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89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9]
江苏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试题
  江苏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试题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必须将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否则该题不计分。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
壮美的印江
聂鑫森  
    ①嵌在黔东北的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未与其晤面之前,我常把她想象成湖南湘西的凤凰,玲珑的城廓,宁静的村寨,山如黛眉,水似眼波,歌舞翩跹,银饰丁当,说不尽的秀润与妩媚。
  ②我与几位文友应邀去了印江。先到贵阳,再乘车近7小时始达,真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③几天来,我们走访印江县城,街市井然,新楼亮丽,澄碧的印江水,窄窄,款款,穿城而过;到处绿树蓊郁,清凉可人,那枝丫间无意中便会绾住一段少男少女的歌谣;杜鹃花红红粉粉,肆意地开得正盛。我们踏勘山环水绕的村寨,茶园、果园、稻田,一片接一片,绿意盈盈,而在结构精美的吊脚楼、筒子屋,燃着灿若红莲的火塘,奇瑰的传奇故事,在口口相传中繁衍生长。我们在紫薇园,观赏土家族婀娜多姿的摆手舞;在合水镇木黄河边的古作坊,看薄如蝉翼的白皮纸如何诞生;在梵净山半山腰的护国禅寺方丈室,听年过九旬的高僧细说因缘……印江,你是如此静穆,如此娟丽,如此纤柔。
  ④不,这不应是印江全部的内蕴,当采风活动日渐深入,兀地触摸到印江强烈而雄劲的脉跳时,我眼中的印江分明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壮美,喷涌出震撼心脾的伟力和热情。
  ⑤到印江不可不去梵净山,它绝不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而是充满着无羁的野性,山峰陡峭,断崖如削,沟谷幽晦深邃,泉瀑奔涌呼啸掷出万钧沉雷。与之相配的怪石嶙峋狰狞,奇树傲岸挺拔,翠竹剑戟横空,连四时开放的杜鹃花也凝重如血。到了梵净山,不可不飞身登绝顶,日出或日落,霞云簇拥,山顶铸金,这“红云金顶”何其气象万千。当一番潇潇春雨过后,天兀地晴亮,金顶会出现巨大的环状佛光,登临者的身影镶嵌环中,何等壮观啊!
  ⑥“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厌风欺分外斜”,宋人杨万里所描绘的紫薇花,不过是一种小型灌木,袅袅婷婷,与病美人何异?但在印江永义的紫薇园,却屹立着一株历千余年风霜,高30余米的紫薇树,属第三纪残遗植物,在神州大地仅此一株。一年开花一次,脱皮一次,但种子落地不生,枝条嫁接不活,与园中各类紫薇科植物迥然不同。多少紫薇在无尽的劫难中,从外形到内质,不断虚化和蜕变,成为纤弱的种群,顾影自怜。而这株千年神树,永远保持硕大的体魄和刚毅不屈的品格,在开花和脱皮中不断新陈代谢,以恪守坚贞不渝的信念,如一面猎猎飞扬的旗帜,昭示着生命的真谛。不可再生,不可嫁接,正如一种壮美的精神气质不可复制,不可克隆。
  ⑦在灯影交织的严家祠堂,我们观赏过遒劲古拙的傩戏,那充满诡秘的一招一式,将远古初民的遗风流韵,肆无忌惮地渗入现代生活的图景,激腾起都市一族对大自然的由衷拜服。在庙会的开幕式上,土家族的长号唢呐向天而吹,其声沉宏峭拔,穿空裂云,让闻者心胆俱壮。在木黄河边生产白皮纸的作坊里,粑窝冲绒,粗重的木杵撞击石臼所发出的惊天动地的声音,揭示着传统文明不竭的张力。
  ⑧那个夜晚,星月交辉,印江城“火树银花触目红”。土家族、苗族和汉族的各路好汉赤膊赤脚,和着雄浑的锣鼓声、长号唢呐声,舞着龙灯呼啸而来。于是壮汉们举着缠绕鞭炮的长竹竿,捧着填满硝药的大竹筒,蓦地“杀”入龙阵“打火炮”和“打花”。鞭炮点燃了,烟花点燃了,一声声的炸响,一团团的火焰,在舞龙汉子的身前身后翻腾喷溅,于是欢声更高,龙影更疾。我看见火光在赤脚下流淌,火焰在古铜色的脊背上滚动,没有人稍有怯色,没有人略显彷徨。只听见舞龙汉子齐刷刷呼喊:“呵嗬———呵嗬———”


浏览完整试题  ⑨他们曾这样踏着火光走过漫长的历史,他们曾这样呼喊着塑造印江的山山水水。在火光和呼喊声中,我看见跨在龙背上的印江,如此壮怀激烈,如此意气飞扬,如此威风八面!
  ⑩印江啊,壮美的印江!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30日 第三版) 
   1. 文章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真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                                                                       
                                                                               
2.文章第三段,写出了作者对印江的哪些印象?(3分)
答:                                                          。
3.从第五段起,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具体写印江的“壮美”的?(7分)
答:                                                                       
                                                                               
4. 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文章第四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答:                                          。
(2)文章第九段,是虚写还是实写?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跨在龙背上的印江”有何象征意义?
答:①           。
②                       。
③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越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交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忤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为何?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  要:求取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          易:轻视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    适:到……去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超武术技艺不精的一组是(   )(3分)
①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    ②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
③三月,艺颇精,意得甚            ④李以为怯,固请再角


展开余下试题⑤僧笑,命李试其技                ⑥方颉颃间,尼即遽止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和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8.把以上文本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
译文:                                                                     
⑵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
译文:                                                                     
⑶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
译文:                                                                     
(二)古诗鉴赏简答题(8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                                                                           
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                                                                            
(三)名句名篇填空题(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
(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
(4)天行健,                     ;地势坤,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
1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缄默   信笺   悭吝    草菅人命
B.妲己   澹泊   菡萏    殚精竭虑
C.嗜好   对峙   侍奉    恃才傲物
D.畜牧   勖勉   酗酒    体恤下情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等到第二天贵宾们来到展出大厅时,却发现保险柜中的稀世珍珠竟然不胫而走了,弄得所有的人都手足无措。
B.在昨天的竞技中,姚明、易建联、巴特尔、唐正东,四大中锋齐集,为球迷们奉献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巅峰对决。
C.英国军方对哈里王子的请求置之度外,一再以安全为由取消派遣他前往阿富汗前线的计划,这令他很是失望。
D.他才三十多岁啊,看着丛飞老态龙钟的脸,想到这样一个好人就要永远离自己而去,孩子们禁不住失声痛哭。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和《新华日报》、《群众》杂志,是党中央和省委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之一。
B.中宣部派员分赴各省采访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情况,集中展示各地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新经验、新探索、新思路。
C.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名教师如果缺乏高尚的师德,哪怕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再高,也不能很好地完成教书育人。
D.当前,着力改善困难群体生活,已成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政机关,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文字表述题(9分)
14.揣摩下面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以”山行”为话题,扩写前两句,表达出一种趣味。不少于30个字。(5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着中庭栀子花.
答:                                                                 
                                                                     
15.下边的三条标语虽然醒目,但却缺少人文关怀,甚至有些粗俗浅陋,令人难以接受。请任选其中的两条进行改写,做到既清楚明白,又亲切友善。(4分)
⑴ “污染水源,劳改枪毙” (某水厂门前标语)
修改为:                                                                       


展开余下试题⑵ “大声喧哗,罚款十元”(某教室内警告语) 
修改为:                                                                       
⑶ “男女平等是好汉,重男轻女是混蛋”(某镇政府计划生育办公室外墙标语) 
修改为:                                                                       
四、选做题(18分)
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定其中一类作答,不得选做另一类中的题目。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16~19题
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
    长城就自身价值来说原是“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战略防御设施。由于视角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心目中的长城所象征的底蕴并不那么一致是十分自然的。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现代的事。这是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举国上下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同仇敌忾浴血抗战中提炼锻筑的象征。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世代传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为世界重点文物。宇航员遥观地球所能辨识的人工构筑物的报道,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则产生了另一番意义。
    对于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作出根本相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贬为“巨大的悲剧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刻薄饶舌者不过是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
    事实上,长城既可以是“限隔华夷”自我封闭的壁垒,也可以作为向外开拓进击的桥头堡。不在“物为”而在“人为”。首筑长城的赵武灵王并没有保守,退缩,他“变俗胡服,习射骑”,登上了开放革新的大舞台;标榜“众志成城”、斥长城为废垒虚墙的清政府反而深陷闭锁的泥潭。古代高明的政治家,不以长城自缚,他们运用这条军事防线和经济、文化聚汇线,调控了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把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融合在一起,为保护发展生产力开拓了新路,他们也通过这播撒封建文明的文化带,有效地促进了民族融和、边疆开发。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傍长城而西延,古罗马的治国法典,波斯诸国的经营之道和各色物产,北非与欧洲的算学、文学,都在这条路上作过并不折本的旅行,金发碧眼的商贾、哲人经这条路回国时常怀着收获的喜悦。这条往来者络绎不绝的国际通衢盛期数百年,洒过张骞等多少汗水,输出过炎黄子孙多少文明智慧!这一切都离不开长城的护卫,长城怎么能说是“限制文明空间的环”呢?
    两千多年来,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效应构成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客观依据,而这种底蕴、内涵又与长城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的豪情壮志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最终积淀、熔铸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6、下列句子中最适合作为第②③两段之间的过渡段的句子是( )(3分)
A、长城不是封闭、保守的象征。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上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江苏大丰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