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861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1]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训练卷
  第二单元训练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7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kuī(  )甲       确záo(  )          脑suǐ(  )     引yòu(  )
叶qiào(    )    cuán(    )聚       nì(    )味     yān(   )红
答案:盔  凿  髓  诱  鞘  攒  腻  殷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来势汹汹       人迹罕致        谈笑风声        著作等身
显为人知       再接再厉        鞠躬尽瘁        摄手摄脚
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答案:致—至  声—生  显—鲜  摄—蹑
3.根据课文填空。(6分)
(1)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_________,作者鲁迅,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
答案: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4分) (    )
A.今天,团支部书记通知我下午参加团章学习,这是团组织给我的一次深造的机会。
B.亚洲议会和平协会第三届年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会议将近日召开。
C.我最崇敬的老师调走了,我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实现他对我的遗愿。
D.李敏年龄幼小,但她聪明伶俐,能歌善舞,所以赢得了人们的景仰。
答案:B
5.对下列各句有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4分)(    )
A.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子们!……——表现了鲁迅对百草园有深厚的感情。
B.那位三叔像一位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作者引用夸父,意在赞颂三叔对光明的执着的追求。
C.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这里的两个“文学”和两个“艺术”词性不同,前一个“文学”和“艺术”是名词,后一个“文学”和“艺术”具有形容词的性质。
D.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这句话奠定了全文感情的基调。
答案:B(三叔与夸父不一样,夸父失败了,但他奋斗不止,是失败的英雄。三叔不是英雄,他没有经过奋斗就放弃。)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
A.作为日益影响着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网络,它对于我们充满了新鲜和好奇。
B.面对美国启动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中国、日本等国家在多次与其谈判未果的情况下,不得已不向世贸组织提出仲裁申诉。
C.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弘扬优秀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D.克隆羊“多利”的成功,经历了20头克隆羊实验失败的波折,这一幕如果在克隆人时重演,谁来为107条生命的夭折负责?
答案:C
7.女儿将一位生病的同学送到医院,诊断治疗后又将同学送回家,回到自己家里时才想起一件事。女儿对父亲说:“爸爸,真对不起,我忘了给您买生日礼物①。”父亲笑着对女儿说:“爸爸知道了,你已经给了爸爸很好的生日礼物②。”请您说说这两处“礼物”的含义。(4分)


浏览完整试题礼物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物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礼物①原意:指作为庆祝生日的礼品。礼物②女儿的助人为乐精神。
8.《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大闹天宫。与恶势力坚决斗争——三打白骨精。
二、语段阅读。(43分)
(一)阅读《三根雪糕》,完成9—13题。(12分)
    电话刚装上那会儿,马上就成为儿子与同学对作业答案的现代化工具。这让我叫苦不迭。
    楼门口,总有一个人在叫“雪糕,雪糕”。判断得出,这是个下岗的人,看年龄和我差不多,下过乡,而且也应该有个和我儿子一样大的孩子。看他风里雨里地叫卖,邻居都说,这是个可怜的人。对这个人同情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儿子对卖雪糕的人的鄙夷。
    这天,天空下着小雨,我回来很晚,急步冲进楼门时,忽然暗处响起,“雪糕,卖雪糕!”哦,这时候,他还在卖!在黑暗中我找到了他:“雪糕没几根了吧,全卖给我吧。”我摸出一张大票子。
    “唔,还有十多根。”他慢慢地说,“但是,只能卖你三根,你家应该是只有三个人。”
    “为什么?我全要。”
    “是在可怜我吧!但我每天必须卖完这些。不会每天都有人同情我的,我必须靠自己,卖完每天的数。给,这是三根。想吃明天再买。”
    我不可以再说了,捏住三根雪糕,匆匆上楼了。忽地,我有了一个想法。
    儿子正在对着本子发愁,依例,他又快操话筒了。我说:“去,下楼,把那个人的雪糕全买回来。”
    一会儿,他跑上来了,手上是三根雪糕,喘着,“爸爸!卖……雪糕的……是个了不起的人!”
    “怎么只是三根?”我故意问。
    “爸爸,你猜,他说了什么?他说,你是在可怜我吧!但我每天必须卖完这些,不会每天都有人同情我的,我必须靠自己。他卖我三根。这是个有骨气的人。”
    “那就学习人家吧!”
    他又开始做作业了。在他样子很苦恼的时候,我故意说:“不行就打个电话,问问同学吧!”
    “那怎么行,这是我每天必须自己完成的。我必须靠自己,靠别人怎么能行呢!”我明白,他是指楼下正在卖雪糕的那个叔叔。
    每天,楼下照样响起“雪糕,卖雪糕!”我觉得,这是很好听的声音,因为那是一个老师的声音。
9.根据语境解释词语。(4分)
鄙夷:_____________    风里雨里:_____________
10.文章题目为什么叫“三根雪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把它概括出来。(不超过3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尾一段有什么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答案:看不起。  文中指恶劣的自然环境。
10.答案:三根雪糕,不仅是本文的叙事线索,而且也是主人公“自立”精神的体现,文章主题内涵之所在。
11.答案:叙述了一位下岗工人的自力自强的故事及其对我儿子的教育和影响。
12.答案:这里的骨气是指自强自立的精神。这样的人值得敬佩。(合理即可)
13.答案:这位下岗工人的行为给我们人生旅途的教育像一位老师教育学生一样。
(二)阅读《芳草斜阳》,完成14—22题。(21分)
    ①那个时候天空很高远,洁净而澄碧。很空灵,就像划过了一声小鸟的脆啼,大地辽阔,一马平川,远方还悠远地传扬着牧马人的歌声。
    ②那年我顶多五岁,一个不知烦恼忧闷的年龄。然而,令母亲忧虑的是,我竟不会说话。我非常想开口。可是,总像有什么堵住嗓子,无法出声。在苍茫草原上,我就像一粒小黑点,整天无虑无忧、无声无息地玩耍着。一天,在大人们赶着羊群远去时,我独自一人离开帐篷,沿着一条小溪不知不觉地走远了。
    ③那是一条精灵似的美丽溪流。溪水清洌,水草柔美,溪中砾石粒粒可数,草原上的神灵——金灿灿的太阳——在我的脑门上方宁静地照耀着。溪水流向何处?亮晶晶的波光诱惑着我走向远方,溪水里的五彩石、小虾米早己让我忘掉了一切。
    ④后来,走得倦了,我上了一个山冈。极目远眺,这才发现已经迷失了我的家园、我的兄长和亲爱的母亲。一阵忧急,我流下泪来,喉咙里发出了哭音。我开始往回走,可是,先前并不在意的溪涧岔道已经让我茫无头绪。
    ⑤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冈,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坡岭,徒劳的奔徙逐渐击溃了我的意志。那天特别漫长,中午时分,我在饥饿、惊吓与疲倦中睡去了,在一个小冈上。
    ⑥黄昏时分,我醒了过来,触眼的是芳草青青、斜阳凄迷。眼看雾霭降临,我一阵心悸,不自禁地在草原上狂奔不止:妈妈,你在哪里?哭声穿透草原上空,我相信母亲定会听见儿子的呼唤。砾石啃咬着我的脚趾,草秸划破了我的脚掌,但所有的疼痛并不能阻止我的奔走,即使绊倒在地摔得头破血流,也阻止不了我奔向母亲,
    ⑦眼看斜阳一点一点地退隐,我心急如焚,却又手足无措。我孤零零地站在一个小小的山坡上,一如一棵孤立无助的小草。柔风吹拂着我,余晖吻着我的泪水。我双眼凝望着太阳消隐的方向,惊心动魄、凄厉地喊出一声“妈——妈——”
    ⑧许多年以后,这一声惊世骇俗的呼喊仍会穿透时空而来,让我的双眼情不自禁地爬上泪花。有谁能相信,一个从来未曾说话的小孩子,能在瞬间之内从心灵深处爆发出那声至热至切的呼喊!
    ⑨就在那声呼喊之后,奇迹出现了。母亲出现在数百米之外的一个小山上,那正是夕阳消隐的方向。斜阳把母亲的身影长长地打在草原上,母亲飘拂的长发、披散的衣襟、挥动的双手一瞬之间定格成了儿子永远的风景:芳草,你能报偿得了母亲的三春晖吗?斜阳一如母亲,将她毕生的精力与关爱,倾注于儿女……从那以后,我居然就能很顺利地说话了。我相信,那是灵魂的力量。


展开余下试题    ⑩10年后,母亲去世了,再10年后,我流浪到了远方。当我每次归家时,总要去看看母亲的坟茔。那个长满衰草的小小的沙堆,一如母亲风干的躯体,孤零零地守望着苹原上一茬又一茬的芳草,一度又一度的斜阳……
1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澄碧(    )     诱惑(    )    远眺(    )    雾霭(    )
砾石(    )     草秸(    )    心悸(    )    脚趾(    )
15.第①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我”五岁时,母亲最忧虑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③段中为什么说那是一条精灵似的美丽的溪流?(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走失后“我流下了泪,喉咙里发出了哭音……哭声穿透草原上空,我相信母亲定会听见儿子的呼唤”。我双眼凝望着太阳的方向,惊心动魄,凄厉地喊出了一声“妈——妈——”你能理解令一个五岁的哑孩子说话的原因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许多年以后,这一声惊世骇俗的呼喊仍会穿透时空而来,让我的双眼情不自禁地爬上泪花”,这一句该怎样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母亲在心里美好的瞬间形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三春晖”来源于谁的诗句?原句是什么?在此处比喻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标题“芳草斜阳”在文中有几层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答案:chéng  yòu   tiào  ǎi  lì  jié  jì  zhǐ
15.答案:为下文描写自己的迷失和母亲斜阳下寻找呼唤儿子创设美丽的背景。
16.答案:我想说话而不会说话。
17.答案:因为它具有童话色彩。它溪水清冽,水草柔美,溪中砾石历历可数,头上是灿烂的太阳。这些对于五岁的我极具诱惑性。
18.答案:家是孩子栖身的港湾,母亲是孩子精神的家园。当一个孩子失掉家以后,是痛苦,彷徨、惊吓,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一股强大的力量就会撞击孩子的心灵或某根神经,那么奇迹就会出现。这在现实中也是经常发生的。可见家和母爱的力量是巨大的。 (答案合情合理即可)
19.答案:“惊世骇俗”,是从一个迷失的孩子心底里爆发出的对母亲的呼唤,它有着惊天动地的力量,它时时萦绕在耳边,跨越时空界限。
20.答案:略
21.答案: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比喻母爱的恩泽。
22.答案:既指草原上的芳草、斜阳,又暗喻孩子和母爱。
(三)阅读语段,完成23—27题。(10分)
高高的白杨
    这三五年里,杨老师的病尽管越来越重,但他从未缺过课。直到上月初去县医院检查回来,校长才不得不强制他留在家中治病休养。校长悄悄对我讲,说杨老师已是肝癌晚期,医生叫尽快为他备办后事。
    从县医院回来不久,果然传来杨老师病危的消息,校长带我们全班同学去探望。
    杨老师示意让我打开他床头墙上的窗户,并扶他坐起来。他目不转睛地、久久地凝望着窗外,凝望着校园里那株白杨,那株37年前他来校任教时亲手栽下的高高的白杨。
    尽管如今提倡丧事从简,但是杨老师是在这个山村教了一辈子书的德高望重的民办教师,殡葬档次是不能太低的。校长寻思良久,终于把集上的余木匠叫来,伐倒了那株白杨。
    尽管在场的人谁都不说破,但谁都看得出来,校长叫把这棵树运往木匠铺,是给杨老师做棺木。此后不几天,我们再次去探望杨老师。杨老师问:“那株白杨咋不见了?”同学们面面相觑,没有人回答。杨老师指着我说:“你是班长,你回答我。”“前天……刮大风,折断了。”“折断了?那么大的树,不会折断的。”“可它……断了。”
    杨老师听了,先摇头,接着又善解人意地点了点头,不再追问。
    此后,不知是用药对了症候,还是病逝前的回光返照,杨老师的身体居然逐渐硬朗了起来。师母要拿村委会补助的300元钱去买药,他都不给。他说:“病轻了,还要药干吗?”他不仅能下床走动,而且还能拄着棍子去集市上转转,到学校里看看。有一天,他还对校长说:“下星期一开始教《白杨礼赞》,我一定要来上课。”
    可没有等到“下星期一”到来,杨老师病逝的噩耗就传来了。
    灵堂设在学校的房檐下。
    在穿丧服时,人们在杨老师换下来的上衣口袋里发现了他工工整整写下的《白杨礼赞》的教案。
    校长叫人去通知余木匠,叫他把棺木送来。
    不料余木匠送到学校的,竞不是棺木,而是两大车新崭崭的课桌。
    余木匠解释说:“上月里的一天,杨老师走进木匠铺说:学校决定要把这些木料改做课桌。为了证实确实无需为我做棺木,学校要我把这300元加工费亲手给你送来。”
    “杨老师还对你说了什么?”我问。“让我想想……”余木匠说,“哦,他离开木匠铺前,还叮嘱我说桌面与桌腿连接,一定要用榫头胶粘,不能钉钉子。孩子们皮肉嫩,钉子冒头,容易伤着他们……”
23.读了本文之后,你觉得杨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杨老师询问那株白杨咋不见的事,为什么同学们“面面相觑”班长回答也吞吞吐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听了班长的回答,杨老师为什么“先摇头”,然后“又善解人意地点了点头,不再追问”,这说明了什么?试谈淡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小说结尾两段的一问一答可否省去?为什么?试谈谈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小说以“高高的白杨”为题,有什么寓意?试谈谈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答案:杨老师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24.答案:校长要用这株白杨为杨老师做棺木,这件事若让杨老师知道一定会伤他的心,所以大家都不愿回答,即使回答也是吞吞吐吐的。
25.答案:对班长回答不满意,没问出个所以然来。对学生都不愿回答他提出的问题表示理解。
26.答案:不可以。这一问一答中涉及的内容虽极平常,但这是一个即将离开人世的老师想到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处处为学生着想,表明他人格崇高,精神可贵。
27.答案:高高的白杨是一种象征,它正直、挺拔、不屈不挠,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杨老师正是这样的人。
三、作文。(20分,包括写字分3分)
28.人们常把童年珍藏在自己的心中,称其为“美丽的童年”、“金色的童年”,你也一定有你的欢乐而独特的童年吧。请用你多彩的笔,描绘你有趣的童年。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答案:略 (58.52.0.34)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 苏教版/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