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88  
标签:沪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8]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徐汇区综合、民办高中高三年级学习能力诊断试卷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综合、民办高中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 三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2008.2
此卷为试题卷,答案请做在答题卷上
阅 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古寓言内的猫鼠
王尔龄
⑴创作需要想象,持此说者不乏其人。但是奇思幻想之作,也未必不能在生活中见其大略。关于创作与幻想的关系是个大题目。不贤者识其小,我就来个大题小做,说一点小品、小说中的猫鼠故事吧。
⑵柳宗元有一则托物寓言的小品,传诵甚广。永州某氏,子年生,属鼠,由此爱鼠,不畜猫,且禁童仆击鼠。鼠类相告而群至,饱食而无祸。后来某氏迁居,继往者借来五六头猫,又用阖门、灌穴、捕击诸法灭鼠。宠鼠之事,世所罕见,宠而至极,若永某氏者恐怕不会实有吧,出于柳宗元的想象,大概可以断定了;但他一定见过类似的社会现象,构思这篇寓言式小品,以击鼠辈,则其意甚明。
⑶捕鼠是猫的天职,明宋濂的《狸狌》却写了畏鼠之猫。狌身如狸、貌似虎,是野生的猫,卫人束氏却偏偏喜好畜养。文中说,南郭有士患鼠,某次一鼠堕入瓮中,他急借束氏畜养的一头狸狌,携之回家,要它入瓮捕捉。“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鼠无论怎么大,总不如猫,何况狸狌又是形体大者,竟然对之“怖甚”,被它啮足,只得奋力跳出陶瓮。鼠跌入后跳不出来,足见鼠体既不如狸狌之硕,鼠力亦不及远甚。
⑷狸狌之畏鼠仅出于寓言铺叙之需,实不足信。然而近年曾见报载天津的一段小新闻,一猫遇鼠,惊恐的却是猫,猫逃鼠追,恰恰与宋濂寓言相合,尽管他是为“武士世享重禄,遇盗辄窜者,其亦狸狌哉”而假托的故事,可又被生活中的实例所证明。他的奇幻文字并不荒诞,荒诞的是竟有如此反常的情形;当然,它属于少遇的异闻,自不待言。有的贪官被行贿大户呼来喝去,不敢违命,亦畏鼠之类也。
⑸清蒲松龄有一则《宫鼠》,先叙“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制之,辄被食”,后述复得一“毛白如雪”的异国狮猫,放入门扉,鼠从穴中出,向之奔袭,狮猫避让,逃者自逃,追者自追,上下跳踉,鼠已喘息,狮猫突啮其首,置之死地。文中称狮猫此举在于“用智”,自然是小说家之言,喻指对付按剑匹夫亦当如此。猫奋其力捕鼠,原不足为奇,初以示弱麻痹对方,然后施强,使它不能遁于穴,始为异耳。如今所畜之猫,成了宠物,养尊处优,以不捕鼠为常事,遇则熟视无睹,甚至互作玩伴,不知是否可以看作异事。若说置荣辱于脑后的官员与黑社会中人称兄道弟,举杯言欢,岂必无之,我们已经在揭露贪官的新闻里见识过了。
⑹古人尽管有奇思幻想流入笔端,毕竟不可能一无所遗,社会上、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总有许多难以预储笔下。比方说有这样一则报道:母猫失去了新产下的幼崽,遇见一窝五头刚失去母鼠的小鼠,猫喂之以乳,五鼠亦依儇其怀,亲如母子,前人的小品、小说似乎不曾作此等想象语。至于日后是一直相安无事以终,还是相敌相争而滋生何种结局,则不得而知。今之善作寓言者大可驰骋想象,有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寓言故事也就能以焦墨点睛了。
⑺今值鼠年,原想写点古代鼠事以应景,可是写着写着却偏离正题了,倒像是以今事去应对古人笔墨了,于是赶紧收梢,或可稍免纵笔难收之讥吧。


浏览完整试题(《文汇报》2008年2月7日)
1、柳宗元是    代文学家,字      ;蒲松龄的代表作是《      》。
2、第⑴段提到“奇思幻想之作”,对此文中举了一些例子,除了“永某氏宠鼠”以外,还有      ;      。(要求用与“永某氏宠鼠”结构相同的短语概括)
3、第⑵段中画线的“鼠辈”在文中的含义是      。
4、第⑷段中说狸狌之畏鼠“实不足信”,说它“不足信”的依据是                。
5、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永某氏的故事是出于柳宗元的想象,但他一定见过类似的社会现象。
B、束士所养的猫把老鼠视为异物,不敢去捕捉,结果反被老鼠啮足。
C、生活中竟然确有如宋濂笔下的畏鼠之猫,如此反常的情形,堪称奇闻。
   D、蒲松龄所写的狮猫,以不捕老鼠为常事,遇则熟视无睹,甚至互作玩伴。
6、请驰骋想象,给第⑹段提到的母猫故事加一个寓言式的结局。
二、阅读下文,完成7—13题。(22分)
绝 唱
严阵
⑴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清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不一样。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⑵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⑶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咏吟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⑷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十六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⑸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⑹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⑺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10月,我孤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间我却被默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槁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
⑻“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荷花没有枯、没有死,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图案中间,你可发现一种美,可发现一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一种不是迎合季节的庸美,一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自信和孤高,一种坚持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
⑼它是满池枯梗残叶,但它却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⑽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⑾只要不失去那点孤高和自信,即便不再有绿叶红花,即便只剩下一根枯梗、一片枯叶,也照样会具有永远属于自己的那种独特的美。
⑿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⒀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风格,去听它的情操,去听它的力量。
⒁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⒂存在就是力量。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8日)
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宋代诗人      的诗句。
8、通常情况下,“绝唱”是指         ;在本文语境下,“绝唱”是指           。
9、第⑴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
10、第⑶段中“也许一切并非如此”,“如此”是指       ;第⑸段中“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这么”是指       。
11、第⑺段中对一池残荷的描写,连用了三个“却依然”,作用是                 。
12、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本文以圆明园的残荷作为象征,赞颂了自信、不屈的民族精神。
B、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缘自作者的审美意识、主观情思。
C、 作者感到圆明园的满池荷花没有枯、没有死,断梗残枝是一池碧绿和艳红的最高升华。


展开余下试题D、 满塘残荷因为是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所以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所
E、 满池枯梗残叶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已被摧毁的象征,但又是一种不屈的沉默。
F、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意为不要沉湎于这种文人的雅兴之中;“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意为应在社会、历史的风雨中去感受残荷表达出的自信和不屈。
13、请举出一个人物的实例,来阐明“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的道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5空)。(5分)
[注:考生答题超过5空,按前5空顺序评分]
14、⑴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⑵          ,兵因敌而制胜。(《孙子•虚实篇》)
⑶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⑷钉头磷磷,          ;          ,多于周身之帛缕。(杜牧《阿房宫赋》)
⑸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⑹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⑺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汤显祖《牡丹亭》)
四、阅读下面的一首小令,完成第15—17题。(8分)
〔越调〕寨儿令•冬         张养浩
天欲明,觉寒生,打书窗只闻风有声。步出柴荆,遥望郊坰①,滚滚势如倾。四围山岩壑都平,道途间无个人行。爱园林春浩荡,喜天地气澄清。巧丹青,怎画绰然亭②。
[注]①郊,郊野。坰(jiōng),野外。②绰然亭,作者隐居历城所建云庄别墅中的亭子。张养浩在《云庄记》中提到:“亭取其闲适名绰然。”
15、“越调”是这首小令的曲调,“寨儿令”是          。
16、对这首小令理解、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步出柴荆”,是作者被扑打窗户的风声所吸引,因而打开柴门,出外观看郊野雪景
B、 开头写感觉,次写声音,再按从高到低、从远到近、从大到小的顺序,把郊外之雪描摹得令人陶醉。
C、 “滚滚势如倾”,是空中之景;“四围山岩壑都平”,是地面之景;“道途间无个人行”,是远景,也可理解为近景。
D、 通篇写雪,却不见“雪”字,连跟“雪”相关的“白、素、洁、皓、玉、练、絮、舞、飞、飘”之类也一个不用。
E、 “爱园林春浩荡”让人联想到岑参著名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生动描写,作者对雪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17、对这首小令景物描写的特色,请作简要赏析。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17分)
送杨寘序
欧阳修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①。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②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秋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之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③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④,为尉于剑浦⑤,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注]①引:一种乐曲体裁。句意为“学弹了以宫声为主的几支曲子”。②骤:急速地。③写:通“泻”,意为排遣。④荫调:祖上荫庇。⑤尉:县尉。剑浦:地名。
18、中国古代五声音阶有五个音级,上文中已提到“宫”、“羽”两个音级,请把另外三
个音级和“宫”、“羽”一起共五个音级,按次序填在横线上。
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久而乐之(     )              ⑵累以进士举(     )
⑶道其湮郁(     )              ⑷风俗饮食异宜(     )
20、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  )。
A、久而乐之     B、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C、夫琴之为技小矣
D、如怨夫寡妇之叹息     E、其能听之以耳
21、上文第二段从两方面描写了琴声的特点,一是          ;二是          。(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22、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⑴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
⑵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7题。(12分)
叙事之省,其流①有二焉:一曰省句,二曰省字。
《左传》载宋华耦来盟②,称其先人得罪于宋,鲁③人以为敏。夫以钝者称敏,则明贤达所嗤,此为省句也。[A]《春秋经》曰:“陨石于宋五。”夫闻之陨,视之石,数之五。加以一字太详,减其一字太略,求诸折中,简要合理,此为省字也。[B]若《公羊》称郄克眇,季孙行父秃,孙良夫④跛,齐使跛者逆跛者,秃者逆秃者,眇者逆眇者。盖宜除“跛者”已下句,但云“各以其类逆”。必事加再述,则于文殊费,此为烦句也。[C]《汉书•张苍传》:“年老,口中无齿。”盖于此一句之内去“年”及“口中”可矣。夫此六文成句,而三字妄加,此为烦字也。
然则省句为易,省字为难,洞识此心,始可言史矣。[D]苟句尽余剩,字皆重复;史书之烦芜,其出此乎?                                     (《史通•叙事》)
[注]①流:指早已流传的方法。②华耦(ǒu):人名。盟:会盟。③鲁:迟钝。④郄(xì)克、季孙行父、孙良夫都是人名。眇(miǎo),指瞎了一只眼。
23、《左传》是解释《         》一书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24、“其有反于是者”是原文中的一句。它原先所在的位置是A、B、C、D中的       处。(填一个字母)
25、对上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是“总-分-总”结构,层次分明。另外,在论证时采用了举例和对比的方法。B、用迟钝的人来称赞聪敏,就知道华耦是贤达的人所耻笑的对象了,这就是省句。
C、应该删除“跛者”下面的句子,只说“分别用相同类别的人去反对”就可以了。
D、“年老,口中无齿”这句中省去“年”及“口中”就可了。否则就是用字烦琐。
E、应该透彻了解“省句为易,省字为难”这些意思,你才能够谈得上编写史书了。
F、如果句子多余,那么字也重复无用;史书写得烦琐杂乱,一定是出于这个原因。


展开余下试题26、请简述:在史书叙事简要的问题上,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写 作(70分)
27、临近毕业,你除了对大学生活有美好的想象,也会回想起中学生活的点滴;站在成人世界的门口,你除了对未来有无限的希冀,也会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
请以“蓦然回首” 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悟。
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要写成诗歌。⑶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007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综合、民办高中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阅 读(80分)
一、(16分)
1、(3分)唐  子厚  聊斋志异(各1分)
2、(2分)狸狌畏鼠  狮猫(用智)捕鼠  (“猫以乳喂鼠”只是一则社会新闻,非“预储笔下”的“奇思幻想之作”。不用主谓短语表述算错。)(各1分)
3、(2分)指像老鼠一样贪得无厌、恃宠而骄的小人。(意思对即可)
4、(3分)⑴捕鼠是猫的天职;⑵鼠无论怎么大,总不如猫,何况狸狌又是形体大者,鼠体既不如狸狌之硕,鼠力亦不及远甚;⑶寓言是以假托的故事来说明道理(或“狸狌之畏鼠仅出于寓言铺叙之需”)。(写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写出一条得2分,两条得3分)
5、(2分) D(狮猫用智捕鼠,“以不捕老鼠为常事”等说是针对“如今所畜之猫”而言)
6、(4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且表达好,4分;有一定意义且表达较好,3分;否则,酌情给2分、1分、0分。
二、(22分)
7、(1分)杨万里
8、(3分)诗文创作的最高造诣(最好的作品)(1分);初冬圆明园满塘残荷的独特的美(2分)。
9、(3分)运用比拟和反复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圆明园荷花不同凡响(不平常、和别处不一样)的意蕴。
10、(4分)“接天莲叶无穷碧”是荷花最美的时候。“映日荷花别样红”是荷叶最美的时候。(各2分)
11、(3分)突出蕴藏于残枝枯叶中的坚强不屈的精神,自信和孤高的凄美。(2分)
强调(或“说明”)了作者被“震撼”和感到“神奇”的原因。(1分)
12、(4分)B、E (B项:该句是客观叙述,不是作者的审美意识、主观情思。E项:此处“已被摧毁”与原文“似乎已被摧毁”意思不同。“似乎”含有一种自信、不屈的情感。各2分。)
13、(4分)有具体的某个人物和恰当的例子,1分;能概要写明人物遭受摧毁但精神不毁的情节,1分;有评述性语言1分;整体语言表达1分。
三、(5分)
14、⑴白露为霜  ⑵水因地而制流  ⑶欲辨已忘言  ⑷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  
⑸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⑹桂影斑驳  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写对一空给1分)
四、(8分)
15、(1分)曲牌
16、(3分)B(小令中描写雪景无“从大到小”的顺序)
17、(4分)第16题选项已暗示几个赏析角度,如:①白描手法(见B项);②描写景物客观、有层次(见C项及开头8句);③构思、用语别致(独辟蹊径):描绘严冬雪景,通篇写雪,却不用一“雪”字(见D项);④情景交融(第9、10句);⑤直抒胸臆(第11、12句);⑥气氛烘托(“滚滚势如倾”写风雪壮阔气势,有“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毛泽东词句)的纵览宇宙气魄”);⑦角度变化:“四围山岩壑都平,道途间无个人行”,从岩壑、人踪不同角度写雪之厚、之阔,也写出雪野的空旷。……
提到一个特色1分,举例分析2分,表达1分。
五、(17分)
18、(1分)宫商角徵羽(书写、次序必须全部正确)
19、(4分)⑴觉得快乐  ⑵多次  ⑶说出,抒发出  ⑷合适
20、(4分)B  C
21、(2分)琴声变化多端;琴声可表达喜怒哀乐(意思对即可)
22、(6分)
⑴在东南几千里之外做一个小小的官,这是他的心确实有不平的原因。(区区、表示原因的判断句,3分)
⑵然而,想要使他的心境平静来养好他的病,对于学琴来说,也将有收获。(然、平,3分)
六、(12分)
23、(2分)春秋 
24、(2分)B(考理解和把握思路能力。这句的意思是:有跟这相反的。此句承上文正面举例,并引起下文反面举例。)
25、(4分)C、F(C句根据语境,“逆”应理解为“迎接”。F句从语境、语气可知,“其”为推测,应理解为“大概”。)
26、(4分)作者认为省句为易,省字为难;叙事应简要合理,力避重复杂芜。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曾经有昏沉忧郁的毛病,回家闲住着,也没能治好。不久,我向友人孙道滋学习弹琴,学弹了以宫声为主的几支曲子,时间久了觉得很快乐,不再感到自己身体有病。
弹琴作为一种技艺,是小技罢了,这技艺的极致,大到弹出宫声,小到弹出羽声;操着琴弦急速地发出声响,琴声忽然多变,急急弹的声音凄然而短促,缓缓弹的声音舒展而平和。时而像山崩石裂,像从高山中流出泉水,或者像夜里刮风下雨;时而像怨夫寡妇的叹息声,像雌鸟雄鸟和谐的相互鸣叫。这琴声似深沉的忧虑和悠远的情思,是虞舜与周文王、孔子的遗音;这琴声似秋的悲伤和恨的感怀,是孤儿伯奇、忠臣屈原的叹息。琴声的喜怒哀乐,定深深打动了人心。而纯朴、古雅、淡泊的琴声,与那尧舜三代的言语、孔子的文章、《易》的忧患、《诗》的怨愤没有什么两样。它能够用耳朵听到,用手弹奏出来,选取那和谐的琴声,能抒发忧郁,排遣幽思,那么感动人的时候,也是十分深切的。
我的朋友杨君,喜欢学习和写文章,多次参加进士推举考试,都不得志。等到靠了祖上荫庇,到剑浦任县尉,在东南几千里之外做一个小小的官,这是他的心确实有不平的原因。而且杨君年轻多病,而南方缺医少药,风俗、饮食习惯都不一样不合适。以他多病的身体,怀有不平的心境,住在风俗迥异的地方,难道能够郁闷地长久呆下去吗?然而,想要使他的心境平静来疗治他的疾病,对于学琴来说,将会是有收获的。所以我写了关于琴的文章来送行,并且邀请道滋一起来喝酒、送琴作为告别。

叙事的省俭,它的方法有两种:一叫省句,一叫省字。
《左传》记有宋
标签:沪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7-2008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