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962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2]
黄石三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黄石三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胡平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揆(kuí)度 纤(xiān)纤素手 哺( bǔ )育 畏葸(xǐ)不前
B、羁(jī)绊 载(zài)笑载言 窈(yǎo)窕 长歌当(dàng)哭
C、踟(chí)蹰 气息奄奄(yān) 愆(qiān)期 横槊(sù)赋诗
D、垝垣(yuán) 含情脉脉(mò) 渐(jiān)染 羽扇纶(guān)巾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陨石 殒命 鸠占鹊巢 饮鸩止渴 B、磬石 青衿 蹩进 杯盘狼籍
C、厄运 恶梦 抒难解忧 自出机杼 D、城廓 伶俜 寒喧 舞榭歌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B、如果我们能身临其境地为一线的高中语文老师想一想,也许就会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和关爱。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D、纪晓岚以为小说都得是纪实,不能“装点”,因而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多虚构很不以为然。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B、本报《没有苗圃的园丁》一文,报道了宁夏海原县一位代课教师每月只拿50元工资,在没有校舍的情况下挤出自家一间房坚持办学的感人事迹。
C、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D、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5、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305首民间歌谣,南宋时期才被列为儒家经典,其中“风”代表了《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
B、《楚辞》收集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加上“兮”字,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C、《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被钟嵘誉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作品是创作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
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 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浏览完整试题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人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因此,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标点增加文句的清楚,可是也会使流动的变成冻凝,连贯的变成破碎,一个复杂错综的心理表现每为标点所逼,戴上简单的面具,标点所能给予诗文的清楚常是一种卑鄙负薄的清楚,妨碍着霍夫孟斯戴儿所谓“背景烘衬的大艺术,跟烛影暗摇的神秘”。 (节选自钱钟书的《中国诗论》)
6、对“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从短小的篇幅中体味到悠远的意境。
B、在容易理解的内容中看到悠远意境。
C、在篇幅短小的诗歌中抒发含蓄感情。
D、在简洁的语言中感受余音绕梁之美。
7、对下面文中的句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假如鞋子形成了脚”是说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B、“脚也形成了鞋子”是说篇幅短小形成了中国诗的特点。
C、“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是说用精细确定的形式,表达不可名言的内涵。
D、“烛影暗摇的神秘”是作者所反对的运用标点而带来的对诗歌意境的破坏。
8、下面不属于中国诗歌“富于暗示”的表现形式的一项是( )
A、语言文字中包含无穷内涵。 B、诗意不了了之。
C、使流动的变成冻凝。 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
9、下面对文章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暗示”换成“怀孕的静默”,是因为这样更能形象地说明中国诗歌创作的艰辛。
B、作者认为诗歌形式的简短并不妨碍意蕴的延长,收缩往往表现为“言有尽而意无穷”。
C、作者认为“云深不知处”的“不知”的“撩人”之处正在于它将无限的静默留给了读者。
D、外国诗人与中国诗人在诗的审美上是相通的,都追求诗歌创作的意境深远。
三、(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10—12题。
屈平既绌①,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②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浙,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不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睠顾③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拙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展开余下试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粹,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而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
注:①绌,通“黜”,罢免或降职。 ②从,通“纵”。 ③睠顾,即“眷顾”。 ④迁,贬谪,放逐。⑤温蠖,污垢。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厚币委质事楚 厚币:丰厚的礼物。
B、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明年:第二年。
C、颜色憔粹,形容枯槁 形容:形体容貌。
D、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治国:治理国家。
1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B、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D、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12、下面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高度赞扬屈原处于逆境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的爱国精神。
B、作者把楚国的灭亡归结为“不知人之祸”,有其认识的偏面性。
C、作者认为“所谓忠者不忠”,暗含对屈原不能彻底倾尽忠心的批评。
D、文章尾段借屈原之口,赞扬其保持高洁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境界。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2)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3)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14、名篇名句默写。(任选三句,共6分)
(1)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3)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4)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做简要的分析。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18—21题。
思想是一种需要
杨海文
一个根本不会思想的人是幸福的,不过,这种幸福是植物人一样的幸福。一个从来就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是悲哀的,因为他的心灵总是被别人奴役着。只有会思想、有着自己的思想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思想使得我们的心灵不断丰盈,使得我们的意志不断坚强,使是我们的人生不断成熟,——思想使我们的思想变得崇高起来。只要我们真实地活着,思想就是我们享受生命之轻的一种需要。
虽然我们都能思想,但并不是说我们都是思想家。真正的思想一定卓尔不群,真正的思想家都是受难者。因为鄙视明哲保身的“智慧”,因为鄙视过河拆桥的“精明”,真正的思想家在生活中要么被忽视,要么被误解和非议。忽视一个真正的思想家,是对这个思想家的侮辱。误解乃至非议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倒是正常的;然而,除了误解和非议,难道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就不能拒绝布鲁诺式的殉难?
工于算计的人会把思想变成商品,他们也摇身一变成了思想家。他们指指点点,品头论足,但他们关心的不是思想,而是以思想家自居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他们就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那群巴黎人:“有本领把最高贵的思想变成舞文弄墨的玩意儿,把人类最壮烈的热情缩减到跟时兴的领带的作用一样。”
思想是一种美丽的享受,但无时无刻在炮制思想的人是自讨苦吃。思想着绝对不是胡思乱想,一个真正的思想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只有在不断咀嚼和品味中,方能展现思想的无穷魅力,——只有在实践中咀嚼,只有在苦难中品味。离开了汗水和泪水,任何思想都是虚假的。就像海德格尔所说:“当思想的勇气产生于存在的命令之后,命运的语言将会成熟。”“思想”到什么程度,是因为“实践”到什么程度。一个真正的思想家从来不会兜售无所不能的思想,在耕牛和马达拖出的历史中,没有思想神话。思想有自己无法逾越的边界。在“思想”这个词里,积淀了数不清的愉悦与悲伤,一个人的,一个民族的,以及整个人类的。也正是由于经受不住这份诱惑,我们开始了一生的思想。 (选自《随笔》2003年第5期)
16、“思想使我们变得崇高起来”具体是指 , , 。
(不超过15个字)
17、“误解乃至非议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倒是正常的”是因为
。(不超过45个字)
18、“耕牛和马达拖出的历史”指的是 (不超过20个字);“没有思想神话”重在强调 。(不超过30个字)
19、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欣赏正确的两项是( )
A、首段尾句为全文确定了议论的中心,文末“我们开始了一生的思想”与之遥相呼应。
B、“把人类最壮烈的热情缩减到跟时兴的领带的作用一样”中的“壮烈的热情”是指为“思想”而殉难。
C、引用海德格尔的话意在证明真正的思想来源于付出艰辛的实践。
D、“布鲁诺式的殉难”是指为了弘扬真正的思想,力排误解和非议的献身精神。
展开余下试题
E、作者主张一个人,一个民族以及整个人类应该从始至终进行真正的思想。
六、(12分)
20、调整下面语句的语序,使其结构一致,语意自然连贯。
秦汉的征战,纷乱着的春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鼓角争鸣,让这片土地和与它相依为命的百姓饱受摧残。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上补写出一句话。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当他与朋友在餐桌上聊天时,他有意识地将桌上一件件的餐具往朋友那边移动,结果本来谈得很热烈的朋友变得心神不安,最后终于提出了抗议,说他感到了某种压力。由此,心理学家得出结论: 。
22、依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在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字数修辞与例句相同。(4分)
春天的雨,细腻而细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 , ;冬天的雪, , 。
七、(60分)
2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以“人生的A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题自拟,文体自定,必须符合话题要求,不少800字。
在巴黎的一场音乐会上,著名演奏家欧尔•布里发现小提琴的A弦突然断了!千百个聚精会神如醉如痴的人们正在倾听,他别无选择,只能用另外三根弦继续演出。整场音乐会天衣无缝,甚至超越了平时的演奏水平。终场时,欧尔 布里高高举起小提琴,那根断掉的弦飘荡着,让台下观众更加掌声雷动,向这位处变不惊技艺高超的音乐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事后有记者采访他,他深有感触地说:“这就是人生,如果你的A弦断了,只能用其它三根弦演奏。”奇怪的是,上帝往往青睐于那些断了A弦的人们。
黄石三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 奄yǎn、槊shuò
2、A B、磬→磐、籍→藉;C、恶→噩、抒→纾;D、廓→郭、喧→暄
3、D A、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修饰对象是人,贬义);B、“身临其境”应换为“设身处地”,前者常表主观上亲自到了某地,其前常加“如”等,后者表换位思考;C、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的帮助别人(拿出钱的目的是帮助别人)。D、注意“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之间的区别。
4、B A、否定失当,可以把“否定”改为“肯定”;C、介词“对于”的使用使句子缺主语,可以将其和句子逗号去掉;D、属并列结构的不搭配,“培养”与“失足青年”搭配不符合常情。
5、A 说“《诗经》收录305首民间歌谣”是错的。在《诗经》中,“风”部分里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雅”部分里有少数是民间歌谣。另外,《诗经》到汉代儒家才把它奉为经典的。
6、A 依据见第一段“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一句。
7、D
8、C
9、A
10、D “圣君治国”在句中作主语,“治”与“圣”词性相同,作形容词处理,解释为“太平的,安定的”。“治国”即“太平的社会,清平的国家”。
11、C A项前者是连词,译为“就,便”;后者是副词,译为“反而,竟然”。B项前者作介词,译为“在”;后者作介词,译为“对”。C项前后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无义。D项前者作介词,译为“凭借,通过”;后者作副词,译为“趁机”。
12、C C项“暗含对屈原”的说法错。
13、(1)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离骚》)这篇作品里再三表达出这种意愿。 (3分,得分点主要是看学生对“存”和“兴”、古今异义词“反复”、“致志”的处理上)
(2)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愤恨他的话后,很生气,马上派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听了很生气,把屈原放逐出去。 (4分,得分点主要是看学生对“使”、“短”、“于”和“而”、“迁”等关键词的处理上)
(3)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刚洗过头发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完澡的人,一定要抖去衣服上的尘土。 (3分,得分点主要是看学生对“闻”、“沐”与“浴”分开解释的处理上)
14、(1)恐美人之迟暮 (2)暧暧远人村 (3)长使英雄泪满襟 (4)一尊还酹江月 (任选3句,每句2分,共6分)
15、(1)秋风本无形,但它能使木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却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4分 若学生只从通感修辞方面回答可以酌情给1-2分)
(2)“行人临发又开封”。(细节描写句2分) 该句既照应了开头“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体味到作者的浓浓的乡思。(简析2分)
16、使心灵丰富,使意志坚强,使人生成熟。 (3分 不超过15个字)
17、真正的思想家因为鄙视所谓的“智慧”和“精明”,他的思想显得卓尔不群,与众不同。(4分,不超过45个字)
18、经过人类 社会实践而创造出来的历史 (3分 不超过20个字)
思想具有客观基础,不能凭空捏造,也不能任意夸大思想的作用 (3分 不超过20个字)
19、AC B项“壮烈的热情”指的是“真正的思想”
上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文综合试卷
下一篇:
2006—2007学年度华师一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黄石三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