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1069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9]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质量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沈城的公交车上基本上都安装了车载移动电视,给沈城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右图是沈城公交车上的一个宣传口号,仔细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关注辽宁移动电视
共创和谐乘车环境
(1)请在横线上写出“创”字的读音:                    
(2)按照部首查字法,“移”字应查         部。
(3)下面词语中的“注”字与“关注”中的“注”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注册      B.注视      C.注射      D.批注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或许是天性使然,每当我们即将开启一扇新的时间之门,总忍不住回首顾望昨天的足迹,心中满是留念与不舍。        我们谁也不能阻止岁月         地将曾经拥有的种种抛向记忆幽深的隧道,         至少在有你相伴的日子里我们共同撑起过一片天空。
A.尽管       义无反顾        但    B.因为       义不容辞        所以  
C.只要       勇往直前        就    D.不但       一往无前        而且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2分)
(1)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
(2)食品能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保证。
4.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入的恰当的句子是(    )(2分)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句话颇为深刻。一般说来,                ,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怀疑,科学质疑。他攀登科学高峰的第一步也就从这里开始的。
A.大胆怀疑与科学质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怀疑中解决。
B.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C.问题是在深入研究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怀疑中解决,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D.大胆怀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
5. 根据你平时阅读名著的情况,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2分)
作品 作者 精彩情节
《水浒传》
斯威夫特 格列佛乘船畅游小人国后巨人岛
《朝花夕拾》 在百草原中拔像人形的何首乌的根
6.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浏览完整试题B.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和你息息相关,当“厄运”来临,你想扔下书逃走,可办不到,就像你不能摆脱自己的命运。    
C.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伟大的事业,要靠全国人民长时期地艰苦奋斗,不可能一挥而就。    
D.为贫困地区的所捐的衣物,已把仓库堆满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7. 情境口语交际。(3分)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假如你看到了这一场景,会对漫画中的那位母亲说些什么? 
         
8.综合性实践活动。(4分)
近几年,沈阳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行都昭示着沈阳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焕发着勃勃的生机。你所在的社区要搞一系列宣传活动,请你帮忙。(4分)
(1)你认为沈阳最大的“魅力”是什么?简述理由。
(2)请根据下面的上联,补全下联。
横批:大展宏图
上联:申报世遗,昔日盛京名扬四海
下联: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1题。(5分)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乎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执一隅以自矜严(矜持自负)者,视此省哉!
9.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有盲手道涸溪   道:               
②视此省战       省: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②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11.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二)阅读下列选文,完成12-17题。(13分)
经国吾弟: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a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惟长年未通音问,此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摄。
三年以来,我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惟弟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余期期以为不可。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敬希诠察。
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台湾同胞可安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诸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且有利于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自勉,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b所谓“罪人”之说,实相悖谬,局促东隅,终非久计。明若吾弟,自当了然。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再者,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此世人所共知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愿弟慎思。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绩,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双方领导,同窗挚友,彼此相知,谈之更易。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实难苟同。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至于“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云云,识者皆以为太不现实,未免自欺欺人。三民主义之真谛,吾辈深知,毋须争辩。所谓台湾“经济繁荣,社会民主,民生乐利”等等,在台诸公,心中有数,亦毋庸赘言。试为贵党计,如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则两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否则,偏安之局,焉能自保。有识之士,虑已及此。事关国民党兴亡绝续,望弟再思。
近读大作,有“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之语,不胜感慨系之。今老先生仍厝于慈湖,统一之后,即当迁安故土,或奉化,或南京,或庐山,以了吾弟孝心。吾弟近曾有言:“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旨哉斯言,盍不实践于统一大业!就国家民族而论,蒋氏两代对历史有所交代;就吾弟个人而言,可谓忠孝两全。否则,吾弟身后事何以自了。尚望三思。
吾弟一生坎坷,决非命运安排,一切操之在己。千秋功罪,系于一念之间。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台湾上下众议纷纭,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人到高年,愈加怀旧,如弟方便,余当束装就道,前往台北探望,并面聆诸长辈教益。“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
12.这封信用文言写成,请说说(1)(3)段划线句子的含义,并由此体会全文的语言特点。(2分)
含义:
a.                                                                          
b.                                                                            
13.这封信旨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贡献。想想选文是从哪些角度劝说的?(3分)


展开余下试题14.第三段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用文中话来回答。(2分)
15.第三段引用了蒋经国的自勉之言“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目的是什么?(2分)
16.概括选文第一段段意。(2分)
17.选文第一段和第五段都在言两人私交和阔别情思,有什么作用?(2分)
(三)阅读下列选文,完成18-22题。(11分)
穿红裙子的语文老师
又一个夏季。
炎热的田野,火热的山林。她穿着一件红裙子,带着几个小学生,说说笑笑走出校门,步入校园树丛的绿色中了。
这是一所“老龄”的村级小学,已经65年了。任课老师大都五十多岁了学校生活在“老”的色彩中,变得默默无语。
那年我刚上小学,20岁的她走进了校园。她一头乌黑的长发,穿了件美丽的红裙子。学校安排她给我们上语文课,任班主任。她上语文课与众不同:有时把学生带到村子中间的清水河里,找小鱼咬脚趾的感觉;有时把学生领到郁郁葱葱的牛头山上,看哪儿像牛头,哪儿像牛角;有时把学生打扮成课文中的大灰狼、小白兔、丑小鸭,在讲台上模仿课文内容大喊大叫,有哭有笑……
课堂上,学生跟着她进入了情境。一会儿是没有捞到月亮的水淋淋的小猴子站在讲台上,一会儿又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怜巴巴地向大家诉说着什么。
她那漂亮的红裙子飘在课外活动的场地上,飘在学校的小戏台上,把学生带到课本以外的精彩世界。不久,班队会、活动课在这所偏僻小学的各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二胡、口琴、笛子、小碗小盆等“乐器”的“交响曲”在校园小戏台上演了,惹得近处几个“玩船迷”村民止不住心里痒痒而登台献艺。小学生们把课本剧演到了家里,课本的故事,家长们也熟悉起来。学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它驱散了丛林深处的宁静,赶走了村民们的无聊和疲惫。
放学回家的学生吃了饭就吵着要上学,学校充满了令家长费解的诱惑。再也没有搜肠刮肚的找借口的“逃学生”了,更没了爸妈拿棍子赶着上学的孩子了。村民们在议论:学校变了。原来辍学的9名学生又自觉地背着书包上课了,主动来学校找老师谈孩子情况的村民多起来……
有一次,她到县城参加了一个教学研讨会,一去就是五天。这可苦了这些山里娃。他们一天三次站在校门口的尖角山上,等啊,盼啊,想看到那红裙子又飘回来。等到第三天,坐到太阳落下了尖角山,带着一种无名的惆怅、一种失落感,几个不甘心的五年级小学生背着书包,拖着沉重的脚步告别了最后一抹余晖,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第六天,她从城里回来了,她带来了锅碗瓢盆,带来了批改作业的小方桌,还带了几件更漂亮的红裙子。她对着围过来的学生微笑着,好像在说:我哪里也不会去。
激动、兴奋的孩子们把她围起来,许多学生流着泪笑了。在红裙子的映衬下,这些满含渴望的笑脸多么动人,多么纯真!
18.从全文来看,“红裙子”贯穿全篇。因此,从结构上来说,它是文章的         ;从内容上来说,它象征着                                                    。(2分)
19.学校生活在“老”的色彩中,变得默默无语。“老”的深层含义是什么?(2分)
20.20岁的她穿着美丽的红裙子走进了校园,给校园带来了哪些新变化?(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21.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                         之情。(2分)
22.文章刻画“红裙子”的形象主要采用了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分)
(四)阅读下列选文,完成23-27题。(11分)
①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坚冰;谅解是一场及时的雨,能滋润久存在人们心田的荒漠;谅解是一抹明亮的阳光,能照亮郁结在人们心间的阴影。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同时,这一比喻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而一位伟人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②确实,谅解非常重要。先哲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圣人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以自己的处境去推想别人的处境。这种以及推人的思想就包含了理解他人、谅解他人的深刻含义。唐代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强调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同样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谅解精神。
③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④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度、善于谅解他人分不开。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做出一番事业呢?
⑤古人尚能如此,在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更需要谅解。那么,怎样才能学会谅解呢?
⑥谅解,需要沟通。客观事物纷繁复杂,个人的思想认识常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误解和冲突。,因此当自己与他人产生矛盾和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⑦谅解,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谅解他人。
⑧谅解,需要忘却。忘却,是谅解的良方。克制性的谅解,不是真正的谅解,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谅解,才是真正的谅解。
⑨我们提倡谅解,但是,谅解也不是无原则地一味迁就、退让。对于那些有损民族、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还需要勇敢地站出来,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⑩让我们学会谅解吧!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2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分)
                                                   
24.选文层次清晰,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写作思路。(3分)
 
25.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6.选文第⑨段强调了谅解是有原则的,使文章论证严密,请你举出一个事例,论证这一观点。(3分)
27.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1分)
三、写作能力(40分)
28. 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无奈洞口太小,只好把自己饿瘦,才钻进了园子。在饱尝了鲜美的葡萄后,却发现自己又胖得钻不出去,只好再饿上几天,才得以离开。因而有人嘲笑狐狸:饿瘦了进去,又饿瘦了出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其实,这只狐狸吃过了葡萄,也就获得了一种体验,拥有了葡萄香甜滋味的记忆和经验。


展开余下试题    体验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它有赖于生命的真实的经历。生活中,我们的经历有欢乐有痛苦,有成功有失败,但不论结果如何,这些体验都给我们以启示,都在丰富着我们的人生,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请以“体验”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
(2)要写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写。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1.(1)chuàng(2)禾(3)B  
2.A
3.①在结尾加上“形式”;②去掉“能否”。
4.C
5.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格列佛游记》,鲁迅。
6.D
7.本题3分。称呼0.5分,肯定适度依赖父母是可以理解的1分,指出这种写信方法欠妥1分(可从与长辈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方面进行分析),语言得体、连贯0.5分。
8.(1)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一宫两陵”为代表,充满魅力的清文化。(2)承办园博,今朝沈城誉满全球
9.道:取道,过(或走)。省:醒悟,反省。
10.①不要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坚实的土地了(或下面就是土地了)。②过了很久,(他)精疲力尽(或疲惫不堪,力气用尽)了,一松手就掉到了地上
11.①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②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③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12.a、在南京匆匆见一次面,一眨眼已经过了三十六年。想当年我们的关系多么密切。莫斯科相遇时的事至今历历在目。b、你所说的“罪人”这个说法实在不合道理。委曲在狭小的台湾,终归不是长久之计。特点:文言写成语短情长,文采斐然,句式长短相宜,词语顿挫有力,音调高低抑扬,余韵久远,回味无穷。
13. 民族利益,历史责任,个人抱负
14.“台湾终必回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
15.是为了让蒋经国从民族大计考虑,若在他手中完成统一大业,则功在国家,他将受到“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名留青史。”
16.写自己与蒋经国的私交至深以及对他的深切关怀;信由私交和阔别情思入手又由此结束,情真意切,同时不计个人思想,表现了对受信人的深切关怀。
17.略。
18.线索  象征着语文老师那颗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的火热红心,也象征她给学校带来的生
机和活力。
19.沉闷、单调、古板,缺少活力。
20.学校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不爱学习的学生爱学习了,使辍学的学生主动复学了,使
学生家长关心孩子的教育了。
21.期盼、思念
22.能更好地表现她给学生、校园、村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使“红裙子老师”的形象
更加丰满,更加鲜明突出。
23.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24.文章先通过生动形象的比语句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
尚的品质。然后引用古代圣贤与明君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与人生事业中
的重要位置,最后指出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谅解。
25.举例论证,有力的论证了“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
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谅
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26.例如:我国政府在对待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这一个问题上不是采取无原
则的迁就、退让,而是与之作坚决的斗争,因为这是一个原则问题,日本政府的做法严
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所以我们要将原则坚持到底
27.过渡(或:承上启下)。
28. 评分标准:
一等文:37-40分。立意新颖深刻,中心突出,文体鲜明,结构完整,形式新颖,有创
意,表达方式丰富,富有文采。
二等文:32-36分。中心突出,结构完整,文体鲜明,语言表达通顺。
三等文:26-31分。有中心,但不突出,文体明确,结构比较完整,语言表达有病句。
四等文:20-25分。中心不明确,文体不明确,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 
五等文:19分以下。跑题;无中心;未完成作文。 (61.243.132.10)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语文版九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