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73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3]
浙江省杭州四中教育集团(下沙校区)高三年级2007学年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四中教育集团(下沙校区)高三年级
2007学年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2007.11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卡号、姓名、试场号、座位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
第Ⅰ卷(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在席卷中华大地的造城运动中,人们惟恐不够新,惟恐与旧物有瓜葛(gé),多少历史遗迹在堆土机的铲子下成了瓦砾(lì)堆,从南到北,城市的昨天不见了,城市患上了失忆症。
B.近日,为了纪念邓丽君逝世10周年,无数歌迷以各种形式怀念她。那个时代的“靡靡(mǐ)之音”——《天国情人》专缉再度在华语世界风靡(mí)。
C.生旦静末丑,角(jué)色虽然各不相同,但上了妆,在前台扯着喉咙高喊,使出浑身解(xiè)数,无非都是想要嬴得一点别人的叫好和掌声。
D.3月26日,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正式拉开惟幕。开幕式将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礼堂隆重举行,届时一批靓(liàng)妆的俄罗斯靓(jìng)女也将闪亮登场。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女子十二乐坊以其具有感染力的音乐和充满震撼力的表演及富有创新精神的民乐组合形式,_______了通向国际市场的大门。
②当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在中央台迅速_____到收视率第一时,一个两千年前既熟悉又陌生的王朝连同那位伟大君主,顿时成为坊间热门的谈资。
③________说绍兴是一本漂在水上的书,________鲁迅故里无疑是全书的精华乐章。
A.敲开 飙升 如果/那么    B.叩响 飙升 假如/而
C.叩响 蹿升 如果/那么    D.敲开 蹿升 假如/而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新世纪头20年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C.美国的纽约、洛山矶、日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都有申办奥运会的实力。
D.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七月流火,商场里购机的消费者在此时明显增多,各个空调厂家推出的购机赠礼活动五花八门,销售火暴。
B. 高考已迫在眉睫,时不我与,我惟有焚膏继晷,刻苦攻读,才能对得起含辛茹苦的父母。
C.几个菜鸟一路领略了雪山草原的壮丽景色,也体味到摩托旅行的苦辣酸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我每年都要到川西去两至三次,几年下来几乎川西的每一个县都留下了我的车轮印和足迹。
D.无论什么时候,每当我提出问题,王老师总是不胜其烦的反复给我讲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但在最近一段时间,随着房价过热和对投资高涨的担忧,很多人对地方政府提出指责,认为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与房地产商合谋推高房价,阻碍中央宏观调控。


浏览完整试题B.据多家媒体报道,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后,于今天北京时间3时4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安全着陆。
C.唐代的昭陵六骏是国宝,其中有两块现在由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完好无损。而国内留下的均被砸毁,现在人们能看到的只是残片和复制品拼起来的不完整的浮雕。
D.迹象表明,李扬先生对张欣女士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诸位不必多虑,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
6.下面是学生默写的古诗文名句(包括作者与题目),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②渐黄昏,戍角悲吟,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B.①夙兴夜寐,靡室劳矣。(《诗经•氓》)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C.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②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D.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②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孤烟衰草凝绿。(王安石《菩萨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国学”这个概念的含义说不清楚。有一种说法认为,国学就是国粹,是中国的学术精华;另一种说法,认为当前使用的“国学”这个概念,不过是表示中国学术界的约定俗成的用法而已,并没有特殊的含义。这两点说法都有点过于简单化。
上世纪初,“国学”一词,连同“国粹”一词由当时旅日学者邓实、黄节等人,从日本引进中国。日本学者提倡国粹、国学,矛头是对准明治维新时政府的“欧化”政策的,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在中国,国粹、国学得到提倡,也同样是反对“欧化”的。那么,什么是“国学”呢?当时,章太炎、黄节、邓实等国学的提倡者们,存在分歧。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三种界说:一是指一国所有之学;二是指先秦诸子之学;三是指孔子之儒学。界定的范围实是指古学。所以,有时他们也用“复兴古学”来概括。提倡国学和国粹,实际上都是指“复兴古学”。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根深蒂固。因此,当国学作为传统文化的根本得到提倡时,尽管对“国学”的含义有许多不同意见,“国学”还是被许多人所认同。
就当前来看,有些人打着弘扬国粹、国学的旗号,出版了大量的古典著作,版本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有的古著多达十几个版本。这是反映了读者的需求呢,还是出版家的炒盘?或者是什么舆论导向在起作用?这几年古学研究和出版成绩很突出,其中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有分量的古籍。但毋庸讳言,古学热在某些领域似乎有点热得过头了。有些内容不健康的,甚至有严重的封建毒素的古书也纷纷涌向市场。至于把古学称为“国学”,然后又把“国学”称为“国粹”,是否妥当,这是很值得斟酌的。
如上所述,“国学”含义既然不清楚,也就未必是科学之说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范围很广,包括哲学、经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按“一国之学”的说法,就应当把这些内容都包括在“国学”之中,含义既然这样庞杂,自然不好笼统地称之为“国粹”了,因为在这些文化学术中包括儒学、诸子之学本身,必然也包含精华和糟粕。
节选自《从“文化热”到“国学热”的反思》(《新华文摘2007年第1期》)
7.对“国学”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这一概念由旅日学者邓实、黄节等人从日本引进,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国粹”。
B.目前使用的“国学”这个概念,是中国学术界的约定俗成的用法,确切的含义是指我国的学术精华。
C.“国学”这个概念的含义说不清楚,即使是章太炎、黄节、邓实等国学的提倡者们也存在分歧,他们确定的范围是古学。
D.尽管对“国学”的含义有许多不同意见,“国学”还是被许多人所认同,是因为人们崇尚传统文化。
8.下列不属于古学热“有点热得过头了”的表现的一项是(   )    
A.不顾读者的真实需求,大量出版古典著作,版本之多前所未有。
B.这几年古学研究和出版成绩突出,出版了许多优秀的有分量的古籍。
C.有些人将有些内容不健康的,甚至有严重的封建毒素的古书推向市场。
D.把古学称为“国学”,然后又把“国学”称为“国粹”。
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国学”这个概念的含义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个说法是科学的。
B.“国学”涵盖的范围很广,它包括哲学、经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
C.不能将“国学”简单等同于“国粹”,因为“粹”即“精华”,而“国学”的范围则更广。
D.有些人打着弘扬国粹、国学的旗号,出版大量的古典著作,完全是出于出版家的炒盘。
10.根据文章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学者提倡国粹、国学,是反对“欧化”的,带有明显的保守色彩;在中国,国粹、国学得到提倡,也同样是反对“欧化”的,也未免带有一点保守的色彩。
B.这次国学热,热得正确与否,恐怕还要经过此后多年的历史实践检验,才能恰如其分地作出评价。
C.就文化学术这个范畴来说,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大力向国外介绍本国的文化但没有必要把一些有本国特点的学术文化都冠之以“国学”。
D.古学热在某些领域似乎有点热得过头了,所以,把古学称为“国学”,然后又把“国学”称为“国粹”,未必是妥当的。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可   楼   记     〔明〕高攀龙
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楼可方丈,窗疏四辟。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西则九龙峙焉。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于水有悠然之旨焉,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可以宾月之来而饯其往,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
曩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观览所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噫,是予之惑矣。


展开余下试题凡人之大患,生于有所不足。意所不足,生于有所不可;无所不可焉,斯无所不足矣,斯无所不乐矣。今人极力以营其口腹,而所得止于一饱。极力以营居处,而所安止几席之地。极力以营苑囿,而止于岁时十一之游观耳,将焉用之!且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凡为山水者一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虽然,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①也。吾将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则斯楼又其赘矣。
            (选自《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注①:耦ǒu,两人耕地,引申为匹敌相对,有正有反。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其左偏为楼    高:使……高,往上搭建。
B.西则九龙峙焉    峙:耸立。
C.可以被风之爽    被:覆盖。
D.曩吾少时        曩:从前。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楼可方丈          ②谓吾意之所可也
B.①其南则湖山        ②则斯楼又其赘矣
C.①高子登而望之曰    ②而所得止于一饱
D.①于水有悠然之旨焉   ②无所不可焉
13.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的一项是(   )
A.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也
B.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于水有悠然之旨焉
C.凡为山水者一致也
D.且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
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楼记》名曰“记”,实则重在“议”,即只是略写其楼之建构和登望之乐,而详写“可”与“不可”、“足”与“不足”的哲思与感叹。
B.文章开头写“可楼”命名之由,虽记述了四面开窗,登望湖山景色而静穆悠远、悠然自得的心态,但从全篇看,它只是为后面议论蓄势。
C.第二段作者叙写年轻时“思得”可意之“丘壑”,而“观览所及”又“无足可吾意者”,因而对现在“可斯楼”产生疑惑,否定了斯楼之“可”。
D.第三段卒章显志:人之大患在不知足,知足则无所不可;但“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所以要忘掉“可与不可”,那么“可楼”也是多余的了。
第Ⅱ卷(108分)
四.(21分)
15.用斜线(/)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并译成现代汉语。(8分)
海鸟曰:“爱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礼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①越 哉 臧 孙 之 为 政 也
译:                                   
②今 无 故 而 加 典 非 政 之 宜 也
译:                                    
16.填写下面的空缺部分。(7分)
(1)               ,悠悠我心。 (曹操《短歌行》) 
(2)                ,依依墟里烟。(陶元明《归园田居》)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登泰山记》的作者是         派古文家。他的诗文集因室而名,称《惜抱轩诗文集》。
(6)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是《                   》。
(7)卢梭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他抨击现代文明,主张回归自然,代表作有《爱弥儿》《            》等。
1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如   梦  令        (清)纳兰性德①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②。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③醒来无味。
    【注】①纳兰性德:清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这首词是作者于康熙二十一年随驾东巡时所作。②狼河:即今辽宁省西部的大凌河。③解道:知道。
(1)王国维曾谓“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一句“千古壮观”,请自选一个角度分析其艺术特色。(3分)
 (2)这首写于随驾东巡途中的作品,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3分)
五.(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阅读是一种孤独        毕淑敏
    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
    它有些像吃。对于头脑来说,渴望阅读的时刻必定虚怀若谷。假如脑袋装得满满当当,不断溢出香槟酒一样的泡沫,不论这泡沫是泛着金黄的铜彩还是热恋的粉红,都不宜于阅读,尤其是阅读名著。   
    头脑需嗷嗷待哺,像荒原上觅食的狼。人愈是年轻的时候,愈是贪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吃得渐渐少了,但要求渐渐地精了。我们知道了什么于我们有益,什么于我们无补.我们不必像小的时候,总要把整碗面都吃光,才知道碗底下并没有卧着个鸡蛋。我们以为是碗欺骗了我们,其实是缺少经验.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常吃什么食品,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东西他们只尝一口,就尖锐地判断出成色。我想寿星老的胃一定都是很坚强的,只有一个坚强的胃才能养活得了一个聪明的脑。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回?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性命。关于读什么书好的问题,要多听老年人的意见,他们是有经验的水手.也许在航道的选择上有趋于保守的看法,但他们对风暴的预测绝对准确.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它有些像睡.我小的时候,当我忧愁,当我病痛,当我莫名其妙烦躁的时候,妈妈总是摸着我的头说,去睡吧.睡一觉也许就好了。睡眠中真的蕴藏着奇妙的物质,起床的时候我们比躺下时信心倍增.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当我们读完名著的最后一个字时,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
    它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在读名著的时候,我常常在看上一页的时候,揣测下一页的趋势。它们经常同我的想象悬殊甚远。这种时候我会很高兴,知道自己碰上了武林中的高手。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记载着绝世的功法。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只是江湖上的口诀藏之深山传之密室,各个学科大师们的真迹却是唾手而得。由于它的廉价和平凡,人们常常忽视了它的价值。那是古往今来人类最智慧的大脑留给我们的结晶啊!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与精湛的匠艺面前顶礼膜拜,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之下惊诧莫名……我战胜自己的怯懦不断地阅读它们,勇敢地从匍匐中站起。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注视着后人,他们虽然灿烂却已经凝固。他们是秒表上固定了的记录,是一根不再升高的横杆。今人虽然暗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的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天鹅。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展开余下试题    阅读是一种孤独。几个人共看一本书,那只是在极小的时候争抢连环画。它同看电影看录像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
    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捶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事。                                    (选自《我的人生笔记》)
 18.文章为什么说阅读“有些像睡”?这样说有什么表达效果?  (4分)
19.文章说“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又说“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进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这两句是否矛盾?为什么?  (5分)
20.结合全文内容看,读书有什么要旨?请你作简要分析。(6分)
21.文章认为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有人认为阅读不是一种孤独,请你从两个方面为后一种观点阐述理由。(4分)
六.(8分)
2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4分)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       ” ,等候客人用“恭候”,客人来到称“光临”, 未及欢迎说“失迎”, 看望别人称“拜访”,请人别送用“        ”,陪伴朋友用“奉陪”, 盼人指点用“赐教”, 托人办事用“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 向人祝贺说“恭喜”,赞人见解称“       ” ,对方来信称“惠书”,赠人书画题“       ”。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内容合理想象,补上横线处的内容。(限60字以内)(4分)
一片叶子的飞翔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了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栖息在电线上的小鸟。
“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又一阵吹过,叶子在天空打了几个转,被吹落到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了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一只鸟感慨地对它的孩子说:“                                              。”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生命”是一个亘古不衰的厚重的母题。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
请以“敬畏生命”为话题作文。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 版权所有
天星教育网(www.tesoon.com) 版权所有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下沙校区)高三年级
2007学年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A(B缉——辑  风靡mǐ; C静—净  嬴——赢; 
D惟幕——帷幕 靓jìng妆 靓liàng女)
2.C
3.D&nb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杭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