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95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0]
北京市丰台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语文
  北京市丰台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 三 语 文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共30分)
本试卷分第I卷(机读题)和第II卷(非机读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 (    )
A.度日如年  渡假村  斧正  破釜沉舟
B.默守成规  莫须有  相马  相时而动
C.通货膨胀  涨工资  鸟剿  不落窠臼
D.不卑不亢  热炕头  坑人  引吭高歌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目前,中国股市已经运行到历史高位,在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的预期下,大盘开始上演高位      的行情。一些股民开始从股市中抽身,寻找最稳妥的资金保值增值渠道。
②但是到了宫廷,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第一次发现竟然有人的社会地位比他们高,而且这些人中也有女人。……在她们面前,男人们只能收敛自己,表现得毕恭毕敬。
                 ,用谄媚的态度来赢得她们的好感。这种社会风气的结果大大推进了文明的发展。
③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他家境贫苦,对别人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能        ,自得其乐。孔子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④少女眉如远山,目如秋水,粉而纯白,唇如朱点。那是一种       的美。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是容貌;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这是身材。
A.震荡  温文尔雅  随遇而安  恰如其分
B.振荡  温文尔雅  随遇而安  恰到好处
C.震荡  彬彬有礼  安之若素  恰到好处
D.振荡  彬彬有礼  安之若素  恰如其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中国的这种开放、包容、理智,并不是商品上一层花花绿绿的包装纸,不可能为奥运量身定做,而只能在潜移默化中点滴汇聚而成。
B.过去说的所谓书本与现实脱节,名不副实,意思是书呆子脱离了现实生活,而现在的尴尬是,书本上的诗意世界,为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所津津乐道的世界正在消失。


浏览完整试题 C.如果你总想着年轻的时候活得苦一点没关系,这样退休的时候才可以优哉游哉享受生活,这样的如意算盘恐怕不能实现。
D.包拯在京城期间,多是以闲职为主,像“龙图阁学士”,就是典型的赐给文人的可有可无的虚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旦”的名目很繁多:正旦,花旦,老旦,外旦,贴旦……。其中正旦为女主角。
B.这位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荣氏家庭的成员,现在已经不再代表荣氏家庭,而是作为国家重要经济机构的负责人出现在国际经济舞台上。
C.一个民族面临危急关头,什么人才能担当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呢?
D.在司马台、八达岭、慕田峪等长城的各个游览点上,每天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原名《左传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戏剧有喜剧、悲剧、悲喜剧等不同种类,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而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中国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也有著名的《牡丹亭》问世,其思想性艺术性亦达到极高的境界。
D.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属章回小说。《红楼梦》代表了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水平。
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然后作6—10题。
                     岘山亭记(欧阳修)
岘山临汉上,望之隐然①,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其谓谁?羊祜叔子、杜预元凯②是已。方晋与吴以兵争,常倚荆州③以为重,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平吴而成晋业,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至今人犹思之,而于思叔子也尤深。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二子所为虽不同,然皆足以垂于不朽。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何哉?
传言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元凯铭功于二石,一置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
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熙宁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 
余谓君如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则君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敬书也。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与夫草木云烟之杳霭,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而可以备诗人之登高,写《离骚》之极目者,宜其览考自得之。至于亭屡废兴,或自有记,或不必究其详者,皆不复道。 
熙宁三年十月二十有二日,六一居士欧阳修记。 
注释:①隐然:高大突出的样子。②羊祜、杜预,人名,均为西晋名臣。③荆州、地名,治所在襄阳。
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 盖:大概
B.然皆足以垂于不朽 垂:流传
C.既周以回廊之壮 周:四周环绕
D.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 胜:美好
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岂非以其人哉 ②宜其览者自得之
B.①因亭之旧,广而新之 ②君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
C.①乃来以记属于余 ②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
D.①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 ②元凯铭功于二石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  
B.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
C.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乎吴而成晋业
D.可以备诗人之登高,写《离骚》之极目者
9.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是说明其人“好名”的一组是 (    )
①遂以平吴而成晋业 ②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
③元凯铭功于二石 ④因亭之旧,广而新之
⑤名其后轩为光禄堂 ⑥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作者为岘山亭写一的篇碑记,但文章几乎未写岘山自然风景,而着重抒发由这一名胜所引起的感想。
B.本文写了羊祜、杜预先后带兵从荆州出发与东吴军交战,最终“平吴而成晋业”,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C.本文既肯定了羊枯、杜预“垂于不朽”的功业,也指出了他们“汲汲于后世之名”的过于看重名声的心理。
D.本文围绕“名”字层层铺叙,谈古论今,把山、亭、堂及三个人物巧妙地钩连在一起,形成浑然整体。
                      第II卷(非机讯题  共120分)
注意:
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18分)
11.用“/”线给下面未断句处断句,并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世 皆 称 盖 君 能 得 士 士 以 故 归 之 而 卒 赖 其 力 以 脱 于 虎 豹 之 秦嗟 乎 孟 尝 君 特 鸡 鸣 狗 盗 之 雄 耳 岂 足 以 言 得 士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难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展开余下试题——《读孟尝君转》(王安石)
①断句在原文上进行(3分)。
②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②题(7分)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①簪组,占代官吏的冠饰。②榜,此指船。此句意思是说天黑船归,船触溪石而有声。
   (1)首联中的“簪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分)
答:                                                                     
   (2)请结合具体意境,简析颈联的“夜榜响溪石”一名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                                                                     
   (3)简析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3分)
答: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5题)。(6分)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③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               ,                。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                。                   (杜甫《兵车行》)
四、(共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蔽已与自蔽
①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很值得一读。读本书不仅总结了清代学术研究的成就,而且对学风问题谈了一些很有益的见解。他谈到戴震时,对戴震提出的做学问要坚持“不要以人蔽已,不以己自蔽”的原则非常赞赏。
②一个人刚刚开始搞研究,很容易“为人蔽”。因为读书不多,所懂的太少太粗太浅,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读张三,觉得张三有理;读李四,觉得李四对头。发现不出他们之间的矛盾,或发现他们之间的异同又仍缺乏分析判断的能力。于是,无所发现,无所发明,所写出的东西,不是来自张三,就是来自李四,或者是把张三李四捏合成一个矛盾百出的“体系”,这就叫做“为人蔽”。
③难得的是在研究一开始就坚持一种独立思考、对一切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的“怀疑一切”的精神。附带说一句,“怀疑一切”并非是个坏字眼。马克思也说过的。它同“文革”时那种胡思乱想并非一回事,而一种严格的治学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对前人的研究成果采取严格的分析批评态度,才可能有创造性。
④不为前人所蔽,敢于超过,敢于突破,确非易事。有的人搞了一辈子学问,搞来搞去无非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原理就是那几条,不过变个把例子而已。而有了一点成就之后,要做到不为自己所蔽,看来更不容易。
⑤所谓不自蔽,首先应当是敢于否定自己某些已被证明不对的结论,然后才有可能继续前进。梁启超介绍清代的学风,指出他们之所以有成就,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敢于否定自己。“孤证不为定说;其无反证者姑存之,得有续证则渐信之遇有力之反证则弃之。”“弃之”,就是大胆地坚决地否定自己。这就是不自蔽的前提。
⑥这一条,看无能为力似 乎简单,其实好些人硬是过不去这一关。清代学术界毛奇龄,梁启超认为是“清学界最初之革命者”。但是,他这个人在这方面就有比较严重的毛病。全祖望批评他:“其所著书,有造为典故以欺人者,有造为师承以示人有本者,有不考古而妄言者……”毛奇龄这些毛病,当然已经不仅仅主自蔽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了。但是,就自蔽而言,除了极个别人故意为出名而坚持错误观点的骗术外,同老觉得自己对老是想维护自己那种本来已经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结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⑦不以人蔽己和不以己自蔽的原则,是做学问的原则,也是做人的原则。
14.对第②段中“为人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人蔽”的现象常常出现在一个人刚开始搞学术研究的时候。
B.“为人蔽”者,往往是因为读书不多,又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
C.“为人蔽”者,不能发现或分析判断观点不同的学者著作之间的矛盾或异同。
D.“为人蔽”者写出的东西都是杂合的矛盾百出的体系。


展开余下试题 15.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清代学术概论》之所以值得一读,是因为它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清代学术研究的成就,而且能使我们获得关于学风问题的一些益见解。
B.文革时也曾经有过“怀疑一切”的征象,但那只是胡思乱想,同本文提倡的“怀疑一切”的不“为人蔽”的治学精神并非一回事。
C.“清学界最初革命者”毛奇龄之所以受到全祖望的毫不客气的批评,就因为他未能做到“不自蔽”,导致所著书内容的错漏百出。
D.不人云亦去,不随波逐流,不居功自傲,不故步自封,这些做人的原则,其实也是符合“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的原则的。
16.克服本文所说的“不自蔽”的前提是什么?(3分)
答:                                                                       
17.请概括本文阐释的“不以人蔽己”与“不以己自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4分)
答:                                                                       
                                                                               
                                                                               
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
                        向日葵(张抗抗)
①从天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显眼。从很远的地方就望见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
②车渐渐驶近,你喜欢他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
③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④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
⑤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那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⑥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它们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呵,这是一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
⑦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⑧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围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天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北京市丰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