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09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09]
2007—2008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2007—2008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卷
语  文
    本次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词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朴素/返璞归真    咯血/恪尽职守    喝彩/和衷共济
    B.档次/跌宕起伏    浩然/皓首穷经    瑰丽/奉为圭臬
C.应届/心心相印    琢磨/穿凿附会    休憩/休戚相关
    D.孝悌/风流倜傥    疏浚/怙恶不悛    醇香/温柔敦厚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知书达理  涸泽而渔  天崩地拆  小不忍则乱大谋
    B.怀瑾握瑜  鸠占鹊巢  黔驴计穷  来而不往非礼也
    C.牙牙学语  满腹经纶  自立更生  至之死地而后生
    D.曲高和寡  名门旺族  哀声叹气  冒天下之大不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⑴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令人         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⑵2008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履行对台湾同胞作出的承诺,既不会因局势的一时波动而有任何动摇,也不会因少数人的         干扰而有任何改变。
    ⑶咱们千方百计去找,        找到了,不是大家都可以放心了吗?
    A.注目  蓄意  万一             B.瞩目  故意  如果
  C.瞩目  蓄意  如果             D.注目  故意  万一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减肥广告铺天盖地,让人不厌其烦。
    B.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人物反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C.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老师流失,对那些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D.由于老张对工厂作出了突出贡献,厂领导一直对他另眼相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多名市政协委员建议,应在中小学加强人文、历史、社会科学教育,高考不论文科理科,都应该考历史,难度可以不同。
B.我生在南昌,长在南昌,作为军旗升起的地方。“八一”英雄城的故事对于我是非常熟悉的。
C.战国时期的玉石编磐.均是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历来为人们所瞩目。
D.时下的学术界死气沉沉,重要的原因,就是容不得批评,把切磋砥砺等促进学术进步的方法抛到了九霄云外。


浏览完整试题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不容忽视
杨学祥
    今年1月以来,我国南方省市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特大暴雪冰冻灾害。这场罕见的暴雪灾害与拉尼娜现象息息相关。“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圣女”的意思,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其引起的气候变化特征恰好与“厄尔尼诺”相反,并同厄尔尼诺一起成为当前预报全球气候系统异常的最强信号,。拉尼娜现象每隔3~5年都有一次较强的表观,同厄尔尼诺相比,有逐渐变弱的趋势。
    早在去年9月,世界气象组织就预测,由于拉尼娜现象影响渐强,世界各地将遭遇一系列极端天气。即使如此,洪水泛滥非洲、龙卷风光临美国南部到雪灾袭击中国南方,随后出现的这些怪天气仍然令人措手不及,今年上半年,拉尼娜现象还将骑续影响全球天气。
    世界气象组织专家鲁帕•科利说。拉尼娜现象影响之一是造成东亚地区冬季寒冷。分析现有气候数据之后.世界气象组织认为,当前这轮拉尼娜现象的影响至少将持续到今年上半年结束,甚至有可能持续影响今年第三季度初期的天气变化。世界气象组织说,由于当前的数据收集有限,不便预测这轮拉尼娜现象在今年第三季度以后的走向。也难以预言之后是否会出现厄尔尼群现象。这轮拉尼娜现象搅乱了全球天气变化,并引发改善气候预测、加强应急措施的呼吁之声。
    我国异常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反映出此次拉尼娜现象强度偏大。另外,拉尼娜现象的出现,还可能造成冷冬热夏。科学家正在加紧对拉尼娜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掌握它的规律,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
    有人认为,拉尼娜现象只是预报了我图南方异常天气的到来,真正造成中国南方冰雪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而人为导致的全球变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但专家指出,全球变暖的理论基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自然和人类导致的温室气体的增加,只能导致全球温度的缓慢上升,并不能导致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更不能导致拉尼娜事件与厄尔尼诺事件之间的交替转变。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是自然变化,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在自然变化背景上的一种增温因素,无法改变全球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更不能改变拉尼娜冷事件扣厄尔尼诺暖事件频频出现的自然规律。
    全球变暖不是个筐,冷暖事件都可以往里装。全球变暖仅仅是工业化后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总结,它并不能否定全球气候变化数十亿年的冰期与温暖期相互转化的历史,更不能改变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在一亿年前恐龙独霸世界的中生代,全球温室气体的浓度是现左的十倍,温度高于现在18摄氏度,为什么在第四纪突然改变为冰川期?温室气体并不万能,大自然既是温室气体产生的根源,也是消灭温室气体的杀手。决定地球演化的不是人类,而是自然规律。只要四季变化存在,自然力就会战胜温室气体,全球太温室就仅仅是一种理论模式。
    世界气象组织2月6日决定,将在明年举行的世界气象大会上呼吁加强季节性天气预报,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这恰恰表明,全球变暖的趋势不能解决季节性天气预报问题,自然力抑制了全球变暖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不容忽视。
                                                                2008-02-14《光明观察》
6.根据文意,下列对“拉尼娜”现象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拉尼娜”一词出自西班牙语,指的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拉尼娜还将持续影响全球天气。
    B.拉尼娜现象的出现,可能造成异常天气。科学家通过对拉尼娜的研究,可以更有效地预测气候变化,以加强应急措施。
    C.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此消彼长,交互转换,共同成为当前预报全球气候系统异常强烈的信号。
    D.拉尼娜现象每隔3~5年都有一次较强的表现,并一定会搅乱全球天气变化。
7.下列对“全球变暖不是个筐,冷暖事件都可以往里装”这句话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全球变暖是当今气候变化的大趋势,虽然其成因还有争议,但全球变暖导致各种冷暖事件频频发生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B.全球气候变化拥有自己的自然规律,数十亿年全球气候冰期与温暖期相互转化的历史不是“全球变暖”所能否定的。
    C.温室气体可能导致全球变暖,但大自然更是产生温室气体的根源,也是消灭温室气体的杀手,全球冷暖事件应在大自然中寻找主因。
    D.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存在,自然力就能战胜温室气体,全球大温室仅仅是一种理论模式,气候异常不能单从全球变暖这里找原因。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专家指出,拉尼娜冷现象在今年上半年甚至第三季度初期还将持续影响全球天气,可以预测今年上半年气温将比以往有所下降,今年夏天应该是一个凉爽的季节。
    B.造成中国南方冰雪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而人为导致的全球变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因此环保工作任重道远。
    C.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不能改变拉尼娜冷事件和厄尔尼诺暖事件频频出现的自然规律,所以拉尼娜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
    D.全球变暖的趋势不能解决季节性天气预报问题,各地异常与极端天气事件的不断发生,警示我们要重视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陈襄,字述古,侯官人也。学者称为古灵先生。是时,学者方溺于雕篆之文,相高以词华。先生独有志于传道,与其同里周希孟者为友,气古行高,以天下之重为己任。闻者始皆笑之,先生不为动,躬行益笃,学者亦稍稍化之,多从之游,虽有诞突恣傲不可率者,不敢失礼于其门。


展开余下试题    以进士为浦城簿,县缺令,先生行令事,断狱明决,人莫能干以私。首兴学宫,为诸生讲学,从之者五百余人。部使者安积至其县,先生以十事陈之,安是之,皆为施行。迁为仙居令,仙居山县,莫知学,先生之兴学宫、课诸生如浦城。有问难者,得乘先生听讼之暇,入问于庭。偶出行部,遇山谷中有小学,辄下车为童子辈讲经。从学者渐多。迁著作佐郎、知河阳县,仙居之民攀车遮道,徒以行,几不得出境。
    时富弼帅河阳,一见,厚礼之。先生之兴学宫、课诸生如仙居。或谤之富公日:“是赚子弟辈束修①耳!”富公以告,先生日:“自反而缩,何嫌人言!”或劝先生罢讲,答曰:“以谗人,使诸生遂不得闻道,吾耻之。”讲益力。富公久而益奇之,入相,荐为太常博士,召试秘阁校理,寻判祠部。
    已而以祠部员外郎知常州,复兴学宫、课诸生如河阳。常州运渠横遏震泽③,积水不得北入于江,为吴下民田之害。先生以渠之丈尺,对民田之步亩,分授以浚,深广有制,不月而成,遂削望亭古堰,而震泽积水乃克北流,田患以除。迁司封员外郎,为开封府推官。将行,得公帑④杂收无名钱数百万,因以偿积年官逋之未清者。王荆公执政,行新法,先生力言青苗不便。荆公欲出之。而上不许。荆公恶之不已。
                                             ——《宋元学案•卷五古灵四先生学案》
    ①束修:送给教师的报酬。
    ②震泽:即江苏太湖。
    ③公帑(tǎng):国库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古行高                气古:气质古雅。
    B.人莫能干以私            干:求取、追求。
    C.而震泽积水乃克北流      克:克服、制伏。
    D.荆公恶之不已            恶:痛恨、忌恨。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与其同里周希孟者为友/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徒以行,几不得出境/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C.先生之兴学宫、课诸生如仙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荆公欲出之,而上不许/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陈襄积极兴学的一组是
    ①首兴学宫,为诸生讲学    ②安是之,皆为施行
    ③先生力言青苗不便        ④遇山谷中有小学,辄下车为童子辈讲经
    ⑤富公久而益奇之,入相    ⑥自反而缩,何嫌人言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襄因为考中进士而被授为浦城县令之职,他断案英明果决,不徇私情,并在当地首倡学宫,亲自为生员们讲学,当时追随他学习的生员达五百余人。
    B.陈襄在仙居县令任内,大力推行教育,在处理公务的间隙,还热心为生员们解答疑难。离任时仙居百姓挤在路上拦着车舍不得他离开。
    C.陈襄在河阳兴办学宫时,有人诽谤他是在赚取年轻人的学费,他毫不畏惧;有人劝他罢讲,他反而越发尽力讲学。
    D.常州河运水渠淤塞,使太湖水不能流入到长江,常酿成水灾。陈襄安排百姓疏通淤渠,挖开望亭古堤,使太湖积水北流长江,农田水患得以解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者始皆笑之,先生不为动,躬行益笃,学者亦稍稍化之。(4分)
     译文:
    (2)以谗人,使诸生遂不得闻道,吾耻之。(3分)
     译文:
    (3)将行,得公帑杂收无名钱数百万,因以偿积年官逋之未清者。(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春 尽
(宋)郑獬(注]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惟有清泉漾白沙。
    [注]作者曾任翰林学士,后被新党所恶,宦途失意,屡遭贬谪。
  (1)“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两句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4分)
(2)最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行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5.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第①题必做,②—⑤题任选3题)(8分)
  (1)《           》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欧也妮•葛朗台》的作者是      。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萄子•劝学》)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作者傲然自得、安居陋室的两句是            ,            。
(4)         ,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5)花自飘零水自流。          ,          。(李清照《一剪梅》)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到石码去
舒婷
    世上大约没有人能记起他出生的那一天人间以什么样的面目迎接他。可我虽然满月之后就离开石码,再也没有回去过,但那一天的情景却完整无损地留在我的记忆中,而且一年比一年丰富细致。
    沿海一个小小的渔镇,螺号吹出一股一股沁凉的晨雾。爸爸出差去了,临时租借的住房又潮湿又空旷,除了粗砺的石条窗透过几线光亮,再有就是那敞开着的小门,门前几级苔痕斑斑的石阶接上路面。可以看见几双穿木屐的大脚沉实有力地踩过,脚趾虎虎地张开,褐色的宽裤管带起腥味的风。鱼尾甩动的大箩筐辚辚地拖过条石街,到处是闪闪发亮的鳞片。
    阳光渐渐炽热起来,石街像一条流动的火河。临时请来帮忙的渔妇靠在门框上,被正午的倦意侵袭,渐渐打起盹来。
    一支蜡烛在硕大无朋的圆桌上自得其乐。
    妈妈的床缩在大房子的最深处,垂着蚊帐,像一艘落下帆的小船,泊在荒凉的海边,涛声时高时低。
    外乡、独处,又怀着一个不安分的小生命。她好幻想又多愁的气质足够让她在阵痛的间歇中体味处境的寂寞和神秘。也许她想起外婆家她的清净的卧室,风百无聊赖地翻动遗忘在钢琴上的乐谱,自鸣钟一下一下地测量着岑寂,枕边那一册《聊斋志异》犹夹着多少狐仙和鬼异的故事呀,在她们那一帮教会女生中,她时常拿这些故事吓唬吱吱叫的姑娘们,其实多半首先吓唬了她自己。


展开余下试题    突然一阵风,凉凉的(妈妈一直这样强调,而且声明她决没有睡着),烛焰低抑,一个黑糊糊的影子隔着蚊帐撞往妈妈怀里。妈妈大惊,猛地撩起蚊帐,只见那渔妇靠在门框睡得正熟,一只黑猫蹭过她厚实的赤脚,一窜上了街。蜡烛快燃尽了,小小的火焰犹如一面小旗,飘动、展开、垂落……
    我在那天下午出生,妈妈那天看见了什么,谁知道呢,但从此我便有了“精灵儿”的绰号。
    满月之后,绸缎庄老板把他的三小姐和外孙女一同接回大都市。我那常在地方小报上发点歪诗的爸爸,抱着他的鬈发黑黑、肤色雪白的“精灵儿”,在花园回廊上大叫:女神,我的女神。尽管后来女神长成了丑八怪,但父亲对我的溺爱有增无减,原因也和我的“精灵”有关。走在街上专挑沟沿、栏杆走,和男孩子去钓鱼,上树,吊在龙眼树上偷嘴,都有我的份。尤其我们的家在政治风云中遭难之后,妈妈遇事总得和我商量,在她高兴或不高兴的时候,夸我也好,骂我也好,常是一声“精灵鬼”。
    有一天我要填履历表了,妈妈告诉我籍贯要写泉州。什么?我明明出生在石码嘛!泉州我随爸爸去过,我一点儿不喜欢。泉州是一条又一条绕来绕去绕个没完的小巷,一张又一张据说是亲属而又从未见过面的脸孔。籍贯在泉州是多么暗淡呀。
    而我的石码镇白天有慷慨热烈的阳光,存在石缝,流在海滩。到了晚上就发酵成浓浓的酒香。清冷的月芽儿像一弯快镰,收割一簇一簇浪花,波涛哧哧笑着,纠缠着苍白的石阶。小的渔静。逢过船篷是红红的灯,看得见古铜色的脊梁护卫着一窝甜甜的梦,梦中的渔家孩子像黑鳗一样扭动着。啊,成味的梦和大海息息相关。
    让我籍贯一栏藏着我的渔镇吧,今天填乡音如缕,明天填南由一管。我在我自己的热爱中,吮吸爸爸妈妈的回想,丰满了我出生的那一块热土。
    过了许多年,我在一些场合认识了不少石码人,他们热情地邀请我去玩,并且告诉我。再也没有那条石街了,都成了柏油路,那种古堡似的老房子怕也不在了,甚至鱼也少了,现在镇上的主要经济是工厂。
    终于有一天,我把一张六角钱的船票端详了许久。六角钱,这么简单,一艘突突突弥漫着汽油味的小机轮就能把人带过三十二年辽阔的怀想,抵达梦之湾吗?
    三十二年,小镇的人与事也在我的思念中成长与凋谢。我常想那一只那么残酷地掴我屁股蛋的蒲扇大手。现在一定像老树皮那样搁在膝上,还会有孩子愿意听他讲陈年烂芝麻吗:三十多年前,有位爱抹眼泪的“先生娘”在这儿养了个哭不出声的“精灵儿”……街角的碗匙敲击乐,还一样有节奏地诱惑行人夜归的脚步吗?但卖鱼丸汤的定不是那爱咳两声的老头,该是他的儿子或孙子了。虽然那胡椒味儿,那葱花香,是我在胎里就熟悉的……
    我的手一松,绿色的船票顺着波涛一耸一耸漂走。
    让那新建的公寓大楼替代我那秘藏无数鬼魅传闻的老房子吧;让渔民综合企业公司孵出一批一批羽毛斑斓的青年和姑娘吧;……让所有的孩子都出生在那样一个热烈、明朗、高速度的现代化都市吧!
    只是在我的感情里永远有一扇开着的小门,像一个简朴的画框,嵌着那天的阳光、那条市声喧喧的条石街和一个“精灵儿”三十二年绵绵的眷念。
16.从全文看,作者眷念石码的原因是什么?(6分)
17.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7分)
18.简要分析本文倒数第二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第二段描写沁凉的晨雾、潮湿又空旷的住房,是为了衬托母亲临产前孤寂而又凄凉的心情。
    B.文章对母亲临产前的情景描写,具有某种神秘之感,使文章充溢着一种朦胧迷幻的氛围。
    C.作者不喜欢泉州,不愿意将泉州作为自己的籍贯,反映了作者小时候“小精灵”的个性特征。
    D.文章写一张六角钱的船票,既使文章脉络清晰,又扣紧标题,表现了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
    E.本文有诗的语言、诗的想象、诗的意境、诗的韵味,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悠悠情思。
六、(9分)
20.根据要求,改写下面两个句子。(6分)
  (1)一篇好的文章,开头要像凤头,中问要像猪肚,结尾要像豹尾。
       要求:请改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不超过40个字。
  (2)守旧的习惯会顽固地束缚人的思想,使人渐渐失去创新能力。
       要求:请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不超过40个字。
21.“如同陶渊明那样”这个短语是从下面这个句子中抽出来的。分别按(1)(2)(3)三种不同含义一指出它在句子中相应的位置。(3分)
    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可能永远隐居而不出仕。
  (1)陶渊明也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2)陶渊明和李白都不可能永远隐居而不出仕。
  (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7—2008”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0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