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966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6]
泗水县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八年级语文试题
泗水县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泗水县教育局 翟胜民 QQ 358718706
说明:1.本试题共8页,满分1 20分,考试时间1 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在指定的位置。
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者加1—5分。
题号 一
二
三 作 文 合 计
(一) (二)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仄( )歪 诘( )问 嶙( )峋 追溯( )
pēi( )胎 荒pì( ) fú( )晓 洗zhuó( )
2.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1)人们的眼再尖厉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
(2)可是我害怕得糊途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
(3)这种桥不但形式幽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
(4)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溶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
3.按要求填空。(6分)
(1)《三峡》中能总评三峡春冬时节山水树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答谢中书书》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承天寺夜游》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归园田居》中点明诗人不善于耕耘,流露出自惭、自勉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渡荆门送别》集中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登岳阳楼》中概括诗人流离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给下面这条新闻拟一个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国家邮政局于10月15日发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一套二枚,小型张一枚。两枚邮票名称分别是: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小型张: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套邮票表现了中共“一大”上海的会址和南湖的红船以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小型张内容表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
5.综合性学习。(2分)
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请你仿照示例,架设一座无形的桥。
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典小说的不朽,有时就在于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阅读小说,就是阅读人物。请从《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小说中任意选取一个人物形象,仿照以下句式,写出你对“他(她)”的阅读感受。(2分)
浏览完整试题
例句:阅读武松,从他的“景阳冈打虎”中,读出了他的英勇无畏。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3题。
(一)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7.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2分)
(二)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4分)
(1)是日更定 是: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
(3)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而已:
10、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1.文中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柳宗元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你读到“________________”一句时,你就会不由得发出“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慨。(3分)
12.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2分)
13.文章题为“看雪”,而后一段写的是作者在湖心亭的奇遇,这与“看雪”有关吗?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一)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4.试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说明的中心内容。(3分)
15.选文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6.若要快速把握选文说明的内容,应抓住哪些重点句来理解?(3分)
17.文中第②-⑤段的顺序可否打乱?为什么?(2分)
18.选文中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除此之外,选文还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至少再说两种)(3分)
19. 根据选文内容,读下面的诗,说说它说明了怎样的物候现象。(2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二)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深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应。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回忆中的寒冷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江汉平原的冬天,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在冰上行走。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展开余下试题
那时候难得看上一场电影,而且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露天电影。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电影,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逼人。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这点寒冷算什么?
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振奋的状态,使我们更能承受人生的风霜雨雪。
现在却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
不仅仅是孩子们。
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我不知道这样会有什么好结果。
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选自《散文选刊》,文章有改动)
20.第三段中“异乎寻常的味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21.作者认为,现在的孩子们“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会造成什么后果?(3分)
22.结合全文,谈谈对“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这句话的理解。(3分)
23.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出你读了本文的感想。(4分)
四、写作(50分)
24.根据要求作文。
爱,是对人对事物很深的感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无比芳醇的精神体验。自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我们就被周围的人爱着;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也开始爱着周围的人或事物,爱着生活、社会、自然,慢慢地理解了爱的多种多样和爱的丰富内涵。爱是什么呢?哦,爱不仅仅是简单的口头表述,其实自己、亲人、师友、其他人的某种言行的背后就是一种爱啊……
请以“有一种爱叫_____________”为题,在横线上补充文字使题目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充实,要有真情实感;
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命。
泗水县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zè jié lín sù 胚 僻 拂 濯
2.(1)厉→利(2)途→涂(3)幽→优(4)溶→融
3.(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实是欲界之仙都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4)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5)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6)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示例一:十七大纪念邮票10月15日发行 示例二: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纪念邮票
5.答案示例一: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示例二:学校是引领我们从无知走向睿智的“桥”。示例三:网络是连接世界各地的“桥”。
6.要求结构相同,表述得当。例如:阅读祥子,从他的“风雨拉车”中,读出了生存的艰难。
二、(一)7.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1分;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羽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1分;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1分。(意对即可)
8.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答案不求同一,紧扣诗句,符合题意,描写境界阔大,气象雄浑、有文采,2分;“大漠”、“孤烟”、“直”、“黄河”、“圆”,少两个点扣1分,不计半分。)
(二)9.(1)这 (2)哪能 (3)客居 (4)罢了
10.(1)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11.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2、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特别是“强饮”表现了作者豪迈的心情。(意对即可)
13.示例:有关。因赏雪才遇见两位与自己情投意合的赏雪人,又因与其分别而伤感,更为有这样志趣相投的人而释然;是看雪的延伸与拓展。(意对即可)
三、(一)14.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15.运用设问引出说明的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16.应抓住下面4个重点句来理解:“首先是纬度”“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17.不能打乱。这是按照因素对物候现象来临作用的大小顺序排列的(意对即可)
18.举例子 作比较 作诠释 列数字
19. 道出了山地气候与平原气候的差异,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在山区物候的垂直差异。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庐山大林寺海拔高度在1 100~1 200米间,它比“人间”(九江市的平地,平均海拔32米)气温要低6℃左右,因此,桃花开放的时间要落后20~30天,所以山上的物候比山下的物候推迟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意对即可)
(二)20.体现在寒冷带来肉体上的疼痛和精神上的振奋坚强两个方面。
评分标准:4分,每一方面2分。如用文中原句“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和“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振奋的状态,使我们更能承受人生的风霜雨雪”回答也可。
21. 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不能得到发挥,不能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仅照抄原句扣1分)。
评分标准:3分。如答“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也对。如用自己的话概括,意对即可。
22.寒冷意味着挫折和苦难,它就像盐一样,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评分标准:3分。写出“寒冷”的含义,得1分;写出 “必不可少”得2分。
23.示例: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事,父母只要孩子好好读书,不让孩子吃一点苦,我想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缺乏锻炼,从未吃过苦,长大后又怎么能承受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呢?其实挫折磨难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评分标准:4分。能联系生活实际,得2分;能结合文章深刻含义,得2分
四。按中考标准评阅。 (222.175.186.105)
上一篇: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试题(昆承中学2007-----2008学年奖学金考试)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泗水县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泗水县2007”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