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529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29]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课堂作业及答案
5.杜甫诗三首
〔积累运用〕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万壑hè 渚清zhǔ 猿猱náo 飞湍tuān
B.潦倒liáo 千载zài 王嫱qiǎng 咨嗟zī
C.鱼凫fú 青冢zhǒng 巉岩chán 吮血yǔn
D.朔漠sù 省识xǐng 环珮pèi 暮砧zhēn
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C.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D.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白帝城高急暮砧(捣衣石) B. 一去紫台连朔漠(北方的沙漠)
C.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百年) D. 艰难苦恨繁霜鬓(极)
4、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课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B.《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C.《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D.《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6、填空
①. ,生长明妃尚有村。 ②.江间波浪兼天涌, 。
③. ,百年多病独登台。 ④.丛菊两开他日泪, 。
⑤.杜甫,字子美,唐代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 诗人。其作品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 ”。在诗歌艺术上,他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 ”的风格。后人称其为“ ”。
〔问题探究〕
7、后世评家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是诗人用“一生辛酸化出的”。请根据你的理解试作简要分析。
答:
浏览完整试题
。
8、《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答:
。
〔阅读鉴赏〕
阅读杜甫《登高》,完成9—12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试归纳前后两层的大意,并分析本诗在押韵和对仗上有什么特点?
答:
。
10、第一层怎样描述自然景象?产生了怎样的意境?
答:
。
11、分析作者复杂感情的具体内容。
答:
。
12、诗人老病孤愁之感怎样与忧国伤时的博大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
展开余下试题
答:
。
参考答案
5.杜甫诗三首
1、A.(载:音zǎi;嫱:音qiáng;吮:音shǔn;朔:音shuò)
2、B 分析:“佩”应为“珮”
3、C 分析:“百年”这里指晚年。
4、B 分析:划分节奏时不能把意义单位分开。
5、C 分析: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6、①群山万壑赴荆门 ②塞上风云接地阴 ③万里悲秋常作客 ④孤舟一系故园心
⑤现实主义、诗史、沉郁顿挫、诗圣
7、答:此二句笔锋陡转,触景生情,感慨万千。结合作者身世、经历可逐句阐释。罗大经《鹤林玉露》里的说法可供参考: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迟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8、答:王昭君有倾城倾国之貌却无人省识,汉元帝不辨美丑,竟要靠“画图省识”;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而这些都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借写王昭君的不幸暗寓自己的不幸。古人对此有多家点评。黄叔灿《唐诗箴注》云:“此咏明妃以自悲。”郭曾祈《读杜札记》云:“琵琶胡语,怨恨谁论?亦隐寓知音寥落之感。”佚名《杜诗言志》云:“此第三首,则专咏明妃之事,无一字及于己怀,乃吾正谓此为少陵自咏己怀,非咏明妃。……夫明妃抱此怨恨,不可明言,只以托之千载琵琶;而少陵之怨恨,不可明言,又以托之明妃。通篇只重写‘怨恨’二字,乃所以写明妃,即所以写己怀也。”
9、答:诗的前四句为一层,描述登高所见的富有地域特点的秋江景色。
后四句为一层,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本诗首句押韵,属于偏格。本诗首联和尾联都对仗,有些诗句甚至句中自对,如“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
10、答:首联刻画具体景物,形色声态,工笔细描,颌联大笔写意,渲染整个秋天气氛。总体意境雄浑开阔,与诗人的胸襟抱负吻合:猎猎疾风,盘旋的群鸟,是诗人心潮起伏的体现;天高渚清,清猿哀啸,是诗人身世凄凉之感的投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使诗人油然而生人生易老、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11、答:有作客思乡的情思,天涯孤独的怅惘,悲秋苦病的愁苦,人在暮年的感叹,无力报国的苦闷。
12、答:作者把老病孤愁之感、潦倒不堪之景与国事艰难联系在一起,构成因果关系:因时世艰难,导致诗人潦倒不堪;因无力匡时济世,使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更其强烈,无法排遣。诗人不是咀嚼个人的愁绪苦闷,而是把它与忧国伤时的博大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 (117.14.250.32)
上一篇: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4.蜀道难课堂作业及答案
下一篇:
《琵琶行》课堂作业及答案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新课标人教”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2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