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075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5]
高一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2
  单元测试题(B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寒暄(xuān)  陈抟(tuán)老祖  镯(zhuó)子  论(lùn)语
B.形骸(hái)     谬(miào)种      新正(zhēng)   桌帏(wéi)
C.讪讪(shàn)  咀嚼(jǔ)      执拗(niù)     惴惴(zhuì)
D.吮吸(shǔn)  凫(hú)水     镖(biāo)局    朱拓(t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俨然   谬种   寒喧   沸反盈天
B.牲醴   祈祷   桌帏   咀嚼赏鉴
C.郁闷   哆嗦   恶梦   没精打彩
D.缠绞   菱角   搭理   一钱不直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    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②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着    。
  ③我的心突然,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了变了色。
  A.缠绕  飞舞  紧张  B.环绕  跳跃  紧张
  C.缠绕  跳跃  紧缩  D.盘绕  飞舞  紧缩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吴军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同事来庆贺,街坊来讨喜糖,亲朋来要酒喝,闹得满城风雨。
  B.他躺在被子底下,小心翼翼,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C.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D.倪萍的煽情本领傲视群英,任凭曹颖等江湖小辈怎样克隆,也只能望其项背。
5.“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一句正确读音停顿应该是(  )
  A.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  
B.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
  C.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  
D.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
6.“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的含义是(  )
  A.“我”不怀疑祥林嫂会死去,因为在四叔直接参与的封建势力对祥林嫂的残酷迫害下,她的死是必然的。
  B.“我”担心祥林嫂会死去,因为在回答魂灵有无的问题时,“我”采取了模棱两可的态度,“我”心中深感不安。
  C.“我”不愿意看到祥林嫂就这样死去,只想尽快离开四叔家,“我”在这个道学深重的封建家庭里感到十分压抑。
D.“我”一再担心的祥林嫂会死的事,恐怕也要像不希望发生却发生了的事一样会发生,表现了“我”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深刻体察和强烈憎恨。
7.下列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的关系是(  )
①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了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②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花流水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③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A.①交待了人物的生活环境,表现人物命运的必然性;②以寂静的环境衬托祥林嫂死的悲凉;③以祝福的盛况反衬祥林嫂命运的悲惨。


浏览完整试题B.①交待了时间;②交待了天气;③祥林嫂死于祝福。
C.①交待人物的生活环境,表现人物命运的必然性;②③都是以环境来反衬人物的命运。
D.①②③都是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交待社会背景,揭示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8.指出下列语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鲁四老爷的书房窗下案头上,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说》和一部《四书衬》。——通过环境描写揭示鲁四老爷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阶级本质。
B.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倒装句式突出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关心、担忧之情。
C.祖父用拳头把自已腿重重地捶着,且笑着……——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表现了爷爷套不出翠翠对唱歌人态度的着急心情。
D.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写了别里科夫怕冷、虚弱的性格。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祝福》写于1924年,小说生动了塑造了一个受侮辱、受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精神摧残,后收入《彷徨》。
B.契诃夫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体裁而登上世界文学高峰的人,与英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C.沈从文是现代小说家,他的小说取材范围广泛,但以写湘西一带的风土民情而见长。语言流畅,形式多变。
D.孙犁,现代作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是“白洋淀派”的代表人物,与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齐名。
二、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接连好几天,他发现它晚上老是在围墙的石头上磨犄角,而第二天早晨,它浑身汗津津疲惫不堪地卧在圈里头。
他既奇怪又担心。
夜里,他躺在圈口。刚到半夜,他看见它用犄角挑开挡在圈口的栅栏,走了出来。他悄悄地跟着它出了村,钻进一个山沟,左拐右转。猛地,他惊呆了,也吓坏了,浑身发抖,连声气也出不来……他看见从沟里迎头窜出来一只豹子。毛森森的身子,绿幽幽的眼睛,血盆似的大嘴,一股呛人的腥味儿……无须互通姓名,它们一照面就交上锋了。
一个扑、抓、咬,一个顶、撞、踢。
                 。   
它们是敌手,但它们的心却是相通的。同怀一种坚定的意志,那就是必胜的信心。坚信自己一定会战胜对方,不是现在,就是将来,迟早有一天。
豹的凶残狠毒,牛的倔犟勇猛。
凭着这些,它们顽强地拼搏着,真是势均力敌,互不相让,好一阵鏊战!直到残月西斜,曙光初露,才各自收住招法,一个走回山里,一个走出山外。
他看了半宿,抖了半宿,尿了一裤子尿。
苦思苦虑了一整天,他决定了。
晚上,当它磨犄角累了躺在圈里的时候,他偷偷地把尖刀绑在它的犄角上。果然,在这天夜里,它把它的敌手置于死地了。
第二天清晨,他在牛圈面前的碾盘上宰那头豹子。周围围了一大群人。人们一边听他眉飞色舞地演说,一边交口称赞它——凯旋的胜利者。
他把豹子的皮披在碾轱辘上晒着,然后,走进牛圈,去看望它。
当它看见他从自己的犄角上解下两把尖刀的时候,它短促地叫了一声。尔后,它又久久地望着那披在碾轱辘上血迹未干的豹皮。望着望着,它走了出去。
它围着碾盘转了两圈,猛然,它撞在那披着豹皮的碾轱辘上,头骨碎裂,犄角折断,倒在了敌手的皮前面。
这不幸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人们说,它是把豹皮误当成豹子才撞上去的。大家埋怨他不该粗心大意,把豹皮披在碾轱辘上。
10.文中画横线处选用哪一项最恰当(   )
A.豹有豹胆,牛有牛气
B.豹有谋略,牛有力量
C.豹有豹术,牛有牛招
D.豹有攻有守,牛有守有攻
11.画  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情节方面分析)
                                 。 
12.小说中的“人物”有牛、豹、他、人们。小说的基本矛盾是在哪两者之间展开的?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牛与豹  B.他与豹  C.牛与他  D.人们与他    
13.“它们是敌手,但它们的心却是相通的。”简要概述“它们的心却是相通的”所包含的内容。不超过12个字。
                                    。 
14.文中有一处细节描写,最能表现牛的性格并揭示小说的主题,把这个句子抄写在横线上。
                                    。
15.根据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试指出牛的性格特征。
                                    。
16.你怎样理解题目《恨》的含义?
                                    。
17.小说写“牛”通篇运用的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类比
丢失的香柚
梁晓声
“大串联”①时期,我从哈尔滨到了成都,住气象学校,那一年我才17岁,头一次孤独离家远行,全凭“红卫兵”袖章做“护身符”。
我第二天病倒了。接连多日,合衣裹着一床破棉絮,蜷在铺了一张席子的水泥地的一角发高烧。
高烧初退那天,我睁眼看到一张忧郁而文秀的姑娘的脸。她正俯视我。我知道,她就是在我病中服侍我的人。又见她戴着“红卫兵”袖章,愈觉得她可亲。
我说:“谢谢你,大姐。”看去她比我大二三岁。
一丝悱然的淡淡的微笑浮现在她脸上。
她问:“你为什么一个人从大北方串联到大南方来呀?”
我告诉她,我并不想到这里来和什么人串联。我父亲在乐山工作,我几年没见他的面了,想他!我委托她替我给父亲拍一封电报,要父亲来接我。
隔日,我能挣扎着起身了,她又来看望我,交给了我父亲的回电——写着“速回哈”三个字。
我失望到顶点,哭了。
她劝慰我:“你应该听从你父亲的话,别叫他替你担心。乐山正武斗,乱极了!”
我这时才发现,她戴的不是“红卫兵”袖章,是黑纱。


展开余下试题我说:“怎么回去呢?我只剩几毛钱了!”虽然乘火车是免费的,可千里迢迢,身上总需要带点钱啊!
她沉吟片刻,一只手缓缓地伸进衣兜,掏出5元钱来,惭愧地说:“我是这所学校的学生,‘黑五类’②。我父亲刚去世,每月只给我9元生活费,就剩这5元钱了,你收下吧!”她将钱塞在我手里,拿起笤帚,打扫厕所去了。
我第二天临行时,她又来送我。走到气象学校大门口,她站住了,低声说:“我只能 送你到这儿,他们不许我迈出大门。”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柚子给了我:“路上带着,顶一壶水。”
空气里弥漫着柚香。我说:“大姐,你给我留个通信地址吧!”
她注视了我一会儿,低声问:“你会给我写信吗?”
我说:“会的!”
她那么高兴,便从她的小笔记本上扯下一页纸,认认真真给我写下了一个地址,交给我时,她说:“你们哈尔滨不是有座天鹅雕塑吗?你在它前边照张像寄给我,好吗?”
我默默点了一下头。我走出很远,转身看,见她仍呆呆地站在那里,目送着我。
路途中缺水,我嘴唇干裂了,却舍不得吃那个柚子。在北京转车时,它被偷走了。
回到哈尔滨的第二天,我就到松花江畔去照像。天鹅雕塑已砸毁了。满地碎片。一片片仿佛都有生命,淌着血。
我不愿让她知道天鹅雕塑砸毁了,就没给她写信……
去年,听说哈尔滨的天鹅雕塑又复雕了,我专程回了一次哈尔滨,在天鹅雕塑旁照了一张像,彩色的。按照那页发黄的小纸片上的地址,给那位铭记在我心中的大姐写了一封信,信中夹着照片。
信退回来了。信封上,粗硬的圆珠笔字写的是——“查无此人”。
她哪里去了?
想到有那么多我的同龄人“消失”在十年动乱之中了,我的心便不由得悲哀起来。
注:①“大串联”:文化大革命中以“革命”的名义天南地北地联系。②“黑五类”:文化大革命中,父辈或祖辈乃至曾祖辈是地主、富人、反革命、坏蛋和右派分子,其子女称作“黑五类”。
18.“我”的父亲为什么不来接“我”?
答:                                                                                             。
19.“大姐”希望“我”在哈尔滨的天鹅雕塑前照张像送给她,这反映了什么?作者设置这样的情节,暗示了什么?
答:①                                                                                                。
②暗示了                                                                                      。
20.“天鹅雕塑已砸毁了。满地碎片。一片片仿佛都有生命,淌着血。”有何深刻意蕴?
答:                                                                            。
21. 小说最后一段中“消失”除了指同龄人肉体的消失,还有哪两层主要的含义?
答:①                             。
②                     。
22.小说中的“香柚”象征什么?
答:象征                      。
2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我”从哈尔滨“串联”到成都,不是为了“革命”,而是去探望很久不见的父亲,这并不是为了表现“我”的自私,实际上是对“文革”中所谓的“革命大串联”的嘲弄和讽刺。
B.“大姐”对“我”一往情深,而“我”却并没有及时寄照片过去,这表现了“我”有些自私,没有珍惜“大姐”的真情。
C.这篇小说立意深刻,以小见大,发人深省,是小小说中之大手笔。
D.这是一篇带有散文风格的小说,它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显得真实亲切,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
三、
24.将下面一段话概括为一则标题新闻(不超过15个字)
  许多农业专家指出,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单单依靠政策性规定,领先大量的不稳定的措施、办法,而不完善农业立法,远远不能维护农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会阻碍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
25.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选答一题)。
  有人给国产东方牌相机拟了三则广告词:
  第一则是:逝去的美好将永远陪伴您;
  第二则是:我的家乡在中国,我的名字叫“东方”;
  第三则是:“东方”将给您带来无限的温暖。
  ①请你指了哪一则广告最好,并说明理由。
  ②如果认为这三早广告都不能令你满意,请你重拟一则广告词,并说明你拟的这则广告“ 好的理由。
                                    。  
26.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睫在眼前常不见”(杜牧)
  ②“最应该记住的最易忘记,谁记得母乳的甜美滋味;最应该感激的最易忘记,谁诚心亲吻过亲爱的土地。”(摘自一首新诗)
  要求:①根据所供材料,联系社会、思想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B 5.B  6.D 7.A 8.D  9.B
二、阅读题:
10.C 
11.在内容上从侧面写出牛豹战斗激烈,从情节上可以年出它起到推动情节上的铺垫。  12.C  
13.它们同怀必胜的信心。 
14.当它看见他从自己的犄角上解下两把尖刀的时候,它短促地叫了一声。  
15.倔犟勇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6.牛为自已误用刀杀死灰复燃豹而悔恨,牛对“他”的“帮助”产生怨恨,即批判破坏公平竞争的外部力量。  
17.C(用兽类间的争斗曲折地反映人类之间的竞争,所以该文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象征)
18.因为父亲工作的乐山正武斗,乱极了,父亲脱不开身   
19.①天鹅是美的化身,“大姐”如此喜欢天鹅,折射出她身处困境仍不忘追求美   ②“大姐”的心灵像天鹅一般纯洁美好。   
20.“文革”毁坏、践踏了无数像天鹅雕塑般的美好事物和心灵  
21.①宝贵青春的消失  ②美好心灵的消失   
22.美好的心灵,伟大的爱心   
23.B
三、 (121.22.8.158)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高一下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