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951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1]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2006-2007学年度(上)期末综合评价卷
七 年 级 语 文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卷面分数:100分)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
1.请将下面的诗句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在田字格内,标点要占格。(2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分)
撰文( ) 陶冶( ) 屏风( ) 眺望( )
3.纠正错别字(错字上打“×”,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内)。(4分)
人情事故 刮目相看 望羊兴叹 苦心孤诣 节衣缩食 ( )
名正言顺 含辛如苦 引人入胜 萍水相逢 心有余季 ( )
4.根据解释填写成语(4分)
①言语简练而意思完备。( )
②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
③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
④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①夏天七月的早晨,除了猎人,有谁 (a体会 b体验)过黎明时候在灌木丛中散步的乐趣?
②晚霞象火焰一般燃烧, (a遮掩 b 遮挡)了半个天空。
③远处有一片 (a茂密 b 茂盛)的橡树林,在阳光底下发出闪闪的红光。
④在这样的人家里,我呼吸到了一种 (a浓郁 b 浓烈)的乡土气息。
6.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2分)
①石猴喜不自胜,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②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汹涌澎湃的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
③一年到头,邓稼先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
④我想,这可是一个好机会,便煞费苦心地写了一篇关于这事的详细报道。
7.下面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B、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
C、又有人附和:“收下吧,老来也有个靠。”
D、连她的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一看就知道是个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的人。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国演义》,长篇小说,清代罗贯中著。
B、《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清代蒲松龄著。
C、《水浒传》,长篇小说,元末明初施耐庵著。
D、《红楼梦》,长篇小说,清代曹雪芹著。
浏览完整试题
9.默写填空。(2分)
①子曰:“ ,可以为师矣。”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 。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了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10.对下面两首诗赏析不当的是( )(3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扬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A.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B.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论语》六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出自本文的成语有那些?请写出三个:(3分)
12.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的是( )。(2分)
A.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B.是以谓之“文”也。
C.默而识之 D.择其善者而从之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学而时习之 ( )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 ④思而不学则殆( )
14.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竹林深处人家(节选)
江南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但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便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我们沿着小溪边的石子路深入到竹海里去。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密匝匝,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要不是当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因为在我看来,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是差不多的,路上又没有标志或街名。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穿过一处最密的竹海,我们便来到一处较高的竹坞,在这里可以越过先前路上的竹树顶看得更远、更高。举目四顾,除了竹子,还是竹子。前面是一座接着一座的山,但你不可能看到绵延的山势和一点泥土,也不可能看到竹坞深处那里有缺口通到山背后去,因为你能看到的只是竹子。和我一同去的是一位画家,他说:“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实在束手无策。你看,那样密的竹林,简直找不出一点层次,仿佛整个大自然就是竹林构成的。”陪我们来的当地的朋友却满意地笑了,他不是从画家的观点去考虑问题,画家的话只说明了这里的竹林旺盛,是名副其实的竹乡,而这不正意味着这里的竹材和竹笋的丰收吗?这当然是好事情。他是以竹林为家的护林员,是专管栽种竹树和保护竹林的。
16.第一自然段描写了竹海的什么特点?(2分)
17.第二自然段的描写对象是什么?这段描写突出了描写对象的什么特点?(2分)
18.第二自然段结尾处引用“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意在表现竹林什么景象?(2分)
19、第三自然段里,引用了画家的一段话,其作用是什么?(2分)
20.这三个自然段作者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景手法,请说出作者是从那几个视角来描写景物的?(2分)
(三)猎人与猎物
十一月的夕阳照射在戈壁滩上,大地一片金黄。一支火红的狐狸,跳跃在岩石和戈壁的沟壑之间。阳光和火红的皮毛揉合在一起,生命显得庄重而又华贵。
象征着智慧和权力,狐狸家族的头领---火狐,此时,它正悠闲地沐浴在阳光之下。
猎人,潜伏在沙丘之后,家鸡绑在隐藏的捕兽器上,被他攥在手里的一条绳索拉着,不时发出“呱呱”的叫声。猎人在此已经等候了三天,他忍耐着,欲望被火狐的皮毛变幻成一种缥缈的幻觉,炫耀在其他猎人的羡慕的眼神之中。
家鸡被动地叫着,火红的鸡冠,如同一面旗帜抒发着死亡之前的激情。只是它的叫声,将不再是唤醒黎明的号角,而是作为一种葬礼,去诱惑另一个盘桓的生命。
隐隐约约,火狐似乎听到了家鸡“呱呱”的叫声。这可是一顿可口的美味佳肴,食欲促使它一步步靠近,靠近……没有什么可以抵挡来自内部的欲望。
展开余下试题
当火狐慢慢地走近时,家鸡开始惊恐万状地扑腾,恐惧使它的嗓音变得短促而又焦躁。这是它即将体验的一场惨烈的吞噬,它的绝望将在猎人的希望之中上演。
兴奋,使猎人的脸色通红,目光泛出血色的阴冷。他压抑着,不让自己的心跳去惊动缓缓走近的火狐。而戴在头上的那顶狐狸皮帽子,则在颤抖着提醒它曾经的伙伴“不要靠近,不要靠近……”
忍耐不住诱惑,火狐准备着向家鸡发起攻击。张着血盆大口的捕兽器在等待着。
“嘭……”当火狐的牙齿和家鸡的血肉亲吻时,疼痛从撕裂的左腿骨上蔓延上来。尾巴猛然翘起,像一束火红的箭镞射向天空。
火狐甩出咬在嘴里的家鸡,开始猛烈地撕咬夹在它左腿上的捕兽器,血从牙齿上流淌下来。那只家鸡,在饱受了惊恐和致命创伤之后,静静地躺在火狐和自己的血泊之中。
猎人,从沙丘后面闪现出来,满足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好似什么也没有发生,轻松的微笑隐藏在弥漫的烟雾之中。
筋疲力尽的火狐放弃了挣扎,它用乞求怜悯和重生的眼神,看着微笑的猎人。终于,它什么也没有看到,绝望的泪水从眼眶中流淌下来,渗入戈壁的泥土之中……
火狐默默地看着,默默的。家鸡的尸体躺在戈壁滩上,偶尔刮来风沙,把家鸡的红冠吹得摇来摇去……
在回去的路上,猎人想着:火狐的皮毛,可以给妻子做成美丽的披肩;精细的骨肉,可以作为宴请朋友的野味。他的嘴角翘起了笑容……
不久,沙漠流传开这样的故事。一个夜晚,一群狐狸绕着一个猎人的房子不停地奔跑,惊醒的猎人试图用枪声来吓走它们。可是,它们不但没有散去,反而合拢在一起,静静地看着屋檐下的那张火狐的皮毛。当猎人把火狐的皮毛收进屋里的时候,那些狐狸仰起头来,对着皎洁的月亮凄惨地哀鸣……
整夜,村子里的人们都可以听到狐狸的这种叫声,源源不断地向他们的耳膜传来,仿佛正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21.“它的绝望将在猎人的希望中上演”中“绝望”和“希望”分别怎样理解?(2分)
22.第六段中划线的句子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家鸡的恐惧的?(2分)
23.“尾巴猛然翘起,像一束火红的箭镞射向天空”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24.想象一下,当狐狸群围攻猎人的屋子时,猎人心里会怎么想?(3分)
25.作为智慧和权利象征的火狐,因为抵制不住诱惑而不得不面对死亡。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四)小花一朵
从没留意过那个女孩子,是因为她太过于平常了,甚至有些丑陋---皮肤黝黑,脸庞宽大,一双小眼睛老像睁不开似的。
成绩也平平得很,字迹写得东扭西歪,像被狂风吹过的小草。所有老师都很少关注到她,她自己也寡言少语。以至于有一次班里搞集体活动,老师数来数去还差一个人,问同学们缺谁了,大家你瞪我我瞪你,就是想不起来缺了她。其实,她正伏在课桌上睡觉呢。她的位置,也是安排在教师的最后一桌,靠近角落。她守着那个位置,仿佛守着一小片天,孤独而萧索。
某一日课堂上,我让学生们自习,而我,则在课桌间来回走动,以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当我走到最后一排时,稍一低头,突然闻到一阵花香,浓稠的,蜜甜的。窗外风正轻拂,是初夏的一段和煦阳光。教室门前,一排白玉兰,花都开好了,一朵一朵硕大的花,栖在枝上,白鸽似的。我以为,是那种花香。再低头闻闻,不对啊,分明是我身边的,一阵一阵,固执地绕鼻不息。
我的眼睛搜寻了去,就发现了,有朵凝脂样的小白花,白蝶似的,正落在她的发里面。是栀子花呀,我最喜欢的一种花。忍不住向她低了头去,笑道,好香的花!她当时正在纸上信笔涂鸦,一道试题,被她肢解得七零八落。闻听我的话,显然一愣,抬了头怔怔地看我。当看到我眼中一丝笑意,她的脸迅速潮红,不好意思的嘴一抿。那一刻,她笑的美极了。
余下的时间里,我发现她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做着试题。中间居然还举手问我一个她不懂的问题,我稍一点拨,她便懂了。我在心里叹,原来她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呀。
隔天,我发现我的教科书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朵栀子花。花含苞,但香气却裹也裹不住地漫溢出来。我猜是她送的。往她座位看去,便承接住了她含笑的眼。我对她笑着一颔首,算是感谢了。她脸一红,再笑,竟有着羞涩的妩媚。其他学生不知情,也跟着笑。而我不说,只对她眨眨眼,就像守着一段秘密,她知道,我知道。
在这样的秘密守候下,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活泼多了,爱唱爱跳,同学们都喜欢上她。她的成绩也大幅度提高,让所有教她的老师再不能忽视。老师们都惊讶地说,呀,看不出这孩子,挺有潜力的呢。
几年后,她出人意料地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在一次寄给我的明信片上,她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我有个愿望,想种一颗栀子树,让它开许多许多可爱的栀子花。然后,一朵一朵,送给喜欢它的人。那么,这个世界,便会变得无比芳香。
是的是的,有时,无须整座花园,只要一朵栀子花。一朵,就足以美丽其一生。
2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叙述的事情。(3分)
27.本文开头属于什么描写?它的作用是什么?(2分)
28.那个女孩子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她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变化?(3分)
29.从文中的哪句话里看出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2分)
30.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义?由此,你有何启发?(3分)
三、作文(30分)
以下两题,任选其一而作。
⒈ “人间自有真情在,爱心暖如三春晖”,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父子之爱,母女亲情,也
常见邻里间的和睦相处,亲友间的真诚相待,同学间的真挚友谊,师生间的情感依依……
请截取你熟悉的一段生活,以“真情”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2.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变换角度,模仿《假如人类也有尾巴》,大胆想象,用《假如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展开余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1、略 2、zhuàn yě píng tiào 3、事—世 羊—洋 如—茹 季—悸 4、①言简意赅人。②销声匿迹。③微不足道。④ 崭露头角。5、①a ②a ③a ④a 6、② 7、D 8、A 9、略 10、A
二、(一)11、成语: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择善而从等。12、C 13、①时常,常常 ②怨恨,心里不满 ③聪明 ④危险 14、D 15、选择他们好的方面学习他们,改正他们不好的方面。
(二)16、宽广、浓密、深沉 17、竹林;高大深密 18、表现竹林深广迂回,错落有致,情趣盎然的景象 19、突出特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0、远望、近看、四顾
(三)21、“绝望”指家鸡,因为它不久将成为猎人捕猎的牺牲品。“希望”指猎人,因为他不久就可以猎取到他渴望得到的火狐。 22、动作、声音 23、比喻,使文章生动形象。 24、害怕、紧张,继而安慰自己等,合理即可。 25、一个成功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过分自信,不能抵制不住诱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能围绕这个意思的都可以)
(四)26.一个非常平常的学生因送给老师一朵栀子花,自信心大增,各项表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7、外貌描写。突出人物平常的特点,与后来的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28.学习认真了,性格活泼了,爱唱爱跳了,学习成绩提高了。是因为“我”“忍不住向她低了头去,笑道,好香的花”,使她觉得老师能注意到她,使她对自己产生了自信心。29.几年后,她出人意料地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30.在一件极小的事情上对人尊重,都能给人产生极大的影响。如:对人应该以尊重为前提;对自己要有信心;不能用老眼光看人。 (59.46.20.73)
上一篇:
高三语文考前专题训练(三)
下一篇:
中考总复习之口语交际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语文版/七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