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84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40]
2007~2008学年度上期中职二年级(第三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2007~2008学年度上期单元检测题
中职二年级《语文》第三册
第三单元
学校_________专业_______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缜密(zhĕn)  奇葩(pā)     谛听(dì)   笨拙(zhuó)   
B.愠色(yùn)    惬意(qiè)    梦魇(yè)      句读(dú)
C.押解(jiè)   舆论(yú)     浸渍(zì)  怯懦(qiè)
D.氛围(fèn)    谙熟(ān)     譬如(pǐ)   吮吸(shǔ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辍学     邂逅     虚无飘渺     光采夺目         
    B.抵毁     苍桑     屈尊下顾     甘败下风        
    C.弥漫     荒芜     礼上往来     惹事生非        
    D.惦记     安详    信而好古     兵荒马乱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银杏,又名公孙树,它不仅是很好的雕刻材料,而且还         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②店庆期间,凡购物满100元者,本店将         价值30元的礼品券一张。
    ③66年前,他勇敢地投身于“五四”爱国运动,         经历了火烧赵家楼的场面。
    A.具备     惠赠     亲身      B.具有  赠送  亲身
    C.具有    惠赠     亲自      D.具备  赠送  亲自
    4.下列各句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我国目前患听力障碍的人数与时俱进,许多年青人在生活中缺乏保护耳朵的意识,有的喜欢长时间戴着MP3听音乐,有的年轻人喜欢拿着手机煲电话粥……
    B.一只发黑的藤编箱,一把破旧的竹躺椅,放在哪儿都碍事,可祖父就是舍不得扔掉,这是老年人特有的敝帚自珍的心理。
    C.许多旅行家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无法用语言形容”之类的遁词。
    D.亚太经合会议早已结束,如今才见诸报端,人们不禁感叹:现在的报道真是明日黄花。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瞒着老师和同学悄悄地把卫生包干区打扫得干干净净。
B.当年八九月间,香港特区政府对金融巨鳄索罗斯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C.一行人在总经理的带领下,来到希望小学,给我们的同学送去了一万元现金和一批捐赠物。


浏览完整试题D.作家只有深深的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我们时代的作品。那种离开泥土的天才作家是没有的。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闲聊之中,我忽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D.“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读〈伊索寓言〉》是现代作家钱钟书的一篇议论散文,文章以九个寓言故事为导引,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人生相,发人深省。
  B.宋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师说》一文强烈地抨击了唐代社会士大夫中一度盛行的轻视从师求教的风气,提出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C.《宽容之乐》一文以一个成功企业家的现身说法,告诉我们宽容心和事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D.《礼》通过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生动而有趣的小故事,实实在在地展现了多礼在现实生活中的尴尬。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12分,每小题3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8.与“师道之不存也久矣”中的“道”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9.下面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B.作者韩愈,字退之,自谓君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C.唐宋散文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D.《师说》用了六个字——传其道解其惑,就把老师的职能作用给概括出来了。
    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11.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
    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5题。(18分)
不设防
王蒙
    ①我有三枚闲章:无为而治、逍遥、不设防。“无为”与“逍遥”都写过了,现在说一说“不设防”。 
    ②为什么不设防?因为没有设防的必要。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无非礼之思,防什么?谁能奈这样的不设防者何? 
    ③不设防的核心:一是                      ,二是                       。 
    ④有人要我题字,我最喜欢题的乃是“大道无术”四个字。鬼机灵毕竟是小机灵。小手段只能收效于一时。小团体只能鼓噪一阵。只有大道,客观规律之道,历史发展之道,为文为人之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设防,只是小术,叫做雕虫小技。靠小术占小利,最终贻笑大方。设防就要装腔作势,言行不一,当场出丑,露出尾巴,徒留笑柄。设防就要戴上假面具,拒真正的友人于千里之外,终于不伦不类,孤家寡人。 
    ⑤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乃至敢于自嘲,意味着清醒更意味着自信,意味着活泼更意味着真诚。缺点就缺点,弱点就弱点,不想唬人,不想骗人,亲切待人,因诚得诚。不为自己的形象而操心,不为别人的风言风语而气怒,不动不动就拉出自己来,往自己脸上贴金。自吹自擂,自哀自叹,自急自闹,都是一无所长毫无自信的结果,都实在让人笑话。 


展开余下试题    ⑥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设防是最好的保护。亲切和坦荡,千千万万读者和友人的了解与支持,上下左右内外的了解与支持,这不是比马其诺防线更加攻不破的防线吗? 
    ⑦之所以不设防,还有一个也许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我们没有时间。比起为个人设防来说,我们有更多得多、更有意义得多的事情去做。把事情做好,这也是更好的防御和进攻——对于那些专门干扰别人做事的人。 
    ⑧因为不设防,是不是也有吃亏的时候,让一些不怀好意的小人得逞——乱抓辫子乱扣帽子的时候呢? 
    ⑨当然有。然而,从长远来说,得大于失,虽失犹得,不设防仍然是我的始终不悔的信条。 
   (选自《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有删改) 
12.根据第④⑤段把文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出来。(4分) 
    不设防的核心:一是                    ,二是                       。
13.请简要分析第②段语言的特色和表达效果。(4分)
答:
       
14.结合全文,理解最后一段中的“从长远来说,得大于失,虽失犹得”的含义,并概述作者阐述这一观点的三个分论点。(6分)
答:
15.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作者却主张“不设防”,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看法。(4分)
答:

    三、语言表达与语言运用(9分,每题3分)
    16.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①想托人办事,可以主产“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 
②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③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 
    17.用下面这几个词描述一种现象,要求语句连贯,字数50字左右。
 毁骂   赞美   置之不理   欣然
答:
    18.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话。
    毕业前夕,父母对你百般呵护。作为家里的一员,你很想替他们分担些家务,却常被拒绝。为此,你十分苦恼。你既不想让父母伤心,又想让他们明白你的想法。这时,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 
答:
    四、作文(40分)
同学们正处在独立人格的形成时期,都希望受人尊重,也正学着尊重别人。尊重很容易做到:得到帮助时道一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演出成功鼓掌,为同学进步喝彩;一句问候,一声再见……尊重也容易被人忽视:遭人冷落,被人揭短;恶语触怒他人,讥讽同学弱点……总之,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字。
一、语文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C    2.D   3.B     4.A    5.D(A谁打扫有歧义。B谁进攻谁有歧义。C词序不当,“送去”改为“送来”。) 6.D    7.B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8.A    9.D     10.B     11.D
    (二)12.光明磊落(或“大道无术”等);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  13.示例:本段以设问开头,以反问结尾,中间以四个结构相同的短句组成排比,形成了强烈的语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那种君子坦荡荡的大气。  14.(1) 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即使失去一些也还是获得了更多的(东西)。(2)没有设防的必要;不设防是最好的保护;没有时间(可以节约时间)。  15.两种主张都可以。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示例l:我赞同不设防。作者倡导的不设防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追求,一如古人所言“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示例2:我主张还是要设防。因为社会生活是比较复杂的,如果对什么人什么事都不设防,可能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语言运用(9分)
    16.①拜托 ②包涵 ③高寿  17.作品遭人毁骂,我们常能置之不理,说人家误解了我们或根本不了解我们;作品有人赞美,我们无不欣然引为知音。  18.略
四、作文(40分)(略) (125.84.84.55)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07~2008”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4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