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31  
标签:苏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31]
江苏江浦中学12月检测试题
  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语用表达题)两部分,共160分。第Ⅰ卷第三大题为选考题,其他为必考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2.选修历史的考生另有加试题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3.选择题答案按题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0分)
烟雨古隆中
李御
①古隆中很小,小到如同故乡相望相守的一片山丘;古隆中很大,大到历经千百年后,依然牵引着无数仰慕的目光。
②在一派烟雨迷蒙中,我穿行于留下先贤遗迹的这片再平常不过的山丘间,吟诵着罗贯中先生“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的诗句,我虽然无法将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这类赞叹留给这片山丘,但我真真切切地知道,中国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先生曾在此生活了十载春秋。这也许正好印证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言。
  ③古隆中的三顾堂、草庐亭、小虹桥、武侯祠、野云庵、石牌坊均系后人所建,真正算得上遗迹的,就数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梁父岩与观星台等几处了。
  ④寻访历史,不必苛求太多,有那么几处真迹就足以勾起人们的思念与联想。三顾茅庐的佳话,《隆中对》的大气磅礴,对时局鞭辟入里的条分缕析,不需实物的承载,也将流传千古。
  ⑤十年风华,对于正值青春年少的诸葛亮来说,在此躬耕,在此交友,在此吟诵《梁父》,在此观星赏月,在此韬光养晦,在此积累无边的智慧,不能不说是千古绝唱。
  ⑥一位心怀社稷,而又脚踏实地的先贤,在未出茅庐之时,积累得太多,躬行得太多,他曾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在隆中二十亩田地上耕作,他取六角井水洗濯与止渴,他端坐抱膝石仰天长啸,他在棋盘石前与忘年交黄承彦对弈,他在观星台细察日月星辰的细微变化,所有这些,都为他日后在风云际会中,运筹帷幄、呼风唤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⑦与我同行的卧龙镇曾繁海先生,介绍了他所搜集到的和从史书上获得的许多有关诸葛亮的传说。据他介绍,诸葛亮27岁出山的前10年,一直隐居隆中,这10年间,凭藉襄阳这块要冲之地,他躬耕苦读,寻师觅友,鉴古观今,洞察时政,集百家之优长,酿自家之灼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智才。
  ⑧他还说,诸葛亮之妻黄月英并非有些史书上所说的相貌奇丑,而是其父为避官宦子弟重貌轻才上门纠缠而取名“丑女”。黄氏天性聪敏,她自制的木马、木兔、木人,引来四邻啧啧称奇。诸葛亮日后征战沙场所使用的木牛流马,八卦阵,都是从夫人年幼时摆弄的物件中受到启发的。
  ⑨在隆中时,诸葛亮还依据黄氏的发明,制作了独轮车,以解百姓肩挑背扛之苦,并将制作技艺传授给附近村民,大智慧家并未放弃对民生的关注,并且将智慧毫不吝啬地传授给黎民百姓。
  ⑩诸葛亮在隆中种的西瓜,个大,沙甜,无尾酸,来草庐做客或路过之人都可以一饱口福,但西瓜子必须留下来。他曾亲书提示:“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瓜子是以备来年再种和送予乡邻。直至现在,卧龙镇一带的西瓜一直俏销,可能也与先贤遗风有关。还有,乡邻如见诸葛亮出门时,毛驴后面挂着伞,知道今天必定有雨。智慧既可包容日月,也可惠及民间。


浏览完整试题  ⑾伫立于烟雨迷蒙的古隆中,周围的氤氲似乎弥漫着令常人难以识透的智慧之光。流连于古隆中,似乎让人领略到了渴求智慧、积累智慧、施展智慧的真谛。
  ⑿车出隆中两三里,便到了卧龙镇,卧龙镇因诸葛先生号称卧龙而得名。漫步卧龙镇街头,思绪无拘无束。
  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智慧与风流。如今的卧龙,两条省道与荆襄高速穿镇而过,毗邻的汉江,舟楫通畅,一派东连西接四通八达的大家气象。在卧龙镇采访,我深切感受到在隆中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的后代们,追求智慧,渴望改变现状的热切与努力。就说普通的山药,农民们采用自己发明的悬耕栽培法,一根就能长到10多斤,比传统的栽培每根增加重量3倍,并且鲜美可口,卧龙人将此注册为“茅庐”牌,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凭着古隆中人特有的智慧,他们争取到了省种子集团公司万亩油菜与玉米水稻育种基地的种植权,收入比传统的种植翻了3番。如今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卧龙镇考察,准备筹建国家级的育种基地。
  ⒁卧龙这片神奇而又平常的土地,孕育着智慧,孕育着无限生机。正在招商开发的木牛山风景区,卧龙溶洞群,回龙湖风景区,鹤子川观光农业开发带,无不渗透着现代人的精明与才智。
⒂离开卧龙时,仍是“腾雨似涌烟,密雨如散丝”,一派迷蒙。烟雨中,蕴含着几多智慧;烟雨中,蕴含着几多感悟。我猜想,在这片看似寻常的土地上,一定会诞生更多新时代的大智慧,更多属于21世纪的新的风流。     
                                              《人民日报》 (2006-06-03 第8版) 
1、文章第二段说“我穿行于留下先贤遗迹的这片再平常不过的山丘间”,结合全文说说,这里留下了哪些“先贤遗迹”?为什么说这里“再平常不过”?(6分)
答:                                                                                       
                                                                                
2、文章说:“寻访历史,不必苛求太多,有那么几处真迹就足以勾起人们的思念与联想。”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答:                                                                                       
                                                                                
3、文章结尾说:“我猜想,在这片看似寻常的土地上,一定会诞生更多新时代的大智慧,更多属于21世纪的新的风流。”既然是“猜想”,为何又说“一定”?根据文意,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                                                                                       
                                                                                
4、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认识与评价。80字以上。(5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西湖七月半①
[明] 张岱②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③,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伎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帧,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展开余下试题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頮④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伎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注]①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②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现浙江绍兴)人。明代散文家,著有《陶庵梦忆》等。③优傒:歌舞演员及仆役。④頮huì,洗脸。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轿夫擎燎,列俟岸上      俟:排列 
B.名伎闲僧,浅斟低唱      斟:倒酒
C.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    席:摆设酒席 
D.速舟子急放断桥          速:催促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赏月有关的一组是(3分)
   ①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
②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
③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
④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
⑤韵友来,名伎至,杯箸安,竹肉发
⑥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1段文字生动地展现了明末杭州市民在中元之夜游逛西湖的情景。作者扫描芸芸众生,对豪华糜烂的达官富商、附庸风雅的假名士、喧嚣胡闹的无赖子弟都作了尖刻的嘲讽;同时,赞赏那些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
B.第2段记杭州人游西湖,不过是追求中元节玩耍的虚名,他们蜂拥而来,凑凑热闹,很快就像鸦散鸟归林了,简直是“避月如仇”。
C.第2段着力描写灯火车舟的喧闹,人沸鼓鸣的嘈杂,以及庸俗之辈的扭捏做作之态,与第3段形成对比,反衬出西湖月夜的宁静,衬托出作者一行人的高雅。
D.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游记散文,具有清新明丽的风格。作者将记叙、抒情、议论交错结合,达到有机统一的境地,毫不费力,主旨皆出,反映出作者写作功底的深厚。
8、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3分) 
                                                                             
②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頮面。(3分)
                                                                             
③韵友来,名伎至,杯箸安,竹肉发。(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忆秦城  咏桐   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注:本词作于南渡之后。
   (1)你认为这首词直接写作者“情怀”的是哪一句?请简析该句在词中的作用。(4分)
答:                                                                                       
                                                                            
   (2)叠句“梧桐落”有怎样的表现力?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


展开余下试题②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③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
④               ,荒于嬉;                ,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乙  选考题
注意: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每组试题4小题,共18分。请考生选定一组作答,不得选做另一组内的小题。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国学”谈
连博
①“国学”一词,从清末吵到如今,诸家定义不一。以《四库全书》所分,国学有经、史、子、集四部;按章太炎所分,则有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不过国学相对于新学,应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当指中学。大体言之,也就是老外说的“汉学”。
②那么是否有分属各国的特殊学问呢?舒芜先生在《“国学”质疑》中说:“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其实土耳其“国学”还是有的,所谓“突厥学”是也。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等,在欧美大学历史系,特别是东方历史系,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
③可以看出,这都是一些东方的文明古国,文化背景与传承古希腊罗马的西方文明非出一系。其固有的文字文化无以名之,只好强以国名冠之。那么,能否把它们全部取消,像舒先生希望的,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等等中去?恐怕很难。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kuhn)说,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特别对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种立论基础往往与对世界根本属性的看法有关。举个例子,假如现在要把中医学归并到西医学去,除一些中草药可以用化学方法鉴定分离出有效成分制成西药外,像手太阳心经、足少阴肾经等十二经络在解剖学上能找到依据?阴阳五行,表里寒热又如何用病理学来解释?再如中国历史研究可以借鉴现代科学方法,但习用的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要完全归并到西方史学中去,就很难找到合适位置。
④身为中国人,我想多了解自己本国的传统学术还是有必要的。在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断层的今天,国学本应支持。但像时下某些人那样,把国学局限成儒学,甚至歪曲成理学;又或者大肆炒作,接连搞出“发现老子”、“论语新解”等“重大突破”的闹剧,那就只能称之为“伪学”,只能反对。传统文化虽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流,但岂能要求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倒退,改向封建士大夫们看齐?何况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宋朝除了程朱理学还有陈亮主张实用的“事功之学”,清朝还有反对礼教的俞正燮、戴震等人,更不要说除了典籍文章之外,中华民族创造的其他杰出成就了。
⑤鲁迅先生早就感慨过真假学人的差别:“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⑥可见,国学还是值得批判发扬的,但绝不是光靠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就完事。而倒退,就更不会有什么出路了。
(选自2006年8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11、不能体现“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这一说法的一项是(3分)
A.在欧美一些大学历史系中,东方国家的“国学”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
B.土
标签:苏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江苏江浦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3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