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4110  
标签: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10]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试卷(江塘中学)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江塘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2007.11.13
说明:1.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2.本卷满分120分(包括卷面评价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3.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一律无效。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用正楷将下面一句话正确、端正、整洁地抄写在方格内,标点要占格。(2分)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2分)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地响着。
3.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                  )
(2)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                  )
(3)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       (                  )
(4)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                  )
4.选出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2分)
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A.天上的云像一片白色的羽毛;
 B.南广河迈着轻盈的步子,向长江走来;
 C.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B.读完《学生安全手册》后,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学会自救自护可以     躲过许多灾难。
  C.经过严谨的论证和长期的测试,董事长心血来潮地决定:新产品于下个月投放市场。
  D.十年不见了,老李激动地对我说:“我俩真是有缘啊,这是我们第三次萍水相逢了!”
6.默写填空。(6分)
 (1)子曰: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
(2)少小离家老大回,                          。
(3)《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


浏览完整试题(4)王勃用旷达的胸襟开创了赠别诗的新境界,体现在他的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便是那千古流传的名句:                         ,                            。
7.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 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2题。(16分)
   自我有记忆开始,家就是一张笨重的积满油腻的木桌,一碗拌着焦黄猪油渣的酱油饭,一杯用过期折价的奶粉冲调成的牛奶和一只好大好大的冰棍箱。让很多人费解的是在这四壁空空的家里,我居然也能顺顺利利地长大,顺顺利利地代替了母亲常年用的那根光润的竹棒。小巷里人们不再听见那日日重复的青石板上有节奏的叩击声了。人们常年见到的就是我——一个丑女孩,每天搀着一个盲姨娘从小巷深处缓缓地走到巷口。
……
    开始的时候,我很满足于自己那由肮脏的板壁、熏黑的碳炉、简单的饭菜构成的生活,我总是极自豪地倚在极为疼爱我的母亲身边,总是极自由地吃那令小朋友眼馋的永远吃不完的冰棍……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感觉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我开始沉默,开始回避所有的同学,甚至我开始厌恶我的家。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那段时间,除了几顿饭之外,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待些时间。有人向她问起我,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
    时问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
    母亲果然遵守诺言。每月由一位早年已住进城里却经常回乡的老婆婆帮我捎来一些营养品及生活费。坐落在小巷深处的那个家似乎与我完全隔绝了。我开始淡忘了家门前圆润光洁的石凳,那门上锈迹斑驳的门锁,甚至淡忘了黄昏后母亲倚在门旁殷殷的招呼声。这样的日子平和而又迅速地溜过 去,一直到我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
    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
    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你妈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你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
    “哦!……这?”我迟疑了瞬间,“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别人帮忙,哪有时间呢?”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
 我点了点头。
“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那么死心眼!”
“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 
    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黝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
   8.从原文中选出三个能够体现“我”对小巷深处的家、对盲母的感情变化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方框中,与“悔悟”合在一起,组成对于选文内容的精炼概括。(3分)
                                                      悔 悟 
  9.从第5自然段中(省略掉的段落忽略不计)两个加点的“终于”,可以读出“我”当时怎样的心态?(3分)
                                                                   


展开余下试题 10.文中加横线的语句与上文中的哪句话相照应并形成对比?请在原文中用“     ”标志出来。(2分)加横线句中加点的“并已磨得又光又亮”可否删去?为什么?(3分)
                                                                 
                                                                      
11.画“     ”的句子很值得关注,从全文看,那刻,“我”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词语简要回答(答案不超过4个字)。(2分)
                                                                  
    12.仿照选文例句的写法,运用形象思维,选择具体有代表性的事物并加上恰当的修饰语,写一段话,写出在你心中对家的印象或理解。(3分)
例句:家就是一张笨重的积满油腻的木桌,一碗拌着焦黄猪油渣的酱油饭,一杯用过期折价的奶粉冲调成的牛奶和一只好大好大的冰棍箱。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8题。(19分)
小    名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得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竞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我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即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追着,跑着,挥动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3.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                              。  (2分)
    14.现在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自己的小名?联系全文,概括出两点原因。(4分)    
(1)                                                                           
(2)                                                                               
    15.作者是用哪一具体事例来说明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不超过15个字。(3分)
                                                                               
    16.“我”曾两次抗议妈妈喊“我”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摘引原文回答)(4分)
第一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
第二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


展开余下试题 17.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脱口喊出了“我”的小名?(3分)
                                                                            
 18.结尾一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是指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12题。(15分)
 期     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9.本文选自笔记小说集《                   》,作者                。(2分)
 20.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去           (2)委            
  (3)顾            (4)期            
21.翻译名句子: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分)
                                                           
2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3分)
  23.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3分)
                                                                                   
     &n
标签: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语文版/七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