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149  
标签:鲁人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9]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期末考试
一、卷面书写(3分)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1.⑴6月5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一个大型早间节目——“朝(___)闻天下”。请根据你的理解,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说明选择此读音的理由。(1分)
“朝(__)闻天下”   理由:________
⑵读下面“朝闻天下”栏目播报的两则新闻,回答问题。(3分)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爪哇省默拉皮火山喷发在即,印尼政府5月13日发出最高级别红色警报,万名倚山而居的村民开始撤离这片“怒火中烧”的家园。
材料二: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即将来临之际,国务院公布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东省共有包括柳子戏、山东大鼓、山东琴书、山东快书,京剧(联合),淄博市的孟姜女传说、聊斋俚曲、五音戏、蹴鞠,烟台市的胶东大鼓,枣庄市的柳琴戏,济宁市的梁祝传说(联合),潍坊市的风筝(联合)、杨家埠木版年画,泰安市的泰山石敢当习俗,聊城市的聊城杂技,惠民县的胡集书会,嘉祥县的鲁西南鼓吹乐,商河县、胶州市、海阳市的秧歌(联合),高密市、胶州市的茂腔,高密市的高密扑灰年画,莱州市的道情戏(联合),曲阜市的祭孔大典,临邑县的一勾勾等在内的24项入选,反映了山东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的深厚文化积淀。
①材料一中的成语“怒火中烧”在语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1分)
②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__________(2分)
2.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8分)
人生是一本书,我欣赏这种说法。
那么,人生是一本怎么样的书呢□①有的人一生坎坷,历尽摩难,但他的人生之书
却引人入胜,使人百读不厌□②有的人飞黄膝达,青云有路,然而他的人生之书,却字迹歪斜,不堪卒读。③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没有跌宕起伏,没有惊涛骇浪,然而他的人生之书却丰富细腻,犹如曲径通幽的花园。④有的人一生叱咤风云,指点江山,在生活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出又一出万人瞩目的悲喜剧,他的人生之书却常常含混不清,使读者不得要旨……
⑴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应改为 □;□ 应改为 □ (2分)
⑵读书要勤查词典,请根据《现代汉词词典》里的解释,给文段中加点字选择义项。(只要填序号)(2分)
    [厌] ① 因过多而不喜欢:看~了。②憎恶:~恶 ③满足:贪得无~。
[堪] ① 可;能:不~设想。②能忍受:难~ ③堪布:掌管戒律的喇嘛。
“厌”的意思是 _。 “堪”的意思是 __。
⑶请在上文的方框□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
⑷文中列举4种“有的人”,请你联系实际,选定其中的一种人加以例举,并用一句话加以点评。(3分)
     有的人(    )(填序号)  例如  (填人名),他的 ___。
3.根据上下文,推断划线词语的含义。(1分)
    当前,土地出让金重分方案初步敲定,正待国务院审核颁行。地方政府、国土部门、财政部门、地产开发商等利益主体,皆对此予以高度关切;老百姓也极为关注。在百姓的视野里,这与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楼市,试图遏制房价疯涨的一系列调控举措有关。因为此举措本身就是宏观调控房价的一部分,所以老百姓普遍希望包括重切“蛋糕”在内的一系列调控政策的颁行,至少对疯涨的房价有所遏制。
    文中“重切‘蛋糕’”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4.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或作用的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比喻、拟人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雨像爱的使者一样温柔可亲。)
    B.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对偶)
    C.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排比)
    D.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反问)
5.下列句中括号内词语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1分)    
A.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盖)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B.一丈大娘折断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霄,纷纷落水。
    C.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D.两个生灵就这样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相互猎取着对方的生命。
6.填空。(8分)
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诸葛亮•诫子书》
⑵赢,都变做了土;□,□□□□□。《山坡羊 骊山怀古》
⑶春蚕到死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⑷千里冰封,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⑸崇俭反奢,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古诗文中有许多句子论述此内容,《左传》中有“俭,德之共;奢,恶之大也”的句子。请再以“俭与奢”为话题写出诸葛亮的名句:“_____,_____。”
⑹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在《别云间》一诗中抒写自己誓死不忘杀敌卫国的决心的句子是“□□□□□,□□□□□”。(1分)
⑺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包括故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⑻(警句)“愿你生命中存在够多的□□,来构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7.名著阅读。(2分)
(1)《格列佛游记》一书充满了“_______,______”。 (1分)
   (2)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毛泽东家书》,还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他们都是从____和____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1分) 
8.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材料,按照其内容和形式把第三段材料补充完整。(1分)
    材料一:长江大道,乞讨者众,这里乞丐的生存多次被媒体披露。孩子问: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些零钱?给还是不给?
    难题是:教孩子仁慈还是识别欺骗?
    材料二:重点中学无效的竞争愈演愈烈,帮助同学解答难题至少半小时,使自己本已十分紧张的学习时间受到耽误。孩子问:我要不要帮助同学?帮还是不帮?
    难题是:教孩子助人为乐,还是不惜一切在灭绝人性的竞争中胜出?
    材料三:高级中学校门口接送孩子的豪华公车、私车令学生侧目,父母占有的社会地位、物质资源的不平衡,会不会引起儿童间的不平等感?孩子问:坐车上学有什么错误,送还是不送?
    难题是:________?
9.下列句序混乱,重排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任凭夏季烈日曝晒②水具有很高的热容量③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床④海水的温度变化却比较小⑤冬季寒风扫荡⑥加之水体浩大⑦因此,巨大的海洋就像天然的“温箱”
    A.②⑥③①⑤④⑦ B.②⑥①⑤④⑦③ C.①⑤④⑥②③⑦ D.①⑤④②⑥⑦③
10.下列句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2分)
    ①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曾披露:②“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③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 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 ④中国水利部官员日前发出警告: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在30年内,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⑤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饮用水质已经成为威胁13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 
    ⑴ 第____句:__________  ⑵ 第____句:__________
三、阅读(37分)
 (一)(14分)
11.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一项是(1分) 
    A.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B.辙生十有九年矣。
C.北顾黄河之奔流。        D.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
12.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的句子(1分)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译文:__________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⑴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⑵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下未,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3.本文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_____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_____和_____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_____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2分)
14.《西湖一》描绘西湖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分别从_____觉和_____觉的角度,写出了西湖的美丽景象。(3分) 


展开余下试题15.《西湖二》第二段写了_____至_____一带的景物,作者由_____及_____,着力渲染了西湖“_____”的特点。(3分) 
16.下面不是写作者心情的一句是(1分) 
    A.则已心飞湖上也。B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通洛神时也。
    C.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D.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17.揣摩下面句中的“染”“设”二字,简析它们在表达上的作用。(2分)
    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
18.本文的作者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_____朝反复古主义运动的“公安派”的代表人物,时称“_____”。(1分) 
(二)(7分)
《读山品水》,回答问题。
⑴山水之美,古来共谈,然而人们谈得最多的,还是山的灵性和水和神韵。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在山的稳定、老一套和丰富中积累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智者则步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这就是山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的根本原因。人们通过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觅到自己精神家园的相通之处,故历代文人黑客无不人人徜徉于名山大川以求灵感。
⑵读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各有各的读法。远读其苍茫,近读其清幽,精读其豪放,细读其深沉,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谧,视觉不同,意境也不同。“不登高山,不知平地”,是一种发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一种境界;“咬定青山不放松”,是一种坚守;“五千仞岳上摩天”,是一种豪壮。不要以为山是凝固的,山是岿然的活动。
⑶品水,由于各人的气质不同,心境不同,也各有各的品味。在文人眼里,水是温柔的,因为他们常常把柔情密意的水与悠悠无尽的爱联合起来。水之悠长,好像爱情之天长地久;水之波动,似若爱情的起伏波澜。在哲人眼里,水是运动的,悟出的是人生的哲理。孔子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的是(A._________)。孟子说:“民归之犹水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比喻(B. _________)。荀子针对水与人民的关系,给后人留下了发人深省的警句:水能载之,亦能(C. _________)之。老子呢?他既说“天下莫柔弱于水,”又看到了水“莫能御之”的力量。
⑷云山苍苍,江水茫茫,读山品水,意味悠长。
19.在第⑶段的三处横线上补全句子,以揭示名言的含义。(3分)
(A._____) ( B. _____) (C. _____)
20.第⑶段开头的句子可以用《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来印证,即:
悲则□□□□,□□□□;喜则□□□□,□□□□。(2分)   
21.第⑵段大量引用古诗文,且运用排比句式,你认为有何好处?(2分)
 (三)(16分)
22.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的运用很有特点,请任选一词作鉴赏。(1分)
雪虽然下得不很大,可是整个苍茫的大地比往常宁静了许多。但也不像唐代诗人柳宗元所描绘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样冷静。宁静之中也蕴含着蠕动:漫天的飞雪本身就是一幅时尚的动漫,它在向大地①炫耀的同时,也一步一步的②浇灭了人们内心的烦躁和不安;还有路上三三两两的车仍在穿梭,与飞雪的③纠缠更添大地的娇媚;偶尔还有几个行人匆匆赶路,④游离在这寂寥的雪国中。
我选_____(填序号即可),鉴赏:______________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共15分)
【甲】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①他身材很高大;②青白脸色,③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④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乙】⑴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茴香豆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他在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恪守“清高”的心态。这,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
    ⑵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但类似的人却远没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无形的“长衫”。
    ⑶很显然,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地制约和束缚着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一句书面的口号,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处处为自己考虑,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当作装点门面的饰物。
    ⑷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迅即脱下那陈旧的“长衫”,做一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形势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就不难发现,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辱?
    ⑸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到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一直萦系于心。可以断言,彻底脱下“长衫”之日,便是时代进步之时。
23.从甲文可看出孔乙己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这特点表明了孔乙已的____地位、_____地位和鲁镇上的“_____”相同,但他又摆______,看不起_____。这个特点集中反映了他_____的矛盾。(4分,各0.5分)
24.甲文中标出的①②③④句是对孔乙己的 _____描写,各句的作用是什么?
(3分,各0.5分)
    ①句“身材很高大”表明______。      ②句“清白脸色”说明______。
③句“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表明______。④句“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表明______
25.甲文中,孔乙己为什么把“偷书”说成“窃书”?这表明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
(2分)
26.乙文所说的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人身穿的“长衫”指的是什么?(1分)
    27.孔乙己不愿脱下那破旧的长衫是因为他穷困潦倒而又执意“清高”,当今社会的一些人不愿脱下那无形“长衫”的原因又是什么?(依据第⑶段内容用精练的语言回答)(2分)
28.乙文的作者对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态度是复杂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些许困惑”。面对当今社会上的“长衫者”,作者的态度又是什么?(依据第⑷段内容归纳,用两个词回答) (2分)


展开余下试题⑴□□ ⑵□□
29.乙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1分)
四、写作 (50分)
30.从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题目:生活中的几朵小浪花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背写。
    (2)“温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又是一种具体的感受;它可能是冬日里父母为你端上的那一杯牛奶;也可能是考试失利时老师向你投来的那一束鼓励的目光;它可能是熟睡后的
你嘴角的一抹微笑……
请你以“温暖――2007”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答题纸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合分人
(一) (二) (三)
得分 复核人
重要提示: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考生必须将自己的解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否则视作”未答卷”处理。考试结束后,考生只交”答题卷”;监考人员只装订”答题卷”。
得分 评卷人

一、卷面书写(3分)
得分 评卷人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1.⑴ (1分)“朝(___________)闻天下”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3分)
①(1分)材料一中的成语“怒火中烧”在语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分)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分)
⑴(2分)     应改为       ;       应改为        
⑵“厌”的意思是 _____。 “堪”的意思是 ____。
⑶(1分)  □   □
⑷(3分)(    )(填序号)  例如  (填人名),他 ___
______。
3.(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分) (            )
5.(1分) (            )
6.(8分)
⑴□□□□□□,□□□□□□。⑵□,□□□□□。
⑶□□□□□□   ⑷□□□□ 
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⑻(1分)□□ 
7.(2分)
(1)(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  _________和________ 
8. (1分) 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分) (            )
10.(2分)
    ⑴ 第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第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37分)
 
得分 评卷人

 (一)(14分)
11.(1分) (            )
12.(1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13.(2分)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觉和_____觉。 
15.(3分) _____至_____,由_____及_____, “_____________”的特点。 
16.(1分) (            ) 
   
17.(2分)
⑴ “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分) __________朝         时称“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二)(7分)
19.(3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
20.(2分)悲则□□□□,□□□□;喜则□□□□,□□□□。
2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n
标签:鲁人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2007—2008”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