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72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2]
河南省洛阳市2007—2008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
河南省洛阳市2007—2008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二次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绐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民工许霆利用银行ATM自动提款机的故障很轻松地提走了现金17.5万元,此事件一经曝光,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喧然大波,人们纷纷置疑银行的安全措施。
B.吕秀才眉头一皱记上心来,他把洋葱汁抹在眼上,然后眼泪涟涟地对郭芙蓉说:“郭
小姐,皇天在上,厚土作证,我吕轻侯诚心向你道歉,让你受委曲都是我的不对。”
C.莫砺锋教授指出,“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怀古诗句,既抒写思古的苍桑之感,也是作者在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其高屋建翎的讲析让听众获益非浅。
D.十年前,洛浦一带还是一汪浊水、衰草离离、垃圾遍地,而今却是清波粼粼、芳草
如荫、垂柳依依,成了不少外地游客流恋忘返的旅游休闲场所。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2月24日,在台湾地区领导人竞选的首场电视辩论中,蓝绿双方竞选人马英九和谢
长廷展现出的辩才无碍和彬彬风度,让厌倦了陈水扁时代政坛乱相的台湾民众耳目
一新。
B.这次雪灾中,南方许多输电线路被冰雪压断的教训警戒我们,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
的设计应谨慎论证从长计议,其标准要考虑到极端气候灾害的影响。
C.从刘兰芝和焦仲卿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对对相爱的青年香消玉殒的悲剧,向世人
揭露着封建礼教本质中扼杀人性的一面。
D.专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辛酉政变”之后的最初一段时间,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两宫之间的关系,可以称得上是一团和气,相安无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春节假期过后,“上班族”和“上学族”中不少人都有烦躁、失眠、精神不振甚至肠胃不适等感觉,这种不良反应被专家称为“节后综合症”。
B.针对洞庭湖沿岸地区的鼠灾,湖南省防疫部门最近开展了全面的防疫大检查活动,
力求在这个活动中建立与完善疫情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C.2月25日,《中国体育报》写道:“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对于某些媒体和网站有关‘王治郅打人’事件的报道,记者不想评论谁是谁非。”
D.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作品是一个开放结构,只是提供了某种意义的可能性,读者的
参与才意味着意义的生成及作品的最终完成。
4.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三月八日是女士们的节日,为每一位女士送上祝福的“花篮”;有牡丹,一生平安;
浏览完整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红梅,永远年轻。
(2)当下战争题材影视热播,对此有人说战争具有破坏性,没什么好写的。其实,文艺有奖善惩恶的目的,而____________,为什么不可以写呢?
①有丹桂,幸福伴随;有芙蓉,冰雪聪明;
②有芙蓉,冰雪聪明;有丹桂,幸福伴随;
①战争也表现了善与恶的交锋
②善与恶的交锋也表现在战争里
A.①② B.②② C.②① D.①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
①如果可能存在一个生态文明,它的基本理念与当今我们生存于其中的文明正好相悖,甚至与历来存在过的各种文明相悖。
②这不是偶然的。主流观点认为,人类最早出现在非洲,10多万年前,扩展到欧洲和亚洲;4万~6万年前在澳大利亚出现;约1.5万~2万年前进入美洲。人类这个物种在地球上扩张的速度是惊人的。恰如一个苹果,在那里放了很久,偶尔在表面某个角落出现了一块霉菌斑,一不留神就布满了整个表面。
③人这个物种一开始与其他物种没有质的区别,靠采集和狩猎生存,同时受到其他物种的制约,各民族的早期传说中,充满了对狼虫虎豹、瘴疠瘟疫的记忆。然而人类逐渐掌握了超越其他物种的能力,畜牧业与种植业使人类成丁其他物种的主人,相生相克的关系逐渐向单向支配关系转化。与之同步,单向支配关系深深地印入了人类的意识深处。在生态圈中,战胜威胁人类的其他物种,成了英雄的主旋律。武松打虎的故事脍炙人口。在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斗巨狮、杀九头蛇、擒牝鹿、捕野猪、驱怪鸟、驯公牛牝马、捉恶狗,使他成为威名赫赫的英雄。
④由此我们看到,摆脱相克关系、努力扩张是已有的人类文明史的主题。
⑤资本主义工商文明将这种扩张发挥到了极致。利润极大化原则一方面扩大产能,一方面降低成本,结果造成内部资源与需求的双不足。于是,向外寻求资源和市场成了资本主义工商文明得以生存的基本前提。这就是所谓“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正是它导致了无穷尽的战争。事实上,工商文明的发展几乎与战争同步;十七和十八世纪的商业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北方战争、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三次瓜分波兰、拿破仑战争、对法国大革命的武装干涉、美国独立战争、各殖民地的独立战争、日俄战争、甲午战争、俄国的十月革命及随后的内战、中国延绵半个世纪的动荡与内战、日本侵华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冷战,直到如今的反恐战争。
⑥20世纪以来,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发展最迅速的时期。IPCC第四次报告的数据表明,这个时期全球平均温度迅速升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和冷战结束之后,是平均温度上升最快的时期;而冷战时期,温度上升明显减缓,前者是资本主义全球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后者则是它受到抑制的时期。由此可见,全球化与生态危机的相关性。
⑦而今这种扩张已经走到了自己的边界,资本主义工商文明这个所有扩张型文明中的最强势者,已经将所有潜在的扩张空间填满,其无休止的扩张本能已经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
⑧而今人类已经将自己从众多物种相生相克的生物圈中拔了出来,拥有了我们祖先心目中的上帝才有的力量,但人类具有“上帝为大家”的襟怀吗?
⑨由此,生态文明不是项目问题、技术问题、资金问题、政策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是灵魂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与之相比,历史上无数被称为革命的宏大事件,不过是轮回中的一个环节。
⑩生态文明能否存在,取决于人类能否完成这场革命。
《文明与生态》、《新华文摘》2008年3期
5.从原文看,下列对“生态文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与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文明都不同,是至今尚未出现过的
一种文明。
B.摆脱生物界相生相克的关系,逐渐掌握超越其他物种能力的现存人类文明与生态文
明相悖。
C.我们生存其中的人类文明史的主题是努力扩张,而达到生态文明必须走全球化之路。
D.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首先要解决的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类要
具有“上帝为大家”的襟怀。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的最初阶段也受到其他物种的制约,而这种制约恰恰维护了地球生态圈的平衡
关系。
B.资本主义工商文明生存的基本前提是向外寻求资源和市场,它将人类努力扩张的意
识发挥到了极致。
C.在扩张自身支配意识时,人类内部的战争不可避免,而战争又导致了全球变暖的生
态危机。
D.能主宰地球上其他物种命运的人类若不限制自己的扩张欲望,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生态圈的生态容量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非分需求则是无限的,放纵物欲将会导
致人类整个种群的灾难。
B.“全球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经济学家解释为“效率”所致,只有“全球
化”才能高速发展,达到生态文明。
C.20世纪气候变暖与人类两次世界大战有直接关系,冷战则抑制气温上升,若能消除
战争,生态危机就不会出现。
D.各种资源短缺让人类意识到了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就是在这种反思已往文明史的过
程中产生的。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张嶷字伯歧,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由是显名,州召为从事。建兴五年,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五十馀级,渠帅悉殄。寻其馀类,旬日清泰。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辄有筹画战克之功。
展开余下试题
初,越西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上县,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时论欲复旧郡,除嶷为越西太守,嶷将所领往之郡,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北徼捉马最骁劲,不承节度,嶷乃往讨,生缚其帅魏狼,又解纵告喻,使招怀馀类。表拜狼为邑侯,种落三千馀户皆安土供职。诸种闻之,多渐降服,嶷以功赐爵关内侯。
定莋、台登、卑水三县去郡三百馀里,旧出盐铁及漆,而夷徼久自固食。嶷率所领夺取,署长吏焉。嶷之到定莋,定莋率豪狼岑,槃木王舅,甚为蛮夷所信任,忿嶷自侵,不自来诣。嶷使壮士数十直往收致,挞而杀之,持尸还种,厚加赏赐,喻以狼岑之恶,且曰:“无得妄动,动即殄矣!”种类咸面缚谢过。嶷杀牛飨宴,重申恩信,遂获盐铁,器用周赡。
在郡十五年,邦域安穆。屡乞求还,乃征诣成都。民夷恋慕,扶毂泣涕。嶷至,拜荡寇将军。魏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卫将军姜维率嶷等因简之资以出陇西。既到狄道,简悉率城中吏民出迎军。军前与魏将徐质交锋,嶷临陈陨身,然其所杀伤亦过倍。南土越西民夷闻嶷死,无不悲泣,为嶷立庙,四时水旱辄祀之。
(选自《三国志•蜀书》)
8.下列各句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长捐家逃亡 捐:捐献。
B.克期置酒 克:约定。
C.署长吏焉 署:安排。
D.器用周赡 赡:丰富。
9.下列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张嶷使用“恩信”手段的一组是
①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 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
③又解纵告喻,使招怀馀类 ④使壮士数十直往收致
⑤厚加赏赐,喻以狼岑之恶 ⑥嶷杀牛飨宴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0.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先主定蜀时,张嶷是县功曹,因在战乱中救助县长大人而闻名,被召为州从事。在
讨伐山贼张慕时,他巧用计策全歼盗贼头目,使州内太平无事。
B.原先的越西郡,一些少数民族经常反叛,杀了几任太守,所以后来的太守不敢到郡
内办公,故而越西郡形同虚设,后来派张嶷当越西太守。
C.张嶷在治理越西郡和夺取那里的盐铁之利时,都采取了宽猛相济,恩威并用的手段,
使少数民族依附,而且获取了经济利益。
D.张嶷到了狄道县,与魏将徐质交战,因为敌人的力量超过他的一倍,最终寡不敌众,
阵前身亡,越西人民听说张嶷死后,没有不悲痛哭泣的。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嶷将所领往之郡,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定莋率豪狼岑,槃木王舅,甚为蛮夷所信任,忿嶷自侵,不自来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赠 内 人 【注】
张枯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宫 词
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注】内人:大内(皇宫)中人。指宫女。
(1)诗中皇宫的环境特征,可以分别用两首诗第一句中的哪一个字来表现?其环境共同特
征又是怎样的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后两句的描写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填补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5分)(任选一题)
①云销雨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②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兵车行》)
杜郎俊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象脚花瓶
喻丽清
(1)啊,真是静得太好。
(2)一个人,走在淡季的博物馆里。
(3)静得这样美,使我仿佛能够“看见”我的每一举步都在推动身边的空气,造成一种透明无声的流动。
(4)静得这样美,使我想及孤独的好处:它总不会使你过分嚣张。一个人孤独的时候,大喜大怒大哀大乐都不至于了,所有的情绪都似乎冲淡成互容的境地,因而哀愁亦微带着喜悦,快乐亦略有忧郁。
(5)“在群众中,你生活于当时的时代。在孤独中,你生活于所有的时代。”那种滋味,只有静中才能明白。
(6)静得这样——有一种和平的寂寞,温柔地在身心里荡漾开来;烫过了的日本米酒的滋味,净白温热,盛在精细的小瓷杯里,独自对抗着屋外的风雪与粗砾;那样脆、那样弱、那样禁不起的——美。
(7)信步来到史诺猎品陈列室。大象、狮、虎、糜和犀牛。史诺先生是“五大”名狩猎家之一,专门“枪杀”巨型动物。每一个标本旁边都有他手持猎枪与动物尸身的合照。有人会对“死亡的游戏”这样着迷,真叫人吃惊。
(8)不知道史诺先生愿不愿意把自己的尸身也做成一具标本?
(9)日本有过一位艺术家,生前曾刻好一具木雕,跟他本人一模一样,只有头发与指甲的部分是等他死后,请人另“栽”上去的。是的,那木雕上的头发和指甲是“真”的。。然而如果你问我:“真”的是“活”的吗?我却答不上来。
(10)嘘,让亡者安息吧。我带你去看一只花瓶。
(11)一只真的象脚做的花瓶。
(12)以前有一个人,他本来也可以成为狩猎名家的。可是,有一次他打了一头疑心的大笨象。那只象,是头软心肠的母象。它不能奔躲出枪程之外,完全不是因为它跑不快,而是因为它的小象不能跑快。那个人后来只要一闭上眼,还仿佛可以清晰地看到沙尘滚滚之中两只象——一大一小——拼命地跑着。大的顾着小的,小的哀哀惊呼。枪声响起,老象山崩一样即将倒下,那只小的……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快跑,快跑,不要管我,不要停下……他仿佛听见母象力竭声嘶的叮咛……
展开余下试题
(13)他做梦也不曾想到,那小小的象影,在一片黄尘里竟掉过头来又回到它母亲的身边。母象终于轰然倒下来了,尘土落尽处,母象的尸身恰恰压在小象的身上。
(14)母象,做成了一兵美丽的非洲象标本。小象是不堪造就了。他悄悄割下了一只小象的象脚。
(15)就是这一只可以插上鲜花的象脚花瓶。
(16)当然它是真的,看看那几个脚趾甲,看那粗粗的蚊蚊的灰皮,是真的活过的一只小象。
(17)那个人,他后来再也不在乎能否成为“名”狩猎家了。据说,他死后,家人散尽了他的一切收藏,唯独这只象脚花瓶,他在遗嘱中指定了要捐给博物馆。
(18)啊,静得多好,叫人心上带点儿微疼。
(19)我渐渐了解,为什么外面必须是个车马喧嚷的世界,为什么要有鸟鸣犬吠采划破松竹的清寂——因为在一片极静当中,我们的良心就要听见无数的亡魂来诉说他们的故事了,而那些故事,是要追索我们感情的债的!
(选自祝勇主编《台湾百年散文大系——绿袖红尘),北方文学出版杜2007年12月)
14.文章反复说“静得太好”“静得多好”,为什么“静得好”?作者反复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文章,说说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在群众中,你生活于当时的时代,在孤独中,你生活于所有的时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道史诺先生愿不愿意把自己的尸身也做成一具标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上下文回答,文章第9段写一位日本艺术家的故事的作用是什么?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三部分10、11、15段三次对“花瓶”的表述有什么变化?结合文章,分析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共15分)
18.给下面的一则消息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8个字)(4分)
路透社2月4日电,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今天表示,考量开发中国及新兴经济的发展,已经决定任命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为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和副行长。报道指出,林毅夫出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将有助于加强世行与中国的关系。
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在拟定研究计划及发展方向上扮演相当重要的决策角色。林毅夫将是第一位非美国或欧洲人士出任此职。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行捐助的主要国家之一。而今中国的外汇存底高达一万五千亿美元,已不太需要世行的捐助;不过,世行在中国还是有一些提供贷款的环保计划。去年中国还首度认捐,提供援助贫穷国家的基金。
报道还说,现年56岁的林毅夫背景复杂。出生在台湾、曾在台军中服役,并在台湾政治大学获得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的林毅夫,于一九七九年从金门岛游泳到中国大陆,后来进入北京大学就读。于一九八六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初期少数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之一。他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创办人之一,还是中央政府有关发展问题的顾问。
答:
19.依据简明连贯的原则,请将下面文段中需要删除或调整语序的词语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横线上。(5分)
因特网和其他技术会把信息和思想不断地带进卧室,在卧室里学到的知识,学生可
 
上一篇: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37)
下一篇:
2008年衡阳市冶金中学初三语文模拟测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河南省洛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