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201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0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优化测控【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优化测控
三  峡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   )  湍(   )   涧(   )   曦(   ) 啸(   )   溯(   )   漱(   )  嶂(   )   襄(   )   奔(   )  属(   )
2.填空题。
①《三峡》选自《        》,三峡是        、        和        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宜昌之间。作者        ,字        ,        (朝代)        学家。
②《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是:            ,            ,             。            ,         ,        ,          。
③故渔者歌曰:“                        ,                         。”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③绝巘多生怪柏(        )(        )             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
⑤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⑥猿鸣三声泪沾裳(        )
⑦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⑧自三峡七百里中(        )
4.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浏览完整试题5.解释下列词句:
①重岩叠嶂:                                ②素湍绿潭:
③清荣峻茂:                                ④林寒涧肃:
⑤晴初霜旦:                                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二、阅读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                 ②嶂                 ③蔽                ④曦               
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1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13.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1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1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16. 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三)
①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②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嵚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17.上文两段文字都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试给第一段加上标点(在原题上加标点即可)
1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迳狼尾滩                               ②负刀牵牛             ③虽途迳信宿        、                   ④犹望见此物        
⑤相去二里                               ⑥悉作人面形             ⑦或大或小        
19.试把第二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
20.找出第一段中与行者歌谣相呼应的语句。(用波浪线标出)
21.用现代汉语说出第二段文字中“人滩”何以得名的原因。
22.试比较上面两段文字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
一、1.quē  tuān  jiàn  xī  yǎn  xiào  sù  shù  zhànɡ  xiānɡ  bēn  zhǔ
2.①水经注疏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奉节  郦道元  善长  北魏  地理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③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3.①真、实在 ②通“缺”,中断 ③极高的山峰 ④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⑤飞奔的马  快 ⑥几 ⑦消失 ⑧从、在
4.①如果  自从  ②有时  或者  ③即使  虽然
5.①重重的山岩,层层的峭壁  ②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  ③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④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⑤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  ⑥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⑦即使骑上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
二、(一)6.①毫无  ②峭壁  ③遮蔽  ④日光,这里指太阳      7.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8.连和高
9.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10.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
(二)11.①段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交通阻断  ②段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  ③段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12.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3.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4.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6.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


展开余下试题(三)17.……东,……迳黄牛,……滩,……曰“黄牛滩”。……起,……人,……牛,……黄,……高,……回,……宿,……物。……曰:“……牛,……牛,……暮,……故。”
18.①经过     ②背     ③即使  住两夜     ④还     ⑤距离     ⑥全、都     ⑦有的
19.江水又向东,流经狼尾滩,又越过人滩,袁山松说:“两滩相距二里。人滩的水流十分湍急,滩南岸有青色石块,夏天淹没冬天露出,那些石块棱角清晰,分布在几十步中,都像人面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其中特别清楚的连胡须和头发都具备,因此叫做‘人滩’。”
20.此岩既高……犹望见此物。
21.因为滩南岸有石块,都像人面形状,其中清楚的,连胡须和头发都具备。因此叫做人滩。
22.都写了岸边的石的形状,都用了比喻手法和引用说明。不同点:①段写法由近到远,抓住一块岩石去写。②段由远到近,从大到小,写了一些石块给人的总的印象。
短文两篇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寥寥数语(      )   秣陵(      )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怀民亦未寝(      )   水中藻荇交横(      )(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答谢中书书(      )                        ②五色交辉(         )
③四时俱备(      )                           ④晓雾将歇(      )(      )
⑤夕日欲颓(      )(      )            ⑥沉鳞竞跃(       )
⑦念无与为乐者(      )                    ⑧相与步于中庭(      )(      )
⑨积水空明(      )                           ⑩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3.填空题。
①《答谢中书书》作者       ,字       ,号       ,有“       ”之称。谢中书即       。
②苏轼,与其父        、其兄        合称“三苏”。他们也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其余五位是宋代的        、        、        ,以及唐代的        、        。
4.翻译下列语句。
①清流见底                                                       ②五色交辉
③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④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⑤庭下如积水空明                                            ⑥水中藻荇交横
二、阅读
(一)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5.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6.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7.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8.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川,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9.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10.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1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结合有关语句去回答。
13.文中对月夜的描写有何特点,能够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14.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在原文中画出)。
1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16.本文可分三个层次,从表达方式看,作者先              ,再             ,最后             。
参考答案:
一、1.liáo  mò  tuí  lín  yuè  yù  qǐn  zǎo  xìnɡ
2.①回复信  ②交相辉映  ③全、都  ④早晨  消散  ⑤将要  坠落  ⑥(借代)鱼  ⑦考虑,想到  ⑧共同、一起  在  ⑨形容水的澄澈  ⑩只是  清闲的人
3.①陶弘景  通明  华阳隐居  山中宰相  谢微  ②苏洵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4.①清澈的河流现出河底    ②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③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的时候),猿和鸟儿不住地啼叫    ④还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山异水的人    ⑤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⑥(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二、(一)5.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6.“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7.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8.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写水:清澈见底,沉鳞竞跃。
9.……共谈‖高峰……仙都‖……  ①层:引子,引出写景 ②层:具体写景 ③层:议论、抒情,点明中心。


展开余下试题10.最后一句;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
(二)11.月色美,触景生情。          12.“庭下如积水空明”发挥奇特想像,用了新奇的比喻。
13.月色皎洁。空灵。                  14.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16.叙事  描写  议论。
观  潮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京尹(      ) 雷霆(      ) 艨艟(      )(      ) 奔腾(      ) 乘骑(      ) 如履平地(      )
倏尔(      ) 一舸无迹(      ) 善泅者(      ) 罗绮(      ) 倍穹(      ) 僦赁(      )(      )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方其远出海门(           )                           ②吞天沃日(           )
③则一舸无迹(           )                               ④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  (           )
⑤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             ⑥则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  (           )
⑦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           )    ⑧倏尔黄烟四起(            )            &nbs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人教版八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0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