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15  
标签:鲁人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5]
2007-2008学年度济宁市高三第二次检测试题
  2007-2008学年度济宁市高三第二次检测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横财   道行  起哄  内讧  引吭高歌
B.供给  拱手  佝偻  商贾  蛊惑人心
C.飙升  骠悍   屏退  凭吊  频频招手
D.苔藓  烜赫   绚烂  渲染  以身殉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博弈     生死攸关     前踞后恭     秘而不宣
B.分量     疫情暴发     自行其事     闻者足诫
C.蜇居     厉行节约     立案侦察    纵横捭阖
D.勘察     披沙拣金     计日程功     开门揖盗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老舍先生在作品中偶尔也说一些灰心的话,混杂在诙谐的语句中。别人笑的时候,他却笑不出来,因为他识尽了人生的悲凉。重读老舍,我被这种沉重所缠绕,总是难以  。
②从国际奥委会到奥运会的各大赞助商,各方都对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   厚望,期望北京奥运会能够吸引更多人的注意,为这一历史悠久的体育盛会注入新的生机。
③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长助理扎洛说,包括西藏在内的各藏区   不是一个单纯的藏族聚居区,从经济生活形态上来讲,藏民与其他各民族是互补的。
A.释怀  寄予  从来   B.释怀  寄寓  历来
C.忘怀  寄予  历来   D.忘怀  寄寓  从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德国总理默克尔把经济问题和人权问题联系的十分密切,在中国问题上一再危言危行。她的这种外交策略不仅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损害了德国的在华利益。
B.巴黎市长下令在市政厅前方挂起 “巴黎支持世界各地的人权”的巨幅标语,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总统萨科齐宣称不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其态度也不言自明。
C.台湾退休“外交官”陆以正昨天在《联合报》撰文说,在台湾住久了,人会变得目无全牛。休说国际大势了,就连岛内社会结构的潜移默化也往往视而不见。
D.省政府领导积极参与向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上行下效,省属各机关单位的干部,也纷纷把要捐助的棉衣洗得干干净净,送到捐助地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浏览完整试题A.在中央政府以大部门制为突破口推行大刀阔斧的机构改革之际,新一轮地方政府改革也悄然进入紧张的筹备之中
B.关于网上流传的“家乐福五一大降价”的传闻,家乐福深圳公关部表示,“五一”期间的促销活动已经取消,其他促销活动也紧急叫停。
C.我们的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增强使用文字的规范意识,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D.以实际行动保持大局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就是对各种遏制中国、诬蔑中国行径的最好回应,更是爱国主义最为具体生动的体现。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汉服,未必可称“国服”
雷 颐
在声势空前的“传统文化热”中,消失已几百年的“汉服”也被从历史的箱箧中翻捡出来,为五彩缤纷的服装之苑增添了一个小小的“亮点”。“穿衣戴帽,各有所好”,此事本来无可厚非,然而,某些汉服爱好者、提倡者表达出来的那种“天朝上国”“华夏中心”的价值观念却不能不令人深思;而有人进一步要求将汉服定为“国服”,则期期以为不可。
  “衣服”本来的功能只是遮身蔽体、保暖防寒,但在历史中又演化出了政治、审美的功能。在传统社会,服饰的政治功能被突出、强化,成为统治者“治民”的重要部分。历代王朝都有《车服制》《章服品第》一类对着装等级制度的严格规定,早在周代即产生了比较完整的衣冠制度,自天子至大夫到士卿,服饰各有区别定制。至魏晋时期,王公贵族虽然“服无定色”,但仍有八品以下不得着罗、纨、绮等高级丝绢织物的规定。唐代是最开放的年代,但从唐高祖李渊起就正式颁布衣服之令,对皇帝、皇后、群臣百官、命妇、士庶等等各级各等人士的衣着、色彩、服饰、佩带诸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总之,中国古代服饰的核心是等级制度,衣冠服饰是尊卑贵贱等级序列的标志,任何人都不得僭越。今天人们所推崇的“汉服”,实际只是传统社会中少数“上等人”的服饰,广大“引车卖浆者流”,绝不能像孔乙己那样穿长衫,只能如阿Q那样着短装。
以“夷狄”入主中原的满清王朝以血腥手段强迫汉人易服来表示对其“臣服”,服装成为对一个王朝的忠诚与叛逆问题,“穿,还是不穿”成为“生,还是死”的大问题。清王朝同时又秉承华夏“衣冠之治”的传统,同时制定了种种有关穿靴、戴帽、着装、佩饰的烦琐规定,维持等级森严的统治。
服装政治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仍大为盛行,服装成为“革命”与“不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文革”中几乎只有工作服、蓝中山装和绿军装成为被允许的“革命服装”。
改革开放是思想观点大解放,也是服装大解放,人们重新拥有了穿衣戴帽的自由。然而,现在一些“汉服”的提倡者却再度将服装政治化,提出“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恢复华夏服饰,重建衣冠上国”“是我们不断在寻找的民族归属感和文明标志的符号”,并且,主张将“汉服”定为“国服”,而“国服是一个国家的外在象征和代表,就像我们的黑头发、黄皮肤一样,是我们民族的标志。国服的确立,也意味着民族自信和自尊的确立。”
  于是,服装问题重新上升到“爱国”“民族复兴”的道德、政治高度,在这种话语的隐喻中,不着汉服者自然居于“不爱国”、不参与“民族复兴”的道德和政治劣势。而且,主张将“汉服”立为“国服”者似乎忘记了,中国还有其他五十多个民族,他们虽然人数少得多,但其权利与汉族不应当是完全平等的吗?
千百年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们才逐渐摆脱了“服饰政治化”观念,服饰成为个性表达、选择的最好形式之一。今天,重倡汉服不应是对个性的否定。宽衣博带、长裾雅步的汉服与西装、中山装、短裙牛仔、中国其他民族服饰等各色服装纷然杂陈,供人平等选择,诚然为社会多元、进步的标志之一。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6.不能说明“汉服,未必可称‘国服’”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某些汉服爱好者、提倡者表现出来的那种“天朝上国”“华夏中心”的价值观念,令人深思。
B.今天人们所推崇的汉服,实际只是传统社会中少数“上等人”的服饰,普通百姓与之无缘。
C.人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逐渐摆脱了“服饰政治化”观念,重倡汉服不应是对个性的否定。
D.中国还有其他五十多个民族,他们虽然人数少得多,但其权利与汉族应当是完全平等的。
7.下列说法,完全符合文意的一项的是
A.在传统社会,衣服的功能不再是遮身蔽体、保暖防寒,其政治功能被突出、强化,成为统治者“治民”的重要部分。
B.历代王朝都有对着装等级制度的严格规定。唐代是最开放的年代,但对各级各等人士的衣着诸方面的规定也最为详细。
C.服装成为“革命”与“不革命”的重要标志,是历史上“服装政治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延续和具体表现。
D.宽衣博带、长裾雅步的汉服已消失了几百年,汉服提倡者将它从历史的箱箧中翻捡出来,毫无意义和价值。
8.对这篇论述文基本的行文思路,分析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针对现实提出论点 → 从历史的角度论证提倡汉服的危害 → 从少数民族的角度说明提倡汉服的错误 → 总结全文。
B.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 回顾服装被政治化的历史 → 指出称汉服为国服是服装政治化的表现 → 进一步重申论点。
C.现在:有人提倡汉服 → 过去:汉服在历史上的种种表现 → 现在:不宜提倡汉服。
D.正面:明确基本观点 → 反面:汉服在历史上的种种危害 → 正面:深化基本观点。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也。父进,建炎间从岳飞护卫八陵,转战江、淮间,积阶至武义大夫。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武艺绝人。孝宗召见,太悦,赐战袍、金钱。
  开禧二年,下诏北伐,以殿帅郭倪招抚山东、京东,遣再遇与统制陈孝庆取泗州。再遇请选新刺敢死军为前锋,倪以八十七人付之。招抚司克日进兵,金人闻之,闭榷场、塞城门为备。再遇曰:“敌已知吾济师之日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孝庆从之。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泗有东西两城,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乃自以麾下兵从陟山径趋东城南角,先登,杀敌数百,金人大溃,守城者开北门遁。西城犹坚守,再遇立大将旗,呼曰:“大宋毕将军在此,尔等中原遗民也,可速降。”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于是两城皆定。郭倪来飨士,出御宝刺史牙牌授再遇,辞曰:“国家河南八十有一州,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且招抚得朝廷几牙牌来?”固辞不受。寻除环卫官。


展开余下试题倪调李汝翼、郭倬取宿州,复遣孝庆等继之。命再遇以四百八十骑为先锋取徐州,至虹,遇郭、李兵裹创旋,问之,则曰:“宿州城下大水,我师不利,统制田俊迈已为敌擒矣。”再遇督兵疾趋,次灵壁,遇孝庆驻兵于凤凰山,将引还,再遇曰:“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吾奉招抚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宁死灵壁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会倪以书抵孝庆,令班师,再遇曰:“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金果以五千余骑分两道来,再遇令敢死二十人守灵壁北门,自领兵冲敌阵。金人见其旗,呼曰“毕将军来也”。遂遁。诸军发灵壁,再遇独留未动,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诸将问:“夜不火,火今日,何也?”再遇曰:“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
金兵七万在楚州城下,三千守淮阴粮,又载粮三千艘泊大清河。再遇谋知之,曰:“敌众十倍,难以力胜,可计破也。”乃遣统领许俊间道趋淮阴,夜二鼓衔枚至敌营,各携火潜入,伏粮车间五十余所,闻哨声举火,敌惊扰奔窜,生擒乌古伦师勒、蒲察元奴等二十三人。
  嘉定十年,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卒,年七十。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
                      《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招抚司克日进兵          克:严格限定(日期)
B.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     旋:不久,很快
C.再遇督兵疾趋,次灵壁       次:驻扎
D.乃遣统领许俊间道趋淮阴      间:秘密地,暗中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会倪以书抵孝庆,令班师      B. 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 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 D. 遇孝庆驻兵于凤凰山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毕再遇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武艺绝人②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③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④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⑤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⑥敌众十倍,难以力胜,可计破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代名将毕再遇,不仅善于运筹帷幄,在战场上更是果敢骁勇,常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B.在攻打泗州时,毕再遇巧用计谋,“声西击东”,收到奇效,先拿下泗州东城,西城则不战而克。
C.毕再遇觉得自己的任务是攻打徐州,如果死在灵壁南门,会被郭倪认为是不按预定线路行军,违背军令。
D.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毕再遇火烧敌人的粮车,断其给养,这一计策很像《三国演义》中曹操夜袭乌巢。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 (3分) 
(2)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3分)
   (3)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 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 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 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 何处捣寒衣?
注:①余干:地名,今属江西省。
(1)这首诗选取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4分)
        答:                                                                     
(2)试简要分析结尾“何处捣寒衣”一句的表达作用和效果。(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空缺部分的内容。(任选3个小题)(6分)
(1)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2)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有两句诗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相反: “                  ,                 ”。
(3)秦观的《鹊桥仙》上片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抒发感慨,下片词人将意思翻进一层,道出了“                    ,                    ”的爱情真谛,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4)古代许多诗人在诗歌中抒发了“愁”的情绪,例如李白在《将进酒》中就写道,“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李煜在《虞美人》中就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                             。”
五、(12分)
16.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3分)
①鸟儿就是向着这碧绿的大树飞来的。
②在暴风雨和洪水之中,古老的城墙已被夷为平地。
③那光洁明亮的叶子迎风轻摇,其上跳跃着闪闪的光斑。
④雨后蓬勃的大树在阳光中散发出清香宜人的气息。
⑤它们童话般透明的眼睛和晶亮的雨滴在树叶间闪着动人的异彩。
⑥鸟儿欢乐的叫声此起彼伏。
⑦原本长在城墙上的大树仍然站在那里,根须已扎入真正的大地。
序号        
17.“嫦娥奔月”是美丽的神话故事,象征着远古时代人类奔月的梦想。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11月26日,我国公布了卫星传回的高清晰月球图像,标志着“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围绕这一事件,甲、乙两位同学就“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的话题展开了辩论。下面是甲同学的陈述,请补出乙同学的反驳,要求语意完整,有针对性。(5分)


展开余下试题甲:我认为“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知易行难”的道理。人类远古时代就有了奔月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人类走过了多么漫长的历程,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直到今天我们才奔月梦圆。可见产生对奔月的“知”很容易,而“行”起来就太难了!
乙:恰恰相反,我认为“嫦娥一号”正好证明了“知难行易”道理。        
                                        
                                        
                                        
18.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4分)
                  到点下班了
有人认为将漫画中大夫的表情由笑改为一脸严肃,讽刺效果会更好。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遥远的岛
[芬兰]别卡宁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辽阔的水面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一座孤独的小岛。打从汉奈斯和别卡记事的时候起,他们就一直对那个岛怀着永不减退的兴趣。岛上密密层层长着一片茂密的、异常高大的松林,小岛因而宛若一束绝妙的花束,插在一望无垠的大海花瓶里。它从早到晚一直沐浴在阳光之中。当太阳的巨轮在东方天际刚一露头,转瞬间,阳光就已经在爱抚小岛上那些参天大树的树梢了;而当红日西沉的时候,它又仿佛依依惜别,用熊熊燃烧着的余晖把那些树染得红艳艳的。风和暴雨在小岛上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猖獗。不管风从哪边吹来,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的轻信态度迎接它。风暴大作时,海浪撞击着岸边的岩石,浪花四溅,几乎一直飞上松树梢头。风在浓密的树冠间狂暴、凶狠地猖狂肆虐。阴雨的时候,小岛仿佛裹在一片灰蒙蒙的雾幕里,看起来神秘得像是一个谜。秋天,树林被红红黄黄的斑点装扮得绚烂多彩。渐渐地,树叶都落光了,小岛上挺拔俊秀的松树却仍然像往常一样,在秋日浪花飞溅的寒波上巍然耸立着,朝气蓬勃,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而冬天,当大海冰封,雪为万物盖上一层白毡的时候,小岛就穿上一身冰霜的盛装,宛如披上豪华的王袍,上面缀满了千百万颗灿烂发光的钻石,变幻莫测,异彩纷呈。 
  他们竭力探听小岛上的情况,常常向父亲提出一连串无穷无尽的问题,然而得到的却只是一些很简短的回答。小岛实在是太没有价值了,怎么能引起一个成年男人的兴趣呢。 
  不过孩子们从远处用自己的眼睛眺望着小岛,他们绝不能相信,它是像父亲所断言的那样索然无味。他们从前就已发现,世界上有不少事物,它们的美不能打动父亲的心。 
  孩子们的思想里片刻也忘不了这个小岛,直到有一天他们觉得:他们简直是非到那儿去一趟不可了——这是不足为奇的。 
  不过怎么去呢?路很远,父亲极其严格地禁止孩子们用船,他们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那么怎么办呢?因为要到那个小岛,只能从海上去——坐船或者是从冰上走过去。这么说,没有任何别的办法了——得等到冬天。 
  这期待已久的日子、实现理想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两个孩子用因急不可耐而发抖的手拿出了滑雪板,偷偷地上路了,他们的心在战栗。一月的寒风冷彻骨髓,刺痛他们的面颊,使他们感到像火烧似的。遥远的太阳的寒光照得人眼花,可是毫无暖意。滑雪板滑得很顺利,孩子们看到前面就是在寒冷的闪光中变化万千的目的地,于是越来越鼓足劲头,继续向前滑去。他们所有的念头、所有的思想都集中到了那个奇迹的岛上,而随着每一次挥动滑雪杖,它离他们就越来越近了。
  他们曾那样日夜梦想的奇遇,令人头晕目眩的童话中的奇遇,当他们的脚踏上小岛的一瞬间,这一切就都要实现了!所有他们读过的童话,所有他们梦想过的奇迹,千千万万的童话和奇迹,今天一定都会成为现实。他们的嘴笑得闭不拢,向太阳和灿烂发光的雪面冰凌微笑着,他们忘记了世界上的一切,只除了一点:今天是他们的节日,滑雪板正带着他们向遥远的小岛飞驰。
  当太阳的最后一束光线在遥远的小岛上逐渐熄灭的时候,孩子们回来了。他们回来的时候十分疲倦,神情严肃。虽然在深红色的夕照中,岛上寒冷的闪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耀眼夺目,但他们不再眺望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真实情况,赤裸裸的、阴郁而令人痛苦的真实:遥远的神话般的小岛原来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可怜的荒野,遍地砾石,遍地都是暴风雨遗留下来的痕迹。那儿只有普通的泥土和石头,最常见的石头和泥土——和他们的脚每天踩着的泥土完全一样,甚至还要差一些,更加粗糙,更加贫瘠。岛上的树林里也是一些最普通的树木,最常见的松树,高大的褐色的树干耸立在乱石之间,生着弯曲的、被暴风雨折断的树枝。
  不,他们再也不想看那个小岛了。无论是今天,还是旁的日子——永远,纵令生活突然变得千百倍阴郁、枯燥无味和毫无意义。 
  这天晚上,他们躲在自己的床上悄悄地哭了,背着父母,甚至互相隐瞒着。他们伤心地痛哭,不能回答自己,为什么他们这么难过,为什么睡梦不肯来临。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中两个孩子关于“遥远的岛”的经历。(4分)
20.从全文来看,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1.文章在孩子们回来后才写出小岛的真相,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2.“遥远的岛”在生活中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面对生活中种种“遥远的岛”,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请结合文意,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探究性文字。(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经络究竟是什么东西?
方舟子
①中国传统医术之所以始终在臆想和经验之间徘徊,未能跨进科学之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人体解剖学知识。中国古代医生只热衷于背熟经典著作的论断,很少有人觉得还有去解剖尸体对人体器官做实际观察的必要;即使有人有这样的想法,也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愚
标签:鲁人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7-2008”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