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94  
标签:粤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4]
广东兴宁一中高三语文第一次质检试题
  试卷类型:[A]
广东兴宁一中高三语文第一次质检试题08.2
 说明:本试题8页,答卷3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罗益平  钟晓燕  钟雄方  杨国朝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发酵(xiào) 参与(yù) 内讧(hòng) 同仇敌忾(kài)
B.讣(bù)告        歼(jiān)灭  恪(kè)守   垂涎(xián)三尺
C.慰藉(jí) 谄(chǎn)媚   懦(nuò)弱    戛(gǎ)然而止
D.联袂(mèi)    创(chuāng) 伤   腼腆(tiǎn)    莘莘(shēn)学子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书中以汉、宋为正统,这不是历史观,而是现实的            ,不能以历
史的标准来要求。
②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          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做“志”。
③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           ,它表明这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
A.反映   搜集    征候 B.反应    收集   征候
C.反映   收集    症候 D.反应    搜集   症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她想起母亲生前常说:“我是不会给孩子们添任何麻烦的,人不能在死亡面
前好强,还是未雨绸缪的好。”
B.由于父母离异,我再也没有了从前的朝气,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于是干
脆破罐子破摔,旷课去网吧,借虚拟世界来麻痹自己。
C.我,一介芸芸众生,没有睿智的头脑,也没有令人艳羡的家庭背景,更不具备惊艳的美色,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D.想通过投机取巧甚至弄虚作假的办法来求得别人的尊重,无疑是缘木求鱼,
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老人后来回忆,包里除了刚从银行取的3000块钱外,还有手机等其他证件。
B.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
实现;否则,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
C.在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
人人希望在拥有良好体魄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精神。
D.26日晚香港艺人莫文蔚在首都剧场举办演唱会,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冻
雨,但基本爆满的上座率还是给足了莫文蔚面子。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9题。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浏览完整试题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④,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古文观止》
注释:① 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②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俠,喜替人排忧解难。③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④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节、行为
C.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或许   
D.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
6.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余既耸然异之                 他植者则不然
C.晚乃遁于光、黄间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呼余宿其家                   其皆出于此乎
7.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3分)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8.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9.(1)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9分)
①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译文:                                                                          
②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译文:                                                                          
(2)为下面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10.阅读下面两首同题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  城                 台  城    
     韦庄                  刘禹锡
   江雨霏霏江草齐,    台城六代竞豪华,
   六朝如梦鸟空啼。    结绮临春事最奢。
   无情最是台城柳,    万户千门成野草,
   依旧烟笼十里堤。    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①韦庄:晚唐著名诗人。 ②台城:古都金陵的核心,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③结绮、临春:台城当时的两座高楼。④后庭花:乐曲名。
(1)这两首怀古诗都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2分)
(2)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若全做,只改前3题,6分)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陶潜《桃花源记 》) 
②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展开余下试题③问君西游何时还?        。         ,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④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李煜《 虞美人》)
三、本大题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嫦娥奔月”的现实解读
“嫦娥奔月”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神话故事。时光越千年,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已被现代人登月的事实所击碎:明亮的月球既无月宫,亦无嫦娥、玉兔和伐桂的吴刚,那里是一片冷寂的世界……尽管如此,现代人探月、登月却昭示出另一种现实主义的象征——体现一国综合实力和航天科技的水平。
继“神舟”系列航天飞船升空之后,中国成为紧随美俄之后的第三大航天大国,启动探月工程则是稳固中国航天大国地位的有益尝试。“嫦娥一号”这个充满浪漫中国特色的名字蕴含着多维的现实含义:一是脉动着充满想象力的民族文化属性;二是预示着中国对月球的系列性探索,既有探月的“嫦娥一号”,就会有登月的“嫦娥二号”……三是和“神舟”系列飞船一样形成了中国放眼寰宇的博大情怀。
在地球村时代,人类的视野不可能再继续停留在被人口爆炸和环境压力搞得不堪重负的地球上,探索宇宙空间实际上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使命。中国的探月工程和美俄共建空间站的努力一样,都是承载人类未来命运的开拓先锋。所以,“嫦娥奔月”不仅意味着国人的民族自豪,也是全人类欣喜的大事。和大航海时代西方冒险家发现新大陆的残酷殖民不同,人类在月球、太阳系内的每一次航天远行和科学探测,都是在寻觅人类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是在丰富人类自身的认识。如果说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在地球上依然难尽人意,在航天事业上,人类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进行狭隘自私的尔虞我诈和竞赛。所以,中国的“嫦娥奔月”和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一样,都以人类最美好的想象进行谨小慎微的航天探索,虽然在表象上赢得了一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但现实意义绝非是为了赢得一个国家的虚荣和民族主义的自豪。所以,当美国人阿姆斯特朗乘着“阿波罗”11号太空船登上月球时,他才会将自己的“一小步”看成是“人类的一大步”而非“美国人的一大步”。
这种超越民族和文化的人类普世情感对“嫦娥奔月”同样适用。当中国的“嫦娥一号”实现绕月飞行并对月球实施全方位探测时,它带来的月球的全新信息不独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当我们曾经不惮于以怀疑的思维揣摩美国的登月计划是在殖民月球时,今天的国人会感到些许羞赧。同样,当我们的“嫦娥一号”实现探月飞行时,其他国家也不必不安和猜忌。
最深切的现实态度是,在我们已经两次沉醉于神舟飞船的航天飞行之后,对于本次的“嫦娥奔月”,国人当少些激情多些理性,少些民族自豪感多些人类命运遐思……唯有将这次探月工程的象征和现实意义覆盖到全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和了解之上,我们的“嫦娥”才不虚此行。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虽然是中华文化的原创,但并不排斥其他文明对月亮做同样的神话想象和童话式怀想。古人基于宽容、开放和自主的美好想象构筑了人类多维的瑰丽月球文化。现代人,无论是已经登上月球的美国人,还是实现和将要实现近距离观察月球的俄国人和中国人,以及梦想着将来登上月球的其他国家人民,事实上都是在对褪去浪漫色彩的月球进行现实的探索发现,以期在充分了解和认识月球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月球。所以,现代语境下的“嫦娥奔月”密切联系着全人类的福祉。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我国的探月、登月计划昭示出“嫦娥奔月”现实主义的象征——体现我国综合实力和航天科技的水平。
B.“嫦娥一号”这个充满中国特色的名字蕴含着民族文化属性、对月球探索的系列性、放眼寰宇的博大情怀、寻求和平利用月球等多维的现实含义。
C.中国的探月工程和美俄等许多国家共建空间站的努力一样,都是承载人类未来命运的开拓先锋。
D.“嫦娥奔月”可以丰富人类自身的认识。
E.“嫦娥奔月”已经具有超越民族和文化的人类普世情感。
F.对于本次的“嫦娥奔月”,在沉醉之余,国人当少些激情多些理性。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嫦娥奔月’的现实解读”的是(   )(3分)
A.“嫦娥奔月”是稳固中国航天大国地位的有益尝试。
B.“嫦娥奔月”不仅意味着国人的民族自豪,也是全人类欣喜的大事。
C.“嫦娥奔月”在表象上赢得了一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但现实意义绝非是为了赢得一个国家的虚荣和民族主义的自豪。
D.“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并不排斥其他文明对月亮做同样的神话想象和童话式怀想。
14.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嫦娥奔月”做了现实的解读。那么,作者的解读又是什么呢?(4分)
15.文中说,“嫦娥奔月”密切联系着全人类的福祉。你是怎样理解的?(5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生命如屋    张丽多
    生命中的每一天究竟该怎样度过?听到过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将生命中的每一天当做生命的第一天去过,带着最初看到这世界的新鲜与惊喜,让充满好奇的眼睛在寻常的天地间读出大美,让心在与万物的美好交流中感到无比的欣幸与满足;另一种说法却是:将生命中的每一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去过,带着即将辞世的留恋与珍惜,及时兑现梦想,及时将生命中的“不如意”改写成“大如意”,宽宥他人,感谢命运,在夕照里掬一捧纯粹的金色,镀亮心情。
我同样的喜爱着这两种说法。我愿意让自己热爱世界的心永葆“第一天”的新奇和敏感,也愿意让自己珍惜世界的心永远怀有“最后一天”的警醒和勇毅。
很久了,我一直不能忘怀那个叫乔治的人。这个不幸的建筑师被命运亏待、作弄——妻子离他而去,儿子被判给妻子后,沉溺于毒品不能自拔,并且和乔治关系疏远。乔治对自己做了20年的工作也极不满意,终于在气急之下和上司大吵一架,愤然辞职,冲出了办公室。这个乔治已经够倒霉了,但是,更倒霉的事情又出现了——他被告知得了癌症,仅剩下几个月的生命了。
潦倒的乔治,就像父亲留给他的那幢建在海边的破旧不堪、摇摇欲坠的旧房子。濒临死亡的生命,濒临倒塌的房屋,乔治的世界凄惨到了极点。但是,命运一次次的棒喝却将他打醒了,他下决心改变自己似乎再也难以改变的生活。倒计时的生命之钟在耳畔滴答作响。
乔治要在这人生的最后几个月里重活一回。
他决定将海边那幢破旧的房子按照自己多年来梦想的样子重新修葺。似乎直到这时,徒然浪费了几十载宝贵生命的乔治才恍然明了,自己这个建筑师原是可以为自己建造一幢美丽房舍的!而他的愿望,还远不止这些。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邀请儿子暑假来海边和自己一道修建房屋,而终日无所事事的妻子开始主动给这父子俩送饭,慢慢地,竟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海风吹拂,阳光强烈。父子俩在劳动中重建亲情,夫妻俩也在劳动中鸳梦重温。儿子摆脱了毒品的困扰,并得到了甜蜜的爱情。妻子对乔治有了全新的认识。房子建起来的时候,爱也成长起来…… 


展开余下试题这是美国电影《生命如屋》中的情节。这部影片,以“爱的重建”与“屋的重建”,给人以生命“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强烈震撼和深刻启迪。不幸而又万幸的乔治,将人生之悟砌进了墙里。我相信,即使他命赴九泉,也会含笑忆及自己生命尾声中重获的那一次“浓缩版”的、有价值的生命——爱的体验,情的升华,咀嚼人生况味的晨昏,房屋矗立起来时强烈的成就感…… 
    生命总在不觉间流逝。日子被日渐麻木的人过得旧了、更旧了。“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提醒,其实是善爱者为自己和他人出的一道人生思考题。在这道思考题面前,愿倦怠麻痹或紧张忙碌的你能有片刻沉吟。问问自己,在激情燃烧过后,是否曾守着灰烬恹恹度日?在人生谢幕之前,是否曾锁着眉头打发时光?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之间,岁月那么漫长,漫长得让人误以为凋零只是远方别人的事。你愿不愿意随乔治一同醒来?像诗人一样活着,像农夫一样劳作,赞美阳光,享受生命…… 
生命如屋,值得我们带上所有的热情与智慧去悉心建造。
选自《名作欣赏》中学阅读版2007.8
16.请概括出“将生命中的每一天当做生命的第一天过去”和“将生命中的每
一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去过”这两种说法的心态。(分别用8—10个字概括)
(4分)
17.作者说:“不幸而又万幸的乔治,将人生之悟砌进了墙里。”你怎样理解
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5分)
18.作者说“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之间,岁月那么漫长,漫长得让人
误以为凋零只是远方别人的事”。“你愿不愿意像诗人一样活着,像农夫一样
劳作……”请结合你自己对生命的体悟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9—21题。(15分)
                           启功传奇(节选)
    ①启功先生的全名为爱新觉罗•启功。他的祖先是雍正的儿子,乾隆的弟弟。当启功的高祖父死后,曾祖父已成为所谓的“强干弱枝”,以教书度日。他发愤读书,应考科举,由举人、进士到翰林,最后当了礼部尚书。启功的祖父仍旧走这条道,可是启功的父亲未踏入仕途便于十九岁过早地夭亡,当时启功刚满周岁。在祖父关爱下启功才得以上学念书。其祖父的老门生戴遂之,堪称是知恩图报的老夫子。他亲自为少年启功讲授文史,竭尽全力要让他继承其教育世家的衣钵。启功当时想:“你供我上学,可我母亲和一个没有出嫁的姑姑谁管呢?再说我总不能老靠别人的资助过日子吧?”于是他央求戴老先生说:“我想谋个职业,哪怕一月挣个二三十元,也好奉养母亲和姑姑。”启功明白自己是彻底“被遗弃的贵族后裔”,那何不隐其姓,先解决生计再图发展?开朗乐观的他便独创“启”姓,自当“始祖”了。
②1933年启功中学毕业。基于家学的渊源,又得到祖父门生的刻意指点和悉心培养,启功在古典诗词和经史辞章方面便脱颖而出了。这时祖父的一位老世交傅增湘先生把启功举荐给了卓越的史学家和教育家陈垣。陈垣对学生情谊之纯,之真,之深,使启功终生难忘。他曾动情地回忆道:“我从21岁起得识陈垣先生,直到他去世。受陈老师教导,经历近四十年。”为报此恩,耄耋之年的启功呕心沥血伏案三年,创作了上百幅书画作品。在陈垣先生诞生一百二十周年之际,他以在香港义卖所得的一百六十三万元人民币设立了“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学助学基金”。基金以“励耘”命名,是因为老校长陈垣生前曾吟诗云:“老夫也是农家子,书屋于今号励耘。”
③启功自幼便在祖父的督促下练习书法。开始他与一般的小孩子没有两样,悬腕运笔老哆嗦,描“红字”的成绩也不理想,以致后来他的画比字好。对他刺激最大的是,一次他的表舅请他作画,却事先叮嘱再三:画好后千万别在上面题款,他要另找人写。此事促使他立志勤奋练字。后来陈垣又对他说:“你要给学生批改作文,学生的字写得比你漂亮,你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启功下苦心练字,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陈垣看后又加指点:“不要用毛笔去模拟刀刃所刻的效果,以免流于矫揉造作之弊。”悟性过人的他由此深得其理,后来便提出了“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半生师笔不师刀”等名言。
④古人有“书法以用笔为先”之说。启功曾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苦练用笔,一笔一笔地琢磨,临帖临得分毫无差。但写出来的字平看还可以,一挂起来就没神了。经过再三揣摩,他才发现问题在字的“结构”上。启功找来很多名家碑帖以及唐代佛经,用透亮的方格纸将这些字单个放大,潜心描写,终于从名家书法的笔划结构上,找到了写字的规律。这极平常的规律却极难发现。一般人学书法都是从写“九宫格”或“米字格”开始,将方格分成若干的等分。启功发现问题就出在这“等分”上。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字的“重心”不一定都在“中心”,所以不能把每个字都一个模式地上下左右分为“三等分”。于是他采用一个更为符合字形结构的划分法,便是由他首创的“五三五”不等分,这种字形上下左右的分量较大,中间的分量较小,而不是“九宫格”那样的“九等分”。
⑤启功在这“五三五”不等分的基础上练字许久。他反复研究,又发现汉字结构存在“先紧后松、左紧右松、内紧外松”的规律,所以对历来所说汉字应“横平竖直”之言也不可尽信了。其实,平、直之中也是有变化的,不然写出来的字就全无神采而变得呆傻了。“形似”与“神似”之别,究其根源还在于汉字的结构上。如果字的结构不好,用笔再妙也无济于事。所谓“胸有成竹”,就是写字时,心中应先有这个字的“骨架结构”,下笔心中有底,笔下也就有神了
标签:粤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广东兴宁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