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36
标签:
粤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6]
2007—2008学年广东三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07—2008学年广东三校高三联考
语 文 试 题
联考学校:广州市真光中学 肇庆一中 珠海二中 考试时间:2007年12月07日
拟题人:广州市真光中学•丁洪生 黄丽华 廖波 杨晓良 王玉兴 朱国红 刘伟斯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0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选择题1—8,12—13题请填涂至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其它答案请写在答卷相对应的位置。其它位置无效。
3. 第四题是选做题。考生在答题前必须先在答卷上用“(一)”或“(二)”标明自己所选的阅读类别。未标明类别,答案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卷和作文卷分开收回。
5. 不用黑色字迹作答扣5分;使用涂改液扣5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甲醛 蜷曲 诠释 得鱼忘筌 权宜之计
B.泥淖 拙笨 灼灼 卓尔不群 擢发难数
C.懒怠 瘌痢 水獭 春意阑珊 天籁之音
D.庇护 秕谷 臂膀 筚路蓝缕 笔墨官司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并非说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会 ,笑只不过是改变情绪的一种方法。
② 移民问题被认为是一个直接 三峡工程成败的”世界级”难题。
③ 我们订这个方案的目的是根据儿童生理发育特点, 地对他们进行正确教育。
④ 国内多家媒体近期指称28岁的永州小伙子咏飞(化名)在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内,
把区区7.33万元变成了2004.54万元,仅仅320个交易日,就神奇地将资金翻了273
倍。一时之间,“湖南股神”之名 。
A.涣然冰释 关系 适当 名闻遐迩 B.涣然冰释 决定 适时 名闻遐迩
C.烟消云散 决定 适当 不胫而走 D.烟消云散 关系 适时 不胫而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昨天晚上,那小偷可真够猖狂,李大伯一家就在客厅看电视,他竟然登堂入室,把几个
浏览完整试题
房间里的首饰和现金一扫而光。
B.入夏以来,我国许多地区五风十雨,水患不断,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C.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成定局,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快走吧。
D.张晓东实在看不惯贾辉那既不学无术又好为人师的样子,便说:“行了,对于这方面的知
识我自认要比你半瓶醋强得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甘肃省文县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内的让河沙道蕴藏丰富的沙金,使其成为一块“唐僧
肉”,一批又一批的淘金者来到这里非法采金,严重破坏了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静静
流淌了千万年的让河水不再宁静。
B.为方便农村群众看病就医,特别是为解决偏远地方缺医少药、农民“看病难,看病贵”,
今年3月,××市卫生局从大医院抽调了医术过硬的医生,每周深入农村开展巡回医疗
服务活动。
C.世人对伊朗核问题之所以倍加关注,不仅是因为它涉及核扩散问题和地区安全问题,还
在于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不好,会冲击世界的石油供应,危及能源安全。
D.“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指标没有完成,“环
保欠帐”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上半年的不降反升现象更是引起了人们的警醒。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周昌者,沛人也。秦时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自卒史从沛公,沛公以周昌为职志。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昌为中尉。尝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封昌为汾阴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昌尝燕时入奏事,高祖方拥戚姬,昌还走。高祖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万岁之后不全也。赵尧侍高祖,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徙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昌。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节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昌还走 还:转身
B.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 郤:不和睦
C.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 万岁:对君王的敬称
D.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 置:安排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大臣固争之,莫能得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游褒禅山记》)
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
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也。(《送东阳马生序》)
周昌因谢病不朝见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过秦论》)
7.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击破泅水守监
B.(周昌)从入关,破秦
C.吾私忧之,(于是)不知所出
D.高祖逐得(周昌),骑周昌项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昌虽口吃,但为人耿直,敢于直谏,终使高祖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打算。
B.汉高祖刘邦是一个不拘小节、以社稷为重、处处为国着想的君王。
C.周昌坚决反对立赵王为太子,高祖死后,他却极力维护赵王安全。
D.赵王如意被吕后执意召至长安,饮药而死,最终解除了吕后心头之患。
9.翻译和断句。(每小题3分,共9分)
(1)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
②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
(2)用符号“︱”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分)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之世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
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苏轼《晁错论》)
展开余下试题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溢”字或“转”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3分)
(2)宋代诗人梅尧臣认为本诗最后两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请结合全诗分析这两句诗
所表达的“不尽之意”。(3分)
11.默写(四题选做三题,6分)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
(陆游《游山西村》)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终不解
矣。 (韩愈《师说》)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 。
(苏轼《赤壁赋》)
(4)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
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自魏晋以来,在玄学思潮的推动下,开创了在文学创作中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旨趣。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对此有大量论述,这是众所周知的。由此,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歌理论独有的特征,因而不同于西方美学理论重视文学作品严密的逻辑性和理性的分析,不重视以有限的形式容纳无限的内涵。但事实并非如此。现代西方接受美学理论指出,一部文学作品中总是存在许多意义空缺部分。德国康士坦茨学派的伊瑟尔认为,作品本身是作家有意识活动的产物,只能部分地左右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其中总包含一些“空白”或“不明确的因素”。这一点在现代文学中尤其明显。伊瑟尔在《隐含的读者》一书中,从对英国古典作家班扬到现代作家贝克特的作品进行的历史考察中,发现这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作品总的趋势是“空白”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因而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有主观因素的积极参与。西方现代接受美学也把追求空白和不确定性,作为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水准高下的重要尺度。上述事实都说明,重视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言不尽意和以少寓多,并不只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的特征,而可以说是人类审美的普遍现象。
这一人类经验的普遍特征,同人类语言的特点有着内在的联系。正是由于人类语言在表达意义和情感时普遍存在局限性,因此无论怎样详尽的语言描述也不可能把现象世界的全貌呈现于人们的面前,而必须以形象去调动人们的想象,来弥补自然语言在表意方面的不足,“穷理析义,须资象喻”,形象可以启示联想:“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体验熔铸在形象里,欣赏者又通过形象唤起对同类情景的联想,来补充抽象、概括的词语所舍弃的细节、关系、情境。正如清代刘熙载指出的,“文所不能言之意,诗或能言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雾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诗的语言以塑造形象为己任,是富有启发性、暗示性的语言,启发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求得那象外、景外、韵外、味外的旨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在这里,诗人完全是以塑造形象的手法来表现道路辛苦、羁愁旅思的。一个手势,一个流盼,一颦一笑,所包含的情意往往是语言不能曲折尽传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这种“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形象里,彼此的情意都已心照不宣了,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艺术的美感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艺术形象所显现的,而且包括艺术形象在欣赏者心目中所引发的。艺术作品的形象必须与欣赏者的想象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审美作用。现代接受美学要求文学创作有更多的“空白”、“不确定性”和“召唤性”,这是群体欣赏水平提高的表现,是现代意识的自觉,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需要。
12.下列论述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旨趣,这是中国古典美
学和诗歌理论独有的特征。
B.西方美学理论重视文学作品严密的逻辑性和理性的分析,而中国不重视以有限的形式容
纳无限的内涵。
C.重视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言不尽意和以少寓多,是人类审美的普遍现象。
D.“空白”或“不明确的因素”在外国现代文学当中表现明显,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则很少。
13.下列论述,不是对“空白”或“不明确的因素”的作用进行分析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本身是作家有意识活动的产物,只能部分地左右读者的理解和反应。
B.“空白”或“不明确的因素”的存在,是群体欣赏水平提高的表现,是现代意识的自觉,
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需要。
C.西方现代接受美学也把追求空白和不确定性,作为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水准高下的重要尺
度。
D.“空白”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多,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有主观因素的积极参与。
展开余下试题
14.请根据文意,简述诗歌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心理过程。 (6分)
15.文章第二段引用了大量的诗文名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
任选一组作答,答题前,必须先在答卷上用“(一)”或“(二)”标明自己所选的阅读
类别。未标明类别,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说村落 阎连科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辩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城市。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你走在山脉上,阳光斜斜地照着,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乌鸦就是徐徐晃动的树,这时候口也渴了,而回答你的是荒凉无垠的黄褐褐干裂的田地。恰就在这时你听到了井上辘轳的叽咕声,水淋淋的,明亮而又清丽,心中一震,转身看到一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荫下疲累的牛——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二字,开始对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
再或,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风一样掠过你的心头。放眼良田万亩,正为“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夸张感到贴切时,一阵乌云先自来了。于是,你惊了手脚,在田埂上跑得东倒西歪。也就这个当儿,从哪儿划出一条小船,先递你一张荷叶顶在头上,赶着雨水到来之前,把你载到了一丛草房的檐下。这个时刻,你心里哐咚一声,忽然更加明了村落的含义。
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村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存在,对于农民,它给予他们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对于都市,它给予温暖和诗意。它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我们可以从村落中找到农民、房舍、树木、耕牛和鸡羊,同时也应该找到农民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外人所付出的温馨。古文人怕是最能体味村落的含义的,无论是李、杜、白还是“八大家”,他们对村落的理解,都浓含了“愁滋味”。可轮到我们,却偏颇得很,不仅没有了对农民的“愁味儿”,连诗境也剩下不多了。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到了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个符号,就是聚居农民的某个地方。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楼瓦舍,而农民那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从村落中删去了。
连我自己,做小说的时候,对于乡村的描绘,也是不断重复着抄袭别人的说法:“站在山梁上望去,村落、沟壑、林地、河流清晰得如在眼前”,或说“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而实际上,村落真正是个什么,沟壑的意义又是什么,河流在今天到底是什么样儿,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是果真地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
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
16.文章以“说村落”为标题,就文章构思而言,作者对“村落”是如何“说”开去的?(5分)
17.根据全文,概括说明作者眼中“村落”的完整含义。(4分)
18.文章中说:“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
上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测试
下一篇:
2007.11.20苏版八年级上语文月考试题
标签:
粤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7—2008”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