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01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2]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考试
  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拼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蓊(wěng)郁    袅娜(nuó)    倩(qiàn)影    脉(mài)脉
B. 国粹(cuì)    孱(chán)头    冠冕(miǎn)    繁芜(wú)
C. 寥(liáo)落    菲(fěi)薄     浸渍(zé)      夔(kuí)门
D. 攒(cuán)射   端倪(ní)      繁冗(rǒng)    悚(sǒng)然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自栩    班驳    浅尝辄止    纤腰束素
B. 诅咒    竹蒿    坚忍不拔    言简意赅
C. 虫蠹    暗然    陨身不恤    汩汩涛涛
D. 惩创    拖踏    摧山坼地    嘁嘁嚓嚓                          
3.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历史在前进中,不免有    有    有     有     。
A. 后退    失败    挫折    迂回
B. 挫折    迂回    后退    失败  
C. 迂回    后退    挫折    失败
D. 失败    挫折    迂回    后退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
   有许多论文所引证的论述能够兼顾历史和科学前沿,    包括该领域中古老又权威的论断、方法和数据,    包括了最新研究成果及理论或实际需求,反映出作者的理论眼界。一位优秀的科学家    与当今学者的研究成果互相联系,且兼顾经典,    在研究其论文时不仅得到论点、论据,    能获得进一步探讨的方法与空间。
A.既   又   不仅   因而   所以     B.不但   而且   不仅   因而   而且
C.既  又  总是    从而    而且     D.不但   而且   总是   从而   所以
5.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克思对自己的研究和写作真正做到了厚积薄发,他对流行于学术界的虚浮浅薄之风表示愤懑和厌恶。
B. 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从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


浏览完整试题C. 新年晚会的节目非常精彩,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 他把这些年来计算机发展的最新消息,一览无余地告诉了我。花板         
6.下列句子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初次相见时,还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太多的话题,故而谈得很少。
B. 小倩告诉我说,等他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去青岛旅游了。
C. 你跑不过他也得跑,不要这么没信心:再说,离比赛还有段时间,结果还难说呢。
D. 寒风像小刀似的切割着他那冻僵了的手,那个修鞋的却拥有着大衣,在风中怡然自得。                                                               
7.下面几个句子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 它既有精华,也有糟粕②因为主流是精华③我们的文化传统也并非尽善尽美④精华与糟粕搀杂,彼此渗透⑤所以,中华文明才能社会的进步不断推向前进⑥总的说来,精华始终居于主导地位⑦如同世界其他文化体系一样
A.⑦③①④⑥②⑤      B.⑦③⑥④①②⑤ 
C.⑦①④③⑥②⑤      D.⑦①④②⑤③⑥                            
8.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春》、《背影》、《荷塘月色》都是他的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B. 《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拿来”的含意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对中国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遗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此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 《国语》、《战国策》分别为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上》;《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讽”是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的意思。                                                      
9.阅读下面一段话,选出说法有误的两项(   )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丝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A. 这是《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抒情插笔,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朗照、淡月比酣眠、小睡,指出美是有不同情态的,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正适合作者当时的心境。
B. 这是《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抒情插笔,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朗照比淡月,酣眠比小睡,指出美是有不同情态的,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正适合作者当时的心境。
C. 这是一个三重复句,第一重是转折关系。
D.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语意的递进。                               
10.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指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A.“真的猛士”就是真正的革命者,做真的猛士,也是鲁迅对自己的要求。
B.“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两句的意思是对反动统治下的残酷镇压和血腥屠杀,毫不回避,毫不畏惧,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
C.“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的含意是真的猛士为国家、民族的前途,为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把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牺牲作为自己的幸福,这是何等的崇高、伟大啊!
D.鲁迅高度赞扬了真的猛士,号召“庸人”向猛士学习。                    
1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1)、(2)、(3)题
   那时候,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是极有限的。他站立在独木船上,拿起竹篙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
“           ? 这峡道会不会有几千几万里,会不会直通到海底甚至通到地狱?他不知道,也没有想。           ?那高崖会不会劈头盖顶崩落不来?那礁石会不会像狼牙一样遍布江底?那江水会不会中途变成直下千仞的飞瀑?他不知道,也没有想。          ?会不会遇到百丈的蛟、九头的蛇?会不会遇到双睛似电、头颅如山的妖魔鬼怪?他不知道,也没有想。          ? 如果遇险,他会像一个水泡那样顷刻消散,还是会给人们留下永远的记忆?他不知道,也没有想。他只是想走出去,去扩大生活的世界。于是,他用竹篙一点,独木船开动了……”
(1)依次填入以上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①前面的路上会遇到些什么
②前面的路有多险
③他自己会不会中途遇险
④前面的路有多长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①④②③
(2)此文段的中心句是:                             。
(3)下面各句所用引号的作用与例句中的不同的一项是
例:他们正在向着当今和未来的无量数新的“三峡”进军。
A.海水东注,撞击、啃噬着东边大山,年深日久,终于开出一条通道,就是“三峡”。
B.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
C.此时此刻正有多少新的“三峡”待穿过啊!
D.那“三峡”也许高得顶住月亮,长得环绕地球。


展开余下试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7题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夫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返。’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1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窃爱怜之                        怜:可怜。
B.贤于长安君                      贤:胜过。
C.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及:趁着。           
D.恣君之所使之                    恣:任凭。                        
13.辨别下列虚词用法的不同
①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吾不欲匹夫之勇也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为”的用法两两相同的是(   与   ,    与   )
A. 持其踵为之泣              B.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C.其亲身为夫差前马          D.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14.与例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不若长安君之甚
A. 渔人甚异之            B.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C.目似瞑,意暇甚        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15.下列句中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B.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C.君将哀而生之乎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6.下面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例句: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A. 难道不是为她长久计划,希望她有子孙一代传一代地做国君吗?
B. 难道不是为她长远打算,希望她有子孙一代传一代地做国君吗?
C. 难道不是为她打算,希望她有子孙长久地一代传一代地做国君吗?
D. 难道不是为她计划,希望她有子孙长久地一代传一代地做国君吗?          
1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触龙向赵太后提出让自己的小儿子当禁卫军,是为了说服赵太后让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
B. 触龙认为赵太后对女儿出嫁一事的表现,是对子女真正的爱。
C. 触龙用赵王和诸侯的子孙为例,说明溺爱对长安君没有好处。
D. 触龙向赵太后指出,一旦她去世,长安君就会地位不保,必须去齐国做人质。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名记者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一个不能回答的问题,罗斯福怎样回答才算得体?
18.记  者:总统阁下,能就反攻的时间说点什么吗?
罗斯福:你能保守秘密吗?
记  者:这难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罗斯福:(    )
A. 那我只好相信你一次,千万不要让我失望。
B. 作为新闻记者,了解不能发表的消息,又有什么用呢?
C. 好吧,让我想想,说不定真会告诉你的。
D. 真的吗?谁能相信一个记者的鬼话呢?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9——22题

在旅途生活的烦躁和不安里,突然在前面出现了一座桥,即便是在零落的小村的尽头出现的一座颓圮的板桥,都会给我的心以暂时的、片刻的慰藉。我知道,踱过了一座桥,旅途便向前移进了一程……虽然在无涯的人生旅途上,这是多么些微可笑的一程,但用自己的劳苦向前迈进了一程,这时你的心理应该是怎样的呢?也就在这时,我的幻想便飞跃起来。我看见,人一程又一程地前进,桥,永远站在那里,用现在,把你的过去的脚步和未来联系起来……
当我在这喧嚣的小城市的郊外漫步时,对于醒目地显现在视野里的那塔和桥,我却有这样强烈的憎和爱。那塔,是远远地便企望人们注意似的写在渺茫的远天上;那塔,是虚幻的,可望不可即的诺言似的,写在渺茫的远天上。而且,我还有更奇妙的想头:那一层层地堆积起来的塔,是代表所谓“功勋”的本身么?于是,我对于这人世的虚伪有了更固执的憎恶。而那桥,却是显得那样平凡又像没有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地上有比它更真实,更亲切的形象么?我觉得它完全不希冀人们说一声“感谢”,沉默地像从没在那里一样地躺倒着。人们漠不关心地从桥上经过,我们能有法子去计算每天有多少无事的人从桥上经过,有多少奔忙的人从桥上经过吗?
而且,有谁来注意桥的坚贞呢?有谁来注意在艰险的溪流上守住最后一刻的木桥的坚贞呢?谁能想像到,那淫雨的夏夜,木桥怎样和暴涨的洪流抗逆到最后一刻的情景呢?……
而在第二天,当人们站在岸边上惊骇于桥的毁灭时,我们是宁愿去体验当它业已明白自己的命运,却有余暇去担心今后谁能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的那一刹那的心理;对于站在岸边上的那些假慈悲者的叹息,我们能说些什么呢?
(作者,郭风,现代作家。本文写于1941年。)
19.(1)作者为什么说,桥“会给我的心以暂时的、片刻的慰藉”?
答:因为□□□□□□□□□□□□□□□□□□□□。(不超过20个字)
 答案:因为桥能搭载我跨越人生旅途中的沟壑或踱过了一座桥我就在旅途上向前迈进了一程。
(2)作者说“我的幻想便飞跃起来”,从第一段来看,“幻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不超过30个字)


展开余下试题答案:幻想着通过桥把你人生旅程上的过去和未来的脚步联系起来。
20.(1)作者在第二段中把桥和塔进行了对比,对比的内容是什么?
答:桥是真实的,而塔是□□的;桥是平凡的、沉默的,而塔却□□□□□□□□□□□□□□□。(不超过15个字)
答案:虚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炫耀自己的“功勋”;
(2)这里运用的对比的手法,好处是什么?答:□□□□□□□□□□□□□□□□□□□□□□□□□ 。(不超过25个字)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真实与平凡的赞美,对虚伪与谎言的憎恶。
21.(1)桥的坚贞表现在哪里?
答:□□□□□□□□□□□□□□□。(不超过15个字)
答案:在艰险的洪流上抗逆到最后的一刻。
(2)桥还有一种更令作者赞叹的精神境界,从文末来看,这种精神境界是什么?
答:□□□□□□□□□□□□□□□□□□□□。(不超过20个字)
答案:面临危难,担心今后谁能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
22.对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真实、平凡的赞美,对虚伪、谎言的憎恶,有力地鞭挞了作威作福的反动统治者。
B. 散文中所描写的桥的真实、平凡和坚贞,体现了作者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赞美,抒发了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
C. 作者置身于自己热爱、熟悉的乡土之上,将个人对大自然与人生的感悟,浓缩于笔下,如歌如吟,感人至深。
D. 这篇散文想像丰富,对比鲜明,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精心雕琢,尽求华美。
E. 作者运用朴实清纯的语言,将形象、情感、哲理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具有自然率真之美。                                                            
五、作文(40分)
  在你所学的课程中,你可能特别喜欢语文,或者是数学,或者是英语……在你的课外生活中,你可能爱看书,或者爱玩电脑,或者爱踢足球……请你完成下面的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题目:我与            
答题纸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二、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⒑ ⒒ ⒓ ⒔ ⒕ ⒖ ⒗ ⒘ ⒙
答案
⑴ ⑶ ① ②
11.(2)此文段的中心句是                                                。
19.(1)作者为什么说,桥“会给我的心以暂时的、片刻的慰藉”? (不超过20个字)
答:因为                                                            。
(2)作者说“我的幻想便飞跃起来”,从第一段来看,“幻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不超过30个字)
20.(1)作者在第二段中把桥和塔进行了对比,对比的内容是什么?
答:桥是真实的,而塔是    &nb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高中一年级”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