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87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2]
河南省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三年级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三年级上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湮没    林荫道    颂扬    名列前茅
B.连合    恶作剧    譬喻    贻人口实
C.洽谈    莫须有    偕同    战略部署
D.按揭    金箍咒    迂讷    擢发难数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学习了胡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之后,许多大企业家表示,一定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全社会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推波助澜。
B.近年来一部分青少年忘却自己民族的文化本源,沉溺于外国文化,使得他们身为中国人却没有中国文化的特质,“哈日哈韩”、崇洋媚外之态穷形尽相。
C.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与人为善的美德,不仅商业活动中需要提倡,其它活动中也需要提倡。
D.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有人认为讲课应该生动些,我对此有不同看法,讲课又不是演滑稽剧,为什么要逗人发笑?
B.县交通管理局决定,10月1日起农用车辆凭新准运证上路,更换农用车辆准运证自9月1日开始办理。
C.中国卫生部指出,我国目次约有3.5亿吸烟者,居世界各国之首,而且目前我国至少有100万人每年死于由吸烟引起的各种疾病。
D.中国近五年来,伴随着从实现温饱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思路的转变,中国对民生和发展的认识以加速度逐渐深化。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②           。但是,③         。④         ;⑤          。
⑥           。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
①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
②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产生的
③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④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⑤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⑥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A.①③②④⑤⑥ B.②③①④⑤⑥ C.③⑥⑤①④② D.③⑥②⑤①④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沿着台阶,爬上北京北海公园那座高高的白塔。向南看,朝着中国最繁华的中央大道长安街,你肯定会看到一个闪光的蛋形建筑,就像是湖面升起的一个水泡。
这个小丘似的建筑就是中国的国家大剧院——一个紧邻着人民大会堂的大型综合演出场馆。大剧院内有三大剧场,壳体顶棚由钛金属和玻璃材料组合而成,它可以说是充满活力又注重形象的“新”中国的象征。上个月,大剧院开始了一系列试演。


浏览完整试题 很少有比这更壮观的文化展示品了。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它坐落在一个人工湖的中央。通过一个透明的水下廊道进入,之后就来到了一个像飞机棚那么高、又像一个巨大温室那样开放的空间。忘了那些表演吧,这个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表演。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这个大剧院所折射出来的信息就是,中国有着可与西方顶级建筑相媲美的设施。它想表明的是,中国有的不仅是经济上的飞速发展,繁荣同时也带来了文化追求上的觉醒。
作为一个建筑杰作,耗资近4亿美元的大剧院充分显示了中国的雄心。它占地近12万平米的规模已经超过了西方任何一个文化场所。
然而,剧院过于宏大反而带来了不便。它的占地面积实在太大了,以致后台的楼梯不得不被标上颜色,以帮助艺术家找到他们应该去的剧场。公共大厅也是一样让人辨不清方向:来到这里的观众必须先经过金属探测器,然后还要穿过让人眼花缭乱的光影雕塑和无数的自动扶梯。84岁的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说:“你进来之后就会有找不着方向、不知该去哪儿的感觉。”
北京的演出市场似乎并不急需这个场地。这个世界级的演出场所建在了一个世界级演出并不多的国家,因为这里的高端文化市场还不成熟。每年北京的音乐节都热衷于花大价钱请西方乐团来演出。
虽然北京人口众多,但真正有时间也有财力去看演出的人并不多,更不用说完全出于兴趣爱好的人了。你只要自己去看一场表演——就像我这个月去大剧院一样——就会发现,到现代化大剧院看演出对许多中国人来说还是一种处在摸索阶段的新鲜经历。在昆曲《牡丹亭》的演出过程中,不断有观众进进出出,还有人用手机打电话。幕间休息之后,许多座位就空了。显然,很大一部分观众是拿赠票的人。
(2007年10月20日英国《金融时报》)
5.下列对“国家大剧院”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家大剧院是一座蛋形的大型综合演出场馆,它的壳体顶棚由钛金属和玻璃材料组合而成,更像一个巨大的开放的温室一样的空间。
B.国家大剧院是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紧邻人民大会堂周围湖水环绕外形如同水泡的大型建筑杰作,人们通过水下通道方能进入。
C.国家大剧院的宏大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很多人进入内部很容易会晕头转向,找不到去处。
D.国家大剧院内有三大剧场和一个公共大厅,占地近12万平方米,耗资4亿多美元,极其奢侈豪华,是一座可与西方顶级建筑相媲美的文化场馆。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国家大剧院的规模极大,超过了西文任何一个文化活动场所,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的成果,表明了中国的雄心。
B.国家大剧院的建造显示了中国经济的繁荣,也更显示了中国文化发展上的繁荣,可以说中国大剧院的本身就是一个极为壮观的文化展示品。
C.国家大剧院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演出场所,与中国的实际文化需求并不太符合,在中国进行的世界级的演出并不多,中国人更多的是还远远没有形成到现代化大剧院看演出的习惯。
D.中国的高层次的文化演出市场还不成熟,建造如此高级的文化场所体现国人在文化追求上的一种觉醒:经济发展了,文化上也应有大的发展。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家大剧院如此大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却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在文化的发展上也是一种落后。
B.就目前而言,到国家大剧院看演出,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因此可以说大剧院的建造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相符。
C.中国虽然有了世界级的大剧院,但具有世界级水平的观众还太少,中国人在文化素质的提升上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D.大剧院虽然是充满活力又注重形象的“新”中国的象征,但落后的观众文化素质使其更显得是一种民族虚荣。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徽之字子猷。性旧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知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不知生,焉知死!”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冲尝谓徽之曰:“卿在府日久,比当相料理。”徽之初不酬答,直高视,以手版柱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耳。”
时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肃良久。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将出,主人乃闭门,徽之便以此赏之,尽欢而去。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尝君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邪!”雅性放诞,好声色,尝夜与弟献之共读《高士传赞》,献之赏井丹高洁,徽之曰:“未若长卿慢世也。”其傲达若此。时人皆钦其才而秽其行。
后为黄门侍郎,弃官东归,与献之俱病笃,时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余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子桢之。
                                                             (《晋书·王徽之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冲问:“卿署何曹?”      署:衙门
   B.公岂得独擅一车          擅:占有
   C.雅性放诞,好声色        雅:平素
   D.与献之俱病笃            笃:病重


展开余下试题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王徽之“卓荦不羁”的一组是 (    )
①蓬首散带,不综府事
②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
③雅性放诞,好声色
④时人皆钦其才而秽其行
⑤吾才位不如弟,请以余年代之
⑥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身为骑兵参军的徽之和车骑将军桓冲关于“马”的对话,表现徽之不理事务的名壬哥气,骑曹不记马”这一成语就典出此处。。
B.徽之喜竹,观赏吴中一士大夫家的好竹时,他只顾吟诵歌唱,就连主人来洒扫庭院请他坐下观赏,他也顾及不判。
C.献之和徽之弟兄二人对隐士都很推崇,但又同中有异,献之赞赏的是井丹的高洁,而徽之却赞赏长卿不拘礼法,不以世人的毁誉为意。 
D.徽之也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他在弟弟献之去世时,奔丧却不哭,只是直上灵床,弹琴恩人,但由于过度悲伤,琴声走调,叹息昏倒。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                                                                       
                                                                             
   (2)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君;君邪!”
译文:                                                                       
                                                                             
   (3)逮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夜归临皋注
苏轼
  夜饮东坡酸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这首词是作者元直五年(1082)九月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谪所所作。
   (1)作者因何而醉?试结合全词分析其思想原因。
答:                                                                         
                                                                             
                                                                            
   (2)简析“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呜呼!以赂秦之地            ,             。并力西向,            。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苏洵《六国论》)
   (2)日月忽其不淹兮,                    。                    (屈原《离骚》)


展开余下试题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
        沧海月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出师一表真名世,                      。                 (陆游《书愤》)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离太阳最近的树
毕淑敏
   (1)30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当兵。
   (2)这世界的第三级,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寂寥。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丝。它们有铁一样锈红的枝干,风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苦寒和缺氧微笑。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树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3)一天,司务长布置任务——全体砍柴去!
   (4)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5)原来是驱车上百公里,把红柳挖出来,当柴火烧。
   (6)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7)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8)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碳,为什么要用高原上惟一的绿色!
   (9)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碳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帐吧!
   (10)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锹、镐头和斧子,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11)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的。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巨大章鱼无数脚爪,缠附至逶迤的沙丘的边缘。
   (12)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红柳,才固住流沙。随着红柳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的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一座沙丘。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13)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
   (14)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它强大的根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持续而又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火焰,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傲然不屈的英魂。
   (15)把红柳根从沙丘挖出,蕴涵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河南省实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