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64
标签:
鲁人版
高一
必修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4]
鲁人版必修二试题及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
鲁人版必修二语文试题
2007.12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2. 请将答案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试题卷由考生保留。
一、语言知识及应用(27分)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共10分)
冯虚御风 ( ) 愀然 ( )窈窕( ) ( ) 桂棹( )仓颉( )舐舐那冷雨( )青荇( )漫溯( ) 逾侈( )合契( )乞骸骨( )敕令( )茕茕孑立( )悯然( )转徙( )霓裳( )钿头( )呕哑 ( )( )
2、文学常识(共5分)
①.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 ,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为“ ”之一 。
②.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字:南湖,云中鹤。徐志摩是 派诗人。
③. 白居易:字乐天,号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 ,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3、名句填空(共6分)
1) 清风徐来, 。
2) 如怨如慕,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3) 揉碎在浮藻间, 。
4) 千呼万唤始出来, 。
5) 此时无声胜有声。
6) 同是天涯沦落人, 。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共6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1)辛词上下阕的“愁”具体含义有什么不同?(3分)
(2)这首词上下阕连用叠句,请说说叠用“爱上层楼”和“欲说还休”,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共11分)
浏览完整试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后汉书·张衡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尚:自负,骄傲
B.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逾:过分,过度
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致:极尽,用尽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征兆,迹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B. 因以讽谏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C.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才华的一组是( )(2分)
①精思傅会,十年乃成②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③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④验之以事,合契若神⑤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⑥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张衡才高于世,善于属文,后因文学才能出众,被征召到朝廷做官。
B.张衡不慕权贵,总是得不到升迁,在离开太史令职位五年后,就回了原籍。
C.候风地动仪全部用精铜制成,半径为8尺,盖子中部隆起,象个大酒樽。
D.在任河间相期间,张衡从严执法,政治清明,可三年后就请求辞职还乡。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2分)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0题。(共13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_________’,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在横线上添上合适的句子.(2分)
2.翻译句子.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 举匏樽以相属 举:全,都
C.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
D. 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箫声
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麋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寄蜉蝣于天地/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分)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麋鹿
7.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1分)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与东山之上。
B.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8.“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出自曹孟德的哪一首诗( )(1分)
A.《长歌行》 B.《短歌行》
C.《蒿里行》 D.《步出厦门行》
9.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选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展开余下试题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三、现代文阅读(共19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共7分)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1. 如何理解第一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的含义?(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认为第一自然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加以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2段中“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一句中,“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温暖”的感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2段中“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化用了那些中国古代诗句?请将化用的诗句分别列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12分)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离的左公柳默默的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虐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便顽强地肩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访苏武山,公路有一半就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这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在大西北我曾捡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见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潮。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的涌动一层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成长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1.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⑴.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五段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后一部分写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在我们的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东西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不经意的感动,这“感动”源于亲人、源于朋友、源于老师、源于同学、源于陌生人……
展开余下试题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我们应该让心时时感动;感动之于心,犹水之于花。”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记叙类文章。题目自定,字数不少于800字.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知识及应用
1、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共10分)
píng qiǎo yǎo,tiǎo zhào jié shì xìng sù chǐ qì hái chì qióng mǐn xǐ cháng diàn ōu,yā (每2个1分)
2、文学常识(共5分)
1、东坡居士 唐宋八大家
2、新月
3、香山居士
3、名句填空(共6分)
1、水波不兴
2、如泣如诉
3、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4、犹抱琵琶半遮面
5、别有幽愁暗恨生
6、相逢何必曾相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共8分)
(1)上阕的“愁”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阕的“愁”是词人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4分)
(2)上阕叠用“爱上层楼”,生动地写出思想单纯的少年喜爱爬上高楼、再爬上更高层的楼那种跃跃欲试、纯真活泼的形象。下阕叠用“欲说还休”,渲染了词人“有苦无处诉”的深沉、忧郁、激愤的感情,词人内心深处无可奈何、痛楚矛盾的悲愤愁苦溢于言表,加强了辛词的艺术效果。(4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1.D(验证)
2.C(A两个“因”都是介词,趁着,趁机。B两个“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可不译。C前一个“乃”是副词,才;后一个“乃”副词,竟然。D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可是,但是。)
3.C(①表现他在文学方面的才能;⑤说明深得皇上的信任;⑥表明他在政治方面的才能。)
4.D(A是因他“善术学”,被召进朝廷;B不是回了原籍,而是又回到太史令任上;C不是半径,而是圆的直径。)
5.(1)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三公官署征召,也不去应召。(3分)
(2)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也不去应召。(3分)
(二)《赤壁赋》
1、乌鹊南飞 哀吾生之须臾
2、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以麋鹿为友。
3、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消云散。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4、B 5、C 6、A 7、D 8、B 9 、C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答案:(一)《听听那冷雨》:
1.形象的表述了作者对国家、对历史的感叹与哀伤,也透露了作者的怀乡之情。
2.⑴新鲜生动地比喻,整齐匀称的对偶。如:“想这样子的台北……黑白片子”用一个简洁、准确而奇妙的比喻,把作者对现实的真切感受表露无疑。“时而淋淋漓漓……也似乎把伞撑着”读来朗朗上口,有醉人的韵味。⑵重重叠叠的字句,参差有致的韵语。作者充分运用双声叠韵,讲究平仄,转换同音异字,创造了音乐美。如“惊蛰一过……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3.“这样”指代“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能够感受到一点母亲般温馨的关怀,因而产了温暖的感觉。
4.《绝句》(志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剑门道中遇微雨》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二)《总想为你唱支歌》:
1.不畏困难,敢于向命运抗争。用意:突出大西北环境的恶劣和人民的顽强意志。
2.⑴.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得坚强。⑵.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比不上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练意志。
3.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
4.以戈壁石来代表大西北,将自己对大西北的感情浓缩于对一块戈壁石的情感上,以小见大,深化主旨。 (222.174.245.242)
上一篇:
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第四次周练
下一篇:
浙江五校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标签:
鲁人版
高一
必修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鲁人版必修”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