 也 D 竟然 依然 因为 却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政府专门制定了有关的规章制度。
B.读了这首诗,他的思想倍受启发。
C.随着奥运脚步的到来,长虹“PDP”等离子屏生产线正投入轰轰烈烈地生产。
D.在韩国学生赵承熙制造了校园枪击惨案后,立即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
5.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B.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 写/你不能成篇
C.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 / 这/才是真的,/ 真的春天的气息
D.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6.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永久的悔》作者季羡林,是当代语言学家。课文通过作者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表达了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B.《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字希文,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C.她一直在斗争。(这是一个感叹语气的主谓句)
D.你去成都,还是去北京?(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二(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0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浏览完整试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7.对加点词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蔚然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 B 晦明变化者 晦明:有时昏暗,有时明亮
C 伛偻提携 伛偻:脊梁弯曲,这里借指老人 D 泉香而酒洌 洌:寒冷,这里指酒味很凉。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日出而林霏开 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B 云归而岩穴暝 山居秋暝
C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D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9.下列选项中“而”字的用法明显与其它选项不一样的是
A 朝而往,暮而归…… B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C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D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10. 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勾勒了一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
B.文章把写景、叙事、议论、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融于一起,表面上句句记山水,实际上句句记亭,句句写自己。
C.全文层次清晰,结构完美:如第一段写景,如特写镜头,由远及近,然后将画面定格在醉翁亭。
D.文章的语言也堪称经典:除了21个“也”字读来意蕴无穷外,有些句子已演化为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或俗语,如“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三(16分)
11.解释加点的词语并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 )之酒也。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2.请你发挥自己最高的书写水平,写一幅对联介绍给大家。(2分)并就对联的内容或主旨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1分)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4分)
(A)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她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B)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天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和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C)现在,他又成了一个身无分文、无家可归的人,但是却觉得像腰缠万贯那样踏实,他已经不是六年前的流浪儿了,也不是三年前的小艺徒了,他有足够的能力、足够的勇气走自己的路了。
他没有钱雇洋车,徒步从琉璃厂往东,进延寿寺再往东拐,沿着过去走过的路,直奔一个他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地方,那里,有他日夜牵挂的师娘和两个师妹!三年来,他虽然得不到机会去看望她们,却时时刻刻把她们记在心里!现在,他又回来了
(D)刚能能挣扎着立起来,他想出去看看,没想到自己的腿能会这样的不吃力,走到小店门口他一软就坐在了地上,昏昏沉沉的坐了好大半天,头上见了凉汗。又忍了一会儿,他睁开了眼肚中响了一阵,觉出点饿来,极慢的立起来。找到了个馄饨挑儿。要了碗馄饨,他仍然坐在地上。呷了口汤,觉得恶心,在口中含了半天,勉强的咽下去;不想再喝。可是待了一会儿,热汤像股线似的一直通到腹部,打了两个响嗝。他知道自己又有了命。
(1)ABCD四部分内容中的“他”(她)分别对应四个人物,请依次写出来。(2分)
(2)请任选一个人物,结合选文或整部(篇)作品,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评价。(2分)
14.阅读《朝天子 咏喇叭》回答问题。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加点词用得很传神,试作简要分析。(2分)
(2)这首散曲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露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2分)
四、(8分)
15.用课文原文填空。
(1) ,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最喜小儿无赖, 。 (3) ,学诗谩有惊人句。
(4)明月松间照, 。 (5) ,故园无此声。
(6)《采薇》中最有抚今追昔的意味的句子是: , 。 , 。
展开余下试题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与《岳阳楼记》中“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有相似意趣的句子是: , 。
(8)小明数学测验考砸了,居然满脸自在,若无其事。别人问他,他却用《岳阳楼记》中的“ , ”来自我解嘲。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1题。(16分)
(一)
人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里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后羿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6.分别用不超过八个字的两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7.第二段文字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父亲的背影的?任举一例。(2分)
18.作者用朴实细腻的语言写出父亲的爱子深情。请你也用这样的语言来满怀深情地描写一个人做某件事的过程或情景。(100字左右,4分)
(二)
老 王
杨绛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了。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登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话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 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 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凌晨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注释 默存:指本文作者的丈夫钱钟书。钱钟书,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等。干校:指“文革”时期国家干部下放改造的场所。愧怍:惭愧。]
19.以善良去体察善良,在本文中,作者的善良体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体现在哪里?试各举一例。(2分)
20.文中“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加点词能否改成“站在门口”,为什么?(3分)
展开余下试题
21.文章结尾说:“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为什么“不安”?请用原文回答。并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意思的理解。(3分)
六、作文(任选一题,40分)
1.怀旧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当你掀开发黄的日记,尘封的往事又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鲜活的画面,感情的潮水会让你再次感到兴奋、再次受到鼓舞或者再次失落、伤感。其实这都是成长的一部分。——请拿起笔来,以“ 的回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中心自定。
2、叙事清楚,结构清晰。
3、必须要有真情实感。
4、600字以上。
2.也许,你告别小学的老师和同学,背着小书包,怯生生地跨入富乐中学的大门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事。但时间是无情的,弹指一挥,现在,我们将面临初三了。对于将要到来的初三生活,你作好准备了吗?
请以“面对初三,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体裁不限,600字以上。
富乐实验中学2007年春季08级半期考试
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D B A D C D B
11.解释加点的词语并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领会)(寄托)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中寄托在喝酒上。
(2) 醉了能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后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12.请你发挥自己最高的书写水平,写一幅对联介绍给大家。(2分)并就对联的内容或主旨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1分)
对联:可以是对偶性的名句或名联,也可以是自创的对偶语句(1分)。书写:可楷可行,卷面整洁(1分)。评点:必须就内容或主旨方面谈(1分)。
13.(1)ABCD四部分内容中的“他”(她)分别对应四个人物,请依次写出来。(2分)
A 阿长(长妈妈)B 藤野先生 C 韩子奇 D 祥子
(2)请任选一个人物,结合选文或整部(篇)作品,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评价。(2分)
此题要求简单,只要能从内容出发分析到“他(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即可。例如,阿长:非常关心我;藤野先生:工作认真,对我关心;韩子奇:天资聪颖,精明能干;祥子:顽强,上进心极强(结合内容略)。
14.(1)加点词用得很传神,试作简要分析。(2分)
乱如麻:写出官船很多,并把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写得很逼真。抬:官船因为有宦官而身价培增,宦官因为有皇上宠幸而大摆威风,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抬,本身不怎么样,因为什么而就怎么样)(2)这首散曲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露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2分)
借物咏怀(1分)。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社会现实(必答,1分),表达了人民的痛恨之情(可答)。
15.用课文原文填空。(8分)
(1)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 溪头卧剥莲蓬 (3) 我报路长嗟日暮 (4) 清泉石上流 (5) 聒碎乡心梦不成
(6) 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 。
(7) 八月湖水平 , 涵虚混太清 。(8)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16.分别用不超过八个字的两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1) 爸爸送我上车 (2) 爸爸替我买橘子
17.第二段文字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父亲的背影的?任举一例。(2分)
外貌、动作、体态(1分)。举例(1分)。
18.作者用朴实细腻的语言写出父亲的爱子深情。请你也用这样的语言来满怀深情地描写一个人做某件事的过程或情景。(100字左右,4分)
朴实细腻的语言(3分)。蕴含的情感(1分)。
19.以善良去体察善良,在本文中,作者的善良体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体现在哪里?试各举一例。(2分)
(事例必须具体,各1分)如,作者:别的乘客不愿坐老王的三轮,而我常坐……;老王:送冰的事……
20.文中“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加点词能否改成“站在门口”,为什么?(3分)
不能(1分),“镶嵌”是指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多指没有生命的东西。这里用“镶嵌”可以突出老王站在门口身体极度虚弱,毫无生命之色的样子(2分)。
21.文章结尾说:“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为什么“不安”?请用原文回答。并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意思的理解。(3分)
原文: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1分)。理解:作者是幸运的,老王是不幸的。他非常善良,待人诚恳,却因贫病而死,作者在与之相识后领受着他的善良。故作者感到很惭愧。(2分)
六、作文(略,40分) (61.157.144.141)
上一篇:
高二语文半期考试
下一篇:
江苏省洪泽中学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标签:
语文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八年级下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9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