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68  
标签:沪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8]
上海市行知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上海市行知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9分)
对联(节选)
作者  梁实秋
①我们中国字不是拼音的,一个字一个音,没有词类形式的变化,所以特宜于制作对联,长联也好,短联也好,上下联字字对仗,而且平仄谐调,读起来自有节奏,看上去整整齐齐。外国的拼音文字便不可能有这种方便。我服务过的一个学校,礼堂门口有一副对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写作俱佳,有人问我如何译成英文。我说,只可译出大意,无法译成联语。外文修辞也有所谓对仗(antithesis)!也只有在句法上作骈列的安排,谈不到对仗之工与音调之美。我们的对联可以点缀湖山胜迹,可以装潢寓邸门庭,是我们独有的一种艺术品。
②楹联佳制,所在多有。但是给人印象深刻者,各人所遇不同。北平人文荟萃之区,好的门联并不多覯。宫阙官衙照例没有门联,因为已有一番气象,容不得文字点缀。天安门前只可矗立华表或是擎露盘之类,不可以配制门联,也不可以悬挂任何文字的牌语。平民老百姓的家宅才讲究门联,越是小门小户的人家越不会缺少一副门联。王公贝子的府邸门前只列有打死人不偿命的红漆木头棍子。
③我们北平故居大门上一联是最平凡的一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可是我近年来越想越觉得其意义并不平凡,而且是基为崇高。这不是夸耀门楣,以忠厚诗书百许,而是表示一种期望:在人品上有什么比忠厚更为高尚,在修养上有什么比诗书更为优美?有人把“久”、“长”二字删去,成为“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的四言联,这意思更好,只求忠厚宅心,儒雅为业,至于是否泽远流长就不必问。常看到另一副门联:“国恩家庆,人寿年丰。”是善颂善祷的意思,不过有时候想想流离丧乱四海困穷的样子,这又像是一种讽刺了。有一人家门口一融对联:“敢云大隐藏人海,且耐清贫读我书。有一点酸溜溜的,但是很有味,不知里面住的是怎样的一位高人。”
④春联最没有意思,据说春联始自明太祖。“帝都金陵,除夕传旨,公聊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仓促之间,奉命制联,还能有好的作品?晚近只有蓬户瓮牖之家,才热衷于贴春联。给颓垣垩室平添一些春色,也未尝不可。曾见岁寒之日,北风凛冽,有一些缩头缩脑的人在路边当众挥毫,甚至有髫龄卯齿的小朋友也蹲在凳子上呵冻作书,引得路人聚观,无非是为博得一些笔墨之资,稍裕年景而己。春联的词句,不外一些吉祥颂祷之语,即使搬出杜甫的句子如“楼阁烟云里,山河锦绣中”,或孟浩然的句子如“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仍然不免于俗。如果怀有才气,当然可以自制自联,不过对仗要工、平仄要调,并不是上下联语字数相同即可充数。
⑤幼时,检家中旧笥,得墨拓杨继盛书对联一副:“铁户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杨继盛,字椒山,明嘉靖进士,官吏部员外郎,是一位鲠直的正人君子,曾劾严嵩五奸十大罪,被构陷下狱,终弃市。我看了那副对联,字如其人,风骨凛然,令人肃然起敬,遂付装池,悬我壁上。听说椒山先生寓邸在北平西城某胡同(丰盛胡同?)改为祠堂,此联石刻即藏祠堂内,可惜我没有去瞻仰。担道义即不是计利害的主持正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椒山先生当之无愧。所谓辣手著文章,我想不是指绍兴师爷式的刀笔,没有正义感而一味的尖酸刻薄是不足为训的。所谓辣手应是指犀利而扼要的文笔。这一副对联现在已不知去向,但是无形中长是我的座右铭。


浏览完整试题⑥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夏,与杨今甫、赵太侔、闻一多、黄任初诸君子公同济南,偷闲游大明湖。泛小舟,穿行芰荷菱芡间。至历下亭舍舟登陆。仰首一看,小亭蓦然,榜书一联“海右此亭古,                。”这是杜甫于天宝四年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里的诗句,亭为胜迹,座有佳宾,故云。大凡名胜之地必有可观,若有前贤履迹点缀期间,则尤足为湖山生色。当时我感触很深,“云山发兴”“玉佩当歌”的情景如在目前,此一联语乃永不能忘。
⑦西湖的楹联太多了,我印象深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岳坟的一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自古忠奸之辨,一向严明。坟前一对跪着的铁像,一个是秦桧,一个是裸着上身的其妻王氏,游人至此照例是对秦桧以小便浇淋,否则便是吐痰一口,臭气熏天,对王氏则争扪其乳,扪得白勿乳头发光。我每谒岳坟,辄掩鼻而过,真有“白铁无辜”之叹。白铁铸成佞臣,倒也罢了,铸成佞臣之后所受的侮辱,未免冤枉。西湖另一副难忘的对联是:“万顷湖平长似境,四时月好最宜秋。”联在平湖秋月,把平湖秋月四个字嵌入联中,虽然          ,但是              。我因为特别喜欢西湖的这一景,遂连带着也不忘了这副对联。
(选自《雅舍小品》)
1.第二段加点词“多覯”的意思是                                            
                                               。(2分)
2.对联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多种。如为迎春而写的对联称作春联,为悼念死者而写的对
   联则称作              。(2分)
3.结合文意,选出不正确的两项(    )(     )(6分)
A.作者认为对联艺术只有中国才有。
B.本文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旁征博引,可读性强。
C.作者提到对联英译“只可译出大意,无法译成联语”时,充满了遗憾自责之情。
D.绍兴师爷式文风有尖酸刻薄的特点。
E.春联和楹联是对联的两个不同种类。
4.结合文意,补出第七段空行处“虽然                              ,但是                         。”(2分)
5.作者为什么认为“春联最没有意思”?(4分)
6.请写出第六段“海右此亭古”的下联。(要求工对)(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19分)
艳遇
作者   裘山山
十年前,有个年轻姑娘只身一人去了西藏,她在西藏跑了近三个月,几乎看遍了所有的高原美景,但离开西藏时,却带着一丝遗憾。因为藏在她心底的一个愿望没能实现。那就是,与一个西藏军人相遇,然后相爱,再然后,嫁给他。
过了,于是退一步想,那就嫁给军人做军嫂吧。身边的女友知道后跟她开玩笑说,我们这个小地方可实现不了你的理想,你要嫁,就到西藏去找一个吧。她马上说,去就去,你们以为我不敢吗?她就真的一个人进藏了。
西藏归来,见她仍是只身一人,家人和朋友都劝她不要再固执了,要实现那样的理想,不是有点儿搞笑吗?再说年龄也不小了,赶紧找个对象结婚吧。可她就是不甘心。不甘心。于是三年后,2000年的春天,她又一个人进藏了。
也许是感动了月下老?在拉萨车站,她遇见了一个年轻军官。年轻军官其貌不扬,黑黑瘦瘦的,是个中尉。他们上了同一趟车,坐在了同一排座位上。路上,她打开窗户想看风景,中尉不让她开,她赌气非要开。两个人就打起了拉锯战,几个回合之后,她妥协了,因为她开始头疼了,难受得不行。中尉说,看看,这就是你不听话的结果。这是西藏,不是你们老家,春天的风不能吹,你肯定是感冒了。她没力气还嘴了。中尉就拿药给她吃,拿水给她喝,还让她穿暖和了蒙上脑袋睡觉,一路上照顾着她。
他们就这么熟悉了。或者说,就这么遇上了。她30岁,他27岁。
到了县城,中尉还要继续往下走,直到边境,他们就分手了。分手时,彼此感到了不舍,于是互留了姓名和电话,表示要继续联系。
可是,当她回到内地,想与他联系时,却怎么也联系不上。她无数次地给他打电话,却一次也没打通过。因为他留的是部队电话,首先接通军线总机就很不容易,再转接到他所在的部队,再转接到他所在的连队,实在是关山重重啊。在尝试过若干次后,她终于放弃了。
而他,一次也没给她打过电话。虽然为了等他的电话,她从此没再换过手机号,而且一天24小时开着。但她的手机也从来没响起过来自高原的铃声。
一晃又是三年。这三年,也不断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也不断有小伙子求爱,可她始终是单身一人。她还在等。她不甘心。
三年后的四月一日这天,她的手机突然响起了,铃声清脆,来自高原。她终于接到了他的电话。他说,你还记得我吗?她说,怎么不记得?他说,我也忘不了你。她问,那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才来电话?他说,我没法给你打电话。今天我们部队的光缆终于开通了,终于可以直拨长途电话了,我第一个电话就是打给你的。她不说话了。他问,这几年你想过我吗?她答,经常想。他问,那你喜欢我吗?她答,三年前就喜欢了。他问,那可以嫁给我吗?她笑了,半开玩笑的说,可以啊,你到这里来嘛。他沉吟了一会儿说,好的,你给我四天时间,四月五日,我准时到。
她把他的话告诉了女友,女友说,你别忘了今天是愚人节!他肯定在逗你呢。他在西藏边防,多远啊,怎么可能因为你的一句话就跑到这里来?再说,你们三年没见了啊。她一想,也是。但隐约的,还是在期待。
四月五日这天,铃声再次想起。他在电话里说,我在车站,你过来接我吧。她去了,见到了这个三年前在西藏偶遇的男人。她说,你真的来啦?我朋友说那天是愚人节,还担心你是开玩笑呢。他说,我们解放军不过愚人节。


展开余下试题她就把他带回了家。家人和朋友都大吃一惊,你真的要嫁给这个只见过一次的男人吗?你真的要嫁给这个在千里之外戍守边关的人吗?她说,他说话算话,我也要说话算话。
最后父亲发了话。父亲说,当兵的,我看可以。
他们就这样结婚了。
他30岁,她33岁。
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们的婚姻,不看好这路上撞到的婚姻。但他们生活得非常幸福。这种幸福一直延续到四年后的今天。
今天上午我在办公室见到了她。其实三年前我就见过她。那时我去她所在的小城作文学讲座,她来听课。课后她曾找过我,说想跟我聊聊自己的故事。可当时时间太紧了,我没能顾上。于是,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就推迟了三年才来到我身边。
当然,比之三年前,故事有了新的内容:他们有了一个来之不易的女儿。婚后很长时间她都没有孩子。为了怀上孩子,她专门跑到西藏探亲,一住一年。可还是没有。部队领导也替他们着急,让她丈夫回内地来住,一边养身体一边休假,一呆半年,还是没有。去医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问题。虽然没影响彼此感情,多少有些遗憾。后来,丈夫因为身体不好,从西藏调回了内地,就调到了她所在的城市的军分区。也许是因为心情放松了?也许是因为离开了高原?她忽然就怀上孩子。这一年,她已经35岁。
怀孕后她反应非常厉害,呕吐,浮肿,最后住进了医院,每天靠输液维持生命。医生告诉她,她的身体不宜生孩子,有生命危险,最好尽快流产。但她舍不得,她说她丈夫太想要个孩子了,她一定要为他生一个。丈夫也劝她拿掉,她还是不肯。一天天地熬,终于坚持到了孩子出生。幸运的是孩子非常健康,是个漂亮的女孩儿。但她却因此得了严重的产后综合征,住了大半年的医院。出院后也一直在家养病,无法上班,也出不了门,孩子都是姐姐帮她带的。直到最近才好一些。
她坐在我对面,浅浅地笑着,给我讲她这十年的经历,讲她的梦想,她的邂逅,她的他,还有,她的孩子。
她忽然说,今天就是我女儿一周岁的生日呢,就是今天,九月十七日。一想到这个我觉得很幸福。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我们一家三口都健健康康的,守在一起过日子。
不知什么时候,我的眼里有了泪水。我不知说什么好,只能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福。他们有充足的理由幸福,因为他们有那么美好的相遇,那么长久的等待,那么坚定的结合。
她急着去为女儿买礼物,我只好送她走。在电梯门口,当我与她道别时,忽然想起了不久前看的一出话剧,名字叫《艳遇》,讲的是现代人的办公室恋情以及婚外恋三角恋之类。看的时候我就想,这算什么艳遇呢?以后我一定要写个真正的艳遇。
没想到这个真正的艳遇,突然就出现了。
他们在世界最高处,最寒冷处,最寂寞处,有了一次温暖的美丽的刻骨铭心的相遇。这样的相遇,难道不该命名为艳遇吗?
我想,没有比他们更当之无愧的了。
(选自文汇报2007年10月17日)
7.你认为作者把本文的标题命为“艳遇”好不好?说明理由。(4分)
8.“最后父亲发了话。父亲说,当兵的,我看可以。”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9.请选出下列选项中不合文意的一项(    )(3分)
A.她们在愚人节重逢,暗寓了天意弄人、三年不见的辛苦,并且充满了戏剧性。
B.本文先后出现“她30岁,他27岁”和“他30岁,她33岁”,主要是为了强调“他”
   不嫌弃“她”的年纪,对“她”是真心相爱。
C.愚人节反衬了她们对彼此的矢志不渝。
D.女主人公对“他”的爱与“他”的军人身份也有关系。
10.本文题为“艳遇”,却用很多笔墨写婚后怀孕生子的过程,这样写是否多余?简述理由。(3分)
11.这篇小说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请作赏析。(5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
【注:考生答题超过5空,按所答的前5空顺序评分】
12.(1)                 ,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田园居》)
   (2)借书满架,                 ,                 ,万籁有声。(归有光《项脊轩志》)
   (3)青冥浩荡不见底,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5)泪眼问花花,                 。(欧阳修《蝶恋花》)
   (6)                 ,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
   (7)蓬莱文章建安骨,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四、阅读下面的词和相关材料,完成第13—15题。(8分)
卜算子    黄州定惠守寓居作①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②¬¬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一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天寺③寻找怀民④,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注】①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在黄州所作。先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自元丰三年(1080)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六月乃量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②指漏壶,是古人计时的器具,从壶中滴水计算时间。③承天寺在湖北黄冈县南。④张怀民,名梦得,清河人,时正谪居黄州。
1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与其父       、其弟           并称“三苏”。(2分)
14.《卜算子》词和《记承天寺夜游》内容和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词中使用了比兴之法,借孤鸿衬托“幽人”的心境。
B.从“漏断”一词来判断,词中所显示的时间应该是夜深之时。
C.短文中苏轼与张怀民一起欣赏中庭月色,写到了庭下积水、水中藻行、竹柏影等月下影色。
D.文末作者连用了两个反问句和一个感叹句,指出月光和松柏本都是寻常之景,而二人之所以如此有雅兴赏玩,乃是因为他们是所谓的“闲人”。
15.仔细阅读词和短文,试比较“幽人”和“闲人”形象的异词。(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17分)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不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不复与焉。”


展开余下试题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景公召而数之(                    )
   (2)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
   (3)景公乃下席而谢之(                    )
   (4)寡人不复与焉(                    )
17.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    )
A.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B.于是明年上计
C.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D.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18.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
A.今子治而乱     B.子退而自察也
C.君乃反迎而贺     D.景公乃下席而谢之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2)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20.根据文中所述,你认为齐景公是一个怎样的君主?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21分)
二侯说
闽有侯白,善阴,中人以数①,乡里甚憎而畏之,莫敢与较。一日,遇女子侯黑于路,据井旁佯,若有所失。白怪而问焉。黑曰:“不幸堕屯珥于井,其直百金。有能取之,当分半以谢,夫子独无意乎?”白良久计曰:“彼女子亡珥,得珥固可绐而勿与。”因许之。脱衣井旁,继而下。黑度白己至水,则尽取其衣,亟去,莫知所涂。故今闽人呼相卖曰:“我己侯白,伊更侯黑。”
余谓“二侯”皆里巷滑稽之民;相遭而角其技,势固不得不然,于所亲戚游旧未必尔也。而今世缙绅之士,闲居负道德,矜仁义,羞汉唐而不谈,真若于徇②于世者。一旦爵位显于朝,名朝彰于时,稍迫利害,则释易而趋险,叛友而诬亲,挤人售己,更相伺侯,若弈棋然,唯恐计谋之不工,侥幸一切之胜。而曾白黑之不若者,武相仍③,袂相属也。则二侯之事,亦何所怪哉!
【注】①数:权谋,诡计。②徇:经营,做事。③相仍:相互因袭。
21.第一段中,侯白“善阴”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2.第二段中,描写缙绅之士“得势”之后的表现时,用了“释”、“趋”、“叛”、“诬”、“挤”、“售”等动词,这与之前的(    )、(    )、(    )等动词构成了鲜明的对照。(3分)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福建人侯白很阴险,常用诡计陷害别人,乡里的人们对他既憎恶又害怕。
B.侯白好心帮助侯黑下井捞取耳环,侯黑却恩将仇报,把侯白的衣服拿走了。
C.作者认为习武和读书的人中间,有很多人在道德上连侯白和侯黑都不如。
D.“我已侯白,伊更侯黑”的意思是指两个人“相卖”的本事半斤八两、不分伯仲。
24.作者认为某些“缙绅之士”连侯白侯黑都不如,其原因是                         
                                               。(2分)
25.作者写作《二侯说》的用意何在?(3分)
七、作文(70分)
请以“风景依稀似去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志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 经常遇见
2. 挽联(或丧联、丧挽联)
3. CE
4. 参差不齐   十分自然
5. 春联的产生有奉皇命的色彩,显得仓促被动;后来势衷春联的人大多缺少写好对联的能力;春联的词句总显得俗气。
6. 参考:济南名士多(平仄合理,语言通顺2分。若再合乎文意,满分)
7. 好。(1)他们在世界最高处,最寒冷处,最寂寞处,有了一次温暖的美丽的刻骨铭心的相遇。这样的相遇,称得上艳遇。
   (2)以容易引发歧义的“艳遇”为题,新颖有趣,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心、阅读兴趣(若认为不好,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8.(1)与篇首“不知是否因为出身在军人家庭,她从小就有很浓的军人情结”相呼应。
   (2)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与本文所蕴含的拥军思想相一致,服务了暗藏的另一主题。
9.B
10.不多余。“艳遇”是指美好的相遇。文中大篇幅写了两人婚后的怀孕生子过程,充分表现出双方的结合不只是一次简单草率的偶遇的结果,而是有丰厚感情基础,婚姻十分美满,这就有力证明了两人的遭遇是一次“艳遇”。
11.可参考以下几个点:倒叙  侧面衬托  精采的细节处理(如“愚人节”的作用、两次年龄的强调)标题的巧妙等  要求:观点不少于两个  具体阐述  语言通顺
三、(5分)
12.(1)少无适俗韵
   (2)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3)日月照耀金银台
&n
标签:沪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上海市行知”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