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59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9]
唐山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试卷类型:A
唐山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
  一、本试卷共8页。包括七道大题2l道小题,共150分。其中前三道大题(10个小题)为选择题。
  二、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三、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做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四、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诽谤    绯红    扉页    缠绵悱恻    文采斐然
  B.娴静    船舷    贤良    垂涎三尺    衔冤负屈
  C.翌日    对弈    肄业    苦心孤诣    雄关险隘
  D.朦胧    盟誓    懵懂    故态复萌    蒙头转向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北京人艺最近推出四个轮换剧目:《天下第一楼》《小井胡同》《上帝的宠儿》和《洋麻将》,都是经过观众的检验,证明其确实系优秀剧目。
  B.梁从诫直言: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是对历史事实和文化精神的双重歪曲(《中华读书报》2000年5月10日第5版标题)。
  C.张永泽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我负责地告诉你,‘三一四’是拉萨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我们有足够的环境监测数据支撑我这个观点。”
  D.负责组织高考命题的省市,统一执行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招生录取政策、招生计划安排和招生考试日程均保持不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唐山市玉田县的13位农民放弃春节和家人的团聚,远赴千里之外,帮助遭受雪灾的郴州人民排难解纷的事迹,感人至深。
  B.鳞次栉比的绿化广场、生态公园,加上加紧移栽的大树、错落有致的园林小品和一系列的绿化带,构成了一幅绿涌昆明的景象。
  C.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健林说,万达的成功是把握机会,趁势崛起,因人成事,创造机会。
  D.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传递着生命的恒久不息:离离野草,岁枯岁荣,传递着生命的坚忍不拔;眷眷母心,代代难易,传递着生命的真挚美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仇和兼任沭阳县委书记后,认真总结了造成当地经济落后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依靠招商引资,加快解决经济落后等突出问题的工作思路。
    B.散文创作是件不容易的事,叙事散文不像抒情散文,要求表达具有形象性,讲究适当的文采。
    C.两会期间,教育部长周济表示: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D.国际巨星章子怡作为希腊奥委会的官方客人,是沟通东西方的使者,将作为观礼嘉宾出席奥运圣火采集仪式,直击奥运圣火采集和传递的历史性时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极端气候事件的全球责任    尚前名


浏览完整试题    气候变暖是造成全球极端气候事件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这是科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
    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什么影响呢?从气象来说,气候变暖意味着蒸发量要加大,大量的水汽融到空气当中;此外,全球变暖,地面和海洋的温度也升高了,就使大气当中不稳定的能量也在增加,这种不稳定能量越大,台风的强度就会越强,强对流天气也会越强,甚至连大气中的电场强度也会增强。而无论是大气里面所含的水汽量、不稳定能量还是电场强度,一旦都比以往来得更大,就极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和极端天气事件。
    IPCC报告表示,全球气温本世纪末可能上升1.1~6.4摄氏度,海平面上升18~59厘米。如果气温上升幅度超过1.5摄氏度,全球20%~30%的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如果气温上升3.5摄氏度以上,40%~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
    乐施会负责人表示,“今年,南亚、非洲和墨西哥都遭遇洪灾,导致2.5亿多人受灾。这不是反常的一年,而是遵循一种模式,即更加频繁、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和更加极端的自然灾害正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所谓受人类活动影响,说白了就是人类的活动造成了温室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科学家麦克洛克伍德与瑞士的克劳斯弗洛里斯共同分析了20多年来太阳活动及其释放出的能量、宇宙辐射强度等可能影响地球温度的因素,并与同一段期间地球平均气温变化作比较。结果发现,近20年来,在地球气温不断上升的同时,太阳释放的能量是呈现衰减的。
    因此‘减排’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之所以十分关心温室气体排放,甚至想把‘减排’作为各国的一项义务,决不仅仅是因为气候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是想主导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另一方面,一些国家想借此改变现有国际秩序的某些规则,并且在新一轮规则的制订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减排”或者是依靠技术进步,或者是依靠改变现在的生产方式或生产规模。如果是依靠技术,则涉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新技术节能减排的效果虽好,但实际应用的范围很有限。如果国际上将‘减排’通过某种安排确定下来,则必然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技术实力存在巨大差异,大部分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因此无疑有利于发达国家主导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并为它们的相关产业提供稳定的市场。
    如果是依靠后者,则必然导致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恰恰是主要依靠‘双高’产业,一旦承担‘减排’的强制性义务,则必然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对此类产业的依赖度较低,因此‘减排’不会对其经济产生太大影响。
    (节选自《生态环境与保护》2008年第2期)
5.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大部分“减排”节能高新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如果全球依靠技术进步‘减排’,将有利于发达国家主导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并为它们的相关产业提供稳定的市场。
  B.如果全球依靠改变现在的生产方式或生产规模“减排”,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将受到影响,而西方发达国家不会受到影响。
  C.把“减排”作为各国的一项义务,将有利于一些国家借此改变现有国际秩序的某些规则,并且在新一轮规则的制订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D.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之所以十分关心温室气体排放,是因为不管以何种方式“减排”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的活动使温室气体排放大量增加,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活动异常频繁。
  B.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地面和海洋的温度升高,很多物种将面临灭绝。
  C.近年自然灾害非常频繁、反复无常,也毫无规律可循,因而难以预测。
  D.英国科学家麦克洛克伍德与瑞士的克劳斯弗洛里斯的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上,实际上过去20多年里太阳活动在起着相反的作用。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全球变暖将导致气候灾害更加普遍,但随着降水量增大,全球将与干旱无缘。
  B.即使各国政府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控制住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也只能延缓,根本不可能有降温的趋势。
  C.地球气候冷暖就是取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太阳释放的能量,如果温室气体排放和太阳释放能量的衰减能保持一种平衡,那么地球气候就能保持恒定不变状态。
  D.改变能源结构,征收更高的温室气体排放税、制定更高的排放标准和更严格排放限制等,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忠嗣,华州郑人。父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抚之曰:“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更赐今名,养禁中。肃宗为忠王,帝使与游。及长,雄毅寡言,有武略,上与论兵,应对蜂起,帝器之。试守代州别驾,大猾闭门自敛,不敢干法。数以轻骑出塞,忠王言于帝日:“忠嗣敢斗,恐亡之。”由是召还。
    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平世为将,抚众而已。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
    帝方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顿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帝意不快。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入说曰:“大夫爱惜士卒,有拒延光心,虽名受诏,实夺其谋。然大夫已付万众,而不立重赏,何以贾士勇?且大夫惜数万段赐,以启谗口,有如不捷,归罪大夫,大夫先受祸矣。”忠嗣曰:“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
    又安禄山城雄武,扼飞狐塞,谋乱,请忠嗣助役,因欲留其兵;忠嗣先期至,不见禄山而还。数上言禄山且乱,李林甫益恶之,阴使人诬告“忠嗣尝养宫中,云吾欲奉太子”。帝怒,贬汉阳太守,卒,年四十五。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死亡略尽,如忠嗣言,故当世号为名将。


展开余下试题    初,在朔方,至互市,辄高偿马直,诸蕃争来市,故蕃马浸少,唐军精。迄天宝末,益滋息。
赞曰: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自古忠贤,工谋于国则拙于身,多矣,可胜吒哉!    
(选自《新唐书》卷六十八)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猾闭门自敛,不敢干法         干:冒犯,冲犯。
  B.何以贾士勇                     贾:激励,激发。
  C.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           审:仔细考察,研究。
  D.果诉忠嗣沮兵                   沮:阻止,阻挠。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忠嗣“深谋远虑”的一组是
  ①数以轻骑出塞                ②恐所得不雠所失
  ③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    ④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
  ⑤数上言禄山且乱              ⑥至互市,辄高偿马直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忠嗣九岁时父亲战死,皇帝将他养在宫中;等年纪稍大,雄毅寡言,通晓兵法,皇帝很器重他,试着让他做代州别驾,豪强恶霸吓得闭门不出,收敛行迹。
  B.王忠嗣曾奉诏派兵协助董延光攻打石堡城,他不愿牺牲几万人来换取一个官职,所以军中没有设立奖励制度,董延光过期没能攻克,归罪于王忠嗣。
  C.王忠嗣曾坚决反对攻取石堡城,皇帝对他很不满意,后来时机成熟,哥舒翰率兵攻下了石堡城,因此当时人们一致认为哥舒翰是一代名将。
  D.王忠嗣有勇有谋,但由于受奸人陷害,最终死于被贬之地。史家评论说:“自古忠臣贤良,大多善于治国,却不善于保身”。
第Ⅱ卷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曰:“平世为将,抚众而已。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5分)
译文:                                                                   
(2)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①竹炉:外竹内泥的火炉。
(1) 前人评论说,该诗中的“梅花”富含韵味和深意。请简要谈谈“梅花”在本诗中所起的
    作用。(4分)
    答:                                                                  
(2) 从全诗看,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两个小题任选一个)(5分)
  (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
    (李密《陈情表》)
    格律诗定型于唐代,又称          ,分为律诗和          两种体例。
  (2) 君不见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李白《将进酒》)
    宋词按其创作风格可分为两大流派,一般认为,柳永属于              派,辛弃疾则
    属于            派。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7题。
包公脸上的指痕  王钢
    那一片指痕,光滑,坚硬,冰凉,凹陷在一块石碑上,凹陷在我的记忆里。
    那天正逢开封菊花花会,满城尽带黄金甲,天南地北的一群作家共游花海。菊香渔深处,我无意之中触摸它。
    在堂堂“开封府”,大门右侧的亭子里,矗立着一通两米多高的石碑——《开封府题名记碑》。碑上密密麻麻镌刻着一份名单,竖排,一共183人。在北宋时代,从建隆元年至崇宁四年的147年里,他们是坐镇首都的历任开封知府。183张古旧的面孔,拥挤在不足1米宽的碑面上,表情不一,风貌各异,却都峨冠博带,声威赫赫,惊堂木的拍击声从一旁大殿中隐隐传来。
    这个群体中,藏着不少震烁古今的名字。导游上上下下地指点,作家们饶有兴致地一一辨认:
    性格豪爽风趣、以“背靴”故事脍炙人口的寇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
    人品忠直、书艺高深的蔡襄;
    集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
    既是奸佞之臣,书法又列苏、黄、米、蔡“宋四大家”的蔡京;
    与哥哥王安石政见不同的王安礼……
    还有,还有,大家的目光显然并不满足,仍在逡巡,仍在搜寻,寻找一个最有代表性的象征意义的终极——包拯!大宋开封府里怎么能没有他呢,所有历史都绕不过去的包拯,老百姓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包拯!——然而,没有,石碑名单上没有这个名字。


展开余下试题    包拯确实曾经执掌开封府。北宋的嘉祜年间,在这座开封府中,不仅有他的大印,他的宝座,还有传说中那忠心耿耿的王朝马汉,那威风凛凛的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他的名字到哪里去了?
    导游指着石碑上第三排名字中间的一片空白,说:这是第93任开封知府包拯。
    空白!?——这片空白,竖行宽约寸余,几乎成了一个凹坑,因为磨得油黑发亮,所以虽然无字,在斑驳的碑面上却反而更加突出了。
    为什么,历任开封知府中,为什么独独包拯的名字被人磨掉?
    一位北京来的作家发挥想象:是不是因为包拯开罪权贵太多,仇人出于泄愤,有意把包公的名字凿去了?
    不,导游讲述真实的来历,包公的名字是被抚摸掉的,是被历朝历代的游人百姓抚摸掉的。
    碑上最初是刻有包拯的名字的。来自浙江的作家叶文玲和我同时摸着凹痕的边缘,她说,这里还剩有“包”字横折弯的一角;我说,这里还隐约可见“拯”字一捺的末梢……
    包拯的名字,消隐如烟,融化如水。坚硬如铁的石碑,内体的手指多少遍才能将它磨成这样!
    据说,这块《开封府题名记碑》的原碑,现藏于开封市博物馆。原碑上面的包拯,就已经被宋代的百姓抚摸出了深深的指痕,远在南宋时期,就曾有人记述:“开封府尹题名,独包孝肃(包拯64岁卒后,朝廷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姓名为人所指,指痕甚深。”如今,“开封府”的这块仿碑,将古人的指痕如实复制下来了。而今天的游人百姓,又将新鲜的指痕一层一层地覆盖上去,将这处凹痕磨得更新,磨得更深。
    悠悠九百年,手指犹如潮汐一般,一阵阵,一遍遍,爱抚这个名字,就好像放在包公的脸上,触摸着那一张黝黑的面孔。
    开封乃皇都重地,北宋朝廷当然格外用心,所以,147年里换了183任知府,平均每任执政不足一年。包拯担任开封知府的时间算是长的了,也仅仅一年零四个月。
    回望石碑,文学评论家孙荪意味深长地说,包拯在开封府只有一年多,焦裕禄在兰考县也是一年多。
    思绪一下子锥透了岁月的壁垒,贯通了古今。
    包拯任开封知府的时间,是从北宋嘉祜二年三月到次年六月,这是他一生最酣畅的一次进发。
    焦裕禄任兰考县委书记的时间,是从公元1962年12月到1964年5月,这是他一生最决绝的一次绽放。
    “开封府”的这块石碑,也是历史奖赏包拯的一块无字碑。
    将来,还会有更多更多的手指伸过来,抚摸石碑上的这个空白,留下敬畏的指痕,温暖的指痕,心疼的指痕……
    我把手指放入一片光滑、坚硬、冰凉的凹痕中。
    (选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1期)
14.“菊香深处,我无意之中触摸了它”,这里的“它”指的是什么?把“它”同“菊香深处”相联系,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5.在揭示《开封府题名记碑》上“空白”形成的真实原因之前,文章都作了哪些铺垫?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                                                                     
16.文章主要是写包拯,在后文又提到焦裕禄,有什么用意?(6分)
    答:                                                                     
17.请简要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答:      &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唐山市2007”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