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69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9]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08届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08届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读音最多的一组是 
A.谩骂  蔓延  幔帐   罗曼蒂克  顺蔓摸瓜
B.阖家  磕头  嗑瓜子 溘然长逝  一丘之貉 
C.内讧  杠杆  女红   力能扛鼎  股肱之臣  
D.噗哧  濮水  蹼泳   璞玉浑金  匍匐前进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澄彻 噱头 按揭款 混然不觉    B.决择 精典  打水飘  仗义直言
C.戏谑 谲诈 撂挑子 含贻弄孙    D.福祉 申辩  侃大山  急不可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齐白石的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得不让人佩服。 
  B.我们时常留心书店里有关市场经济理论的新书预告,却视而不见这方面书籍的出版。 
  C.有的人向党向人民伸手要官要权,这种不情之请决不能答应。 
D.他们根据那位青年提供的线索,先找到张某,要他供出酒是从哪儿贩来的,再缘木求鱼,终于找到了制造假酒的黑窝。
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尊重事实,追求真理是专家的天职,任何违背科学真理的行为都应成为其禁区都不可踏入。
B.为了争取高速度,我们必须狠抓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它走在生产建设的前面,把我国国民经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搞上去。
C.这是个绿阴、藤萝与花树遮覆的岛屿,日光岩于岛上突兀而起,像钢琴的高音,在珠子般滚动的清亮的声音攀升到极致,超拔且明丽。
D.最近,有个轰动红学界的消息从北师大传出,一位女博士生在该校图书馆意外发现一部前人从未提到过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 
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高矗云霄的博格达峰上,成年成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管春夏秋冬,它从上到下总是一身洁白。 
(2)山谷两旁,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仰首只见一线弯曲的蓝天,偶尔有几只山鹰掠过。 
① 披着雪白的大氅,戴着雪白的头巾   ② 戴着雪白的头巾,披着雪白的大氅 
③ 峥嵘险峻 峰峦陡立                ④ 峰峦陡立 峥嵘险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戏曲与社会经济生活
戏曲在宋代的形成,是和它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进入商品化的市场密切相关的。而在这之前,它尚未进入商品化的市场。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在社会经济生活的这座庞大的活水池中,戏曲这条艺术之鱼才能活蹦乱跳,焕发出它的生命活力。
    表演艺术的萌生,在中国是很早的。大约在人类产生不久,原始的表演艺术就产生了。现有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资料已无可争辩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例如,和戏曲表演密切有关的音乐和舞蹈的产生,在原始社会的初期就开始了。这种原始乐舞大多是人们在劳动或生存之余的自娱自乐。参加者往往是氏族或部落内部的人,他们既是表演者,又是观赏者,与商品化和经济生活完全无关。另外,在原始社会中还有一种乐舞是专为祭祀和巫术活动服务的,参与者一般是氏族中有较高地位的人员。这类活动的功利性、目的性很强。其时,在氏族内部还没有商品的流通。自然和商品经济也谈不上挂钩。


浏览完整试题    人类进入有阶级的社会以后,这种原始的乐舞也开始出现变化。一种是属于民间的演艺,如迎神、赛会时,乡民们常要进行祭神等活动,同时还表演一些舞蹈等艺术活动。这类表演不为统治者重视,在史籍中的具体记载不多。但有一点则可肯定,民众系自愿参加,而且都是本乡本土者,依然是自娱自乐为主,基本上是一种民间宗教活动,而不是以经济活动为主。另一种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这在史书上记载很多。古代中国崇尚礼乐,每当有重大活动,例如祭祀、燕飨、乡射等,都离不开乐舞的表演。为此,统治者还在朝廷中专门设立乐官和乐师等职,专事乐舞演艺人员的培养和演出活动。这些人一般是士大夫子弟,出身高贵,没有生活之忧。以后虽有不少奴隶和平民子弟进入演艺队伍,但他们吃的是皇粮,而非卖艺人,因此和商品经济也无多大关系。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代,虽然演艺活动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基本上仍和社会的经济活动没有太多的关系。以民间出现的歌舞戏《踏谣娘》而言,虽说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表演时也有角色的分工,形式上歌、舞结合,有表、唱和音乐的伴奏,已初具戏曲的雏型,然而它的演出仍然是民众的一种娱乐活动,从其内容来说,主要是抒发人们心中郁积的情绪,与社会的经济生活关系不大。至于宫廷内的演出,是唐代表演艺术的主要方式。统治者在朝廷中设立了庞大的乐舞机构,并从全国各地挑选大量艺术人才进入“教坊”,以满足他们精神享受的需要。艺人的演出在宫廷进行,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与广大的民众没有关系,也和社会的经济活动无关。这也正是中国古代戏曲在唐代尚未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艺术是民众创造的,离不开民众的生活。而在民众的社会生活中,经济因素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以戏曲而言,它在宋代形成,除了有各种因素以外,还和宋代的演艺市场日益商品化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这是戏曲赖以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而戏曲等演艺活动的发展离不开较为宽松和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而宋王朝在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的进程中,加强思想和文化统治,尤其是在它与辽、金的连年征战中损兵折将后,更实行崇文轻武的治国方略。自北宋中期以后,“天下小康,边衅未动”,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一派歌舞升平,戏曲在这样的氛围中正式形成了。
    北宋中期以后,随着战争硝烟的消散,社会经济也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城市商品经济,更呈现欣欣向荣的兴旺景象。广大农民在土地的买卖中,获得了掌握劳动果实的较多自主权,这直接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这种繁荣的城市商品经济,为戏曲的兴起提供了最好的机遇。         (节选自《复旦学报》2006.9,有改动) 
6.下列各项不属于“戏曲在宋代形成”的原因的—项是  
A.宋王朝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国家建设,加强了思想和文化的专制。
B.宋代营造了较为宽松和安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
    C.北宋中期以后,“天下小康,边衅未动”,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一派歌舞升平。
    D.北宋中期以后,广大农民获得了掌握劳动果实的较多自主权,这直接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
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表演艺术的萌生,在中国是很早的。原始的表演艺术就发生在人类产生不久。
    B.原始社会专为祭祀和巫术活动服务的乐舞,活动的功利性、目的性很强。
    C.统治者在朝廷中专门设立乐官和乐师等职,专事乐舞演艺人员都是士大夫子弟,出身高贵,没有生活之忧。
    D.迎神、赛会时,乡民们举行祭神活动还表演的一些舞蹈等艺术活动基本上是一种民间宗教活动,而不是经济活动。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戏曲是一种表演艺术,在稳定的社会里,它将伴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达而走向辉煌。
    B.在宋以前的阶级社会里,主要有两类表演艺术,一种是属于民间的演艺,另一种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它们都和商品经济并无多大关系。
    c.唐代表演艺术主要在宫廷内演出,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脱离了社会的经济活动。这就是中国古代戏曲在唐代尚未形成的原因。
    D.宋以后的戏曲因为需要和商品化的市场紧密相连,因此也就不会再有专门为统治者服务的演艺活动了。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复 鲁 絜 非 书(节选)       (清)姚  鼐
桐城姚鼐顿首,絜非先生足下:相知恨少,晚遇先生。接其人,知为君子矣;读其文,非君子不能也。辱书引义谦而见推过当,非所敢任。鼐自幼迄衰,获侍贤人长者为师友,剽取见闻,加臆度为说,非真知文、能为文也,奚辱命之哉? 
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其时、其人告语之,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弗有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且夫阴阳刚柔,其本二端,造物者糅,而气有多寡进绌,则品次亿万,以至于不可穷,万物生焉。故曰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文之多变,亦若是已。糅而偏胜可也;偏胜之极,一有一绝无,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皆不可以言文。宋朝欧阳、曾公之文,其才皆偏于柔之美者也。欧公能取异己者之长,而时济之;曾公能避所短而不犯。观先生之文,殆近于二公焉。


展开余下试题惠寄之文,刻本固当见与,钞本谨封还。然钞本不能胜刻者。诸体中,书、疏、赠、序为上,记事之文次之,论辨又次之。鼐亦窃识数语于其间,未必当也。《梅崖集》果有逾人处,恨不识其人。郎君令甥皆美才,未易量,听所好,恣为之,勿拘其途可也。秋暑,惟体中安否?千万自爱。    (选自  吴拯寰等 《清文观止》 岳麓书社2004年版)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桐城姚鼐顿首      顿:叩,磕   B.如君而朝万众      朝:朝向
C.刻本固当见与      与:赠送     D.然钞本不能胜刻者  胜:胜过
10.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读其文,非君子不能也。    而我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观先生之文,殆近于二公焉。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C.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D.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1.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为书信体,开头和结尾两段看似一般书信的套语,实则展示了作者谦虚的态度和希望人才自由发展的思想。
B.本文以自然界万物的“品次亿万”肯定了文章风格的多样性,同时认为与“夫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者” 不能谈论文章。
C.本文中间两段是文章的重心,“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一句,从大处落笔,揭示了整篇议论的理论基础。
D.作者认为:具有阳刚风格的文章像雷霆,像闪电,像大江决口……具有阴柔风格的文章像清风,像,云霞,像曲折的涧水……
第Ⅱ卷(选择题 共117分)
四、(20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句3分)
(1)辱书引义谦而见推过当,非所敢任。
译文:                                                                                                                                           
(2)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译文:                                                                                                                                        
(3)郎君令甥皆美才,未易量,听所好,恣为之,勿拘其途可也
译文:                                                                 
13.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别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夜发分宁②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③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 : ①从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②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此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③旌阳,山名。
(1) 两诗中都写到了“ 常日醉” 。黄诗中的 “常日醉”是说我只不过像平时那样喝醉罢了,语气平淡,似乎已将满怀愁绪都解除了,但他的醉只不过是借酒浇愁的外在表现。而欧诗中的“常日醉” 写出了                                                   
                                                    (3分)
(2) 两首诗的结句都很有特色。欧诗的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作为饯别宴会上助兴的音乐,因离别在即,曲调越是悦耳,越让人内心感到难受。结句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黄诗的结句                                                                
                                                   (3分)
14.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组)(5分)
第一组:
李白的《蜀道难》中描写“青泥”的诗句是“                     ,                 ”;描写“剑关”的诗句是“                         ,             ,              。”
第二组:
(1)                       ,武皇开边意未已。
(2)                       ,乾坤日夜浮。
(3)星垂平野阔,                。
(4)仰不足以事父母,                     ;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展开余下试题(5)                       ,莫使金樽空对月。
五、(22分)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15—18题。
草堂的情思   夏立君
穿过满是牛粪的陋巷,我来到你的小院。哲人般的窑洞,蹲在笔架山的腹部。“吱呀”一声门响后,是一千二百年的寂静。岁月沉默着与院中的老枣树共守着当年的秘密。门后,有一只蟋蟀在悄吟……
空无一物的窑洞盛满了苍茫如水的时光,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去追寻那凤凰的足迹。
辉煌的昨日,幽丽的往事,公孙大娘的舞姿和曹将军霸的丹青,都被装入诗的信封寄回后世。你,独自留在那漫漫孤旅。当李青莲的酒杯里酿造他的狂草的诗与人生时,你正在帝国的阴影里跋涉,所以你永远也不会有谪仙甩一只靴子给高力士的潇洒。你是一棵子贡植于孔子坟前的柏树,一笔一划,都写得那么认真,那么艰难。难民、伤兵、胡马、羌笛,坠在你的每一首诗上,压弯了凝重的枝丫。以至千年后,那些故作深沉的所谓的“诗人”加起来,也扛不起你树上的一枝重柯。
树边的道路上有深深的车辙,就是顺着这条自古以来无数读书人走过的路,你踌躇满志走向长安,然而为时晚矣,长安已是一台大戏的尾声。虽然曲江水边丽人如云,五陵酒肆高朋满座,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那匹疲驴驮着你的理想和抱负,在大雁塔下踯躅徘徊,碰到的都是紧闭的门户,无论是寄食富门还是卖药市上,都早将一个书生的自尊戳的鲜血淋漓。为何,为何你不像你诗中遨游万里的白鸥,鼓翅离去?长安,究竟是什么系住了你的心,使人魂牵梦绕,永难释怀?在生命的最后回归之时,你无限眷恋地回过头,仍是“愁看直北是长安”。多柳的长安阿,宫墙何其高!而我们,中国的文人一代又一代,都将自己的一生,在这墙外打了个死结。“长安”,在他们就是国家社稷,就是山河家园,就是神圣的图腾。这是一个永远的梦!屈大夫做过,诸葛亮做过,你的好友李白做过,虽然只是梦,却火一样映红了你们的人生。
夏天的雨,你的诗句乘云而来,骤然间雨点般纷落,淋湿了我无边的思念。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第一次通读这两句,我的热泪便止不住与“里巷”共流。好迂的诗人啊,你如何这样执迷不悟!一介布衣,衣食无着,你却“穷年忧黎元”;“老妻衣百结”,“幼子饿已卒”;你却“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茅屋为秋风所破,你想的是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自己身陷敌城,悲的却是“四万义军同日死”。一个又一个子夜,你在如豆的青灯下披衣而坐,咀嚼着时代的苦难,任那种叫做“愁”的植物,在心中疯狂生长,瘦削的肩头,便有推不掉的重量。“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三十五岁的你就如此透彻,为什么就是迷途不返呢?
    笔架山忆寂寞千载,你之后,谁又能有如椽大笔搁置其上呢?然而又是什么使你文而不贵,运交华盖以致连饭都不足呢?既然“文章憎命达”,何不去掉劳什子文章?可你又怎么能!在你,“文章千古事”,它是你的灵魂、你的生命,是你与缪斯终生契约。从“朱门”到“路边”,这中间千山万水,你跨过了,便从“诗人”走向“诗圣”。
然而,我们对于夫子的热情和追求总过于“诗”,于是你仍处陋巷,但一切都会死去,只有你的“诗”活着,并将永远活下去。
15.文章开头说“岁月沉默着与院中的老枣树共守着当年的秘密”,联系三、四两段内容,说说这里“当年的秘密”具体指什么。(6分)
16.分析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公孙大娘的舞姿和曹将军霸的丹青,都被装入诗的信封寄回后世。
(2)中国的文人一代又一代,都将自己的一生,在这墙外打了个死结。
17.文章第一段运用了环境描写,试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作者在文中称杜甫为“你”,这样写又有什么好处?(6分)
18.文章中作者先说自己“热泪直流”,继而又说诗人“好迂”、“执迷不悟”,这岂不是前后矛盾?试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4分)
六(15分)
19.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6分)
(1)仔细观察左面这幅漫画,先简要说明漫画内容,再用一句话揭示漫画的寓意。100字左右。(5分)
(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1分)
20.大多数中国人喜欢喜剧,不喜欢悲剧;认为大团圆是喜剧,非大团圆是悲剧。但也有作家写出了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你所学的高中课文,或你熟悉的中外文学作品,还有哪些是写悲剧(不团圆)的?
请仿照例句,紧扣“不肯大团圆”,再写两个句子。(4分)
例句:关汉卿不肯大团圆,痛陈窦娥的冤情,控诉了封建吏治的黑暗。
例1                    &n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马鞍”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