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506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06]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6.赤壁赋课堂作业及答案
  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在文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窈窕(tiǎo)   桂棹(zhào)  愀(qiǎ)然
B.嫠(lí)妇     酾(shī)酒   横槊(shuò)
C.江渚(zhǔ)    蜉蝣(yóu)   枕藉(jiè)
D.壬(rèn)戌      属(shǔ)客   扁(piān)舟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人饮酒)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音hè,同声相应,唱和)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往下游走)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
3、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相同的两项项是(    )和(    )
A.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4、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少顷,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C.知不可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5、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纵一苇之所如(助词,无实义)
②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③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6、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斄妇。
C.舳舻千里,旌旗敝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7、下列最能体现苏轼旷达心怀的两句是(   )
A.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C.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D.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E.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共适也。
8、本文文辞华美,化用了不少典故,或引用古人现成诗句。下列各项中对应关系不当的一项是(   )
  A.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诗经》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孟子》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庄子》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
9、写出各句中“而”的用法
①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②侣鱼虾而友糜鹿(                    )
③耳得之而为声(                      )
④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浏览完整试题10、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凌万顷之茫然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而今安在哉            
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11-14各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端正)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斟)
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一片树叶)
D.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  
12、下列加粗词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中“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B.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C.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D.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13、下面句中“属”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属”字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举匏樽以相属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B.此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名属教坊第一部            
D.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4、对这段文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描绘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景象,意在抒发自己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B.选文的抒情议论都与江上风景和赤壁之战的故事有关。
C.这一段,作者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由遥想昔日英雄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悲叹。
D.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与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
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23各题。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者有喜,则以名物   名:命名,赐名。
B.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明年:第二年
C.以属客而告之  属客:向客人敬酒
D.今天不遗斯民   遗:遗弃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周公得禾,以名其书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①五日不雨可乎?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①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①无麦无禾,岁且荐饥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1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始旱而赐之以雨
A.或脱身以逃         
B.青,取之于蓝
C.燕王欲结于君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18、下列加点的字与“五日不雨可乎”中“雨”的用法不同的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D.辇来于秦
19、下面能够表明作者以“喜雨”命亭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百姓因久旱逢甘雨而欣喜,作者的心情也很高兴。
B、雨下得很及时,老百姓载歌载舞,乐以忘忧。
C、作者能与朝廷官吏以及朋友在亭子上游玩。
D、作者能够邀请客人来亭子上饮酒欢庆。
20、下列对文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是一篇记叙义,扣紧喜雨亭的命名,捕写了喜雨亭一带的景色,抒写了者的喜雨之情,表现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B.筇一段是总写,引周公得禾、汉武得鼎、叔孙胜狄为证,不仪足在说吲作者以雨躬亭的依据,主要还在借“古并有喜则以名物”的事例,着力烘托、渲染喜雨之情。
C.文章第三段是借亭上宴饮,从国计民生方面抒写喜雨之情,最后归结到“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用“其义又可忘邪”一句,点出作者要以雨命亭的缘故。
D.文章波澜起伏,行文富于曲折变化,虚实相生,抑扬结合。语言就像诗一样精练、优美、生动,特别是排句的大量运用更使作品语言诗化,极大增强了声凋美和艺术感染力。
2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展开余下试题译:                                                                     。
(2)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译:                                                                     。
22、在文中给划“    ”这段话断句并加标点。
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23、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选自《东坡志林》)
译:                                                                
                                                                    
                                                                    
                                                                    
                                                               。
6.赤壁赋练习答案
基础知识及运用
1、D  壬rén 属zhǔ
2、C  下:攻占
3、A 和B均为名词作动词 C.是名词意动用法,D.是名词作状语) 
4、D。A.少焉。B.所如。C. 知不可乎骤得
5、D①助词,无实义  ②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③介词,从    ④介词,被 
6、D A.“嘱”应为“属”,B.“斄”应为“嫠”,C.“敝”应为“蔽”。
7、BE。此题考查对课文关键语句的把握。除答案外的选项,都是苏子叙述,不直接体现他旷达之情。
8、B。此题考查知识积累。“逝者如斯”化用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语出《论语》。
9、①连词,表转折    ②连词,表并列    ③连词,表顺承  ④连词,表修饰
10、A.状语后置句    B.定语后置句    C.被动句    D.宾语前置句
阅读理解
11、C一叶:形容船小
12、C。此题考查文言句式之一被动句。C项与例句相同,“于”表被动。A项“于”为“在”,B项“于”为“从”,D项“于”为“在”。
13、D与例句中的“属”都当“劝人饮酒”讲。A. 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B.类  C.归属,隶属
14、A
课外延伸
15、A(题名)
16、D,将要(A拿/因为,B 疑问语气/反问语气,C 表承接/表递进)
17、A,不是倒装句
185、D,例句“五日不雨可乎”中“雨”为名词作动词。A水、C帝王、D辇用法与例句相同,分别当“游水”、“做帝王”、“乘辇”讲。B朝为使动用法。
19、A 。
20、A,文章没有对喜雨亭周围的景色进行描写。
21、(1)担忧的人为之高兴,患病的人为之痊愈,而我的亭子恰巧也在这时造成。
(2)那么我与诸位即使想在亭中舒畅地游赏,又怎么可能呢?
22、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23、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回答说:“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它。”
附《喜雨亭记》参考译文:
这座亭子以雨命名,是为了表示喜庆。古代逢到喜庆,便以此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周公得禾,便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汉武帝得鼎,便以元鼎作他年号的名称,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以“侨如”作他儿子名字。喜庆虽有大小不同,表示不忘的用意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始营建官邸。在厅堂北面筑了一座亭子,而在南面凿了一口池塘,引水种树,作为休息场所。这年春天,空中落下麦子于岐山之南,占卜后以为是丰年之兆。接着是整月不下雨,百姓很着急。到了三月乙卯日下雨了,隔了九天的甲子日又下雨,百姓却感到不满足。丁卯那天是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相互庆贺于衙院,商人相互歌唱于市场,农民相互喜悦于田头。担忧的人为之高兴,患病的人为之全愈,而我的亭子恰巧也在这时造成。
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而告之:“如果五天不下雨,行么?你们一定会说:‘五天不下雨,麦子就长不成了。’十天不下雨呢?又一定会说:‘十天不下雨稻子就长不成了。’无麦无稻,年成就要饥荒,讼案增加而盗贼纷起,这样,我和诸位即使想游赏于这座亭中,办得到么?幸喜上天不遗弃下民,刚旱不久便赐雨于人间,使我与诸位能够相互舒畅地欢乐于亭中,这都是雨的恩赐啊!怎么可以忘记呢?”
亭名既已题定,又进而作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的是珍珠,受寒的人不能当做棉衣;假使上天下的是宝玉,挨饿的人不能当做米饭。如今一雨三日,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并不有此力量,还是归功于天子,天子又说不对,归功于造物主。造物主不自以为有功,归结到太空,太空渺茫,不可能为亭命名,我就自己以名我亭。” (117.14.250.3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新课标人教”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0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