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868
标签:
粤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8]
广州白云中学语文专项测试模拟题
语文专项测试模拟题
广州市白云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匮乏 馈赠 溃不成军 功亏一篑
B、斥责 拆除 诉苦叫屈 天崩地坼
C、孝悌 挑剔 醍醐灌顶 风流倜傥
D、纰漏 庇护 荜路蓝缕 惩前毖后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商榷 笑靥 蚍蜉撼树 舐犊情深
B、擅变 蹊跷 负隅顽抗 高屋建瓴
C、掎角 遒劲 栉风沐雨 亟来问讯
D、赎职 睥睨 暴戾恣睢 饿殍遍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正是因为有了父母的关怀和他苦心孤诣的成就,他的小发明才能得到专利。
B、日本在历史上写下了南京大屠杀的一页,而今却噬脐莫及地在教科书上篡改史实。
C、看到两岁半幼儿被闷死在校车里的这则新闻,我潸然泪下。
D、美国攻打依拉克,却没想到祸起萧墙,国内爱好和平的人游行抗议的人愈来愈多。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 。
②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 我精神的抚慰。
③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 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
A、踪迹 给予 越发
B、踪迹 给以 更加
C、踪影 给予 更加
D、踪影 给以 越发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我们绝不可以用饮鸩止渴的方法解决。
B、希特勒毋庸置疑是二战时期的一个变态的纳粹分子。
C、之所以他被学校开除,是因为他是一个怙恶不悛的学生。
D、徐霞客排除万难,跋山涉水,草行露宿,终于完成了他的巨著。
6、下列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文教学问题,叶老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B、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C、“守株等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棍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D、站在岳阳楼头倚柱远望,茫茫洞庭湖,尽收眼底。孟浩然诗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就是真实写照。
二、本大题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7—13题。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①、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②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浏览完整试题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节选自柳宗元《梓人传》)
[注]①寻引:此指量尺。寻,八尺;引:十丈 ②砻:磨光;斫:砍削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梓人款其门 款:敲
B、家不居砻斫之器 居:积储
C、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就:建成
D、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 直:通“只”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视栋宇之制
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B、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
C、其床阙足而不能理
彼执斧者奔而右
D、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
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劳力者役于人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其制稍异于前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0、下面四句中最能直接表现梓人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3分)
A、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B、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C、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D、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表现了梓人极端的自信和自负。
B、“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表明此时的梓人其实是一个只会自吹自擂的无能之辈,只落得为他人所耻笑的下场。
C、对梓人的自述和实绩,作者是先抑后扬。当其自夸并知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时,“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一旦亲见其施工实绩,方才由嘲笑转为惊骇和敬服:“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D、本文塑造识见卓拔、才能超群的梓人杨潜,目的是由梓人之道进而提出为相之道:为相者要能够“知体要”,能统揽全局,运筹帷幄、使百姓各安其业,百官各司其职;能举贤授能,识拔人才,力避事必躬亲,更忌越俎代疱的政治观点。
1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3分)。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3分)
译文:
(2)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3分)
译文:
三、本大题8小题,共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14—21题
中国是决定世界食品价格的关键
从许多方面来说,全球化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全世界每个角落都感觉到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在中国,食品价格上涨已经使通货膨胀达到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一些结构性问题是引起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
中国只拥有占世界7%的农田,却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巨大的挑战表明,中国必须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跟上食品需求性质变化的步伐。
展开余下试题
这一代比较富裕的中国消费者正在从传统饮食习惯转向依重肉类、鸡蛋和奶制品的饮食习惯。中国城市人口——每年增长1500万到2000万——消费的肉类比农村人口多三倍。
中国70%的玉米和大豆以及大约一半的白薯用于饲养家畜。生产1公斤猪肉需要5公斤到7公斤谷物。自1990年以来,中国饲料行业年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8%。
在需求增长的同时,最近采取的发展生物燃料的措施又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中国乙醇生产者增加用谷物提炼的乙醇产量,消耗大量的玉米。认识到这对饲料行业的威胁,中国停止批准用玉米提炼乙醇的项目,转而鼓励用木薯等作物生产生物燃料。
鉴于农民改种价格高的经济作物,粮食供求关系失去平衡只是一种短期现象。中国通过频繁的政策干预和经济补贴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如果没有这些措施,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由于在上世纪90年代逐步取消对进口大豆的限制,几年内,中国迅速从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中国的目标是在诸如大米和小麦等粮食方面保持自给自足,同时会进口更多的饲料粮。中国很快就会成为玉米的净进口国以弥补国内供应的缺口。
中国正在采取措施实现农业现代化。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预计,日益增加的农业收入和农村教育投资将提高对有机肥料和先进灌溉系统的需要。政府还可能会允许种植转基因作物。
随着13亿中国消费者富裕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和国内食品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能否成功地解决其农业限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不仅是中国的食品价格而且是全球市场的食品价格——是否能停留在目前的水平。
14、中国的食品需求性质正在发生变化,对这种“变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从传统饮食习惯转向依重肉类、鸡蛋和奶制品的饮食习惯。
B、城市人口每年增长1500万到2000万,导致消费的肉类大增。
C、饲料行业年产量不断增长,导致对农作物的需求大增。
D、发展生物燃料的措施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
15、“中国通过频繁的政策干预和经济补贴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对其措施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中国停止批准用玉米提炼乙醇的项目,转而鼓励用木薯等作物生产生物燃料。
B、取消对进口大豆的限制,使中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C、进口更多的饲料粮,使中国成为玉米的净进口国。
D、允许种植转基因作物。
16、根据文意,概括说明哪些结构性问题是引起中国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5分)
17、为什么说“中国是决定世界食品价格的关键”?(5分)
散文家不是匠
祝勇
贾梦玮先生发表了一篇《当代散文批判》,批评中国现代散文理论“没能就白话散文的语言技巧问题提出很高的要求”,“有一种尚‘素’的倾向:重‘简’轻‘繁’,重白描轻形容。”我的理解,贾梦玮先生批判“素”,并不是倡导“荤”,而是嫌他读到的那些散文,语言上贫乏无力,苍白失血,因为“散文之美很大程度上来自语言”,故而对许多散文(我想不会是全部)的身份颇有怀疑。
散文要写得美,恐怕并无异议,如同女人长得美,大家都不反感一样,是现成的真理,放之四海皆准。学问在怎样才叫美。语言是散文家必过的一关,自不必多说(不止散文家,小说家和诗人均如此)。技巧,也十足重要——伍立杨的《文字灵幻》,我的《中文的衰微》,都讲到了这一点,然而,“语言”与“技巧”真的如老屋的窗栏板一样可以离开主体单独存在吗?如果一篇散文真的如韩小惠女士眼中的《岳阳楼记》,“衔远山”句是文采,“先天下”句是思想,角色清楚,分工明确,那么这样的“经典”,就大易于炮制了。
笔者曾经在评价董桥时写道:“一切的精奥的思想都蕴含于语言之中,思想不必仰仗理论,因为思想首先表现为语言。当我们追溯时间的河流,与先秦的那些智者们相遇,我们很难分清刻在竹简的那些隽语,哪些是思想哪些是语言。”——在这样的文本面前,强调什么“文采的华美”,以及“技巧的娴熟”,未免显得可笑,我同意贾梦玮者,在于语言的板结僵硬确实成了今日文学之癌症,然而灌铸了语言之美的,并不仅仅是什么“技巧”,而主要是精神之美。真正伟大的作品都是由伟大的灵魂支撑的。当我们被海涅或者屠格涅夫山海一般明澈宽广的文字所包围,当我们于纸页间呼吸到心灵的氧气,又有谁,去顾及“技巧”的存在?
董桥的“语言”出自他的“创作”,然而这“创作”却不是依赖上天的赏赐,而是与一个深远的文化背景有关,那伫立了上千年的文化风景,恰巧触动了一个现代游子的“立体的乡愁”,才能使阅微草堂那样的岁月真的流回到眼前。他对这个心智贫乏的时代的反动肇始于语言,然而他的语言里又凝结着多么粘稠的精神血液!所以,文字的高下的本质并不在于文字本身,差别正在于心魂。散文需要美,但不是装饰品,否则就实在是辱没了散文的存在价值。
博尔赫斯说过:我们文学的贫乏状态缺乏吸引力,这就产生了一种对风格的迷信。相信这种迷信的人认为,风格不是指产品是否有效,而是专注于表面的技巧,从而忽略了灵魂深处的信念与激情。而所谓“完美”的作品,是最不稳定的;相反,不朽作品的灵魂,则经得起烈焰的考验——《唐吉珂德》赢得了它同译者的斗争,再拙劣的翻译语言,都不能改变它的灵魂。
时间深处的古器即使绿锈斑驳也是美的,它不需要表面鲜亮的油漆来拯救。
18.对作者说董桥散文语言里“凝结着多么粘稠的精神血液”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董桥的散文语言依赖于一个有千年积淀的文化背景。
展开余下试题
B.董桥的散文对这个心智贫乏的时代的反动肇始于语言。
C.董桥的散文语言与精神结合得很好,体现了散文的存在价值。
D.董桥的散文很好地解决了文字的高下的本质并不在于文字本身的问题。
1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4分)
A.作者认为伟大的作品能够留传久远靠的是作品深邃的思想,没有思想,作品就没有灵魂。
B.作者说“所谓‘完美’的作品,是最不稳定的”其中“最不稳定的”的意思是指经不起时间考验。
C.作者举《唐吉珂德》为例,说明了只要一本书挖掘的思想灵魂颇深,哪怕语言再拙劣,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D.作者在文章中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散文创作不需要讲求语言、技巧,更要有思想有精神。
20.文章认为贾梦玮先生文章里所批判的“素”包括哪些内涵?作者是如何看待贾梦玮先生的这一观点的?(5分)
答:
21.文中最后一段“古器”“绿锈斑驳”“表面鲜亮的油漆”各指什么?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5分)
答:
四、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根据下面新闻的内容,拟一条标题。(4分)
本报上海12月4日电 今天上午,5位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著名教授,以团队形式从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手中接过特聘教授的证书,成为该校“脑损伤研究海外创新团队”的科学家。据悉,这是复旦首次成组向海外招聘人才,校方期望
上一篇:
2007学年度广州市高三语文专题调研测试模拟练习广州二中试题
下一篇:
广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广州华侨中学
标签:
粤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广州白云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