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学考试卷
阅读:1334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学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34]
初三语文期中复习试卷(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诗文)
初三语文半期考复习试卷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鸿鹄( ) 所罾( ) 倾颓( ) 崩殂( )
猥( )自枉屈 攘( )除 舴( )艋( )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发闾左適戍渔阳 通 ⑵为天下唱 通
⑶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 ⑷故不错意也 通
⑸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 ⑹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通
3、填空
⑴《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原句 ;一句写男儿当自强的原句
(2)过尽千帆皆不是, . .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4)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 的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5)鲁迅曾称誉我国古代名著《 》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书作者是
(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表现边地荒凉的是 ,
(7).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是: , ?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 。
(8).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是 , 。
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是 , 。
浏览完整试题
(9).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是
, , 。
描写战斗场面的是 , 。
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
。 !
(10).诸葛亮的《出师表》: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 ,
,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原因的句子是: , ; , ;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 , , , , .
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 ,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一)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疏通字词: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会天大雨 ②失期法皆斩 ③死国可乎
④为天下唱 ⑤今亡亦死 ⑥以数谏故
⑦卒中往往语 ⑧狐鸣呼曰 ⑨……念鬼
2.整理文句: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
③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5)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展开余下试题
(6).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8).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
(9).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3.文意梳理:陈胜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导火线又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根导火线,会不会有陈胜起义呢?
我的梳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题探讨:为了这次起义,陈胜、吴广做了哪些舆论准备?有人认为,这些准备是对人民的欺骗,是不可取的,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我的探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综合分析:根据陈胜的言行,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的分析:
6.拓展延伸:陈胜在起义时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激励了千千万万的贫寒之士奋发图强,立志进取。古代有个童谣写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明显受到了这句口号的影响。说一说在今天,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口号的?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仓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谢之( )
2.翻译:
(1)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2)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文
(4)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 .
(5)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译文 .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4.用自己的话简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见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5.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6.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实质是什么?他耍的是什么手段?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7.唐雎在讲述”三子”之事时,为何要提到”彗星袭月”.”白虹贯日”?
8.在唐雎看来,真正的”士”是怎样的人?
&
上一篇:
诏安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模块质量检测考试一
下一篇: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半期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学考试卷
相关:
关于“初三语文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3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