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1095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选修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5]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测试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专题测试
一 课内阅读
春夜别友人
【唐】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 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 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1、“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中的“吐”字好在哪里?
答:
2、“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3、“偏惊物候新”一句在文章有什么作用?
答:
4、“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句中”“ 催”“ 转”二词有着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
浏览完整试题
从军行
【唐】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5、“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
6、诗歌在构思上有什么特色?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答:
滕王阁
【唐】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7、传说,王勃大笔挥毫作了《滕王阁序》不辞而别,结尾一诗,末一句空一字未写,为“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有人说空的字是“独”,有人说是“船”。吴子章冥思苦想了良久,说是“水”。阎公自语:“怎么会空空如也,空空如也呢?”猛然一惊,莫非是一“空”字。“妙哉!好一个‘空’字!”众文人齐声附和称赞。请对“独”、“船” 、“水”、“空”字表达效果各作一个评价。
答:
8、诗歌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答: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9、请比较“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与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曹植《送应氏》)、“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阮籍《咏怀》)在主旨上有什么异同?
答:
展开余下试题
10、南朝《子夜四时歌 秋歌》中有这样的名句:“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本首诗里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句子。在情感上的表达上,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答:
二 拓展阅读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唐】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 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 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 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
11、 “幽独空林色”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12、全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答:
山 中
【唐】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 中
【唐】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3、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请分析王勃《山中》一诗对此种手法的运用?
答:
14、两首诗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什么区别?请作简要分析。
答:
春日京中有怀
【唐】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①西第:东汉外戚梁冀为大将军,起府第在洛阳城西。因马融曾为写《大将军第颂》,后人称之为西第。这里泛指豪华府第。②留宾:汉游侠陈遵,豪饮好客,宴会时常取客人车辖投入井中,以防客人中途离去。留宾即出自此曲故。
15、“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16、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
途中
【唐】 【杨炯】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风行常有地,
云出本多峰。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注:杨炯因从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征讨武则天而受株连,于垂拱元年(685),被贬为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司法参军。《途中》作于前往梓州的路途中。
17、刘桢《赠从弟》诗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请联系《赠从弟》,分析作者描写“山上松”的用意。
答:
上一篇:
号角为你长鸣专题测试
下一篇:
阳江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调研试卷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选修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风神初振的”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