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98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8]
2008年江苏省新课标高考预测卷语文
2008年江苏省新课标高考预测卷语文
适用版别: 新课标拼装版 (均分控制120分,适宜心理调适段用)
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是文化的沉淀
①人到中年,越来越感觉到李泽厚先生“人是文化的沉淀”这句话实乃至理名言。
②以我自己为例,青少年时期历经的家庭惨变,以及异常艰难的成长历程,使我对家乡充满了恐惧与离弃感,成年以后最大的愿望之一竟是远离家乡。我从来没有仔细想过自己的文化归属问题,只知道自己显然不是海派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产物——尽管我是在上海接受研究生教育,并在岭南生活了整整十一年,两地均有恩泽于我。
③就在今年4月中旬应湖南卫视之邀回长沙时,刚从英国回来的毛先生听我要去长沙,欣然欲同往一观。到达的当天下午,我们抽空一起游了已有千年历史的岳麓书院。十七年前我曾在长沙生活了整整五年,这一“千年道场”未曾开放,故此一直无缘得见。而第一次进这书院,漫溢于其中的氤氩之气,竟使我深深感受到自己与湖湘文化那种深入骨髓,却无法形诸言辞的血脉相连感。
④在复旦大学读研究生时,我也曾在烟雨蒙蒙的春天里,多次到过苏杭无锡等地,游遍了江南名园。但在那些清雅脱俗的园林里,引起我联想的古人诗句竟然都是“闲敲棋子落灯花”、“小红唱歌我吹箫”、“十年一觉扬州梦”那种抒写闲情逸致的诗句,冒辟疆与董小宛、李香君与候朝宗那类故事竟都自然而然地浮上心头。我喜欢那些园林的高情雅致,也喜欢数百年来在这些文化名城纵情挥洒江南烟雨的历代文人才子,因为他们给中华文化长卷绘下了丰富多彩的画卷,没有他们,文化史上将留下无穷遗憾。但我并不觉得那些园林,以及那些园林所代表的文化与我个人之间有什么联系,我只是一个偶然到此的游客而已。我也到过南京这座六朝古都,曾在那长满了青青古藤的石头城下漫步了整整一个下午。但在那里浮上心头的全是“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山川寂寞衣冠泪,百年消沉简册尘”这种意境萧索的诗句,让人不由得想起“亡国之都”这个不祥之词。
⑤只有到了岳麓书院,在自清中后期开始名重天下的历代乡贤,如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蔡锷、陈天华等先贤的画像前,我遥想他们当年在时务斋里孜孜讲求时政时的耀人风采,默念书院中随处可见的湘人诗句,才非常真切地感到自己是湖湘文化哺育出来的女儿。湖湘文化以经世致用见长,从来以天下为已任,最恨腐儒空论误国,思想文字掷地有金石声。我的同乡蔡锷将军,在上一世纪初年的军阀豪强中显然属儒雅文弱一类,但在护国讨袁时表现出来的冲天豪气与智慧,正是湖湘文化的精魄铸就。漫步于书院的廊庑园林之间,从心里油然浮出的诗句竟是林则徐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是谭嗣同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黄遵宪悼念谭嗣同的诗:“颈血模糊似未干,中藏耿耿寸心丹;琅函锦奁深韬付,留寄松阴后辈看”(指日本明治维新志士吉田松阴)。民间曾用一句俗语概括自晚清以来的中国各地方人士对中国的贡献:广东人立言,江浙人出钱,湖南人流血。那些地方的人其实也是流了不少血的,但人们用这样的话来概括,说明大家认同一点:湖湘文化的特色就是敢于担当家国天下事。
浏览完整试题
⑥就在那一刻,我明白自己与家乡的关系不是自己想了断就能够了断的。湖湘文化早已化为点点雨露,滋润着我的生命。尽管多年来我未踏足家乡,尽管我们这几代湘人可能愧对先贤。
1.从文中看,江南文化与湖湘文化各有什么特点?(4分)
▲ ▲
2.作者为什么要写江南园林和南京古都?(6分)
▲ ▲
3.第⑤段主要用了哪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 ▲
4.结合原文,谈谈你对“人是文化的沉淀”这句话的理解。(6分)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文,完成5-8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辩驳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啖:给……吃
C. 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谏:规劝
D. 属我贫困往风优孟 属:嘱咐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 ②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
B. ①王甚任之 ②寡人之过一至此乎
C. ①赐,而志不远也 ②王惊而问其故
D. ①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 ②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辞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孙叔敖十分看中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8、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3分)
译文: ▲
(2)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3分)
译文: ▲
展开余下试题
(3)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3分)
译文: ▲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9-11 题。
步入衡山
范成大
应有人家住隔涣,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
[注]散诞:逍遥自在。
9、诗人推断“应有人家”的依据是 ▲ 。(2分)
10、对颈联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乌云如墨、小雨如丝的山景。
B.在描绘雨中山景的同时,也对尾联的情感表达起了衬托作用。
C.通过对乌云、小雨的动态描写,写出了衡山气候的变化无常。
D.四周乌云似瘴,小雨连绵,山道泥泞,作者顿感游兴索然。
11、分析尾联所含的寓意。(4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2、名句默写(五题任选四题,每空1分,共8分)
(1)天行健, ▲ 。地势坤, ▲ 。(《周易》)
(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 ▲ 。(《琵琶行》)
(3)风急天高猿啸哀, ▲ 。 ▲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 ▲ 。(《锦瑟》)
(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 , ▲ 。(《赤壁赋》)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
近三成公众从来没听过科普报告
①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提升,是决定本世纪中叶我国公民素质接近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立10年来,足迹已经遍布全国所有省区的246个市、县,演讲3500多场,听众达130多万人次。
②可惜的是,这样的演讲次数对于我国的科普宣传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本报调查显示,41.8%的人只听过1~2场科普讲座,26.4%的人一次也没听过。
③据记者了解,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科普活动,但是能让他们记忆犹新的活动实属凤毛麟角。本报调查显示,尽管有71.9%的公众认为,科普宣传“很必要,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但是有39.3%的人对科普讲座的印象是“和上课差不多”;26.6%的人则感觉,“高质量的科普讲座当然能起好的作用,可是好的活动很少见”。同时,也有32.1%的人对听过的讲座感到“新鲜有趣,至今难忘”。
④钟琪团长强调,演讲团从创立之日就坚信,科普不是拿原来的旧知识去贩卖,科普讲座是再创造。科学研究做得好,科普报告不一定就能做好。据她介绍,现有的30多名团员是从几百位科学家中层层筛选出来的,淘汰率高达三分之二。空军指挥学院的少将徐邦年,试讲了4次才被通过。
⑤钟琪团长告诉记者,她之所以严把质量关是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升学压力大,能抽出时间听科普讲座是顶着学校和家长的层层压力的,同时,一场好的科普讲座会给青少年开启科学的大门,而一场劣质的讲座会断绝孩子们以后再听科普报告的可能。
⑥听过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讲座后,有学生留下了这样的反馈:“这是我上学以来参加过的最好的课外活动!”“西部学生的经济条件差,但是求知欲并不差!希望你们再来!再来!再来!”
⑦本次调查显示,公众最希望听到深入浅出、通俗形象的科普讲座,内容排在首位的是“实用的科学知识”,占78.5%;其次是“我国或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占61.0%;列第三的是“可以通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占53.4%。此外,科研过程中的故事、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等内容也是吸引听众的亮点。
⑧据翟立原主任介绍,国内的科普讲座,多数传播的是已有定论的科学知识或原理,很少向青少年介绍国内外顶尖的,还没有定论的科学知识。事实上,让孩子们接触一些尚在争论中的问题对启发他们深入思考很有帮助。
⑨科普演讲团的老爷爷们曾在云南一个偏僻的乡村中学作讲座。当时,一个小女孩向爷爷们提出了一个关于无性繁殖的克隆技术方面很有见地的问题:现在的克隆技术都是雄性复制雄性,雌性复制雌性。可不可以用雄性动物复制雌性动物,并保证遗传性状完全相同呢?因为决定性别的是染色体,只要把其中的一个Y染色体替换成X染色体就可以了吧?当时的科普团员们认为,小女孩的思路是很可行的。三年后,美国科学家才完成了类似的克隆实验,这也证实了这个云南乡村中学的小女孩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
13、调查报告重数据分析,对原文1~2段统计数据的结论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不辞辛苦,为我国的科普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B.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科普工作面广量大,举步维艰,公民素质普遍偏低。
C.近三成公众从来没听过科普报告,影响到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这与向发达国家迈进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
D.我国的科普教育要和科技兴国的战略相适应,还需要大踏步前进。
14、下列不属于中科院科普演讲团严格筛选成员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升学压力大,学生能抽出时间听科普讲座不容易,劣质报告会浪费学生时间,影响他们接受科普知识宣传的兴趣和情绪。
B.科学研究做得很好,但科普讲义内容深奥,像给大学生或研究人员上课,学生听不懂。
C.传播的只是已有定论的科学知识或原理,没有能做到向青少年介绍国内外顶尖的还没有定论的科学知识。
D.有些孩子经济条件差,但求知欲强,思维能力强,如果他们提出很有见地的问题,演讲团成员不能当场解决。
15、请根据原文相关信息写出“克隆”这一概念的三个关键词。(6分)
答: ▲
16、试从科普的方式、内容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写出你对演讲团成员的建议。(6分)
答: ▲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7、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纰漏/霹雳 新鲜/纤维 相形见绌/咄咄逼人
B.巨擘/糟粕 疤痕/奇葩 恪守不渝/溘然长逝
C.陷阱/饥馑 翘首/憔悴 有恃无恐/两山对峙
D.贞烈/箴言 昏厥/攫取 步履蹒跚/心宽体胖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展开余下试题
A. 在中国等国家的斡旋下,朝鲜已同意就放弃核武器和停止计划参加流放会谈,这种态度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欢迎。
B.为了写这篇文章,刘教授查找文献,寻章摘句,做了上千张卡片,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C. 在向高考冲刺的紧张阶段,备考复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高三同学复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D.我们要铸就辉煌的人生,就必须砸碎精神枷锁,丢掉思想包袱,走出患得患失的狭隘境地。
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人类的智慧在于不断征服大自然,使未来的世界更加美好,然而.大自然好像有意与人类作对,让疾病无时无刻地困扰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B.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正举办大型主题展览,展厅里陈列着许多革命先烈的遗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C.全国政协委员邓亚萍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来之前,如何切实提高国民素质,已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D.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尚雯婕、谭维维等“超级女生”,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深受观众所喜爱的超级明星,尤其受到中学生的追捧。
20、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最恰当的顺序是 ▲ (只填序号)(4分)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 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
③马上扔下背包, 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21、仿照下面的例子,请以你熟悉的另外两位作家及作品为素材,另写一段话。(5分)
如果说苏东坡是气势磅礴,滚滚东去的大江,那么“执手相看泪眼”的柳永则是静立河畔的依依杨柳。
▲
五、作文(70分)
22、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会有许多刻骨铭心的感动,也有许多让人回味、让人珍惜的感受和经历。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语文答题纸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1.(4分)江南文化:清雅脱俗,富于闲情逸致;
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敢于担当天下事(或:以天下为己任)(每点2分)
2.(6分)作者个人与江南园林和南京古都所代表的江南文化很隔膜,没有文化上的认同感。(2分)反衬(1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特点,它让作者找到了文化归属。(3分)
3.(4分)排比,引用(2分)突出湖湘文化敢于担当家国天下事的特色,增强气势,增强信度(2分)
4.(6分)①联系文本②合理延伸③准确总结(各2分)
示例:①人总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塑造。②作为湘人,尽管多年来作者未踏足家乡,但湖湘文化始终影响着、规范着作者的立身行事。如:在儒家文化影响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形成了知书达礼、重义轻利等文化品格。又如:游牧文化塑造了剽悍的草原民族性格,清山秀水的江南孕育出一代又一代至柔至刚的诗人。③独特的地域文化,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生长于斯的人的性格和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5. A 6. D 7. C
8(1)马患肥胖症而,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
上一篇:
2007年全国中考满分作文集锦
下一篇:
龙岩一中2008年高考总复习冲刺60天模拟卷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8年江苏”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