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052
标签:
语文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2]
2007年度初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茂名新世纪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一) (二)
得 分
说明:1、本试卷五大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有选择题、非选择题,请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一、语文听力测试(30分)
答题提示:听力材料中的每小题将朗读两遍。认真听录音,根据要求完成1-9题。可以边听边答题。
1、听读词语,选出读音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疲惫 蛊惑 惨绝人寰 B、狼藉 忐忑 岿然不动
C、嗫嚅 拯救 喋喋不休 D、厮守 隘口 孤注一掷
2、听读下列诗句,选出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B、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听读语段,写出大意。(3分)
答、 。
听读一则新闻,回答4-6题
4、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 级标准。(2分)
5、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我省环保宣传月活动的主题是 。(4分)
6、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 、 、
的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6分)
听读一则短文 ,回答7-9题。
7、 盲人的自问自答中,谈了自己的人生体验是
。(3分)
8、 得出这种体验的原因是什么?
。(3分)
9、 从中得出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是:
浏览完整试题
。(3分)
(特别提醒:7、8两题用原文句子作答,9题自行概括)
二、基础整合与综合运用(15分)
10.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 )
A.是否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合格党员的关键参考要素。
B.通过这次测验,使我们明白了学习要精益求精的道理。
C.我们全校的学生将来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
D.“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11、诗歌赏析。(2分)
打开电视机/台湾——雨/台湾——雨/雨多得出奇/说奇也不奇/人类四分之一的相思泪/倾泻在那里
其中“人类的四分之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抒发的感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幅对联,请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中的有关诗句填入上联,使之对仗工整。(2分)
上联是: ,弃 之 可 惜;
下联是:杯 中 酒 口 口 都 香 甜,量 力 而 行。
13、填空。(9分。第1题1分,其余每题2分)
(1)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的一句词出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这句词是“__________ ”。
(2)《长歌行》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春天里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 , 。
(4)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描绘山间新雨后清新雅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
, 。
(5) 《十五从军征》中反映我国古代兵役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云归而岩穴暝( )
(3)予观夫巴陵胜状 ( ) (4)佳木秀而繁阴 ( )
15、翻译: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 。(2分)
(2)野芳发而幽香。
译: 。(2分)
16、选出乙段中与“野芳发而幽香”所描写的季节景色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7、甲、乙两段均为写景语段,甲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景,乙描写了____________景,两者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
。 (4分)
18、乙段中“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中的“乐”与甲段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回答19-25题。(15分)
(1)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约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2)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3)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展开余下试题
19、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分)
答 :
。
20、第一段中加点的“这样”指代的是
。(2分)
21、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2分)
答:
。
22、“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 格”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
。
23、第三段第一句的作用是 。(2分)
24、本段选文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分)
答: 。
25、第三段加点的词语“惟一”可以删掉吗?为什么?(2分)
答: 。
(二)阅读《访兰》,完成26-31题。(14分)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里,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而且脸上倒有几分愠怒;时有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长的兰草了。这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淡淡的兰花,就像地上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原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灵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看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兰,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的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26、本文以 为线索贯穿全文,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作者采用了 的写法。(2分)
27、本文开头写父亲爱兰、育兰,但当人们跑来玩赏时,父亲却添了几分“愠怒”,并且不再植兰,这种反常的原因,在父子访兰时的对话中有两处交待,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2分)
28、根据文中的叙述,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空谷幽兰”的特点是□□,“盆景家兰”的特点是□□。(2分)
29、“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多大贡献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展开余下试题
(3分)
答 :
。
30、文章第二段所描写的意境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的意境相似,请你写出这首诗。(2分)
答 :
。
31、兰草随着生长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了本性,但挺拔的松树无论生于原野,
还是长在山岩都不失坚强本色,请对此谈谈你的感悟。(限40字以内)(3分)
答:
。
五、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印度洋海啸前夕,在海边游玩的中学生克洛比忽然发现,海水迅速退落,海滩到处冒泡。
&n
上一篇: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三)
下一篇:
2008江苏高考选考内容复习——论述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
标签:
语文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2007年度初”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