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944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4]
福建长乐第七中学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模拟试题二
  福建长乐第七中学语文必修五模块测试(二)
(完卷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陈建鑫    审核:林文端 
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姓名、座号、班级写于答题卡密封线外
2、考生务必使用黑色水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只缴交答题卡。
第Ⅰ卷(共32分)
一、基础知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逋慢(bū)   泠然(líng)   瓯越(ōu)     央浼(měi)
B、流憩(qì)   台隍(huáng)  簪笏(cōng)   舂(chōng)粮
C、拔擢(zhuó) 尺赎(dú)     锱(zī)铢     茕茕孑(jué)立
D、恁(rèn)地  酒馔(zhuàn)  熟稔(rěn)    糍(cí)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纠葛  缠绵 蛾眉 不易捉磨 深恶痛绝
B、斟酌  注销 辩别 不求甚解 丰富多采
C、凝练  干燥 羡妒 点金成铁 酩酊大醉
D、洗练  俨然 流弊 套语烂调 空中楼阁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这部作品编撰者罗贯中是在《三国志》等史书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有关小说、戏曲的创作经验。
B、塞万提斯是最早使喜剧主体具有悲剧特征的欧洲作家。他在《堂吉诃德》就是喜剧中不可避免地渗透了悲剧因素,形成了一种“含泪的笑”。
C、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仪表举止、言谈话语、坐立行走都根子符合礼仪。室内以坐南朝北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西向东,最卑的是坐东朝西。
D、《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即指宋仁宗庆历四年,这是用帝王纪年。《赤壁赋》中用“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点明时间,这是干支纪年。
4、下列句子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提问要紧扣受访者的兴奋点,拨动其心弦;
②成功的访谈离不开充分的准备。
③要善于引导,搭建阶梯,步步深入;还要善于寓问于谈,尽量多地采取聊天、讨论等方式,用求教、商量和探讨的语气询问,不要把访谈变成“答题”或“审问”。
④访谈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确立访谈目的、选择和了解访谈对象、选择恰当的方式切入话题。
⑤受访者在发言时,访谈者必须全神贯注,认真倾听,给受访者以真诚的关注。
⑥访谈者应针对爱访者的应答和访谈环境,灵活提问。
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④⑥①③⑤
C、③④①②⑤⑥     D、②①③⑤⑥④
二、(共20分)
(一)阅读选段,完成5~8题。( 8分,每题2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吏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奉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浏览完整试题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考查和推举)
B、而刘婴疾病(绕)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危险)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不久)
6、以下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B、臣之进退       之二虫又何知
C、且臣少仕伪朝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无以至今日暮   则以刘病日笃
7、下列句中词类活用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刘病日笃               B、臣少仕伪朝
C、历职郎署               D、恭疏短引
8、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表文写得情词动人,又十分得体。李密反复申说祖母的养育之恩和本人终养祖母的愿望,同时还摆出了“圣朝以孝治天下”的道理,使人感到他的陈情无懈可击。此外为防备皇帝疑心自己仍在怀念蜀汉故国,又加说了“不矜名节”等语。
B、第二段不仅文法错落,显出由弛而张逐步紧迫的情势,同时也体现出先恭维称颂皇恩浩荡,后申诉委曲矛盾的心理层次。
C、骈体文要求表达方面的声韵美,注意句法整齐,渐渐发展为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四字句、六字句交互使用。这些特点在本文中可以窥见,形成骈散结合,和谐而又错综,流畅而又婉转。
D、本文动之以情,说之以理,是一篇情理兼备的好文章。美中不足的是李密所陈之情,无非是孝养祖母,这仍属于宣扬封建道德。

(二)阅读文段,完成文后9~12题。 (12分,每题4分)
黄州快哉亭记
            苏 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①。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②,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③,涛澜汹涌,风云开阖④。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⑤: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⑥,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⑦。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注释】 ①肆大:江流不受阻遏而水势纵恣浩大。②波流浸灌:浸、灌,都是“注”的意思。这里形容长江水势的浩荡、凶猛。③舍:古代三十里为一舍。④风云开阖:犹言风云变化,时开时阖。阖,同“合”。⑤指数:一一指点出来。⑥骋骛:往来奔走竞逐。⑦称快世俗:为世俗的人所称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独大王之雄风耳 独:仅仅 
  B.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遇:遇到 
  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穷:穷尽
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胜:经得起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流奔放肆大             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B.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
C.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与庶人之所以为忧
D.以览观江流之胜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亭子命名为“快哉”原因的一组是(  )
①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②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③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④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⑤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⑥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快哉亭”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命名“快哉亭”的原因。
B、第二自然段写出了在“快哉亭”上所能见到的让人感到愉快欢乐的长江美景、山川草木及古城遗迹。
C、文章最后写张梦得不以贬谪为患,表达了作者对他遭“不遇之变”而自放山水之间的旷达行为的赞许之情。  
D、第三自然段写楚襄王的故事是为了说明,君王富贵者的那种快乐,不是普通百姓所能共享的。
  
第Ⅱ卷(共118分)
三(共16分)
13、翻译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分)
(1)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2)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金陵晚望                           金陵图


展开余下试题      高蟾                                韦庄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两诗意象对此作简要分析。
15、名句名篇默写。(6分)
(1)              ,             ;雁阵惊寒,              。
(2)              ,             ?萍水相逢,              。
(3)酌贪泉而觉爽,              。
(4)引壶觞以自酌,            。              ,亦崎岖而经丘。
(5)            ,知来者之可追。木欣欣以向荣,                 。
四、(共23分)
(一)阅读钱钟书《谈中国诗》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
(1)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2)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16、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B、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D、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17、对上面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度。
D、形式与旨越,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二)阅读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18、下列有关“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法”在文中指建筑物上的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的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B、在世界各建筑体系中,中国建军筑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并且用彩绘图案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是使用得最大胆的“文法”。
C、“文法”在文中包括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所呈现出来的一定的风格的手法,它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
D、文章的语法在运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中国建筑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拘束性,创造的多样性就大大减弱了。
19、“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文法’”指的是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沿用并发展下来的建筑惯例与审美方式。
B、“一定的拘束性”即建筑发展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为人们所遵守的基本思路和传统模式。
C、“多样性的表现”既包括建筑中的“拘束性”和“灵活性”,又包括建筑中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D、“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强调了设计与修建过程中建筑师们可以发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20-23题。(20分)
青岛啊,青岛
刘兆亮  
青岛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我那时认为它恰如其分的美丽是因为父亲去了那里。
父亲是去青岛干建筑小工的,抬水泥、搬石块、挑砖头是他的工作。但这是次要的,父亲在青岛生活和工作了,这是让人感恩的事。
那时我正上高三,父亲带着家中最破的被子和那顶漏雨的安全帽到县城坐火车。因为还有40分钟的空闲,父亲就到学校去看我。但他并没有见到我,他的脚刚好踩到上课铃声。父亲就给看门师傅留了一张字条,写道:“儿,我去青岛干活儿了。青岛好啊,包吃包住一天20块钱。你好好念书,争取考到青岛去。”署名是“父亲亲笔”。
青岛好啊!父亲这个赞美诗般的感叹也是听别人陈述来的。父亲没去过青岛,甚至他连比县城更大点儿的城市都没去过,但父亲那时去青岛了。看到父亲的留言,我很高兴。
  父亲在一个叫观海山的山上建花园。山不太高,但站在屋顶上可以看到海,下雨天不上工,父亲就上山顶去看海。看海是父亲最高级的精神生活。在他的物质生活方面,让他津津乐道的,是能隔三差五吃到两块五一斤的肥肉膘。父亲说,瘦的他们才不爱吃呢,青岛的肥肉真贱!父亲说,乖乖,青岛就是青岛啊!
但青岛没有及时给他发工资,这是堵心窝儿的事。父亲说,肥肉很香,但一想到钱就咽不下去了。
父亲走时只准备了25块钱生活费,父亲花了40天。之后,他摸口袋时,兜里只剩下五个手指头了。当然,在他的内裤边,母亲还连夜为他缝进了50块钱。但那钱不能动啊!
青岛怎么不发工资呢?老板解释说临时有点儿困难,让父亲等人顶一顶。父亲觉得那个李老板说的话不虚。以前李老板让父亲下山替他买的烟都是十多块钱一包的,现在下降到四块多钱一包了。


展开余下试题给李老板买烟是父亲难忘青岛的另外一个原因。
起初,父亲买烟买得一肚子得意,觉得老板还挺把自己当回事。等父亲戒烟了——实际是没有闲钱买烟了,他才感觉到买烟成了一种煎熬和痛苦。
父亲每次烟瘾上来的时候,都要到厕所尿一泡尿,每次进行的时间都很长。他低头思考着什么,最后还是使劲地捏一把那缝在内裤边的50块钱,忍了。
但父亲经常把烟包放在鼻子下使劲地闻一闻。闻一闻烟又不会少,没事的。有几次他甚至就想把手中的烟往腰里一别,一口气跑回家,坐在田头再一口气抽光。边抽烟边看玉米生长,多美的事儿啊!
有一次,李老板客气地说,剩下的三毛钱硬币不要了,看你累的,头上的汗珠子比雨点儿还大!父亲不收,两个人互相推让,拿着,对,拿着。父亲的兜里就多了三毛钱。
李老板已经好几天没让父亲买烟了,也就是说李老板已经很少过来了。慢慢地,父亲他们就感觉到李老板可能在耍熊蛋了——他要跑掉了!
大家也很久没能吃上肉了,伙房的人也好久没接到钱了。
工程没完,老板就跑了,碰上这样的事,算是倒了八辈子霉。
父亲等人也不能干等着,就买了车票回家。
父亲把他在青岛的这些经历讲给我听的时候,我还在等青岛方面的大学通知书。青岛与我的关系还八字没一撇。
但青岛朝我走来了。我被青岛一所重点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录取了。
那天父亲把烟头抽得很兴奋,他满眼亮亮的,左手比画着青岛宽阔的马路怎么走,还一个劲儿说,青岛好啊!青岛好啊!
我不知道,当父亲赞美诗一样地感叹青岛好的时候,他的右手在口袋里把从青岛带回来的那三毛钱都攥出了汗!到了学校后我才发现,那三枚硬币,被父亲打进了我的背包——那是父亲在青岛赚取到的财富,儿子应当继承。(《小小说选刊》2006年第3期)
20、概括小说中的父亲的精神品质。(2分)
21、“到了学校后我才发现,那三枚硬币,被父亲打进了我的背包——那是父亲在青岛赚取到的财富,儿子应当继承。”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难道仅仅是要继承这三枚硬币吗?请对这一结尾做出评价  (3分)
22、父亲给李老板买烟前后的心理是怎样的,这种前后心理的变化展现了父亲怎样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境况?(2分)
23、有人认为小说揭示的主题是表现农民工的悲苦命运,把美丽的“青岛”和“农民工”联系起来。“青岛”在梦中是天堂,现实中却“地狱”般对待农民工。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4分)
五、语言运用(共9分,每小题3分)
24、将下面简讯改为“一句话消息”。 (12字内)
【本报讯】福州名师送教下乡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这百名名师分别来自福州市15个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从11月26日起,他们将分赴福州八县(市)农村学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和学科教学学术讲座,开公开示范课、研究课,组织评课、座谈、互动交流等形式,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交流教育成果,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据悉,为了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近年来,福州市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1997年以来,福州市先后培训了5500名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其中农村中小学教师占80%。 
25、下面是某校黑板报上的一篇报道,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都有一些毛病。
本周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到会的15名与会者○1,就共青团员如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贡献的问题展开讨论○2。大家踊跃发言。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在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3,如果对这一点不加以重视,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4 不尽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5。
(1)            处的修改办法是:             
(2)            处的修改办法是:             
(3)            处的修改办法是:            
26、2007年10月24日晚上18时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一时间,举国上下掌声雷动,欢欣鼓舞,共同分享了这一令人难忘的历史时刻。大家纷纷在论坛里发表了自己的感想,请你也在论坛里发贴表明自己的看法吧!
六、作文(70分)
27、阅读下面寓言,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有一个人在沙漠里行走,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对他说:“你如果捡些石子回去,到时候你就会又高兴又后悔的。”那人听了这话,就弯腰捡些石子装进行囊。回家后打开一看,那石子都变成金子,他果然又高兴又后悔。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提示角度:*石子为什么能变成金子? 
*那人为什么要拾取石子? 
*怎样理解那个声音的劝说?
*怎样看待他的“后悔”之情? 
*这则材料突出反映了什么现实问题? 
*这则材料蕴含哲理有哪些? 
……
模拟测试(二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C 6、A 7、B 8、D 
9.B(B项中“遇”在此处应为得志、得意的意思。) 
10.D(D项中两个“之”都是助词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关于“福建长乐第”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