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4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4]
贵州省贵阳四中、遵义六中两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贵州省贵阳四中、遵义六中两校高三联考
语 文 试 题
命题:贵阳六中08届高三语文备课组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分为试卷和答卷,考生只能在答卷上作答,否则答题无效。
3.答题前,务必在答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考号、姓名。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芳菲  斐然  缠绵悱恻  蜚短流长     B.寂寞  蓦然  厉兵秣马  相濡以沫
C.记载  装载  千载难逢  怨声载道     D.应允  楹联  义愤填膺  脱颖而出
2.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大家都          老部长赶快住院治疗,千万不要耽搁时间了。
②罗天估反复问自己:“这次测试其他同学都过了,为什么       我不及格?”
③我们知道,如果在拍摄的那一瞬间减少相机的       ,相片的质量就会大大地提高。
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种学生都要     ,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的差异而有所偏爱。
⑤酒泉原是一片沙漠,现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地方,它      一个绿洲,一个生态城市,
          中国太空飞行所需要的卫星发射中心。
A.催促 偏偏   震动 一视同仁   不仅仅是/还是
B.督促 恰恰   振动 等量齐观   既是/又是
C.督促 偏偏   振动 同日而语   不仅仅是/还是
D.催促 恰恰   震动 相提并论   既是/又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霸王”本是令许多人讨厌的一个词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提高,语言王国的“霸王”类词语逐渐兴盛起来,如浴霸、彩霸等。
B.在进入2007年,即南京大屠杀事件70周年之际,日本国内的右翼分子不但没有深刻反省,反而掀起了一股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更加猖狂地兴风作浪。
C.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D.届时,奥林匹克的精神将随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火炬传遍世界,中国的古老文明也将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史册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4.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得体的一组是
[情境1]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他的发言。
[情境2]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
A.对不起,已经超时了。  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B.对不起,已经超时了。  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C.已经超时了,对不起。  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D.已经超时了,对不起。  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7题。
2009年,天空飘起人造云
儒勒•凡尔纳在1889年写的小说《2889年一个美国新闻界巨子的一天》中对未来景象作了各种畅想,其中就有人造云。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莱昂•布雷尼希表示,这个梦想很快就要成为现实。布雷尼希正和以色列的科研人员共同研究可能在2009年投入使用的云朵制造技术。


浏览完整试题    墨西哥城,2005年。这个大都市是地球上众多“热岛”之一:城市中的黑色沥青路面吸收着太阳辐射,使市区气温比周围地区高了5至10度。热空气和水蒸气上升到大气层高处,在那里凝结成云。
    布雷尼希的“基善”计划模仿的正是这种“热岛”效应,基善(Geshem)是西伯来语中“雨水”的意思。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的“基善”计划打算在靠近海洋的地区选择一块两平方公里的颜色较暗的地面,吸收太阳光热量,模仿云的形成过程。
    试验区的气温升高后就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水蒸气上升到约1000米高度就会形成云,并产生降雨。目前科学技术可以通过向天然云层喷洒碘化银,增加云层中的水分,从而达到人工降雨的效果。但是“基善”计划希望能够达到人工制造雨云的目的。该计划的首个实验将在以色列的一个荒漠中进行,到2009年完成,将花费大约一亿美元资金。
    “基善”计划是一大创举,因为它的目标是制造一片云,但其实很早以前人类就已经在无意中制造出了人造云。这是因为在大海里航行的大轮船和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它们的烟囱和引擎在大气层里洒下微粒,成为水滴的凝结核,也就是说,这些微粒使水汽在它周围凝结成云。这就是我们在天空中看到的像白带子一样的云。
尽管普通人对此不加注意,这一现象对科学家来说却意义重大。这些人造云覆盖了地球
o.1%以上的面积,并且已经被证明能够对气候产生影响。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的科学家证实,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之后,9月11日至14日期间美国下令停止一切商业飞行,科学家将这段日子的气温与前30年空中运输正常进行的同时期相比,发现这段时间美国全国平均气温上升了1.1摄氏度,气温上升情况在原来空中交通比较繁忙的州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天空中的人造云具有隔离效果,它们反射阳光,使部分太阳热量无法到达地面。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去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声称,微粒在云朵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个“锚”,它有利于水滴的形成,但同时也使水滴变得更小,即重量太轻,不容易成为雨落到地面。结果就是云层的厚度增加了,向空中反射的辐射更多,但是下的雨却少了。某些科学家将此作为遏制全球变暖的方法之一:如果云层向空中反射更多的太阳光,到达地面的阳光将会减少,这意味着可以抵制温室效应,让天气变得凉快一些。代价是,雨下得少了。
        (节选自《参考消息》)
5.以下对“基善”计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善”计划是模仿墨西哥城的“热岛”效应制定的,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B.“基善”计划打算在靠近海洋的地区选择一块两平方公里的颜色较暗的地面,吸收太阳光热量,模仿云的形成过程。
C.从现在到2009年,“基善”计划的全部实验将在以色列的一个荒漠中进行,将花费大约一亿美元资金。
D.目前科学技术可以通过向天然云层喷洒碘化银,增加云层中的水分,从而达到人工降雨的效果,而“基善”计划是人工制造雨云。
6.以下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证实:云层可以抵制温室效应,让天气变得凉快一些。代价是,雨下得少了。
B.“9.11”之后的三天,美国全国平均气温比同时期正常飞行的气温上升了1.1摄氏度,这是因为停止飞行后,空中没有飞机制造出来的人造云,降雨量也大大减少。
C.1889年,儒勒•凡尔纳畅想一千年后天空将飘起人造云,而这一畅想在一百多年后的2009年将提前变为现实。
D.空中的微粒有利于水滴的形成,但同时也使水滴变得更小,即重量太轻,不容易成为雨落到地面。
7.根据文意,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善”计划制造出来的人造云和轮船、飞机制造出来的人造云都能向空中反射太阳光,使到达地面的太阳光减少。
B.科学可以拯救干旱地区,可能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制造人造云。
C.“基善”计划是一大创举,因为它使人类第一次有意地制造出了一片雨云。
D.如果一个城市吸收太阳辐射的黑色沥青路面越多,那么这个城市的“热岛”效应将愈加明显。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任  峻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汉末扰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原曰:“为之奈何?”峻曰:“今关东有十余县,能胜兵者不减万人,若权行河南尹事,总而用之,无不济矣。”原从其计,以峻为主簿。峻乃为原表行河南尹事,使诸县坚守,遂发兵。会太祖①起关东,入中牟界,众不知所从,峻独与同郡张奋议,举郡以归太祖。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②。甚见亲信。太祖每征伐,峻常居守以给军。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颖川枣祗③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官渡之战,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贼数寇抄绝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阵以营卫之,贼不敢近。军国之饶,起于枣祗而成于峻。太祖以峻功高,乃表封为都亭侯,邑三百户,迁长水校尉。峻宽厚有度而见事理,每有所陈,太祖多善之。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
(节选自《三国志》卷十六)
    【注】:①太祖:曹操。 ②从妹:堂妹。 ③枣祗zhī:陈留太守。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胜兵者不减万人 胜:战胜,超过。
B.明府若能唱之 唱:倡导。
C.若权行河南尹事     行:代理。
D.太祖使峻典军器粮运   典:掌管、负责。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同的一组是
A.众不知所从 若属皆且为所虏
B.太祖以峻功高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C.起于枣诋而成于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太祖流涕者久之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峻在东汉末年军阀纷争的局面中,说服中牟县令杨原首先起事讨伐董卓,后来他又带人跟随曹操,应该说是一个有胆有谋的俊杰。


展开余下试题B.任峻很得曹操信任,担任典农中郎将时,向曹操建议在许下用屯田制来筹集军粮,于是得谷百万斛,使仓廪皆满,对地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C.官渡之战中,为把粮食运到前线,任峻让一千辆马车组成一队,分十路并进,组成双层军阵来环绕保卫运粮车队。这样一来,敌人就不敢接近运粮的队伍。
D.任峻为人宽厚有度量,又通晓事理,每有上陈的建议,曹操很赞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请翻译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3分)
译文:                                                                 
                                        
(2)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4分)
译文:                                                                 
                                        
(3)周急继乏,信义见称。(3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两个问题。(8分)
城东早春
杨巨源(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春   兴
武元衡(唐)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这两首诗都写了春,从时间上看有什么不同?请分别说明理由。(4分)
答:                                                                  
                                                                      
                                   
(2)从诗歌表达的情感、主题看,两首诗有何不同?请分别陈述理由。(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的空缺部分。(选作一题,5分)
(1)李白在《    ①   》中写道:“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②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③       。”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      ④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
     ⑤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2)杜甫在《 ① 》中写道:“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②   ,
     ③      。”
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④    ,
       ⑤     。” 
五.(22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17题。
西湖梦(节选)
余秋雨
    ①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大文豪,不是为了风雅,甚至不是为了文化上的目的,纯粹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
②恰恰是最懂游观的艺术家不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形象雕琢成游观物,于是,这样的堤岸便成了西湖间特别显得自然的景物。不知旁人如何,就我而论,游西湖最畅心意的,乃是在微雨的日子,独个儿漫步于苏堤,也没有什么名句逼我吟诵,也没有后人的感慨来强加于我,也没有一尊庄严的塑像来压抑我,它始终只是一条自然功能上的长堤,树木也生得平适,鸟鸣也听得自如。这一切都不是东坡学士特意安排的,只是他到了这里做了太守,办了一件尽职的好事。就这样,才让我看到一个在美的领域真正卓越到了从容的苏东坡。
③但是,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他们有他们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他们有他们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体中的零件,被随处装上拆下,东奔西颠,极偶然地调配到了这个湖边,搞了一下别人也能搞的水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历史文化良心所能作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
④也许正是对这类结果的大彻大悟,西湖边又悠悠然站出一个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都看透了,隐居孤山20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远避官场与市嚣。他的诗写得着实高明,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来咏梅,几乎成为千古绝唱。中国古代,隐士多的是,而林和靖凭着梅花、白鹤与诗句,把隐士真正做道地、做漂亮了。在后世文人眼中,白居易、苏东坡固然值得羡慕,却是难以追随的;能够偏偏到杭州西湖来做一太守,更是一种极偶然、极奇罕的机遇。然而追随林和靖却不难,不管有没有他的才分。梅妻鹤子有点烦难,其实也很宽松,林和靖本人也是有妻子和小孩的。那儿找不到几丛花树、几双飞禽呢?在现实社会碰了壁、受了阻,急流勇退,扮作半个林和靖是最容易不过的。
⑤这种自卫和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一个宽大的地窑,尽管有浓重的霉味,却是安全而宁静。于是,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


展开余下试题⑥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鹤羽,像书签一般,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
14.第①段写道“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就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这样说?(6分)
    答:                                                              
                                   
                                   
15.结合原文,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4分)
    这种自卫和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
    ① “自卫”指的是                                                
                                     。(2分)
    ②“自慰”指的是                                               
                                       。(2分)
16.第⑥段画线句中的“梅瓣、鹤羽”、“书签”分别比喻什么?运用比喻手法有什么好处。(6分)
    答:                                                              
                                   
                                   
17.作者是如何认识林和靖式的“安贫乐道”的?结合学过的知识,举例谈谈你怎样看待我国传统文化中这类隐逸现象。(6分)
    答:                                                             
                                   
                                    
六.(15分)
18.某校拟举行中外经典文学名著阅读活动。请你推荐一部中外文学经典名著,并说出自己推荐的理由。(6分)
要求:理由充分,语言文字优美。60字内。
①作品名称:                             
②理  由:                                                            
                                        
                                        
19.阅读下面一段话,以我国一名驻外记者的身份向国内大众媒体发一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4分)
2007年6月23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网络版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关于β淀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贵州省贵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