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950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0]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岳池县2007-2008学年度(上)九年级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妖娆(ráo)    怄气(òu)     崩殂(cú)    荣膺(yīng)
B.骈进(pián)   恻隐(cè)     唿哨(hū)    车辙(zhé)
C.潮汛(xùn)   相公(xiàng)   强聒(guā)   昳丽(yì)
D.扶掖(yè)    嗔怒(chēn)    虬须(qiú)   静谧(mì)
2.下列句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生命中的快乐和痛苦永远是相生相承的。
B.何满子望眼欲穿,但河那边救他的人还没有出现。
C.他把烟卷戮到狗的脸上去,狗就咬了他一口。
D.在这严重监督之下,我要在酒里潺水也很困难。
3.下列句子中,对“狼狈”一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1)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2)父亲神色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A.都表现境况困苦。           B.(1)句形容精神窘迫;(2)句形容境况困苦。
C.都表现神情窘迫。           D.(1)句形容境况困苦;(2)句形容神情窘迫。
4.下列文学常识连线不当的一项是(     )
A.《蒲柳人家》━━小说━━刘绍棠         B.《变色龙》━━契诃夫━━俄国
C.《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当代作家   D.《孔乙己》━━《彷徨》━━鲁迅
5.下面四句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
A.闲来垂钓碧溪上 B.沙场秋点兵
C.箫鼓追随春社近 D.零丁洋里叹零丁
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B.遂用猖蹶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辍耕之垄上
(二)非选择题。(18分)
7.根据课文填空。(3分)
(1)“一百单八将”是小说《__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________________全过程的长篇小说,主要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石山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这一段对人物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突出了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8.在下面田字格中规范地用行楷填上正确的诗文(尽量写出书法效果)。(10分)
(1)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3分)
(2)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3分)
(3)故天将                           ,必先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浏览完整试题,行拂乱其所为……(4分)。
9.给下列句子各自加上一处标点,使它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2分)
(1)我 说 服 妈 妈 和 你 一 起 走。
(2)我 说 服 妈 妈 和 你 一 起 走。
10.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
(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
(2)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
11.课外阅读的书籍,教材里给我们推荐了很多中外名著,如《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三国演义》、《骆驼祥子》、《朝花夕拾》等。请在上面作品中选择你最熟悉的一部,介绍其特点。(30字左右)(4分)
①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②作品特点:(可以就作品主题、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等其中一点作介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探究。(60分)
(一)阅读文段,完成12~16题。(18分)
这进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12.文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我”是指_________。(填字母)(2分) 
A.少年闰    B.作者鲁迅    C.小说情节的串讲人   D.中年闰土
13.分析下列外貌描写蕴含的深刻含义。(4分) 
(1)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主要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 是从几个方面描写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此段运用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曾经是那样充满生气的闰土,人到中年却活得这样麻木、悲惨。你认为造成中年闰土思想麻木、命运悲惨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段,完成17~20题。(13分)
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早晨,行人只见地上有碎叶,叶上每一平方公分仍绿。绿世界的残存者已不复存,它果然绿著生、绿著死。缓缓的,路面染上旭辉、缓缓的,清道妇一路挥帚出现。她们戴著斗笠,包著手臂,是树的亲戚。扫到树根,她们围著年轮站定,看那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柴。一个她说:昨天早晨,她扫过这条街,树仍在,住在树干里的蚂蚁大搬家,由树根到马路对面流成一条细细的黑河。她用作证的语气说,她从没有见过那麼多蚂蚁,那一定是一个蚂蚁国。她甚至说,有几个蚂蚁像苍蝇一般大。她一面说,一面用扫帚划出大移民的路线,汽车的轮胎几次将队伍切成数段,但秩序毫不紊乱。对著几个睁大了眼睛的同伴,她表现了乡村女子特殊的丰富见闻。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居者。於是小而坚韧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每一个黑斗士离巢时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匝,表示了依依不舍。这是那个乡下来的清道妇说的。这就是落幕了,她们来参加了树的葬礼。
17.作者写大树“它果然绿着生,绿着死”。这种精神可用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诗来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那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句中为什么把树的年轮说成“风雨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写大树“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而蚂蚁也“在离巢后,先在树干上绕行一周,表示了依依不舍”,是在歌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借此反衬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0.作者在文末部分引用传说起了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段,完成21~25题。(14分)
乡愁诗人与运河
清明时节的大运河上,总是黏住人的沉沉思绪。
有位老人就在这个时节,走在常州郊外一条纤细的小路上。小路的尽头有老人魂牵梦萦的大运河,还有老人梦萦魂想的亲人。50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没想到今天又重走。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
  老人是教书的,在中山大学教国语。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就这么久久的挂在那儿,永不干涸。
  老人是来凭吊的,凭吊埋在大运河边的十几位娘家亲人。坟茔上的土是新的,墓碑上的字是鲜红的,老人恭恭敬敬奉上香,献花,恭恭敬敬朝着坟茔鞠躬,拜谒在天之灵的长辈。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老人是余光中。
  外婆是运河边上的人,妈妈是运河边上的人,妻子是运河边上的人,余光中也就把自己当作是运河边上的常州人。在没有大运河的台湾岛上,余光中怎么能够不惦念这条与亲人的血脉连在一起的河流呢。余光中拜谒完先人,就脱了像标着地球经纬度的横一道线竖一道线的厚实衣服,与青年诗人一起走在运河大堤上,他生怕厚实的衣服会阻碍自己的心脏与大运河的一起搏动。大运河,在一老一少两位诗人的面前湍流不息,闪闪发亮。


展开余下试题  这运河的流向是朝着哪面?余光中问。青年诗人回说:运河是向东流的,前面是湖,湖的前面是海。余光中接着说:海的前面是岛啊。
  一句话说得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有谁知思乡的痛楚呢?有谁知人生路途留下的那些情感灰烬会时时复燃呢?
  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面对运河,余光中对同住过一个村庄、同喝过一条运河水、同样以诗歌的形式在抒发心灵之声的青年诗人说:就像小时候在运河边捉迷藏啊,有的小伙伴躲到茅草丛中,有的躲到竹林里,等我睁开眼,小伙伴们却是不见了,等我真的来找时已经物是人非了。一辈子的颠沛流离,运河里凝结的乡愁成了余光中挥之不去的情结。那时的余光中只有19岁,正是长血脉长思想的时候,他在运河边汲取了血液和营养。
  今天的余光中终于实实在在地站在了充盈神韵的运河边,他不是一个外来者。凭借浑黄而睿智的大运河水,他在审视自己的命运,他在接近自己的灵魂———在运河边的老屋里,他掀开井盖看着清冽冽的井水,说这井水扩大一万倍就是一汪日月潭啊!他摸着老屋的墙,一阵尘埃在指间随风而落,说这如何盖得住50多年的乡愁啊!他端起运河水泡出的茶,不忙喝,只是深情地闻着,说我闻到了这熟悉的血统气味啊!他凝望着横跨运河两岸的洽盛桥,久久不忍离去,说这座桥要是横跨在……余光中说到这里便不再说,声音开始哽咽了。
  余光中是属龙的,他走在运河穿城而过的龙城,享受着与家人在一起的亲情,历数着常州的人文历史,赞叹着常州飞速的发展。他以为常州的灵魂就是大运河,依水而生依水而居的常州,就会在今后的发展中展列出浑雄深湛的蓝图。
  家乡人没有忘记他。在金秋十月,家乡人就选择在奔腾不息的大运河边,就选择九九重阳是他生日的这一天,将为他举办大型音乐诗朗诵会,作为对这位运河之子的感谢。
  曾有人问及余光中如何看待祖国统一问题,他知道窗外就是大运河,说:我相信,泱泱中华文化总会发挥它的震撼力和向心力,不要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了五千年的文化。
  回到台湾,会思念大运河吗?
  怎么不呢?在台湾,只要我不走,我就是一滴运河水,这滴水,会蒸发成漫岛的甘露,所有思乡的人只要轻轻伸出舌头,二千五百岁运河的甘霖就会流入心田的。
  诗人余光中如是说。
21.诗人余光中踏上故土,寻根寄情。请把他在故乡的主要行踪或活动补充完整。(2分)
坟地         → 河堤徜徉 →         抒怀(方框中各自填写2个字)
22.文中诗人睹物生情:询问运河的流向,想到血脉相连的宝岛台湾;端起运河水泡的茶,闻到熟悉的血统气味……这样的联想在文中还有,请再找出一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写诗人“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请结合全文谈谈两个“惆怅”的不同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引用《乡愁》一诗,有什么作用?(可以从情感、主题、结构等方面写出两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章结尾处,诗人把自己比作运河里的一滴水,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古文,完成26~30题。(15分)
公输盘为楚造去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起于鲁(               )   (2)公输盘不说(               )
27.子墨子诱使公输盘说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从“智”、_________、“忠”、_________、“知类”五个方面,劝阻公输盘攻宋,体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4分)
28.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个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2分)
(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翻译句子。(4分)
(1)夫子何命焉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本文与战争话题有关,联系现实,请拟一则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公益广告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31.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行,在旅途的每一个十字路口上,每一个驿站,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们大都会被人遗忘,而少数的都记忆深刻。有时,这些脚印不但会引发自己的回忆,也可能引起他人的思考。
请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鼓励用行楷字书写。












































 (20×44=880)  
岳池县2007-2008学年度(上)九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建议: 对主观性试题的评阅,不能死抠参考答案,也不能盲目给分。对于学生用不同于参考答案的语言表述出了正确的意思,只要语句通顺,也应给满分。
一、(一)1.C   2.B   3.D   4.D   5.C   6.D
(二)7.(1)水浒传  农民起义  官逼民反   (2)动作  神态  学诗痴迷
8.(1)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2)塞下秋来风景异  长烟落日孤城闭   (3)降大任于斯人也  苦其心志  空乏其身(名句默写不能增字、减字、错字、别字。要求每句书写规范,有一定的书法效果,占1分)


展开余下试题9.(1)我说服妈妈,和你一起走  (2)我说服妈妈和你,一起走 
10.(1)比喻   (2)拟人 
11.略(言之成理即可)
二、(一)12.D  A 
13.(1)说明中年闰土饱经忧患   (2)说明中年闰土生活艰辛
14.肖像描写(外貌描写)  人身材、脸色、眼睛、衣着、手五个方面描写中年闰土形象,表现闰土的生活困苦,劳动艰辛
15.对比手法  写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判若两人,在痛苦生活的煎熬下,中年闰土饱经忧患,极度贫困,整日在磨难中挣扎
16.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造成的,这是表层的原因。实际上是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意同即可给满分)
(二)1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18.表明大树的成长饱经沧桑
19.动植物世界的友爱和感恩(或:大树的关心、友爱和蚂蚁的感恩及眷恋情怀)  冷漠无情、自私自利(意思大体相近即可)
20.丰富文章内容,深化主题,给文章增添悲壮气氛
(三)21.凭吊  老屋
22.例:看着清冽冽的井水,想到一汪明潭;看到老屋墙上飘落的尘埃,想到50多年的乡愁;看到横跨运河的洽盛桥,想到构建一座跨越海峡两岸的大桥(举一句即可)
23.前者是指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后者指目睹故乡物是人非的落寞(或指一辈子颠沛流离的愁绪;或指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忧虑)
24.使文章思乡怀国情感更加浓郁(或渲染了思乡怀国的情感,增强文章感染力和抒情性)  以《乡愁》诗照应题目,使主旨更加鲜明,引出诗人余光中
25.“一滴水”的比喻寄托了诗人对祖国故土的赤子之情,报效之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土统一、民族团圆的坚定信念
(四)26.(1)从  (2)通“悦”,愉悦 
27.“吾义固不杀人”  仁  强  非攻(反对战争)
28.(1)班门弄斧   (2)墨守成规(墨守陈规)
29.(1)您(老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2)损失(葬送)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或: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踩分字“焉为”、“杀”等要能正确翻译,译文要通顺才能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30.示例:(1)让战争从地球上走开   (2)远离战争,让和平的阳光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3)珍爱生活,反对战争   (4)用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
三、作文(60分)
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50分 一等(60—54分) 二等(53—45分) 三等(44—30分) 四等(29—0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标点符合使用规范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结构完整
语言流畅
字迹清楚
标点符号合作较为规范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够充实
感情基本真实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潦草
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单薄
感情虚假
结构混乱
语病多
字迹难以辨认
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发展等级10分 能在下列四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做得较为突出即可评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①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能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材料丰富
④形象丰富
⑤意蕴丰厚 ⑥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⑦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⑧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
⑨联想和想像较为独特
⑩表达有一定个性特征
作文评分说明:
1.4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3分。
2.标点符号错误过多和不打标点符号的,扣1~2分。
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的,酌情加1~3分(但总分不能超过40分);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的,酌情扣1~3分。
4.字数未达到要求的,不能进入一类卷。
5.优秀作文,可以给满分。 (218.88.238.6)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九年级上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