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121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21]
金陵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28分)
1. 下列四个选项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战(zhàn)栗  静谧(mì)  峥嵘(zhēnráng)岁月  举棋不定
B.犄(jī)角    遨(áo)翔   铩(shā)羽而归       休戚相关 
C.饿殍(piào)  退(tuì)色   桑梓(zǐ)之情       金壁辉煌
D.窈窕(yǎotiǎo)狭隘(ài )  不容商榷(què)      无动于衷
2. 下面四个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家店一直经营不善,近来已经入不敷出了。
B.德国5月份失业人数猛增,比上月增加2.2万人,超过预期的一倍,政府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头也束手无策。
C.中国人民安土重迁,但有生路,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D.遭受重创的贩毒集团为了苟延残喘,又施展了化整为零,分头逃窜的伎俩。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从我离开这洒满阳光的湖岸之后,伐木人竟大砍大伐起来了。从此要有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的甬道上      了,不可能在这样的森林中遇见湖水了。
B、落日没有了光焰,颜色像我们写春联时用的那种红纸,柔和、美丽、      。
C、我真的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     到事物的背面。
D、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风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      。
A、徜徉  安谧   渗透   矫饰    B、徘徊  安静   渗透   装饰
C、徘徊  安静   渗浸   装饰    D、徜徉  安谧   渗浸   矫饰
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梭罗是19世纪美国作家、哲学家,他强调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热爱自然,代表作是《瓦尔登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B、韩少功和曹文轩都是现代著名作家,韩的小说《爸爸爸》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曹的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很受青少年欢迎。
C、江河是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现代作家郁达夫的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D、赫尔曼•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曾轰动欧美。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不是词性活用的一项是
A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B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D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6.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A水为之而寒于水  B  客喜而笑       C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D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不必贤于弟子     侣鱼虾而友麋鹿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其声呜呜然
  游于赤壁之下       小学而大遗       圣人之所以为圣       而莫得其涯    


浏览完整试题7.下列各句对文言句式特点判断有误的一句是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
B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C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判断句)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阅读下面一篇现代文《我心归去》,回答问题。(8分)
①我在圣•纳赛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
②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⑴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到了悬崖的边缘,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③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探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侯她们睡到天明…… 
④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⑵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 
⑤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⑶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 
⑥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⑷ 
⑦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同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的奉献过的人,才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8.“月”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意象,下面对相关诗句的理解和表述最准确的是
A.月是诗人们寄托相思的载体,从“月是故乡明”,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都是如此,《赤壁赋》中出于东山之上的月,也寄托了苏轼在长期被贬漂泊后的思乡之情。
B.《我心归去》中,作者常常想到“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以及未归家的小羊和插在地边的犁头,这样的画面表明故乡还处在落后的农业文明时期,还相当的落后和贫困,作者为此非常痛惜而“热泪突然涌流”。
C.《赤壁赋》中引用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选自于曹操的《短歌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体现了曹操在征战南北的豪情之外,也有着“乌鹊南飞”那样的离乡之痛。
D.自古以来,月亮寄托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真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露与月的夜景中蕴蓄着无限深情。诗人以清新的语言抒发了处在国破家亡遭遇中的痛苦之情,可谓字字传情,句句达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9. 对上文划线⑴⑵⑶⑷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划线⑴句中“难耐的冷清”在文中既指语言的隔阂,文化的迥异,无法与人交流,使“我”如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又指“我”感觉像置身于无底深渊的边缘,寂寞,虚空,没有回应。 
B.划线⑵句中作者明白的道理是“异乡虽然繁华、静谧,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异乡不能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C.划线⑶句为什么说“故乡的美中含悲”?因为故乡的美蕴涵着对故乡滴血的失望中付出的带有血、泪、汗水的艰辛劳动与奉献。
D.划线⑷句“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的形象描写蕴涵的深意是:只有劳动与奉献才会使故乡繁荣富强,血沃之地将生长出丰收,生长出你对故乡的歌。  
10. 下面是本文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故乡有“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所以故乡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
B.美的从来都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
C.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
D.故乡不会使你真正失望,你对故乡的失望其实是一种期望。
11.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作者就展示了自己在法国的优裕的物质生活,与下文记忆中故乡浮粪四溢  
的废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贫穷落后的忧虑与失望。
B.第三段里“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探究”是无聊至极的举动,夸张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孤独与空虚。  
C.本文用富有抒情色彩的意象,如“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或者通过对一些特点场景的描写,如“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来表达作者客居法国时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展开余下试题D.作者从对法国游历的记叙开始,描写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再到思乡之情的抒发,最后是对“故乡”的思考与感悟,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1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     (同“率”)    B.不如捐之      (抛弃)
C.弗听,卒献之             (最终)        D.王欲无厌      (厌恶)
13.下列各句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弗得,遂谮诸王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C.虽有槁暴                        D.或师焉,或不焉
14.下面文言句中加点词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A.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      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C.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D.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主观题(42分)
15.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8分)
(1)子无以应之,则将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16.根据课文填空(8分)
 (1)寄蜉蝣于天地,             。(2)哀吾生之须臾,              。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4)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5)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6)携来百侣曾游,              。
(7)近乡情更怯,             。(8)              ,却话巴山夜雨时。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问题。(20分)
乡村的瓦
冯  杰
     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
     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17. 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18. 阅读3---5自然段,概括本文中“乡村的瓦”有哪些特点?(6分)
19. 文中第六段写到:“有一片瓦迷路了。”为什么“瓦”会“迷路”?这样写的意义是什么(6分) (218.94.74.56)  
标签: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金陵中学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2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