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971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1]
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1)
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1)
姓名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一)积累(共11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横线上。(2分)
我怀念绿色,如同hé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xiá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珍宝,当我安dùn下来,我移xǐ小台子到圆窗下,注视着绿色。
2、默写古诗文。(9分)
① , ,是离愁。 。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 。
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送别的场面,把离别的惆怅融入雪景的诗句是:
④《龟虽寿》中,体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
(二)运用(共9分)
3.下面是杜牧的《清明》一诗,有人考证,这是为某一种酒写的广告诗,假如这是一首广告诗,请根据诗的内容说说这种酒是什么品牌?作为一首广告诗,你认为它写的是否成功?为什么?(3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浏览完整试题
4、汉字有着其他文字所没有的独特魅力,例如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就是运用汉字元素设计的,主图案由北京的“京”字变形而成。右面的图片作某体育项目的会标,请你说出它的妙处。(2分)
探究(共4分)
5 阅读下面材料,探究“玉米虫”的含义和命名理据。
①前不久,国际著名搜索引擎google的CN域名以百万美元成交的爆炸性新闻在互联同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关于CN域名演绎的一夜暴富神话也让“玉米虫”这个一直沉默的群落浮出水面,“玉米虫”这个词也开始由相对封闭走向大众和媒体。从各大域名交易网站、BBS以及域名专属QQ群的活跃程度看,“玉米虫”“繁殖”很快,可见专注于这个领域的人确非少数。
②“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产生的对上网时间比较长的网名的称呼。
③在网络上,玉米是域名的趣称,把注册域名叫做煮玉米。
④如同每个家庭都有名牌号一样,网站的名牌号就是域名。
⑤当年的玉米虫们主要是挖掘注册COM-国际域名。例如:business.com的域名就曾以750万美元成交。很多青年人的眼光一下子被吸引到了域名的注册、投资上。
⑥玉米虫经常在深夜泡上一杯咖啡,然后一直在网上“创”,通宵达旦地工作,他们认为域名投资需要智慧和创意。
含义:
命名理据: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奇绝的吴川飘色艺术》一文,回答6—8题。(11分)
①飘色,这种造型艺术在雷州半岛是绝无仅有的,在全国也不多见。据《梅菉志》记载,吴川的飘色起源于清代。相传沙岗居民陈亚海到番禺沙湾经商,看到沙湾的飘色,造型优美,很有韵味,受到启发,回来亲手制作,经过多次琢磨、探索、实践,最后获得成功。他把此技艺传给儿子陈寿全。陈寿全一番磨练,青出于蓝胜于蓝,并招徒授艺,飘色这种艺术因此得以在吴川境内传播。
展开余下试题
②对“飘色”一词的来由,有各种解释。有的说,飘色的得名,是由于最初设计、制作出来的哪吒出世》中的小哪吒在莲花上迎风飞飘,故称“飘色”;有的说,飘色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即“转色——板色——妖色——飘色”,飘色,是指屏上的人物。这些说法都见仁见智。概括起来,就是在色板(或色台)上装扮成各种固定姿态的人物,因其有凌空、飞飘之感,而又流动游展,故有“飘色’’之谓。
③飘色的制作巧妙,技巧独特而高超。一般每台飘色有两层以上,立在台面上的人或物,叫做“屏”,定在屏上的人或物,叫作“飘”。屏和飘都靠一根色梗支撑着定型。色梗最初用木桩,后来用钢筋焊接起来。支架上凌空的人物,踩着一柄剑尾或刀枪交叉点上,有的则踏在公鸡或鲤鱼上,他们手舞足蹈,飘飘欲仙,奇妙的是观众却看不到它的支撑点;制作巧妙还表现为一个小小的支点,竟能支撑起一个人来。这里有力学的原理,也有平衡的原理,没有极其高超的制作工艺,不能成就。其人物形象,是按照戏剧中的人物来设计和装扮的,色板上一个个
神采飞扬、飘然而立的人物,腾云驾雾似的,引人入胜。《唐僧取经》中姿态、神韵各异的师徒四人,逼真如亲临;清纯脱俗的“碧波仙子”,引来观众惊羡的目光;《白蛇传》中的许仙娘子丰姿绰约,她抱着的小孩在空中撒尿的情景,赢得观众如雷鸣似涛啸般的喝彩声……一板飘色,恰似一座流动的小舞台,表演着一幕精彩的剧目或故事。现在的飘色,已由过去单一的铁
④飘色中的人物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身材太高、太矮、太胖、太瘦和年龄大的都不适宜。大多是挑一些身段适妙的年幼艺人(多为四至八岁小孩)充当。上架的小孩都是提前几天选出,一般情况下,在游展那天,上架的小孩要在早上5点钟起床、化妆、上架,约10点钟开始游展,直到下午5点多才能下架。上架小孩当天不能吃饭,只能含花旗参提神。据说被选上的小孩都是“旺相”,因而不少家长为自己的小孩能成为飘色人选而自豪。
⑤番禺沙湾的飘色虽然历史悠久,但直到今天仍停留在一屏一飘上,还是用人抬着色板的。而吴川的飘色已发展到一屏四飘,由几个人用车推发展到用机动车装载。色板上的人物,也发展到10多人。近年来,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发掘民间艺术,成立了飘色艺术研究会和民间艺术协会。每逢元宵节等重大节日都组织飘色游展,他们除保留传统节目外,还积极创作现代节目,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教育、娱乐群众。如《计划生育好0、《参军光荣0、《奥运夺魁》等飘色,深受群众欢迎。吴川的飘色,曾参加中央电视台春文艺晚会展演。因其造型优美、惊险,技艺高超,表演精彩而受到观众的赏识和欢迎,还被外国朋友誉为‘‘东方隐蔽的艺术”。
6.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吴川飘色艺术? (4分)
7.为什么说现在的飘色市“集戏剧、美术、魔术、杂技等技艺之大战的综合性的‘空飘造型’”?(4分)
8.请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什么是“飘色”。(3分)
(二)阅读下面《乡愁诗人与运河》一文,完成9——15题(共17分)
①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在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
②有位老人就在这个时节,走在常州郊外一条纤细的小路上。小路的尽头有老人魂牵梦萦的大运河,还有老人梦萦魂想的亲人。50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没想到今天又重走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
③老人是教书的,在中山大学教国语。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就这么久久的挂在那儿,永不干涸。
④老人是来凭吊的,凭吊埋在大运河边的十几位娘家亲人。坟茔上的土是新的,墓碑上的字是鲜红的,老人恭恭敬敬奉上香,献上花,恭恭敬敬朝着坟茔鞠躬,拜谒已故的长辈。
⑤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⑥老人是余光中。
⑦ 外婆是运河边上的人,妈妈是运河边上的人,妻子是运河边上的人,余光中也就把自己当作是运河边上的常州人。在没有大运河的台湾岛上,余光中怎么能够不惦念这条与亲人的血脉连在一起的河流呢。余光中拜谒完先人,就脱了像标着地球经纬度的横一道线竖一道线的厚实衣服,与青年诗人一起走在运河大堤上,他生怕厚实的衣服会阻碍自己的心脏与大运河的一起搏动。大运河,在一老一少两位诗人的面前湍流不息,闪闪发亮。
展开余下试题
⑧这运河的流向是朝着哪面?余光中问。青年诗人回说:运河是向东流的,前面是湖,湖的前面是海。余光中接着说:海的前面是岛啊。
⑨一句话说得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有谁知思乡的痛楚呢?有谁知人生路途留下的那些情感灰烬会时时复燃呢?
⑩ 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面对运河,余光中对同住过一个村庄、同喝过一条运河水、同样以诗歌的形式在抒发心灵之声的青年诗人说:就像小时候在运河边捉迷藏啊,有的小伙伴躲到茅草丛中,有的躲到竹林里,等我睁开眼,小伙伴们却是不见了,等我真的来找时已经物是人非了。一辈子的颠沛流离,运河里凝结的乡愁成了余光中挥之不去的情结。那时的余光中只有19岁,正是长血脉长思想的时候,他在运河边汲取了血液和营养。
⑾今天的余光中终于实实在在地站在了充盈神韵的运河边,他不是一个外来者。凭借浑黄而睿智的大运河水,他在审视自己的命运,他在接近自己的灵魂——-在运河边的老屋里,他掀开井盖看着清洌洌的井水,说这井水扩大一万倍就是一汪日月潭啊!他摸着老屋的墙,一阵尘埃在指间随风而落,说这如何盖得住50多年的乡愁啊!他端起运河水泡出的荼,不忙喝,只是深情地闻着,说我闻到了这熟悉的血统气味啊!他凝望着横跨运河两岸的洽盛桥,久久不忍离去,说这座挢要是横跨在……余先中说到这里便不再说,声音开始哽咽了。
⑿曾有人问及余光中如何看待祖国统一问题,他知道窗外就是大运河,说:我相信,泱泱中华文化总会发挥它的震撼力和向心力,不要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了五千年的文化。
⒀回到台湾,会思念大运河吗?
⒁怎么不呢?在台湾,只要我不走,我就是一滴运河水,这滴水,会蒸发成漫岛的甘露,所有思乡的人只要轻轻伸出舌头,两千五百岁运河的甘霖就会流入心田的。
⒂诗人余光中如是说。 (选自2006年2月18日<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9、诗人余光中踏上魂牵梦萦的故土,寻根寄情。请把他在故乡的主要行踪或活动补填完整。(2分)
坟地 →河堤徜徉→ 抒怀
10、“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在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一句领出全篇,本文写了乡愁诗人的哪些“沉沉思绪”?请完成下列的填空。(2分)
怀念故去的亲人→
上一篇:
九年级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
下一篇:
江苏省淮州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寒假作业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九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