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08年高三年级质量调查(一)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 (1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花圃 胸脯 匍匐 铺张浪费 捕风捉影 B. 拜谒 葛藤 揭晓 响遏行云 残碑断碣 C. 悔悟 侮辱 霉变 风雨如晦 诲人不倦 D. 鞭笞 懈怠 苔藓 心旷神怡 百战不殆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恻隐 蝉联 指手画脚 为山九仞,功亏一匮 B. 门坎 砝码 以逸代劳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C. 脉络 伎俩 故弄玄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伸张 装潢 渊远流长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诗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一种理论和战略,是国际社会对工业文明和现代化道路深刻 的产物。 ②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又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两者 ,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③ 古人描写月色的名句有很多,“ ”创设出闲静清幽、恬淡宜人的优美意境。 A. 反思 相得益彰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 反思 交相辉映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C. 反省 交相辉映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反省 相得益彰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目前,国家审计署对申泰、国银等88家证券公司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表明这些证券公司资产、负债、损益不实相当严重。 B. 雅典奥运会上,七名大力士因服用兴奋剂被责令回国不得参加比赛。 C. 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梭罗的《瓦尔登湖》等中外散文佳作,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自然,又充满思辨色彩,耐人咀嚼。 D. 把目前流行的中式服装称为唐装,严格地讲是不确切的,它其实是清朝马褂的一种延续。 二.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到2007年底,中国已经有超过5.1亿移动电话用户,这个数字还以每月平均300万至500万户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具备GPRS和WAP上网功能的手机超过2亿部,已经使用过手机WAP上网的用户超过7千万人。随着3G的到来,手机作为个人移动终端,最终将成为新型的媒体而得到传媒市场的重视,由此可见,通过移动终端上网的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对于报纸等传统媒体,年轻受众流失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报纸类纸面媒体的读者平均年龄在迅速趋于老化,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受众却在不断地年轻化。据权威研究显示,许多读者不但通过互联网看新闻,甚至也会阅读电子报纸,此现象揭示了上述两种媒介形式在未来将长期共存的局面。新型媒体在分流报纸受众的同时,也分流了大量广告资源。因此,中国媒体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拐点”,所谓“拐点”就是中国传媒的发展在具有巨大现实市场前景的情况下,发展速度却在急剧下跌。这种失速、下跌,表明中国传媒的发展在按照原有逻辑动作发展的前提下,应该探索全新的介质和形式实现新的增长。
浏览完整试题面对这些问题,传统媒体的出路在于按照数字化时代新媒介产生发展的逻辑,去打造传统报业的运作体制和赢利模式,促使传统媒体之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在数字化平台之上,剥去介质的壁垒、相互融合,进行跨单独媒体合作的形式。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是否具备对相关产业资源的整合能力上,整合全新的媒体形式成为大势所趋。如2000年后,为迎接网络媒体的挑战,几乎所有的报纸类传统媒体都建立了自营网站,发挥自己在内容采集方面的优势;另外,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和手机类媒体的兴起,传统的报纸类媒体也在与其进行迅速的融合,如《北京晚报手机报》就采用了清华紫光最新研制的优码技术,实现了报纸与手机WAP的成功对接,为即将到来的手机媒体时代注入了一针提速剂。 总而言之,传统媒体当前已经进入数字化逻辑进行资源整合的时代,中国传媒业正在酝酿着重大的发展和突破,今天传统媒介所面临的一切困境,事实上都是新生命降临前的一种阵痛。 5. 下列各项,对“报纸等传统媒体”面临的问题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互联网观众年轻化的冲击,报纸类纸面媒体读者的平均年龄在逐步老化。 B. 报纸类媒体的读者和广告资源被新型媒体瓜分,导致其发展速度下滑。 C. 传统媒体虽然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但仍要进一步探索新的介质和形式。 D. 传统媒体不可避免地面临问题,但其在内容掌控和终端营销方面有优势。 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传统媒体经营者摆脱困境应采取的措施”的一项是( ) A. 吸纳数字化的传播手段 B. 增强资源要素的整合力 C. 创造出新的媒介表现形式 D. 打造多元化产品形态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信息产业部的统计表明,手机及其相关产业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B. 年龄及广告资源是制约传统媒体和新媒介产业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 C. 在现阶段,整合全新的媒体形式已是在所难免,是大势所趋。 D. 传统报纸与网络、手机的日益融合,将加快手机时代到来的步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所有物质中的分子是由原子或原子团组成,这些原子或原子团中的电子要配对才能保持稳定。如果这些化学物质中的原子和原子团的电子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就只能靠“掠夺”别的化学物质的电子来保持稳定,因而化学性质特别活泼,容易和别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且别的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电子被它们“掠夺”后,因含有奇数电子又成为新的“掠夺者”,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倒塌一样的链式反应。这就是“自由基”的“杰作”。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在地球上,细菌和病毒是人类生命的宿敌,但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由基才是人类更为凶险的敌人。正常情况下,自由基具有调节细胞间信号传递和细胞生长、抑制病毒和细菌的作用。但如果体内自由基过多,则会损伤人体健康。 自由基对人体的攻击首先是从细胞膜开始的。细胞膜化学结构松散,极富弹性和柔韧性,很容易丢失电子。一旦被自由基夺走电子,细胞膜就会失去弹性并丧失一切功能,从而导致心血系统疾病。更为严重的是自由基对基因的攻击,可以破坏基因的分子结构,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引起整个生命体发生系统性混乱。 自由基可以引发100多种疾病。癌症、炎症、衰老、血液病,以及心、肝、肺、皮肤等各方面疑难疾病的发生机理与体内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有着密切关系。炎症和药物中毒与自由基产生过多有关;克山病和范可尼贫血等疾病与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有关;而动脉硬化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自由基产生过多和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两者都有关系。 每个人的身体内都会产生自由基,因为人体要新陈代谢,就需要由氧化反应产生能量,这些氧化反应就是自由基的重要来源。人体运动时需要更多的能量,机体对氧的摄取和消耗都会增加,体内自由基也将成比例增加。人类在极端不良情绪下,如愤怒、紧张、恐惧等,也会产生自由基。当人体中的自由基超过一定的量并失去控制时,这些自由基就会乱跑乱窜,攻击细胞膜,与血清抗蛋白酶发生反应使其失去活性,甚至跟基因抢电子,从而对身体造成伤害,产生各种各样疑难杂症,并导致机体加速衰老。 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到处充斥着自由基。X射线、电磁波、致癌物质、酒精、一些药物和污染物等,都会导致自由基的产生。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如炒菜时产生的油烟中,就有自由基,这种自由基使经常在厨房劳作的家庭妇女、中餐大厨肺部疾病和肿瘤的几率远远高于其他人;此外,还有吸烟,吸烟能最直接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从产生到衰亡的过程就是电子转移的过程,而氧是最容易得到电子的元素,因此,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都与氧有关。损害人体健康的自由基几乎都与那些活性较强的含氧物质有关,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实际上是一种氧化过程。因此,要降低自由基的损害,就要从抗氧化做起。 8. 下列对“自由基”这一概念本质属性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 A. “自由基”是指容易和别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 B. “自由基”是指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结构不稳定的化学物质。 C. “自由基”是指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D. “自由基”是指“掠夺”别的化学物质的分子,并引发化学物质链式反应的化学性质活泼的电子。 9. 下列对“自由基”是“人类更为凶险的敌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由基会攻击细胞膜,使细胞膜失去弹性并丧失一切功能,导致心血系统疾病;会破坏基因的分子结构,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引起整个生命体发生系统性混乱。 B. 人体内过量的自由基会使细胞膜遭破坏,使血清抗蛋白酶失去活性,使基因细胞发生变异,在人体最深层次处引起突变,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引发各种各样疑难杂症。 C. 自由基是无处不在的,自由基对人体攻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体内的,也有来自外界的,即便是日常生活,也可能受到自由基的伤害。 D. 人体内的自由基是与生俱来的,新陈代谢、人体运动、不良情绪都会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必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展开余下试题10.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个人的体内都会产生自由基,说明人体内本身就具有清除多余自由基的能力。 B. 由于许多疑难疾病的发生机理与体内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清除多余自由基的措施有益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C. 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到处充斥着自由基,X射线、电磁波、致癌物质、酒精、一些药物和污染物等,都会导致自由基的产生。因此,我们远离这些物质和环境,就能避免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 D. 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都与氧有关,而损害人体健康的自由基几乎都与那些活性较强的含氧物质有关,所以要减少过量的人体运动,从而降低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 三. (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景公问晏子曰:“治国之患,亦有常乎?”对曰:“佞人谗夫之在君侧者,好恶良臣,而行与小人,此治国之常患也。” 公曰:“谗佞之人,则诚不善矣。虽然,则奚曾为国常患乎?”晏子曰:“君以为耳目而好谋事,则是君之耳目缪①也。夫上乱君之耳目,下使群臣皆失其职,岂不诚足患哉!” 公曰:“如是乎?寡人将去之。”晏子曰:“公不能去也。”公忿然作色不说,曰:“夫子何少寡人之甚也?”对曰:“臣何敢挢②也!夫能自周于君者,才能皆非常也。夫藏大不诚于中者,必谨小诚于外,以成其大不诚。入则求君之嗜欲能顺之,君怨良臣,则具其往失而益之,出则行威以取富。夫何密近,不为大利变,而务与君至义者,此难见而且难知也。” 公曰:“然则先圣奈何?”对曰:“先圣之治也,审见宾客,听治③不留,患日不足,群臣皆得毕其诚,谗谀安得容其私!”公曰:“然则夫子助寡人止之,寡人亦事勿用矣。”对曰:“谗夫佞人之在君侧者,若社之有鼠也。谚言有之曰:‘社鼠不可熏。’去此乃治矣。谗佞之人,隐君之威以自守也,是故难去焉。” 注:① 缪,同“谬”,差错。 ② 挢,(jiǎo)在这里应该是“骄”,傲视,瞧不起。 ③ 听治,处理政事。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好恶良臣 恶:诋毁 B. 行与小人 与:结交 C. 寡人将去之 去:离开 D. 先圣之治也,审见宾客 审:慎重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佞人谗夫之在君侧者,好恶良臣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B. 君怨良臣,则具其往失而益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 出则行威以取富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D. 谗谀安得容其私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3.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是表现谗佞之人“难去”的一组是( ) ① 佞人谗夫之在君侧者,好恶良臣 ② 上乱君之耳目,下使群臣皆失其职 ③ 能自周于君者,才能皆非常也 ④ 出则行威以取富 ⑤ 不为大利变,而务与君至义者 ⑥ 隐君之威以自守也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14.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齐景公向晏子问起“治国之患”,反映出他已经感觉到了国内存在的问题,决定采取措施“清君侧”,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晏子的倚重。 B. 晏子在与齐景公的对话中,明确地指出了在君侧的“谗佞之人”所造成的危害。这反映了他对“为国常患”问题的深刻认识。 C. 谗佞之人往往用表面恭敬的“小诚”掩盖心中的“大不诚”,迎合国君好恶,伪装主持正义,骗取国君信任,通常情况下难以识破。 D. 晏子讲“先圣”的做法,为景公树立了榜样;用“社鼠”的比喻,进一步说明谗佞之人“难去”的原因,同时也是对景公的一种暗示。 第II卷(共108分) 四. (18分) 1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子何少寡人之甚也?(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